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12:16

李康,男,汉族,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人物经历

学术经历: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 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访问学者。

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 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2001年1月至2001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福特基金“青年社会学者”进修项目。

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

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

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本科。

主讲课程

北京大学本部研究生 历史社会学专题研究。

北京大学本部本科生 国外社会学学说 历史社会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社会学理论。

清华大学研究生 社会学理论。

清华大学本科生 西方社会思想史·下。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理论专题研究(社会学博士)(09春)。

主要贡献

主要著作

(含合著及译著)

伊拉斯谟,《论基督君主的教育》,商务印书馆,2016。

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重译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校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埃米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校订本),商务印书馆,2016。

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反思社会学导引》(校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

伊恩·伯基特《社会性自我——自我与社会面面观》(2008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年3月。

彼得·瓦格纳《并非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社会科学历史与理论一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丹尼斯·史密斯《埃利亚斯与现代社会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麦克·盖恩《法国社会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毕利希《论辩与思考——社会心理学的修辞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克里斯·希林《科技、文化与社会中的身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克里斯·希林 《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9月。

鲍曼《社会学之思》(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7月。

基思特斯特《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克里斯·希林 菲利普·梅勒《社会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约翰·奥尼尔《身体五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毕利希《论辩与思考——社会心理学的修辞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

德朗蒂主编《欧洲社会理论手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3月。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五版),北大出版社,2009年3月。

帕森斯学术思想评传》[德]乌塔。格哈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米格尔·卡夫雷拉《后社会史初探》,北大出版社,2008年。

哈佛燕京学社主编《人文学与大学理念》,江苏教育2007(与黄万盛牛可等)。

《论基督君主的教育》/[荷]伊拉斯谟著 译著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第2版)》/[英]布莱恩·特纳主编 译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教育思想的演进》/[法]涂尔干原著 译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福柯文选》(共四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即出(与李猛等,共约140篇论文,承担其中40篇)。

伊拉斯谟《论基督君主的教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布赖恩·S·特纳主编《布莱克威尔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布鲁斯《社会学》,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特别行政区)2000。

沃特斯《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与杨善华等)。

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与李猛)。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与李猛)。

斯特罗克主编《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辽宁教育出版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与渠东、李猛)。

施路赫特“信念与责任——马克斯·韦伯论伦理”,《思想与社会》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p242-336。

B·特纳“探讨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讲》,三联书店1998,pp173-194。

戈里高利“‘历史的宏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社会变迁”,《国外社会学》1997年4-5期合刊。

罗纳塔斯“昔日风云人物还是今日弄潮儿吗?——社会主义过渡转型中的企业家和共产党干部”,《国外社会学》1996年5-6期合刊pp43-62。

林南“地方性市场社会主义:中国农村地方法团主义实际运行”,《国外社会学》1996年5-6期合刊pp68-86。

主要论文

“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载于杨善华谢立中(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pp1-67   “经典理论缘何经典?”,《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3月号。

吉登斯”,载于杨善华(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pp210-256。

“埃利亚斯” ,载于杨善华(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pp313-366。

“革命常规化过程前后的精英转换与组织机制变迁:以冀东西村为例” ,载于王汉生、杨善华(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pp232-286。

“身体视角:重返具体的社会学” ,《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1期【后收入王思斌、杨善华(编):《社会转型——北京大学青年社会学者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单位:一种制度化组织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12辑,1996年(与李猛周飞舟合作)【后收入《中国社会学》第2卷】。

校订

马克斯·韦伯批判施塔姆勒》,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韦伯《罗雪尔与克尼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库恩《中国三十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萨柯采《反思性历史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沃特斯《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

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获得荣誉

2020,主讲课程《国外社会学学说》(上、下)获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

2019,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

2017,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2013,第十二届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0,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优秀教师奖;

2009,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2006,北京大学正大优秀教师奖;

2004,第九届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1,北京大学正大优秀教师奖;

2000,北京大学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参考资料

李康简介.北京大学.2022-02-0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