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 :中国戏曲传统剧目

更新时间:2023-08-30 15:28

梁祝全称《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戏曲的传统剧目,取材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影响深远,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自宋元以来就不断地被搬演到戏剧舞台上,产生了众多不同剧种的梁祝戏,戏剧中的“梁祝”在广义上是指这些梁祝戏的统称;在狭义上,《梁祝》则特指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以戏曲形式出现最早见于元代戏文《祝英台》,这个凄美的爱情悲剧经过明清时期越剧、京剧川剧豫剧等多个剧种大量的改编创新后,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梁祝戏曲文化,历千年而弥新。完整的故事讲述的是祝家庄的千金祝英台女扮男装离家求学,偶遇寒门书生梁山伯,二人同窗三年,祝英台对梁山伯渐生情愫,归家离别时与山伯私定终生,但父母却给她定下婚约许给马家,二人不能在一起,悲痛诀别后,梁山伯因爱而不得郁郁而终,英台在大婚日途径山伯墓时,前去祭拜,悲痛殉情,最终两人化作蝴蝶飞走。

上个世纪50年代越剧改编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取得极大成功,深刻体现了对于人类智慧的赞颂,重视人性美、人情美的表现,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国外也备受瞩目,《梁山伯与祝英台》因此被誉为“蝴蝶歌剧”、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历史沿革

戏剧起源

梁祝真正以戏剧形式出现最早见于元代,关于梁祝的戏剧文本,最早的几种均已失传,元代戏文《祝英台》,内容己涵盖传说中的基本情节。元朝时期,白朴创作的《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以完整戏曲形式呈现梁祝故事的剧本,这个剧本标志着梁祝故事从民间传说阶段进入了戏曲传唱搬演阶段,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和过渡时期。此外,还有一些类似的作品,如明朝朱从龙创作的《牡丹记》,明朝王紫涛创作的《两蝶诗》,以及清代无名氏创作的《牡丹亭》和《访友记》等。虽然这些作品的原剧本目前均已失传,但其中的一些片段仍然保存在各地戏曲选本中,例如《事久弄》《梁祝分袂》和《访友》等。明代的戏曲作品中,梁祝戏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到了清代,梁祝戏进一步发展,有关剧本开始纷纷涌现,各种各样的地方戏曲出现,比如昆曲中的《访友》,川剧中的《英台骂媒》和《祝庄访友》等,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俗文学发展格局。

改编发展

自清代梁祝歌谣风潮之后,中华民国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投入了对梁祝故事的改编和演出,呈现出一股蓬勃发展的势头。越剧之乡浙江县的“小歌班”,于1906年率先表演了《十八相送》和《楼台会》等梁祝戏,随后在1919年进军上海市,连续举办40场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民间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地的学者们纷纷展开梁祝歌谣和民俗的收集工作,同时各地也掀起了梁祝创作的热潮。这股潮流一直延续到四十年代末。在这个时期,梁祝故事广泛地活跃在各个地方戏剧舞台上。越剧粤剧豫剧、晋剧、闽剧等数十个剧种都积极参与演出梁祝戏,有的是折子戏,有的则是完整戏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如袁雪芬马樟花范瑞娟傅全香等,从三十年代开始,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成功地将越剧版的《梁祝》推向全国舞台,并使其成为最具影响力和艺术成就的梁祝代表作品。

经历波折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治大环境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彻底改变,文艺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思想传播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反封建运动,倡导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戏剧以反封建为主题,展现时代生活氛围和地方特色,剧作家创作了大量适应观众接受方式和心理的新时代剧本。在这样的背景下,梁祝故事的反封建和婚姻自由主题恰好符合宣传的需要,因此梁祝故事被改编成了30多个不同的剧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演出。这一时期,梁祝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形成了梁祝戏演出的黄金时代。在1952年由中央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中,三个剧种的梁祝戏影响较大,分别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川剧《柳荫记》和京剧《柳荫记》。此外,还有其他剧种也进行了梁祝的改编和演出,如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和《上天台》,京剧《英台抗婚》和《惊聘》,豫剧《梁祝情》和《梁山伯下山》,楚剧《梁山伯送友》,闽剧《裙边蝶》(上下卷),粤剧《祝英台别友》等。这些不同剧种的梁祝戏互相竞相,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戏剧“文艺大观”。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爆发,梁祝戏被视为“封建四旧”而遭到打压,陷入了低谷。直到文革结束,中原地区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梁祝戏才重新获得发展的机遇。在此后的年代,梁祝戏的演出呈现出多种风格和样式。有一些保持了五十年代黄金时期的原版,进行了复排和移植,如1986年重排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一些进行了适度的变化,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如2000年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中央戏剧学院新编话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有一些采用了颠覆性的方式进行改编,如199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话剧《梁祝》,这个版本将梁山伯设想为同性恋,用新的视角重新诠释了梁祝故事。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国外剧团也纷纷改编演出梁祝戏,越来越多的世界人开始关注和喜爱梁祝。在印度尼西亚朝鲜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都可以找到梁祝的相关翻译和改编版本。

剧情介绍

梁祝传说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异文,由梁祝传说改编而来的众多戏剧作品,或详或简,大多都是选取其中一个或多个片段进行表演。其详尽的情节主要有以下部分:乔装求学、草亭结拜、三年同窗、十八相送、风云突变、楼台诀别、祝庄访友、山伯临终、殉情化蝶。

乔装求学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有八个儿子,因此小女英台从小便被当做掌上明珠,祝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市访师求学。但古时女子不能进学堂,也不便抛头露面,因此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但祝英台求学心切,在她的撒桥哀求与母亲的劝解下,祝员外答应英台,只要她能乔装成男人,并且不被他和母亲认出来就让英台去杭州念书,于是几日之后英台伪装成卖卜者被员外请进宅中给女儿算卦,她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令爱乃富贵之相,命中多贵人,出去读书定能一帆风顺。"祝父祝母大喜,给她银子时,祝英台才向父母表明自己的身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第二日清早,英台和丫鬟银心便扮成男装,远去杭州市求学。

草亭结拜

去往杭州的途中,遇到了大雨,于是英台便带着银心在一个草亭避雨,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市)书生梁山伯,山伯的书童四九与银心牵马时聊了几句,得知英台一行也是去杭州求学,便与梁山伯讲了,山伯一听遂前去与英台交谈,得知他们二人都想拜在周士章周先生门下,于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银心的提议下,他们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朝着亭子边的柳树跪下,怼甜三拜,义结金兰。而后银心与四九也结拜为兄弟。大雨停歇之后,四人一同启程,到了杭州市

三年同窗

到杭州整顿一番之后二人来到万松书院,报上姓名与籍贯后见到了周先生,周先生问清他们求学的缘由后,看了他们的习作,十分认可他们二人的才学,他们行拜师礼后,被周先生安排到书院后的两间相邻的房间里住下。从此,同窗共读,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形影不离。书院的同窗有时竟也会打趣他们是否性别价值取向有问题。虽然山伯也曾心有疑虑,比如说英台对于男人特别敏感,连握个手都面红耳赤的;对于女人倒无排斥,对七夕了如指掌;耳垂上又莫名其妙地出现耳洞等,但是英台合情合理的解释让山伯的疑虑各个击破了。故而,山伯也就没有怀疑什么,随他人去说罢了。饭后依旧一起漫步谈心,从诗词歌赋到人生百态,从国家社稷到家常里短,两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

十八相送

祝父托人送信给英台,信中说母亲身体抱恙,甚是思念英台,英台想到自己离家三年,未尽孝道,深感愧疚,于是连忙收拾行李,与梁山伯告别之后,去找了恩师周先生和师母何氏,向他们辞别并坦白自己的女儿身份以及对梁山伯的钦慕之情,希望何氏能帮她转告梁山伯自己的女儿身份,何氏了然于心,向英台要了一枚蝴蝶玉佩当做定情信物。第二日,梁山伯送英台主仆离开,到结拜的草亭处,英台多次向梁山伯暗示自己的身份,无奈梁山伯都没听懂其中深意,于是英台只得谎称家中有一九妹,与自己是双胞胎,品貌与自己相似,愿替山伯作媒,并给了梁山伯一枚蝴蝶玉佩作信物,让他择日来祝家求娶。说定后,四人就此作别,从此相隔两地。

英台抗婚

梁山伯送别祝英台后,脑海里一直回想起英台的音容笑貌,甚至看到了英台化作女子形象站在他面前,一度怀疑自己难道喜欢上了男子。直到师母何氏找到山伯,告知了他英台乃是女子的真相,并将那枚蝴蝶玉佩转交给他,看到两枚一样的蝴蝶玉佩,梁山伯顿时了然,英台就是他口中所说的九妹,她让他去求娶九妹,实际就是求娶英台。梁山伯大喜,向师父和师母辞别后回到家中,向父母诉说了自己与英台的故事,以及他们立下婚约的事情,于是梁父梁母备下薄礼让山伯去祝家庄提亲。却不想祝父祝母瞒着英台答应了马太守家,给她和马文才订了婚,英台回家之后坚决不同意,遂被软禁起来,梁山伯到祝家后得知此事,悲痛不已,英台得知山伯前来提亲,赶来会客厅,向祝母坦白了他们之间的情谊,以及私定终身之事,无奈祝父祝母还是不同意。

楼台诀别

祝父让二人断绝联系,于是梁祝二人在英台的楼台上相会,英台将实情告诉梁山伯,山伯十分震惊伤心,但也无可奈何,自古婚姻父母之命媒之言,加之太守位高权重,他们无法越过重重阻碍走到一起,但英台表示此心永远属于梁,两人互诉相思相约之情,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梁山伯猛然吐出一口鲜血,英台让山伯保重身体,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山伯临终

梁山伯失落而归,从此相思病起。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英台寄信去宽慰山伯,不料山伯愁肠更加难以排遣,给英台留下绝笔信后郁郁而终。遗命葬城九龙墟。

殉情化蝶

与梁山伯诀别后,祝家开始准备英台与马文才的婚事,任英台百般不愿也无济于事,英台悲痛欲绝,几经昏倒。大婚日前,祝父收到山伯绝笔信,得知他已身死,十分高兴拿给英台看,好叫她死心嫁与马文才。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情,假意同意出嫁,给媒婆一袋银子与之协商送嫁路途经过梁山伯之墓时前去祭拜一番,以慰山伯在天之灵,媒婆同意了,第二日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角色介绍

艺术鉴赏

创作主题

贴近普通生活

梁祝戏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绝大多数的梁祝戏中,梁山伯并非才华十分出众的才子,而是一个天生老实,诚朴而敦厚的普通人;祝英台也不是貌比天仙的美人,她只是一个聪明伶俐,多才多艺的普通女子。他们的人物身份和爱情经历仿佛是普通人也可能经历的情节,因此更加贴近生活。这样的故事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与广泛民众的群体审美情感相契合:首先,梁山伯祝英台的婚姻受到了限制,他们在父母的安排下放弃了爱情,最终甚至牺牲了性命,这种封建婚姻的悲剧情节容易引起观众的同情。其次,梁山伯和祝英台这两个人物形象截然不同:一个聪明,一个朴实;一个有心,一个不解;一个有情,一个不懂接受,这种鲜明的对比深刻地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梁祝故事具有强烈的故事性,有着明确的起承转合,带有传奇性的同时又具备现实感。情节跌宕起伏,吸引人的注意力。尽管梁祝故事只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悲剧,却因其深刻而平凡的情感,在社会各个阶层获得了认同,并流传至今。

反礼教的思想

从宏观上来看,新时期的梁祝作品虽然在叙事手法、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有的还增加了新的情节和时代元素,但是从主题上看,都具有浓厚的反封建,反礼教的思想意识,教化民众去除旧有的思想观念,获得女性独立和自由解放。

倡导男女自由恋爱

梁祝戏剧之中传递出了倡导男女自由平等恋爱的反礼教思想。在中国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当时的社会盛行盲婚哑嫁,婚姻大事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夫妻结婚前甚至没有见过彼此,造成了许多悲剧。但祝英台得知父亲祝公远将其许配给门当户对的马家时,坚决反抗,从“女儿未曾依允”“爹爹应念女儿长亭亲许”“要女儿嫁马家,实难从命”等唱词中,可以看出祝英台对自己的终身大事要由自己作主的强烈愿望,为争取自由与幸福,敢于以死抗争的行动,给人心灵上造成强烈的震撼,具有普遍的现实社会意义。作品控诉了包办婚姻的罪恶,提倡自由恋爱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另一方面,古代婚嫁讲究门当户对、低娶高嫁,女子作为社会的弱势方往往被视作依附男性而生存,因此多嫁比自家门第高的男子。而在梁祝故事中,梁山伯出身于普通人家,诚朴敦厚,头脑虽不见得灵活却对女子没有偏见。相比而言,祝英台不仅家境富有且聪明伶俐,但她深爱梁山伯,梁山伯求爱无果忧郁死后,祝英台坚定不移地为爱殉情,可见祝英台对封建礼教思想的突破,她不在意门第身份,勇敢追求爱情,强调男女平等且自由的恋爱。

打破传统女性形象

儒家强调“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认为不合礼教的言行都不该有,社会形成了“女子无才便是德”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给女子套上了无形的枷锁,绝大多数女子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或出门抛头露面的机会。但在梁祝戏中,祝英台不仅竭力争取与男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还敢于大胆追求幸福。大胆地女扮男装,大胆地向粱山伯示爱,大胆地邀师母做媒,大胆地同父权抗争,大胆地在成亲之日衣素服祭奠情人,最后投入情人的坟墓,化为蝴蝶。从表面上看,这是具有叛逆个性的祝英台以死来坚守自己的爱情,捍卫个人的幸福。从深层次看,人的情感来自生命底层,多有不受约束、放纵的一面,情感的压抑需要释放,而梁祝正是人们情感宣泄的出口,是对封建礼教束缚的突破。

创作手法

因地而制宜

梁祝戏以梁祝传说作为的故事蓝本,自首次编演以来,不断被后人加工改编,产生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戏剧,它们在不断的变化中吸取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形成梁祝戏剧艺术百花争艳的局面。

时代性

梁祝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改编反映出各自的时代特色。在北宋时期,明州知事李茂诚创作的《义忠王庙记》加入了梁山伯在生前致力于建功立业,死后的魂魄还帮助刘裕平定叛乱,被封为“义忠神圣王”,并设立庙祠的情节。这一改编将故事的重点转移到梁山伯身上,将他神话化,强调了封建统治思想,淡化了反抗色彩、真挚爱情以及自由婚姻追求的要素,更强调了儒家的伦理观念,体现了北宋统治者阶级的利益,以维护封建秩序。

在金元时期,作为杂剧代表性作家的白朴也曾写过梁祝戏,尽管他的作品已失传,但从《录鬼簿》记载的题目《马好儿不遇吕洞宾,祝英台死嫁梁山伯》可以了解其剧情的大致情节。其中出现道教宗师吕洞宾,显示出此时梁祝戏已经受到道教传奇的浓厚影响。

在明代,冯梦龙创作的剧本《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祝英台被刻画成没有父母只有哥嫂的形象,她的纯洁与否通过榴花是否盛开来表示,体现了封建道德对女性贞洁的严格要求。剧中未再有祝英台反抗将她嫁给马氏的情节,体现了明代封建礼教所推崇的克己复礼观念对人们精神的束缚。

在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梁祝戏中普遍出现“因果报应”和“天仙下凡”的情节,这些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警示违背礼教者将受到的惩罚,强调现存社会秩序的合理性。同时,受到佛教和道教影响,梁祝戏的改编加入了宗教元素,符合当时民众的精神信仰,并且从民间传说和故事中摘取元素,增加了戏剧的趣味和可读性。例如受到佛教影响的《三生三世苦夫妻》,以及带有明显道教色彩的《金童玉女风月记》和《尼山姻缘来世成》等。

地域性

不同地区对于梁祝戏的改编也各有特色,结合各地区的地域特色,梁祝戏也焕发出多彩的光芒。吴越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温暖,交通便利,民风相对开放,人们的思想也都相对开明,尤其是对女子地位的看法。故而越剧祝英台在诸多版本中最受宠爱,思维方式也最灵动。越剧版的祝英台是一个很聪明伶俐的女孩,她以师母为媒、玉扇坠为聘证明自己与梁山伯婚姻的合法性,在抗婚的时候据理力争。在表演方式上,越剧许多唱词或者内容都相对比较通俗,在舞台上颇具温婉之风。

四川省处于盆地,潮湿的气候养成居民多食辛辣的习性,造就了他们直爽泼辣的性格。因此川剧祝英台是典型的川中女子形象,任性倔强而死不服输,麻利泼辣,敢爱敢恨。川剧的祝英台从开始就在拼命抗争,一直任性到最后,原剧本中还有一段《骂媒》,是祝英台把媒婆邱嫂劈头盖脸大快人心地骂了一顿。在表演方式上,川剧的表演多运用“帮腔”的声腔特点,唱词口语化,擅长表演人物丑角,体现幽默诙谐风格。

至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更是皇城,等级森严,京中女子大多端庄有礼,敏锐聪慧。因此京剧祝英台沉稳有节,删去了大胆让师母替她做媒的情节,而阻碍两人的祝母也变成了深刻理解女儿苦衷,为女儿争取自由的形象,但最终还是难逃悲剧结局。在表演方式上,京剧最大的表演特点就是唱功、做功突出,演出十分注重程式化,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艺术美感。

轻喜剧元素

梁祝戏注重情节的生动和丰富,巧妙地运用戏剧技巧。其中,剧种中祝英台女扮男装,丫环银心、老师和师娘都了解真相,观众也明白祝英台的智谋,但唯独梁山伯坚信祝英台是男子。这造成了单向的“误会”,为梁山伯的一系列行为创造了条件。因为对祝英台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梁山伯反复陷入“以女为男”的错误言行中,形成了喜剧效果。其次,剧中祝英台在与梁山伯分别时多次暗示自己的女性身份,表达了对美满爱情的渴望,希望能够得到回应。然而,这些暗示却没有得到梁山伯的正面回应。这一情节呈现出似嗔非嗔的轻松谐趣,也展现了喜剧的色彩。梁祝戏中的“乔装”和梁山伯的“错认”虽然是喜剧中常见的元素,但在这个故事中,它们被合理地运用,既加强了喜剧性,同时又不像欧洲喜剧那样被用于嘲讽丑陋现象。相反,这些情节让人们在友好的笑声中对人物的行为产生同情、理解和赞美,故而可以说,梁祝戏剧开创了中国轻喜剧的先河。

突转的手法

同时,“突转”手法的合理使用,也为增强悲剧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梁祝故事中,由于祝员外把英台许配马家这一事件,首先是梁祝两人的命运发生了“突转”。原本向着有情人可以成为眷属的方向发展的事件被突然逆转了,一对倾心相爱的人硬是被活活拆散,并且最终被逼上了绝路;其次是人物性格发生根本变化。尤其是祝英台的性格从柔美向刚强的转变,她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坚决反对,对自己心中的爱情坚定不移,提出带有最后通牒性质的出嫁要求,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去捍卫神圣的爱情,都显示了性格的坚定、沉着、刚毅,跟早前的伶俐、活泼、随和完全不同了;再次是作品的审美格调发生了根本转折。乔装求学和三年同窗、十八相送情节中的轻喜剧色彩与后面楼台会的痛苦悲怆,山伯去世后英台祭坟时的撕心裂肺,英台用生命作最后抗争的惨烈,形成了作品美的形态的突然转折。这样几个层面的“突转”,使作品的悲剧美感达到了最高层次。

幻想的团圆

古代文人传奇与戏曲创作思维的惯势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即所谓的“大团圆”。戏曲舞台上常见的“大团圆”情节,满足了人生舞台中偏好美好收场的观众审美尚好,不过这种呆板、近乎雷同的结局,常让人乏味,因此梁祝这部爱情悲剧大受欢迎,梁山伯与祝英台最终双双殉情,面对现实的死亡,这是凄美悲壮的美;然而,结尾两人“化蝶”又寓意新生与自由,这又是充满生机的美,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梁祝故事中的梁、祝二人互相爱慕,却因为父母之命无法在一起,梁山伯因爱而不得死去,祝英台伤心殉情,故事悲剧氛围达到顶点,但并没有结束,二人化作了比翼双飞的蝴蝶,以此给予观众一定的慰藉,来抚平悲剧带来的伤痛。然而,现实社会中,人是不可能化作蝴蝶的,这是一种虚幻的“圆满”结局。

作品争议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关梁祝戏的故事蓝本究竟源于哪里一直争论不休,逐渐形成了南北之争。南方以浙江杭州为代表,北方以济宁市为代表。伴随着新世纪以来的文化产业热,梁祝传说及其潜在的经济价值逐渐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全国发现的梁祝古迹共有17处,其中读书处6个,坟墓10座,寺庙1处。这些古迹分别位于浙江省江苏省、安徽、四川省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甘肃省等8省,他们竞相加入争夺梁祝故里的行列。

2002年12月26日,江苏省宜兴市正式申报梁祝文化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1月5日,浙江省宁波市召开“梁祝申遗”研讨会,随后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办事处提交了正式申请。同时,围绕梁祝系列邮票首发地,引发了四省六地新一轮的梁祝“大战”。济宁市,浙江宁波、杭州市上虞区驻马店市,江苏宜兴,同时举行了《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首发式,各地纷纷举行隆重的仪式。不过现实的情形却是,“各地都言之凿凿,声称自己是正宗嫡派”,却始终无法产生一个定论。

浙江杭州:越剧《梁祝》中,描述了梁山伯和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在前往杭州省城读书途中的相遇,互相认同后在草桥亭结为“兄弟”,而后一同前往万松书院,同窗共读。这段情节实际指涉了杭州东城望江门旁的草桥亭。传说中梁祝共读之地则是西湖上的万松书院,因此当地也称万松书院为梁祝书院。其前身是报恩寺,后来在明弘治十一年改建为万松书院,但在崇祯年间被毁。清代康熙时期,又改为敷文书院。

浙江州:在鄞州,现存有梁祝合葬墓和梁祝故居。一句白话文在那里流传:“若要夫妇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传说梁山伯金朝鄞州县令,是一位清官,因招惹权贵而被害致死,人们为他修建了一座大墓。祝英台则是明代上虞区的侠女,潜心劫富济贫,最终被权贵所害。为了纪念他们,当地将两人合葬,形成了阴婚的传说。

浙江上虞:传说祝姓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后迁至上虞定居。他们最初在上虞县城教书,后代逐渐迁往各地。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歌词写道:“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传说祝家村曾有一座大宅院,面积约500平方米,以及花园遗址,但在战乱中被毁。村边的千金湖有古老的金桂、银桂等树木,还有祠堂和石碑,记录着祝氏的历史。

江苏宜兴市:宜兴最早记述梁祝故事的是《善权寺记》,始记于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称祝英台旧宅在宜兴善权寺位置,梁祝自小一起读书,后又到齐鲁、东吴等地游学访友,逐渐产生感情。梁祝传说在宜兴均有记载,“化蝶”情节亦在宜兴形成,为国内学术界认可。宜兴现有“祝家庄”、“梁家庄”等地名、遗址,还有观音堂、荷花池、双井、九里亭等“十八相送”遗址。宜兴俗定农历三月八为“观蝶节”,用“梁山伯”“祝英台”为凤蝶总科命名。

河南汝南县:现汝南有梁祝读书的“台子寺”,也叫“红罗山”,传说这里曾有“红罗书院”。红罗山上传说中梁祝担水的井还在,井旁还有一块碑,上写“梁祝井”。但与其他地方流传的梁祝版本不同的是,梁祝同窗共读却未合葬。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儿身。祝英台得悉梁山伯之死,身穿孝服出嫁,经过梁山伯坟时,提出下轿拜祭,趁人不备撞死在柳树前。梁祝墓分开而建,各有坟头。

演出剧种

千百年来,梁祝戏被许多剧种编演搬上舞台,虽然取材于同一个故事,但各剧种对梁祝故事的表现重点却不同,剧目也千差万别,如折子戏《祝梁怨》、宁波戏《梁山伯祝英台回文送友》、滩簧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绍兴文戏《梁山伯藕池》和《新十八相送》、川剧《柳荫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梁祝戏剧种列表:

梁祝曲艺作品列表:

作品影响

人文精神

梁祝戏将文学与人性思考紧密结合,强调艺术作品对人文精神的深入关注,从而提升了“文学即人学”的理念。这个爱情悲剧蕴含的人学思想具有深刻的启发性。首先,它充分赞颂人类智慧,生动展示了祝英台在争取自主命运中巧妙地应用智谋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说服父亲允许出外读书开始,一直到假意同意婚约却准备以死守护自己的意志,故事中种种行动均凸显智慧的力量。这些行为不仅在民间流传久远,也给后人带来智慧的启示。

此外,梁祝戏在描写爱情方面强调人性美和人情美。虽然作为爱情题材,它避开了性的内容,但这并非源于清教禁欲观念,也不是贬低女性的陈旧态度,而是出于广大民间文学家审美的角度,为充分展现人类情感生活的丰富性和精神世界的深度,着重呈现男女之间在相互爱慕过程中所展现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而设计的,凸显了这种情感文学作品对追求人学思想高度的自觉性的重要影响。

母体价值

自中国有戏曲以来就已出现梁祝戏。多年来,随着民间曲艺的涌入,梁祝戏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在地方戏曲中,大众艺术通常最先在繁华的市井中兴起,如江、浙、沪地区的小戏班,不仅为百姓提供娱乐,也对丰富梁祝戏做出了巨大贡献。自元明清以来,梁祝戏逐步从最初的民间杂剧扩展到各地方曲艺、戏曲、电影、电视等多领域多形式的表演中。梁祝故事这一文化主题在戏曲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其剧情不断充实、变化,情节逐渐深化、改编,呈现方式也与时俱进、多样化。在中国戏曲、曲艺中,梁祝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文化母题,尤以越剧《梁祝》最受大众喜爱。在严格的母题研究意义下,梁祝的历史价值首先体现在它在演化和传承过程中吸收、构建的一系列情节母题,如女扮男装、同窗共读、求婚遇阻、病故合葬、化蝶等。然而,真正打动人心的魅力并不仅限于这些情节,更在于它在精神、价值和内涵层面所带来的冲击和感召。

全球影响

梁祝戏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个源自中国文化、已有近1700年历史的东方爱情故事,它在传承过程中超越了时间、地域、语言和审美障碍,形成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2002年5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代表处代表青岛泰之在"梁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关于梁祝传说是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话。这表明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梁祝故事所包含的文化精神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共鸣。尽管对于梁祝戏本身而言,是否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但这个联合国官方的表态显示,梁祝戏及其承载的"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关注,具备传播和接受的潜力。

作品评价

中原地区剧协顾问郭汉诚评价道:“《梁祝》这个戏,要搞出新东西,是很难很难的工作。原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全国乃至世界,这个戏给观众的印象已经成为一种定势。”

越剧《梁祝》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戴平在《戴平戏剧评论选》中也写道:“20世纪50年代问世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已成为当时戏曲舞台艺术一个原创性的标志性剧目,它对音乐与舞剧等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梁祝》作为越剧的代表作走向全国后,几十年来在各地流传,它的剧本、唱腔、表演和舞美设计已经定型,在老观众中已家喻户晓,许多唱段耳熟能详。”

著名戏曲史论家王季思认为“《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的看家老戏之一。十几年来,它经过越剧演员们的不断创造和丰富,解放后更在党的领导和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之下,删去了原剧里一些封建性的糟粕,突出它反封建的主题,使它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得到观众一致的好评,荣获‘剧本奖’。”

崔伟在《感知京剧》写道:“今天观众熟悉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社会和世界上产生着巨大影响。”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吴承学彭玉平在《中国戏曲纵横谈》评价“《梁祝》是属于人民的,它的故事在过去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梁祝》是一个著名的民间戏曲剧目,流传至今已近千年。 可以说这个戏和关于孟姜女王昭君秦馨莲、白蛇传故事的戏曲一样,是我们民族戏曲遗产中的瑰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