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家庙 :新会林氏家庙

更新时间:2024-09-21 02:39

新会林氏家庙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林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属于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体格局保存完整,是五邑地区规模罕见的岭南广府风格祠堂”(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语)。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其建设规模宏大,建筑布局大气,建筑艺术精湛,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当我们走进这座宏伟的古祠,便可体味昔日的匠心宏构与精心雕琢,想见它的历史辉煌。

历史沿革

林氏家庙前身名“崇报祠”,祀开基一世祖森公及二世祖植公、三世祖宽公为不迁之祖,上奉披公、蔇公、旺公以追远,为族中地位最高的大宗祠。初建于月山之下,即今位置,规模较小。后迁建到雁山,今沙冈小学校内。以后,子孙日渐众多,春秋两祭时感到场地逼狭,不能一起排列参拜,众议扩建。雍正年间,请风水名师东莞市苏冠三来重新择地,他选中的新祠址却是原来旧“崇报祠”的位置——月山之麓,认为此处“地阔脉正,环山带海”(清乾隆三年重建碑记),族人认可,“近枕月峰,远接雁岭,前环胆海,左龙山而右牛山,胜地也”(《重建光禄太祖祠序》)。于是雍正十一年(1733年,农历癸丑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三年(1738年)告竣,历时5载。所需资金2000多两银,按人口田亩分派。重建后由“岁进士”(岁贡生的别称)、时任归善县(今惠阳区)儒学训导、原署本学教谕博罗县学训导事、十七世孙林殿元在当年仲春(农历二月)撰写碑记。此碑今存。碑文说“颜曰‘崇报’”,可印证旧族谱的记载。

24年后的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授任曲江区教谕的增城区人温则认为,狮山下“龙真脉结,山抱江朝,尤为百代振兴之地”。又两年后(1764年,农历甲申年),裔孙林昌基将崇报祠再建到石笋狮山下。由于另新建了一间崇报祠,月山原祠易名为“光禄祠”,称“光禄太祖祠”,即林氏家庙前名。

光绪年间,光禄祠距上次雍正乾隆重建已经150多年,风侵雨蚀,需再度重修。通过神位入主的方式筹集资金,正限至十六世,每主50两银;东、西龛限至二十三世,每主25两银,入主神位共918个,除披公下至沙冈四世的20位先祖外,其余898个均捐款入位,共筹得款项28225两银,重建资金非常充裕。拆旧建新动工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十一月初二日,进伙崇升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月十二日,工程历时两载。此次重修后,光禄祠始称“林氏家庙”。据《重建光禄太祖祠序》:“祠额旧名光禄公祠,而不系以姓,众嫌其蹈空,故名曰‘林氏家庙’云。”

建筑规模

林氏家庙坐落在新会区罗坑镇石咀村,与民居连成一体,是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选址讲究风水布局,延请堪舆名家勘定,选择月山之麓,坐南向北,枕山面海,所向开阔。

林氏家庙建设规模宏大,分中、东、西三路建筑。中路是祠堂主体,宽12.5米,为三开间,一连四进,当地俗称“四沓祠堂”,建筑总进深达64.53米。祠前是小广场,入口处原有“九牧流芳”石牌坊,为祠堂与外面的分界,惜抗战期间被毁。祠左并排的有分房祠“金山祖祠”,构成林氏家庙古建筑群,从而面宽达到37.52米,建筑面积约1867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2500多平方米,气势宏伟。

正祠第一进是头门,进深三间。大门各开两扇共四扇,门前有辉煌的门厅,前檐梁架上有精致的6条龙(龙鱼)木雕和多组戏曲人物故事木雕,正门两侧有门墩,左右有塾台(鼓乐台)。第一进后面是大天井,中间有砌石装饰意为“龙口市”,左右花坛栽两株桄榔树(今不存),象征两只龙眼。第二进是议事中堂,为主厅,是举行祭祀仪式和宗族议事之处。后面有小天井。第三进为祀厅(寝室),神楼分正龛、左龛(西龛)、右龛(东龛)供奉历代先祖牌位。第四进是二层的后楼,名“文斗阁”,其二楼正面原有神龛,立孔子小雕像。

东、西两路为附祠(又称厢房,古称“夹室”,当地人俗称“耳房”),与正祠各进相对应,各进之间有小天井通风采光。两路附祠与中路正祠之间,有青云巷间隔,左边青云巷“桂馥”,右边青云巷“兰芳”。除祭祀、庆典等活动外,日常关锁大门,由两边青云巷进入祠堂。

林氏家庙左为“金山祖祠”,一路二进。头门规模与家庙大致相同,气派庄严,“与家庙并驱齐驾”(光绪《金山祖祠重建碑记》)。

建筑风格

林氏家庙与广州陈家祠社区是同时期建筑,为典型的清光绪年间建筑风格。主要建筑材料为坤甸铁樟木花岗石、青砖、大阶砖,局部砖雕檐口使用大理石。装饰有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铁铸件等。各进屋面为传统禾草灰辘筒瓦面,硬山式屋面,绿色琉璃滴水剪边。中路建筑屋面为龙船灰塑正脊和垂脊,脊头样式变化丰富;两侧厢房为博古正脊及博古垂脊。墙体为青砖砌筑。室内梁架主要为抬梁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梁架结构形制,瓜柱梁架,坤甸木;两侧厢房为硬山搁式梁架与砖墙承重结构,用杉木。室外地铺为花岗石,室内为大阶砖铺作,檐柱为花岗石檐柱。

祠前原有牌坊,据老人回忆,为三间四柱式石牌坊,顶为圆拱。像第一进那样,左右两边有塾台。据光绪重修碑记,祠门外有铁栏杆。

第一进,为花岗石勒脚、花岗石地台、水磨青砖砌筑。花岗石条石多为正条,建筑材料较好。大门对称各开两扇共四扇,为典型的清光绪大门风格形制。

前檐步梁木雕梁架精美,工艺精湛,两边各有6层戏曲人物故事雕刻,两边又各有3条共6条龙(龙鱼)的木雕,栩栩如生。右边前檐步梁木雕,是戏曲故事《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分6层共雕刻人物56个。左边前檐步梁木雕,相传为戏曲故事《六国大封相》。分6层共雕刻人物62个。这两组木雕中角色众多,穿戴装扮多姿,兵器道具各异,摆出动作各不相同,人物神态生动精彩。单是刀的动作形态就有拔刀、挥刀、举刀、舞刀、刺刀横刀、双刀等。作品场面阔大,富于动感而不呆滞。

梁底雕花,通花托脚。鼓台墙壁上部绘壁画。后檐左右两次间各开石券门与青云巷厢房相连。

入门后站在一进看二进、看整个祠庙,可见到宽阔的大天井、左右厢房屋顶,二进和部分三进,顿觉开阔,陡增气势。

第二进,十五架梁,坤甸铁樟木,后金柱左中右各设花格窗及屏风门。活动的屏风门“挡煞”,使祠外不能直接看到第三进明间神龛,大祭活动时可打开。二进前的大天井为花岗石条石地铺,设甬道,大天井面宽与中路建筑相同,天井两侧为两庑部,外廊为双步梁,为卷棚月梁做法,驼峰斗拱雕刻精美,两侧为花格窗玻璃屏风,花格窗木雕精美。

第三进,有神楼神台,分左、中、右,各12级神龛。三进前是天井及两廊部,左侧廊部墙上镶嵌有两次重建碑刻4块,记载林氏家庙的历史建筑概况。

第四进,为二层文斗阁,原有木楼梯。封火山墙,入口为凹形分心槽形制,博古灰塑正脊。梁柱为坤甸木料。

四进每进升高,寓意“步步高”。主建筑第一进高9.7米,第二进高10.7米,第三进高11.2米,第四进高13.7米。每进石台阶也升级,第一进与地面升三级,第二进升五级(两廊要比天井高一级,因此升四级到二进的青云巷),第三进升三级,第四进文斗阁,门前石阶再升三级。整座祠堂建筑从低向高,循序渐进,给人以庄严神圣的感觉。

左、右两路厢房均为硬山搁檩式梁架,每进前设天井采光通风。

整座祠堂的柱础造型各异;近天井的檐柱及鼓台柱为避风雨日晒,用石柱,而堂中用木柱。

林氏家庙厅堂轩伟,雕饰精致,用材上乘,虽然经历了百年沧桑,已经显得陈旧斑驳,但恢宏精美的建筑,任岁月沧桑,依然掩盖不住昔日的亮丽辉煌。

祠碑价值

祠堂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它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沉淀着深厚的人文根基,还能从这里寻找到人类前进的足迹。

林氏家庙今幸存两次重建的祠碑,共4块。一块是乾隆三年戊午(1738年)十七世孙林殿元撰的重修碑记,时间最早。另3块大碑为一组,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林肇基堂立的重修碑,第一块刻《重建光禄太祖祠序》,第二块刻“众议规条”和“正龛主位”名单,第三块刻“左龛主位”、“右龛主位”名单。连金山祖祠2块分别是爱新觉罗·旻宁三十年庚戌(1850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立的《金山祖祠重建碑记》,可谓祠碑文献资料丰富。

林氏家庙祠碑所含历史信息较多,除了修建因由、时间、地点、经过等历史记录,还有918个神主名单及其具体供奉位置(其他祠堂不多见),本祠修建的财务公开,本祠的管理制度、议事纪要,祖祠的祖尝田产等等。4块碑行文3000多字(神主名单未算入),记述颇为详尽。其中反映出清代珠江三角洲建祠风气之盛,“石咀(沙冈)林”建祠较早,建祠的风水选择,建祠入主筹资方式,祠仆制度,祭祀制度,氏族风貌,祠堂与科举等等情况,可从中读出当时的社会场景。

这些祠碑对研究本祠历史,对研究“石咀(沙冈)林”乃至“九牧林”宗族,对研究宗祠制度,对研究岭南祠堂风俗,增加了极具价值的实物资料。

参考资料

石咀林氏家庙.博雅旅游分享网.2023-11-0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