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桑蟥 :鳞翅目蚕蛾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4:23

桑树桑蟥,学名Rondotia menciana Moore属鳞翅目,蚕蛾科。别名桑蚕白僵蚕、白蟥、松花蚕等。分布江苏省浙江省、安徽、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湖南省、湖北、江西省四川省广东省及东北各省。

为害特点

以幼虫在叶背食害叶肉,蛀食成大小不一的孔洞,严重的只剩叶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5mm,翅展35—40mm。体翅黄色。复眼球形,黑褐色。触角彬状,黄褐色。胸部、腹部背面具黄褐色毛丛。前翅顶角外突,下方向内凹,外横线、内横线为2条黑褐色波状纹,中室端具黑褐色短纵纹。雌娥腹部腹面具棕黑色毛。卵椭圆形,扁平,大小0.7×0.6(mm),非越冬卵块初乳白色,孵化前变为粉红色,卵块上无覆盖物,称之为无盖卵块。越冬卵块上盖有褐色毛,称有盖卵块。末龄幼虫体长24mm,头棕褐色,胸部乳白色,各体节多皱纹,皱纹间具黑斑,老熟后黑斑消失。腹部第8腹节背面具1棕黑色臀角。蛹乳白色,圆筒形,复眼、气门茶褐色。茧黄色,长椭圆形,丝层疏松。

生活习性

桑蟥同在一个地区发生代数不同,具有一代一化性、二代一化性、三代一化性之分。均以有益卵块在枝或干上越冬。北方多为一代性,浙江省一带多为二代性。1代幼虫于6月下旬盛孵,称作头蜡,7月中旬化蛹,7月下旬羽化交配后产卵,这时一代性蛾产出有盖卵越冬。二代性和三代性的雌蛾则产无盖卵继续发育。8月上旬进入2代幼虫盛孵期,一般称之为二蜡,8月下旬化蛹,9月上旬羽化产卵,二代性峨则产有益卵越冬,三代性娥产无盖卵继续发育。第3代幼虫于9月中旬孵化,通称三蟥,于l0月上旬化蛹,10月下旬羽化后产有盖卵块越冬。成虫喜在白天羽化,把无盖卵块产在叶背,个别产在枝条上。有盖卵多产在桑树主干、支干或一年生枝条上,卵块产,有盖卵块有卵120—140粒,无盖卵块有卵280—300粒。幼虫喜在上午孵化,初孵幼虫啃食叶肉,后咬食叶片。1、2代幼虫老熟后在叶背结茧化蛹,3代幼虫在枝干上结茧化蛹,蛹期6—17天。天敌主要有桑蟥黑卵蜂、桑蟥聚瘤姬蜂、桑横寄蝇科、广大腿蜂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