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亭子图 :元代画家倪瓒创作的绢本水墨画

更新时间:2024-09-21 08:40

《松林亭子图》是元代画家倪瓒创作的绢本水墨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绘溪岸边有松树及杂木数株,树下构茅亭,隔溪为起伏的山丘。坡石用披麻,用笔柔和秀逸。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简中寓繁,小中见大,外显落寂而内蕴激情。

画作内容

此画写的是江南山庄的景色,平远县为山水,较为隐约,近处为山坡,坡陀上山石横卧。中幅画有数棵穿天大树,大树下画有一亭子,座落在远山、近石之间。

画面左上方有倪于至正十四年(1354)的一段赠友人的题跋:“亭子长松下,幽人日暮归。清晨重来此,沐发向阳晞。至正十四年初冬,倪瓒为长卿茂异写松林亭子图,并诗其上。”幅上有潘纯题。

画上亦有爱新觉罗·弘历的鉴藏印:石渠宝、御书房鉴藏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等。画面左下角有“王廷印”,右下角有“四佳”、“昌黎世家”两方印。画心之外,在装裱的织锦上,有董其昌的题跋:“云林松林亭子,犹是董源的派,为中年用笔意。”

创作背景

《松林亭子图》为倪瓒54岁时所作,画上落款时间为至正十四年(1354)初冬。在1354年前后,倪瓒的生活因元末社会动荡而发生一系列变化。“至正八年(1348)台州黄岩方国珍起义,至正十一年红巾军起义,十三年张士诚起兵泰州市……至正十二年,元军与红巾军在太湖流域大战,无锡、苏州市等地处于战火硝烟之中,倪瓒避兵于甫里南渚陆玄素家。”元政府的苛捐杂税没有因为战争而消减,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此时倪瓒的个人生活纷扰落寞。

《松林亭子图》是倪瓒送给郑长卿的,此人可能是元代诗文雅集圈中的一员,也可能是一名隐士,活动于江浙一带,与倪瓒、郑元祐顾阿瑛等人有交往。

艺术鉴赏

构图

该图使用了三段式构图,是倪瓒山水画的特征之一。几棵松树,枝干挺拔,此幅以平远浅波、树木、亭子三二画面为题材,画面结构十分经意,画面侧重于右下方,占全图的五分之四;下面的卧石上,所处的地形不利,却照样生枝着叶,体现了势不可挡的强大生命力;松林前矮后高,其右复作数株,高下参差,表现了林木生长的势头。这些树木布列石旁,使全图气势生动,颇具匠心。

技法

作者用淡逸疏朗的笔墨来表现树木、竹石、茅亭、农舍的幽境,将虚实结合,达到真实地反映了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该图树叶有的浓墨蕴藉,有的墨法生拙淡雅。线条轻柔,落点秀隽,墨色华滋,用这样清润流畅的艺术形式,方能描绘出生意盎然的艺术形象。亭子造型、线条、墨法深浅有别。

名家点评

近代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容庚《倪瓒画之著录及其伪作》:“乃倪画之工细者。”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专项责任鉴定员庞鸥:《松林亭子图》为中年用意之作。因为绘于绢本之上,笔趣未能尽量发挥。

历史传承

该图从收藏印看,应该是辗转多人之手才进入乾隆内府的,但是进内府之前的具体流传以及经手著录记载并不明确。该图著录于《石渠宝笈》,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

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锡人。倪家为江南豪富。家筑“清阁”“云林堂”等亭堂馆阁,收藏书画极多。倪瓒自幼饱览经史,工诗文,善书画,谙熟音律。性情孤高,一生不做官。40岁前,过着富裕而风雅的名士生活。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他卖田产,疏家财,弃家隐遁于太湖。后半生的20多年,他浪迹宜兴市常州市吴江区湖州市嘉兴市松江区一带,寄居田舍、佛寺,或以舟为家,随水漂泊;但仍勤于书画,以寄情怀。正是这种跌宕起伏、放浪江湖的生活和他那抑郁悲凉的心境,使他能突破前人成法,别开生面,在中国绘画史上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倪瓒的作品,保存下来的较多,如《六君子图》、《松林亭子图》、《虞山林壑图》、《幽涧寒松图》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