朱志淞 :朱志淞

更新时间:2024-09-20 23:00

朱志淞(1910—1989),林业专家。长期从事林业科学技术和林业教育工作,参加创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并从事国内外优良速生用材树种的引种驯化试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湿地松无性系初级种子园。他选育的良种,在广东省大面积推广,成绩卓著。

中国第一个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创建者

朱志淞,广东省新会县人,1910年6月14日生于广州市。在青少年时期,跟随其父母在新加坡生活、读小学,后到香港读中学。1929年到广州中山大学预科学习,1931年转入农学院森林系,专攻林业。不料,在大学二年级时,其父经商破产,断了家庭的生活供给。他靠自己教书、写稿来维持生活,继续学习。1935年7月毕业,获学士

大学毕业后,朱志淞曾任香港农殖训练所农场主任、广东省农林局北区林业区主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助教、副教授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农林厅、林业局(后改为林业厅)科长、副总工程师,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85年任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顾问。朱志淞是国家科委林业专业组成员,国际林学会联合会会员,国际生态学会常委,中国林学会第四、五届理事,广东省林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广东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志淞是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筹建负责人之一,他主持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面积最大的湿地松无性系初级种子园,并在指导德庆县水土流失地区植树造林和湛江市沿海沙地营造木麻黄防护林带,以及广东省直播马尾松和湿地松大面积造林技术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朱志淞在50多年的林业生涯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30余年,成绩卓著。50年代,他主持的“木麻黄海防林带的营造技术”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60年代,他主持的“湿地松种子园营造技术的研究”及“引种驯化和推广15种优良速生用材树种”成果,获1979年广东省科学大会奖;70年代,他主持的“湿地松人工林的综合栽培技术”和“台山湿地松种子园高产综合管理技术的研究”两项成果,获1984年广东省林业局科技成果一等奖。他主编的《海南主要经济树木》一书,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奖;他和丁衍畴、王观明编著的《加勒比松》一书,获1988年广东省林业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获中国林学会颁发的从事林业工作五十年荣誉证书。此外,他还翻译和编辑《国外松》、《桉树》等科普小册子26种。到了晚年他带病坚持主持《湿地松》一书的编写工作。

试验与推广马尾松直播造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宜林荒山荒地面积806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100万公顷,采取什么方法加快荒山、崩山的绿化速度呢?1950年,朱志淞根据马尾松耐瘠薄、耐干旱的特性,提出采用先锋树种马尾松直播造林绿化荒山的主张,并亲自在广州市市郊等地设立试验点,开展马尾松直播造林试验,获得成功,为后来广东全省大面积推广马尾松直播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1951年,朱志淞深入到广东德庆县马圩等地设立崩山治理试验站,并亲自负责技术指导,开展了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的研究,为崩山造林提供了多快好省的方法。其要点是:(1)马尾松直播造林,治理水土流失;(2)在崩山口实行“崩口台阶化,台阶上造林绿化”;(3)“造林绿化与谷坊拦沙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进一步治理水土流失。在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他积极推广马圩的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奋战30多年,使原有崩岗2万多处、土壤侵蚀极为严重的德庆县,水土流失面积的89%得到治理,森林面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5.3万公顷发展到1989年的1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4.5%,不少乡镇出现了青山常在,松脂长流,水土保持,农田稳产,五业发展的局面。

致力于木麻黄海岸防护林的营造

50年代,广东省西南方的海岸上,出现了一道绿色的长城。它是用树木,主要是木麻黄构成的。这就是广东省西南方滨海沿岸的防护林带。

面对着南中国海,这道林带抗拒台风、捍御飞沙、固定沙丘、防止干旱、保护农田,同时也供应用材和燃料,从而改善了当地700万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状况。

在林带建立之前,这里沙荒地盐碱含量高,从不长林木,仅有稀少的杂草零星分布,风、沙、潮灾严重,受风沙为害的农田达13.3万公顷。那儿的居民,过着艰苦的生活,他们要么等待饥饿和死亡,要么背井离乡,往外地逃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人民采用过“筑墙”、“围篱”、“种蔓”等方法,力求阻挡狂风和飞沙,但成效甚微。1954年春季,朱志淞肩负着“植树造林、防风固沙、造福人民”的重任,带领科技人员在湛江市南三岛吴川市限口、电白区博贺等地设立试验点,开展沿海防护林的营造技术的研究。他们开始采用桉树、木麻黄台湾相思等几个树种作对比试验。从中发现了木麻黄最耐盐碱,能经受一定时间的干旱,而且有丰富的根瘤,生长迅速。这些特性,使之成为滨海沙荒地营造防护林最理想的树种。栽植的技术也逐步改进,开始的时候,是用1—1.2米高的苗木来栽植,植穴宽深40厘米,先用糊状的泥浆倾人植穴内,然后植苗其中。这个方法虽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但以后却证明这不是一个理想的方法。到了较长的干旱季节,植穴内的泥浆结成硬块,抑制了苗木根系的生长,特别是妨碍了根瘤的发展,有些苗木转趋衰弱,有些枯萎至死。他们吸取了这一教训,就改用容器育苗,即以纸袋、聚乙烯、竹筒、土砖、稻草和泥的土钵等作容器,培育苗木,然后移植在更大的竹筐上,继续培育到苗高达到1.2—1.5米时,连竹筐一起栽植。这种苗叫竹筐苗,造林成活率可达100%。他们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把木麻黄林带的营造技术概括为4个方面:(1)选用耐盐碱性强、生长迅速的木麻黄作为林带的主要树种;(2)种苗从裸根苗改为容器苗,最好是用竹筐苗;(3)适当深栽,保证海滩地表高温和多风条件下造林成活;(4)造林密度由1×1米改为2×2米,并用海泥施肥。

点上开红花,面上结硕果。试种木麻黄林带的成功经验,通过广为宣传,很快推广到湛江市全区及粤东、海南岛等地。沿海各地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年年营造防护林。从1955年至1977年统计,湛江全区已建成木麻黄林带900多公里,面积29万公顷;广东省全省已营造了同类林带2100公里,面积8.8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130多万立方米,林带效益极为显著。湛江地区沿海木麻黄林带建成后,改变了这一地区的自然面貌,控制了流沙,保护了村庄,复耕和扩大耕地面积1.3万公顷,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并有利于捍卫海防。吴川市限口大队建林带173公顷后,被沙埋掉的26.7公顷农田得到复耕,一熟改三熟,1974年起粮食亩产由100多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以上。博贺港口大队建林带153公顷后,10年来为国家、集体提供用材8000多立方米。湛江市南三岛林带3600公顷后,改变了缺柴区的面貌,原来每年需从外地运人柴草215万公斤,而从1977年起,每年却调出薪柴2550万公斤,并上调木材1万多立方米,林业年收入270万元。

木麻黄海防林带的营造技术”这项科研成果,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朱志淞总结这项科研成果,用英文撰写了《南中国的绿色长城》文章,在美国《林业》杂志(1981年5月)发表,介绍广东省海岸木麻黄防护林的成就,引起世界各国林学家的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不少国家的林学家和生态学家来华考察广东省海岸木麻黄防护林,并作了文字报道。

创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林科所的前身是一个造林站,1956年改为广东省林业试验场。1959年2月广东省林业局派朱志淞负责主持在此筹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当时,全所员工44人,其中科技人员16人,只能开展林木育种、栽培技术等几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建所以来,朱志淞一直担任副所长、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顾问的职务。经过他精心地设计,辛勤地耕耘,如今该所已发展成为广东省全省林业科学研究、测试和情报的中心。现有职工19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6人,工程师46人,助理工程师37人;所内设有林木育种、林木栽培、森林保护、林产工业、林业情报等5个研究室。建所30年来,该所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厅级奖励的科研成果48项。其中,朱志淞本人就有获奖成果8项。与此同时,在朱志淞的具体指导下,该所还建立起“一园四室”,即建起树木标本园1个,面积6公顷,栽有104科、422属、971种树木,试验林87块,12.8公顷;蜡叶标本室1个,现有标本8344号,包括214科、977属、2362种;木材标本室1个,现有木材标本2817号、2156种(其中本省975种,外省357种,国外824种);昆虫标本室1个,现有昆虫标本11个目、5000多种;图书资料室1个,现有图书及资料各2万册。此外,该所还在全省各地设试验点30多个,营造起湿地松马尾松杉木、竹子、油茶等树种的种子园、子代测定林,以及混交林、防护林等,总面积共约1800公顷。

引种驯化、推广15种优良速生用材树种

为了扩大树种资源,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1960年开始,朱志淞亲自组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林木引种课题组和建设引种温室,开展国内外优良速生用材树种的引种驯化试验。他遵循引种驯化——建试验林——生产上推广的技术路线,通过多年来的引种驯化试验和分析研究,初步筛选出一批材质好、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的国内外树种和本省的乡土树种,进行适生范围试验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最后从近百种引种树种中筛选出15种树种,其中包括从国外引进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湿地松加勒比松、火炬松、落羽杉南洋楹大叶相思桃花心木大叶桃花心木非洲楝石梓柚木和国内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川、火力楠、红锥麻楝等,在全省适应地区推广。“引种驯化和推广15种优良速生用材树种”的科研成果,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奖。

原产北美洲的湿地松,通过引种驯化和适生范围试验,在广东省境内低丘地区生长表现良好,具有早期生长快、干形直、产脂量高、抗性较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为了提高林木种子的遗传品质,生产大量优质种子,朱志淞于1964年到台山市筹建湿地松种子园,亲自抓选择园地、主持设计和选优定站工作,1965年开始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进行嫁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湿地松无性系初级种子园,面积达120公顷。该园从1970年开始收获种子,产量逐年增加。80年代以来,在朱志淞的指导下,该园采取松土、施肥、树体管理、人工辅助授粉、及时防治虫害等一系列有效技术措施,促进了种子园高产稳产。近年来该园年均生产种子超过7500公斤,其中有26.7公顷丰产母树,平均年公顷生产种子最高达150公斤,已达到同类种子园的世界高产水平。到1989年底止,该园生产种子累计9。1万公斤,成效极为显著。台山市红岭湿地松种子园,在同类种子园中,论建园先后、面积大小和种子产量都是全国第一。该园生产的湿地松种子除供应本省大面积造林外,还提供给全国10多个省、市和有关科研单位试验和造林。据不完全统计,到1990年底止,该园提供的种子在全国可营造湿地松林104万公顷(广东省湿地松林达80万公顷),并为国家节省购种外汇300多万美元。“湿地松种子园的推广”成果,1982年获得国家科委、国家农委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广东省湿地松林的崛起,已经使造林地区的群众生活、生态景观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带来的多方面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朱志淞在林木引种过程中,坚持“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也是难能可贵的。60年代末,中国从阿尔巴尼亚引种的油橄揽,幼树生长表现良好,上级希望大量推广种植。从1972年起,广东省邻近省(区)曾大面积推广种植,而朱志淞却认为黑橄榄幼树生长良好不等于开花结实良好,因油橄榄树的花芽要经过低温分化阶段,而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不具备低温促进花芽分化的条件。他认为广东不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油橄榄;在林木引种推广上不能搞“三个一”(即领导一人说了算、一刀切、一哄而上)的做法,实践证明,由于朱志淞坚持“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广东没有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油橄揽,为国家避免了一笔巨大的损失。

朱志淞工作上勤勤恳恳,而生活上却艰苦朴素。1981年以前,他家居住的地方离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较远,所领导鉴于他年事已高,提出派车接送他上下班。但他婉言谢绝,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1982年10月上旬,这位72岁高龄的老专家,由于积劳成疾,患了脑血栓后遗症,半身瘫痪。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期间,他还念念不忘台山红岭湿地松种子园试验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全省湿地松子代林试验点及湿地松的推广情况。1984年夏天,朱志淞在步履艰难的情况下,仍然参加林木良种引种的研究和湿地松种子园的研究工作,积极参加国外专家来华的学术交流活动,还带病乘车出差佛山市台山市电白区茂名市阳江市等地,深入到湿地松种子园和子代林造林试验点,观察、指导研究工作。

朱志淞在病危时立下遗嘱,教育子女在他去世后,将他一生的藏书赠送给研究所,死后不开追悼会等等。

朱志淞先生简历

1910年6月14日 出生于广州市

1927—1930年 在中山大学预科学习。

1931—1935年 在中山大学农学院林学系学习,获学士

1935—1937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林学系助教。

1937—1938年 任湖南南岳垦殖会(林垦局)技士。

1938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林学系助教。

1938—1941年 为香港《星报》及《星岛时报》副刊译文撰稿,1940年在香港锚中学任生物教员半年。

1941年 任香港农殖训练所农场主任。

1942—1944年 任广东省农林局北区(在韶关)林业区技十兼主任。

1945—1948年 任广东省建设厅农林处技师兼科长、中山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副教授兼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场技师。

1948—1949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副教授。

1949年 任广州市众贤中学英文教员。

1949—1952年 广东省农林厅林垦科科长。

1953—1955年 任广东省林业局营林科科长。

1955—1959年 任广东省林业厅副总工程师兼技术室负责人。

1959—1984年 任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林学会理事、广东省林学会副理事长等。

1985—1988年 任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顾问。

1989年4月20日在广州逝世。

朱志淞先生主要论著

1 朱志淞.海南主要经济树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64.

2 朱志淞.南中国的绿色长城美国《林业》杂志,1981,87(5).

3 朱志淞.加勒比松.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6.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