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河 :河南方城县赵河乡老君山的河流

更新时间:2024-09-20 23:03

桐河发源于河南省方城县赵河乡老君山,以社旗县桥头街为界,上段名为珍珠河,往下南流,纳入清水河后始称为桐河。桐河为唐河支流,唐河汇入白河之后,并称唐白河,于湖北省襄阳流入汉江,故桐河属于长江流域。唐白河流域是汉江水系中面积最大的支流,大部分位于南阳盆地,土质肥沃,农业发达。

桐河乡因河得名,位于河南省唐河县县最北部,地处宛城区、唐河、社旗三县交界,辖区总面积68.5平方公里,总人口34444人,汉族为主,占99.6%。古时河运发达,向南可到襄阳市、汉口,临河建有码头,老街商号林立,吸引四面八方的商人。民国时期公路、铁路兴起,航运没落,再加上气候变化,河床变浅,已失去行船功能。现在桐河乡以农业为主,由于交通不便,各方面建设比较落后。

唐河支流。在河南省西南部。源出方城县北部山区。西北流经南阳市东南部称清河。至唐河县界始名桐河。在唐河县城北注入干流。全长77公里。上游高庙至桐河镇为社旗县与南阳市界河,水系发育,支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建有社旗干渠、白桐干渠等水利工程。渠道南、北相互沟通,灌溉效益显著。

名称来源

桐河的得名,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因其河两岸适宜种植桐树而得名,第二种则是说该河虽是平原地带土质,但河岸陡深不垮,似铜底铜一般,故称桐河。

桐河是唐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方城县赵河乡老君山,至社旗县桥头街,其上段称珍珠河。继而南流,纳入清水河后始称为桐河。后又向东南方向蜿蜒,流经唐河县县桐河、桐寨铺镇、源潭、城郊4乡镇边界,在县城西北两公里处汇入唐河。据有关资料介绍,河名是因其河两岸宜植桐树而得名,而沿河人们则流传说是,该河虽是平原地带土质,但河岸陡深不垮,似铜底铜垹一般,故称桐河。

历史沿革

南齐(公元479——502年)时,曾设河南郡治。

宋朝时已是当地繁荣的河路码头,称为“桐河店”,商业经济发达。宋绍圣二年(1095年)唐州(今唐河县城)修建泗洲塔时,桐河店曾捐银修筑该塔的第七层。

明、清时为唐县20保之一。集镇修筑了土寨墙,营造了四门,周长九里十三步。主要为防匪和防止洪水。街内青石铺地,号称“三里长街”。清时,东寨门外河上兴建有七孔四十米长的石板桥,有曾任四川茂州州官的桐河籍人刘国柯捐资主持修建。

桐河街在古代相当长的时期里,曾是宛(南阳市)东一带很有名气的繁华之地。集市历来以贸易著称,粮行、牛行、棉花行闻名宛东。商船下行至唐河、再顺河而下入汉江长江最终可达上海市。有个记载,足以说明桐河街古时之盛景。据清乾隆52年(公元1787)唐县志校注,在《地舆志》卷有《桐河店税议》一文。大意为:明朝万历38年(公元1610年),唐县知县王名登向南阳官府报告,说有不少山西省、南阳商人在桐河街做生意,因唐县税重,南阳税轻,商人们不纳唐县之税,使桐河店每年180两银税无法完成等等。后来,府里还给了批复道:“缘地立行(意为根据地理位置而兴办商业贸易),缘行办税,税之随乎地也`。桐河店既为唐辖,寓桐河行货(往来贩卖货物)者,税不归唐而归谁?该县即着令抽唐税,不必再以府为言,使奸滑两地脱空也”(以上是原文,括号内为解释)。当时,全唐县(明清时,唐县地域较大,共二十保、十二所,除现域外,往北管辖至社旗县的郝寨、苗店一带)年银税1500两,而桐河店一地就占了近八分之一,可见商贸生意之兴盛程度。

民国时期,桐河设乡,属桐寨铺镇区。

1948年8月解放,桐河设第七区,属唐西县(驻白秋)。

1949年3月,唐河县(北)、唐南、唐西三县合并,成立唐河县,桐河设第五区(曾驻张监庄)。

1956年2月撤区,设桐河中心乡。

1958年8月属桐寨铺人民公社。

1961年5月,设桐河人民公社,属桐寨铺区。

1968年8月,撤区并社,仍设桐河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农村体制改革,改为桐河乡

文化遗迹

桐河现存的古迹有:桐河桥、寨墙、老街,但是由于历史变迁,面貌早已不复当初。桐河桥原有青石龙头、龙尾,雕工精细,取“九龙镇水”之意,可惜的是,建国初期“破四旧”活动中被人砸毁,现仅存石墩,依稀可见破损的龙鳞。寨墙为明清所建,起到防水、防匪的功能,每年夏天,仍然在汛期守护着这里的人们。老街古时为青石路面,两侧商铺林立,现老建筑多破旧损毁遭到改建。

名人特产

特产

桐河有两个特产,其一为“桐蛋”,元明清时曾列为宫廷贡品。桐河乡境内后,河道弯曲,滩涂众多,水草丰茂,是放牧鹅鸭的好地方。这一河段的蛋鸭所产的优质甜蛋,个大皮薄,蛋形美观。经过复杂工艺腌渍后,味香可口、余香不尽,称之为“桐蛋”。

现桐河乡有桐蛋公司,将腌制好的桐蛋进行包装,1.5元一枚,是当地群众过节送礼的上佳选择。由于南阳市端午节有“煮鸭蛋”的习俗,桐蛋也是过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其二是地毯,改革开放之后,桐河兴起了一家地毯厂,由手工织就,销往外地。几十年来几经兴衰,后被土耳其商人接手,生产的地毯销往世界各地。2013年,地毯厂再度停办。

名人

徐旭生(1888~1976),著名历史学家,桐河乡砚河村人,名炳昶,字以行,笔名虚生,遁庵。曾用名老傻、四河人。幼读私塾,聪慧好学,中国古典文化功底深厚。18岁步入新式学堂,就读北京河南公立豫京学堂。25岁远奔西欧,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攻读西洋哲学。曾任北大教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因之,民国时曾一度将桐河改为“旭升镇”。

其著述有《徐旭生西游日记》、《陕西渭河附近考古调查报告》、《陕西省最近发现之新石器时代遗址》、《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略谈研究夏文化问题》、《禹治洪水考》、《〈山海经〉札记》、《〈山海经〉的地理意义》、《对我国封建社会长期迟滞问题的看法》、《井田新解并论周朝前期士农不分的含义》等。翻译有威伯尔《欧洲哲学史》,波兰历史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

支柱产业

农业是桐河乡的主导产业,种植业为基础,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小麦种植面积在3.5万亩以上占耕地总面积的56%,其中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占75%以上,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1.4万亩左右。经济作物中以棉花为主,每年定播面积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5%,优质棉生产比重占70% 种植业以阳芋生产为主,畜牧业、乡镇企业分别以蛋鸭饲养,桐蛋加工为主,形成了全乡的两大支柱产业。土豆生产:桐河乡属平原地区,土地平坦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十分适应发展优质土豆生产。

桐蛋开发:桐蛋是桐河乡的传统特色产品,桐蛋加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桐蛋加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桐蛋加工、销售量和生产业利税不断增加。该 产业逐步成为乡镇企业的主导产业。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