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府山 :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的景点

更新时间:2024-09-21 05:41

杨府山,别名瞿屿山,现位于杨府山公园内,是温州市市区城东片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独峙江滨。面积37公顷,海拔139.8米,山上建有杨府庙,旧时香火颇盛,山以庙名。杨府山表土黄壤,部分开垦为种植园地,黑荆成林。南麓为农民集资建造的金山公园。山下有巨一、杨府山涂等村,并与温州市鹿城实验中学相邻。

民间传说

疑问

老温州的城外的杨府山上真的有个侯王吗?温州的民俗我实在有些隔膜。但是看那些花花绿绿的衣服,花花的脸谱,我想,这个杨府的侯王可能“猴王”。不过,这有些不太可能。我在洞头岳家的时候,曾经看过当地的一座杨府庙,里面供奉的居然是杨延昭。杨六郎什么时候来到温州市了呢?记得小时候听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杨六郎流落到云南省,改名叫任堂贵(?),做了一个贩牛客。后来摆蛮牛阵,大破辽朝的故事。但是没有听过杨六郎来温州的事情。不过,宋代南迁后,杨家的后人也说不定就定居在温州也不是没有可能。温州的杨姓不是很多,大概也是改姓了吧?或者是杨六郎的部下?……这个实在是我不能弄得清楚的。歇歇吧。

故事

不过,温州这个地方,魔怪的故事也是多得很。唐湜先生有一个叙事诗《魔童》,写的就是一个小魔王。南方多怪,也是一种蛮性的遗留?五十年代后,唐先生写过许多的南方风土叙事诗,《划手周鹿之歌》是最有名的一个了。不过我很是怀疑唐先生写这些叙事诗的动机,那个时候,新中国的诗坛对民间的这些个故事很是注意,大概唐老是受到了些影响的。温州市的民间传说,有很多我就是从唐先生的诗歌得到。不过,就我后来的一些了解,唐先生的诗歌所叙述的这些个民间故事,几乎没有一个没有经过他的加工,而这些加工,恰恰显示了那个时代的大叙事。《魔童》有《沉香救母》的影子,《划手周鹿之歌》有《梁祝》的影子。总的主题是反抗暴力。一如《刘三姐》。

主要景点

杨府山东汉墓

在今鹿城区杨府山南坡,1958年发现,计发掘3座。为券顶砖室墓,平面呈长方形和带甬道凸字形二种。出土陪葬品有印纹灰硬陶罐、红硬陶罐、青釉双耳瓷罐、双耳瓷洗及五管瓷瓶等。

杨府山两晋墓

在今鹿城区杨府山南坡,1958-1960年配合建设数度进行发掘,计有两晋墓葬10多座。墓葬形多为带甬道凸形和刀形券顶砖室墓,出土陪葬品有青釉瓷笔筒、双耳罐、鸡首壶、四耳罐、点彩水注、三足砚台、盘口壶以及金质小狮子等。

杨府山涂村

是村北临瓯江,约在清末民初渐成聚落。解放初期曾名巨二村,后改现名。在杨府山北面,分上涂、中涂和下涂三片,共有18个村民小组。自20世纪末起,该村域被列入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由于十余年来征地拆迁补偿遗留问题交积难解,村民怨声多,多任村干部中有被判刑或被问责者。村有老年人活动场所“万寿阁”,楹联艺术家陈志岁《题万寿阁》联云:“与俦侣登临,或弄琴棋,人俱意适。得儿孙发达,更能清正,我始心宽。”村出国人员多,约占全村人数三分之一,是著名侨村。陈志岁先生受邀为“鹿城区黎明街道侨联杨府山涂村活动室”撰联曰:“江村人境桑老。他国乡心叶连。”百年桑梓枌榆故地将被现代都市的街区布盖,侨民赤心永与家乡紧连。如果把整个村庄土地比成一个母体的话,在此农村转化为城市的再生之际,不无面临一阵产痛。村民喜忧参半。

巨一村

巨一行政村包括山下、山根和旺增桥三个自然村,包绕杨府山西面、西南和南面,现已融入城市,成为温州市城市主城区的有机部分。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