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纲 :曾任广州市政协副主席

更新时间:2024-09-20 23:48

李维纲(1910年—1986年),家名逢欣,学名公仪,笔名梅果、黎明,广东梅县丙村镇人。曾任广州市政协副主席。

人物生平

李维纲(1910—1986),家名逢欣,学名公仪,笔名梅子、黎明,广东梅县丙村镇人。少年时代就读于丙村三堡学堂,1927年毕业于广东梅县东山中学,随后赴省投考中山大学,由于文辞偏激而未被录取,应聘为丙镇中学教员。时仅两个月,即因时局所迫,不得已离乡,绕道福建厦门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先后担任新加坡侨星平民学校、马来西亚吡叻州丰兴中学、怡保育才中学、吉礁亚罗士打华侨中学等校教员、校长。在侨居地传播中华文化,并从事写作。他文笔锋利,号召华侨团结起来向黑暗势力进行抗争,在华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成为马华新文学早期著名作家之一。他的处女作《鼠军师的故事》和长篇小说《红溪的故事》在新加坡《华侨周报》发表;《和王先生讨论方言文学一问题》及《关于“大鼓”和“弹词”的问题》的理论文章和新诗《吊》、《除非春风化作雷霆》等篇均被马华著名史学家方修编入《马华新文学大全》和《马华新文学史稿》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维纲除在文艺阵地对日口诛笔伐外,还组织学生向华侨募捐,支援祖国抗战。

1942年太平洋战事爆发,日军进兵马来群岛,东南亚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李维钢离别妻儿,带领一批学生在吡叻州万里望地区参加地下抗日组织,担任民运工作,直到日本投降,才回归家园与妻儿团聚。

1945年8月,李维纲在马来西亚吡叻州太平加入马来西亚共产党。此后,先后担任《北马导报》、《怡保日报》主编,兼任吡叻州人民委员会秘书长、吡叻文联主席、戏剧协会主席。1946年还担任由侨胞陈嘉庚和胡愈之主办的《南侨日报》发行部主任和南侨公司经理。又于6月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新加坡支部宣传部部长。不久,新马殖民统治者进行排华,搜捕马共党员和进步人士,李维纲被迫离开马来西亚,与胡一声、郑天保一起于1948年6月回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时值中国致公党改组,发表《大会宣言》和《告海外侨胞书》,李维纲深受感动,当即参加了中国致公党,并被选为致公党港九总支委员,积极开展民主运动,宣传革命思想。

1949年春,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李维纲洞悉形势的需要,决心回国参加游击战争。经过组织的联络,李维纲父子俩乔装省亲华侨,于1949年5月从香港转惠州,中途遭中国国民党当局拘留,幸得其在惠州的妹妹保释脱险,折回香港。经过第二次联系,终于安然到达惠州,参加东江游击队,任三支队民运工作队队长,后调任六团禺北办事处副主任。在分化瓦解广州市外围国民党乡政权,争取他们弃械投诚,接管乡政权,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广州作出了贡献。

民主建政后,任增城石滩区副区长。1950年5月任增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历1年,调任设在广州的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负责人。在致公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部长。1953年9月随致公党中央迁北京市,任致公党中央侨研会主任秘书。1956年6月调广州任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常委兼办公室主任。1958年后历任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致公党中央第七、八届委员;1959~1981年历任广州市政协常委兼秘书长、政协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和政协广东省七届委员会委员;1981年后任广州市政协第五、六届副主席、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1959~1978年选为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后任广州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六届副主席、第七届主席,广东省侨联会顾问等职。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李维纲虽年近古稀,但仍满腔热情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开展海外联谊活动。充分利用他在海外的关系,做好内引外联工作,引进资金、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由他穿针引线达成协议的项目,较大的就有中美合作的广美香满楼牛奶养牛场,投资金额达1300万美元。他向来关心支持家乡建设,与海外乡亲联系,发动侨胞捐资建学校教学楼和医院,把自己从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支持家乡办学和兴办其他公益事业。

1986年5月14日病逝,终年78岁。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