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 :明朝著名的宦官

更新时间:2023-03-02 21:58

刘瑾(?-1510年8月25日),陕西兴平人,明中期宦官。

刘瑾本姓谈,景泰年间(1450年—1457年)因依附刘姓宦官入宫,遂改姓刘。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任职教坊司使,朱厚照朱厚照即位后,任职钟鼓司司正。擅长滑稽戏得到武宗喜爱,于正德元年(1506年)任职神机营内官太监。刘瑾与其他7名受宠太监合称“八虎”,他居首位。刘瑾引诱武宗玩乐,深得宠信。引起众多朝臣上疏弹劾,刘瑾知晓后巧言善辩,使朱厚照怪罪于朝臣,令其掌管司礼监。刘瑾得势后开始陷害与他不和的朝臣,任命心腹执掌吏部、户部等重职,掌控了文武百官的升降和任免,并借此敛财。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刘瑾相信术士余曰明之言,以为自己的侄子刘二汉会当皇帝,便私藏兵甲。由于他树敌太多,导致“八虎”另一成员张永与朝臣杨一清联手合作,同年在平息宁夏安化王之乱后呈上被刘瑾隐匿的安化王檄文,其中提到刘瑾图谋不轨,刘瑾遂被逮捕,在抄家过程中发现了兵甲、玉玺和藏着匕首的扇子,坐实其谋逆罪状。八月二十五日,刘瑾被凌迟处死。

刘瑾宦官出身,向武宗进献玩乐之物得到宠信,获得权势后左右朝局。清代史学家张廷玉著《明史》评价:刘瑾性情尤为狡猾凶狠,权倾天下,任由心意作威作福。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瑾是陕西兴平人,景泰年间(1450年—1457年)依附刘姓宦官得以入宫,便由谈姓改为刘姓。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任职教坊司使,掌管宫廷伎乐。孝宗时,刘瑾犯下死罪,后被赦免。之后在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因为会演滑稽戏得到朱厚照的喜爱。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朱樘驾崩,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朱厚照。武宗继位后,任命刘瑾为钟鼓司司正。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春正月,刘瑾任职神机营中军二司内官太监,掌管“五千营”。当时,还有七位从东宫时便跟随朱厚照的内侍宦官深受宠信,分别是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丘聚、高凤、罗祥,他们被时人称为“八虎”。

群臣弹劾

刘瑾在这八人中,性情尤为狡猾,他时常羡慕宦官王振的为人,每天向朱厚照进奉飞鹰、猎狗等物,供朱厚照游玩享乐。并且引导皇上微服出行,朱厚照沉溺在玩乐中,变得更加信任他,将他升任为内官监,令其总督团营。明孝宗曾有遗诏,要求罢免宦官出监各城门外镇守,在刘瑾的阻止下未能施行。此外,刘瑾还劝朱厚照下令,让在外镇守的宦官每人上贡万两黄金。并进言在京城附近设立皇庄,使皇庄数目增加到三百多所,京城附近的庄田都受到了干扰。

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大学士刘健谢迁等连连上疏,斥责宦官败坏朝政。户部尚书韩文联合百官冒死进言,以汉朝“十常侍之祸”和唐朝甘露之变”的旧事,请求李炎将刘瑾等“八虎”治罪。朱厚照决定将刘瑾等把人遣到南京市居住,但刘健等人都表示要严惩。吏部尚书焦芳将此事告知了刘瑾,刘瑾带领另外七人到朱厚照面前哭诉,表示是王岳在进行陷害,目的是不让朱厚照外出游玩。还称若是司礼监任职的是可信之人,就不会有人出言反对。朱厚照听后任命刘瑾掌管司礼监,马永成与谷大用分掌东、西厂。王岳被罚发落南京充军,在途中被刘瑾派人杀害。次日上朝时,刘健谢迁等人见形势已被刘瑾等人控制,纷纷请辞,并获允准。

弄权乱政

刘健、谢迁请辞后,焦芳被朱厚照提拔为文渊阁大学士。刘瑾忌恨曾上疏反对他的韩文,一直在伺机揪出他的过错。一次在内库中发现了假的银子,刘瑾便借此将韩文革职。一些御史因救助被处罚的官员也被刘瑾下令杖打或贬职。刘瑾的权势日益强盛,不仅监视百官行为,还派出亲信官宦出镇藩镇。

通鉴纂要》编成书后,刘瑾以没有抄写完整为由诬陷翰林编修官,并下令惩处,后又命文华殿书办官张骏等人重新抄写,还给予越级升官。刘瑾创造了一种名为枷法的刑罚,犯了小错的朝中官员都会被施以枷法。

正德二年(1507年)三月,刘瑾在群臣面前宣布了一份“奸党”名册,名册包含大学士刘健谢迁,尚书韩文、杨守随林瀚都御史张敷华,郎中李梦阳主事王守仁,检讨刘瑞,给事中汤礼敬,御史陈琳等五十三人。同月,讲官詹事杨廷和及翰林学士刘忠在为朱厚照讲解经史时,对朱厚照进行规劝,刘瑾得知后将他们调离朝中。

刘瑾常在朱厚照游玩时,向其询问国事,朱厚照每次都深感厌烦,让刘瑾不要打扰他。此后,刘瑾以此为由不经皇帝旨意独断行事。先是将百官上朝时间调整为寅时至酉时,让百官无法休息,后又下令限制对百官的封赏。刘瑾批阅奏章时,常让自己的妹夫部司务孙聪、和市井之徒张文冕商议决定,再由焦芳润色,朝中官员都不敢有异议。

权倾天下

《明史》称刘瑾当时权倾天下,朝廷六部的官员都争相前往拜见他,公侯皇亲都不敢与他争锋。臣民上疏需要准备两本奏章,一本红翡交给刘瑾,白皮才交给通政司处理。奏章不能书写他的名字,必须尊称刘太监,有官员误写其名姓,跪下道歉才平息怒气。

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早朝时在御道上出现一封匿名信,直指刘瑾数条罪状。刘瑾知晓后矫诏召集百官在奉天门前跪拜,并安排太监在旁监视。翰林被放过,因为刘瑾厌恶御史,所以仍旧跪着。有十几名官员昏倒,还有三人中暑而死。次日,刘瑾听说是宦官所写,才放过群臣。八月,刘瑾创立“罚米法”,数十名官员被多次罚米千石,致使家财无存。

官员任免官职都需向刘瑾上交银财,有官员因为无钱上交而自杀。刘瑾的党徒张彩称这些官员是从府库中拿取银财上缴,会留下祸患。刘瑾便在官员献贿时检举他们,使他们全都获罪。随后派给事中、御史十四人前往巡察各府库账目,有关官员都争相聚敛钱财填补府库。在核查边防仓储时,他将都御史周南彭万全;布政使以下官员孙禄、方矩;郎中刘绎、王荩等人,逮入狱中,并且罚他们缴纳粮米送往边塞。在检察盐税时,将巡盐御史王润处以杖刑,前盐运使宁举、杨琦等人被逮捕;检察内甲字库时,尚书王佐以下一百七十三人都被贬职。给事中安奎、潘希曾,御史张、阮吉,因为没能按照刘瑾的要求查出重大案件,便被下狱治罪。刘瑾还矫诏抄没原都御史钱、礼部侍郎黄景、尚书秦的家产,凡是被他逮捕的一家人,连他的邻里都要被治罪。当时《孝宗实录》修成,参与纂修的翰林应当升迁,只因刘瑾痛恨翰林平日不肯屈服于他,便将这些人都调往南京六部。

这之后,吏部、兵部尚书内阁大臣,锦衣卫指挥使都由他的心腹任职。各地巡抚入京接受任命时,都需要给他献贿才能得到官职,若是不前往献贿,则会被抓捕入狱。依附刘瑾的吏部尚书张也借势敛财,甚至强占别人的妾室。刘瑾还因为焦芳河南省人,便增加河南地区科考名目,焦芳与个别江西省人有怨,便减少江西地区的名额。刘瑾还矫诏设立内厂,比东、西厂还要残忍,城中人稍有违法,都无法保全自身。

引乱身死

正德四年(1509年)八月,刘瑾派御史到各处清理屯田,想让军队能够自给自足。奉命外出的官员为了讨好刘瑾,虚报屯田数目,边关士兵因此怨愤,安化王朱寘便开始策划谋反。次年四月,朱寘鐇发布揭露刘瑾罪行的檄文,以此为由起兵反叛。

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前去讨伐的监军张永与刘瑾本有旧怨,平叛回京后趁机上奏刘瑾的不法事件,朱厚照随后派人前去抓捕。刘瑾被降为奉御,从家产中查抄出伪造玉玺,及衮衣、玉带等违禁物品,还在刘瑾随身的扇子中发现两把匕首。朱厚照见此大怒,下令凌迟处死刘瑾,诛杀他的党羽和族人。曾经跟随他的大臣都降职处理,刘瑾的政令被取消。

家族成员

生父:刘荣,本姓谈(一说淡),后随儿子改姓刘,生前为明朝后府都督同知。

养父:刘顺,明朝太监。

兄长:刘景祥,父亲死后继任明朝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主要影响

刘瑾政治上贪污腐败,利用官吏任用和司法大权,大肆贪赃枉法,欺凌官民。据清代史学家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贪污的黄金多达250万两,白银5000万余两,其他珍宝细软无法统计。刘瑾利用特务组织残酷迫害敢于反对他的官吏百姓。他对待反对者冷酷无情,不惜使用暗杀和陷害来消除威胁,许多忠诚的官员和将领都被他迫害和清除。刘瑾的所作所为不仅加重了百姓苦难,还祸乱朝纲,引起了众多人的愤怒和不满。直至他被处死,明朝的政治局势也得到了短暂的稳定。

历史评价

清代史学家张廷玉著《明史》评价:刘瑾性情尤为狡猾凶狠,权倾天下,任由心意作威作福。

清朝史学家谷应泰著《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刘瑾日夜与其党羽,以狗马鹰犬、歌舞角斗供皇帝娱乐,使皇帝沉迷。刘瑾性情狡猾,颇了解历史,经常仰慕王振的为人。

现代作者张显清著《明代政治史》评价:刘瑾目不识丁,不通文义,武宗即位时掌钟鼓司,地位低微,却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击败了朝中所有政敌,全面控制朝政。是由于刘瑾等人对朱厚照投其所好,以鹰犬、歌舞之戏赢得小皇帝的欢心与信任,因而可以有恃无恐的按照自己的意识行事。

剑桥中国史》的作者认为:刘瑾是否真的想要暗杀皇帝仍不清楚,刘瑾没有承认他的罪行,并且他的死刑判决异常迟速。确定无疑的是,刘瑾之死结束了改革帝国行政管理的任何尝试。实际上,刘瑾试图改革帝国的行政管理,以便文武官员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将从属于中官或和中官平等,并且在所有财政事务中都对中官负有责任。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这是没有先例的安排,同时由于刘瑾的过激改革受到大多数文官成功的反对,因而也就不可能充分了解他的行政改革的详情。在他死后几天之内,所有他所施行的法令的痕迹都从记载中被抹掉。改革王朝制度和通过太监代理人扩大皇帝直接控制权力的唯一具有实质性的尝试完全失败了。

人物轶事

一无所获

一次,刘瑾为他的亲信太监送葬,沿途州县为了巴结他,都大摆宴席,殷勤招待他。但在途径涞水县时,县令王勋却迟迟不肯现身。涞水县的其他官员都劝他:“朝廷元老,三公九卿哪一个不是对刘瑾毕恭毕敬,你只是一个小小县令,怎么敢得罪刘瑾呢?”在同僚的劝说下,王勋才在路边简单布置了些祭奠物品,便不再理会。这样的作法惹怒了刘瑾,刘瑾回宫后立即召集他的锦衣卫和东、西厂,全部出动调查王勋的罪证。当他们来到涞水县署衙,却发现这里家徒四壁,王勋的妻儿都只是穿着朴素的粗布麻衣,身上没有一件贵重的装饰物。刘瑾这才相信他的清廉,并赏赐他肉食和布匹,但王勋将其全部分给了涞水县民。

烧烤起源

大明律规定,凌迟处死的罪犯需要被剐3357刀,一刀剐下一片肉,还不能伤及罪犯要害,待到血肉模糊时,才气绝身亡。刘瑾行刑时,第一天便被剐了357刀。还有许多与他有怨的人都带着银财前来,希望可以得到刘瑾的皮肉带回家中吃掉解恨。还有人会拿去祭奠被他害死的亲人,祭奠完后将肉串起烤熟,再把它吃掉。据说这是烧烤的雏形。

研究书目

焦竑《国朝献徵录·卷一百零七》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三百十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

(清)夏燮《明通鉴·卷四十二》

影视形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