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鐩 :李鐩

更新时间:2023-11-08 14:57

李鐩(1447年—1528年),字时器,号朴庵,汤阴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历任工部主事太子太保、工部尚书等职务。正德十六年,与户部尚书杨潭前后致仕。嘉靖七年(1528)卒,赠少保,谥恭敏。

人物生平

李鐩在河南省乡试中名列第三十九。成化八年(1472年),参加壬辰科会试,得贡士第二百二十六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十一名,授工部主事。在任期间,他曾管河临清市,改作板闸,并没收内使私盐数万引。后任刑部,迁员外郎、郎中,奉命赈灾山西省饥民。在赈灾的同时,他广开水渠,浇灌农田上百万亩,成绩卓著。

弘治初年,李鐩数次上言,受到吏部尚书王恕的赏识。本拟任巡抚,受人阻碍,改任南京市太仆少卿,再迁光禄卿。在任期间,他削冗滥之俸,抗章数落工部随便置办器用,耗财无益。后迁工部侍郎,外族入侵榆林市,命兼宪职,治理粮饷。外族遁走,还朝,言十事,主张“外攘宜先治内”。

正德初年,李鐩迁任工部尚书。刘瑾用事,恶先朝大臣不附,李鐩遂致仕。刘瑾被诛,诏起还部,加太子少傅,四辞乃允。适内宫发生火灾,焚毁宫室需重新兴建。长工部,悉心合计,以期“费省而工坚”。是时,“土木烦兴”,多次向朱厚照上书,建议缓建其他项目,集中物力财力建成内宫。

嘉靖元年(1522),李鐩请准归家休养。家居8年,除春秋祭祀墓外,“静坐观书,不出户庭,不宴饮,无音乐,天性节约,至老不渝”。嘉靖七年(1528)卒,赠少保,谥恭敏。

人物关系

李鐩的曾祖父是李荣,祖父是李健,父亲是李琛,曾任大使。

后世纪念

李鐩的故居,被称为“李尚书府”,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位于汤河北岸,三面环水。该建筑群以明、清两代建筑风格为主,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由5个并排九门相照的主院落组成。2008年7月,被列为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9月,李家大院被确定为首批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间建筑保护名录、鹤壁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名录。2009年10月李尚书府被确定为鹤壁市城市文化重点建设工程。2011年7月被列入“鹤壁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