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 :蚕蛾科蚕蛾属的一种昆虫

更新时间:2023-06-14 23:53

桑蚕(拉丁学名:Bombyx mori )中文名:春蚕,属蚕蛾科,蚕蛾属类动物。桑蚕一生要经历卵、美国白灯蛾、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内生翅类蚕卵形状类似小米、芝麻粒,通常卵壳是无色透明的,也有黄白色,卵呈紫灰、灰褐等色。幼虫的外形形态是圆筒形的,体色青白或微红,共有13个体节,8对足,头部呈扁圆形,位于身体的最前方,两侧分布着复眼,后端背侧有一个突起的尾角。蚕蛹外观呈椭圆形,深褐色,腹部长有9个体节。蚕的成虫期名字叫做蚕蛾,头部有一对梳子似的触角,有三对足、两对翅,除节间膜外全身遍布白色鳞片。

桑蚕起源野外桑树上食桑的野蚕,以桑叶为食。大约为4100年前,中原地区野桑蚕被驯化为家蚕,成为目前唯一一种被完全驯化的昆虫。主要分布在温带热带亚热带地区,属于变温动物,缺乏调节体温的能力。蚕群内没有明显的组织与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蚕与蚕之间依靠气味、体液、肢体动作(接触)、声音、身体颜色变换等形式,传递(交流)信息,彼此沟通交流。中国桑蚕产业主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浙江省四川省山东省广东省重庆市和安徽等等26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

蚕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昆虫。桑蚕茧缫得的丝称为桑蚕丝,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一种蚕丝,截至2020年中原地区桑蚕生产主要分布在26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总体生产面积达80.00多万公顷,年产蚕茧1240多万担。以蚕丝造布技艺在中国存在了很长时间,形成了蚕神嫘祖、青衣神等特殊的民俗文化,蚕蛹也是含有很高的蛋白质的食材,粪便经干燥后也是祛风除湿的中药材。

驯化及起源

据化石证明和历史记载大约在23600年前,中国野桑蚕日本野桑蚕分开,大约为4100年前,中国野桑蚕被驯化为春蚕,成为目前唯一一种被完全驯化的昆虫。家蚕在大约1000年前经历了群体扩张长阶段的形态。

对于家蚕的起源,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的副研究员蒋猷龙认为,黄河流域为中原地区家蚕北方的起源中心,浙江吴兴为中国华东地区家蚕起源的中心,印度为另一种家蚕起源中心。由不同地区人民长期驯化当地不同化性野蚕,向着不同目标选择和培养而成的种群。而安徽农业大学桑蚕系的段佑云教授认为家蚕是黄河中游三眠野桑蚕分化而来。

形态特征

蚕卵

桑蚕蛾产卵,使蚕卵一粒换一粒的排列着,产幅整齐而有规律,很少有叠卵和空缺。蚕卵形状类似小米,芝麻粒等,亦有肾形卵和两端略尖的纺锤形卵,卵长约1.3毫米,幅宽1.0~1.2毫米,每克卵数约为1700~2100粒。卵粒表面中央略凹陷,初时卵壳通常是无色透明的,也有黄白色,后变成灰白色,由于卵壳内浆膜细胞色素的颜色透过卵壳等原因,桑蚕卵呈紫灰、灰褐等色。

幼虫

桑蚕的幼虫一般就称为蚕,俗称“蚕儿”,外形是圆筒形,体色青白或微红,有斑(如普通斑、虎斑等)或无斑。共有13个体节,8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呈扁圆形,较小,位于身体的最前方,两侧分布着复眼,类似于苍蝇的眼睛,头部的下方有咀嚼式口器,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每一个体节有一对足,共3对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有10个体节,腹部有4对足,位于6-9节,以及1对尾足,位于第13节,可以帮助身体运动,蚕美国白灯蛾的呼吸器官是身体两侧的小黑点,叫做气门,共有9对,其中在腹部有8对。幼虫的后端背侧有一个突起,这个突起被称尾角。

幼虫一般需经过四次蜕皮,蜕皮时不进食,故称为眠。它将幼虫阶段分为五龄。—龄虫体色发黑,体形如蚁,又称蚁蚕;至五龄时,体长约10厘米,变得成熟,通身透明,停止进食,开始吐丝作茧。

蚕蛹

蚕在茧内蜕皮变为蛹。蛹呈椭圆形,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腹部长有9个体节。雌蛹腹部大,尾端钝,在第八腹节腹面中央有一条纵线,与该环节的前、后缘形成略呈“X”型的线缝。雄蛹腹部小,尾端稍尖,在第九腹节的腹面肛门的前方有一个褐色的小点。刚化蛹时,体壁柔软,呈乳白色,后来逐渐变硬,体色逐渐变黄,最后变成深褐色。

蚕蛹裸蛹)的历期为13~44天,蛹期较长,蛹体颜色变化明显,可将蛹期划分为4个级。

成虫

桑蚕的成虫期叫蚕蛾,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除节间膜外全身遍布白色鳞片。蚕蛾头部很小,两侧有一对大型的双栉状触角和半球形的复眼。雄蚕蛾身体较小,触角稍大,雌蛾身体较大,但触角稍小,移动速度较慢,成虫已经不再食叶,其口器很小并极度退化,只在下腭发育成一对白色的囊状体,化蛾时分泌溶茧酶以溶解茧层丝胶,羽化后即萎缩。雌、雄蛾交配产卵后马上死去。

生活习性

食性

桑蚕但主要喜食桑叶,也能吃些叶、榆叶、蒲公英和莴笋叶等,属寡食性昆虫。进食的主要阶段是美国白灯蛾阶段。幼虫有下颌骨供觅食,而成虫有吸吮嘴部。由于已经为养蚕业(丝绸业)而服务了很长时间,因此桑蚕已经失去了有助于在野外觅食的适应性,只能依靠人类喂养。食桑后,幼虫生长迅速,在适温条件下,一条蚕自孵化至吐丝结茧仅22~26天,食下桑叶约20~25克,生长至极度时,体重增加约1万倍。

节律行为

桑蚕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当环境温度过低时,蚕会发生滞育行为,等条件合适时再生育,同时蚕有避光趋暗性,当光线过强时会爬向阴暗的角落里。

交流行为

蚕与蚕之间会靠气味、体液、肢体动作(接触)、声音、身体颜色变换等形式,传递(交流)信息,彼此沟通交流。雌蛾腹部末端的引诱腺是桑蚕信息激素分泌器官,可分泌性刺激剂—桑蚕醇,以及性抑制剂—桑蚕醛。桑蚕雄蛾用触角感受信息激素。

分布范围

桑蚕主要分布地区为温带、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原地区桑蚕产业主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浙江省四川省山东省广东省重庆市和安徽等26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

生长繁殖

桑蚕的生长可分为卵体期,蚁桑蚕(一龄桑蚕),二龄和三龄桑蚕,四龄和五龄桑蚕,桑蚕茧,成虫六个阶段。

卵体期

每只雌蛾经过雌雄桑蚕蛾交尾大约会卵400~720粒,长约1mm,接近圆形,类似小米,芝麻粒等,亦有肾形卵和两端略尖的纺锤形卵,表面中央略凹陷,初时卵壳通常是无色透明的,也有黄白色或淡黄色,后变成灰白色,由于卵壳内浆膜细胞色素的颜色透过卵壳等原因,桑蚕卵呈紫灰、灰褐或黑紫色等。卵根据蚕的化性,决定是否再次孵化。标准的化性是二化性,在自然的条件下,一年中第一次养蚕所得的卵会在相隔不久自动孵化出来,但第二次养蚕所得的卵将会在越冬之后到第二年春天方能再次孵化。

蚁桑蚕(一龄桑蚕)

幼体在卵内形成后,咬破卵壳孵化出来。刚孵化出来的小桑蚕因体表有3根-6根长毛,又被称为“毛桑蚕”。刚出生的一龄桑蚕约只有1mm长,这时候的桑蚕宝宝十分脆弱,只吃很嫩的桑叶,头部比身体稍大,呈深黑色,体表有许多左右对齐的瘤状突起。外形是圆筒形,体色青白或微红,有斑(如普通斑、虎斑猫等)或无斑。共有13个体节,8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呈扁圆形,较小,位于身体的最前方,两侧分布着复眼,类似于苍蝇的眼睛,头部的下方有咀嚼式口器,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每一个体节有一对足,共3对足,腹部有10个体节,腹部有4对足,位于6-9节,以及1对尾足,位于第13节,可以帮助身体运动,蚕美国白灯蛾的呼吸器官是身体两侧的小黑点,叫做气门,共有9对,其中在腹部有8对。幼虫的后端背侧有一个突起,这个突起被称尾角。体色呈现淡青色,当收蚁3~4天以后,幼虫不再进食,经过一昼夜眠期,脱去旧皮,换上新皮。

二龄和三龄桑蚕

蚁桑蚕蜕皮后进入成长期,已经开始成为稚桑蚕(一龄到三龄)的桑蚕宝宝,食量有所增加,中部淡青色加深变成青白色,刚毛变稀,身长增加至约1.5cm(二龄)、3cm(三龄)。

四龄和五龄桑蚕

此时的桑蚕食量巨大,身体呈长圆筒形,一共有13个环节,体长可达4cm-6cm,身上布满花纹。四龄桑蚕蜕皮后会吐丝固定身体,蜕皮变为“五龄桑蚕”,此时雌性桑蚕的尾部是一个突出圆点、雄性则有4个凹型圆点。五龄末期,前半身呈透明状态。停止进食。抬起头胸左右摇摆,口吐丝缕。

桑蚕茧

桑蚕会把丝吐在簇上,形成1个松软的茧丝层,之后以s型方式吐丝,渐渐形成茧的轮廓,称为结茧衣。初蚕产丝结茧4天左右,就会变成蚕蛹,它们在蚕蛹里慢慢羽化成为蚕蛾。随后,蚕蛾破茧而出,成为成虫。

桑蚕的类型

中国温带种

在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形成的地理品种,蚕有一化性,二化性以及有滞育期的多化性,三眠或四眠,一蛾产卵数多,卵的胶着力强,卵色概多灰绿,卵壳色淡黄,卵期耐冷藏,蚁蚕有密集性。美国白灯蛾行动活泼,发育齐一,体质强健,对微粒子病和硬化病的抵抗力强,茧色以白色为主,不同地区分别产有不同程度的金黄色,桃红色、绿色茧。

中国亚热带种

在中国珠江形成的地理品种。化性以一年孵化 4—5 次的有滞育期的多化性为主,极少二化性,均为四眠蚕,一蛾产卵数少,卵形较小,越年卵的卵色淡褐,蚕体小而结实,食桑快速,部分蚕体带油性,小蚕背光性和趋密性强,全龄经过日数短,发育卉一,体质强健,抗高温能力强。

日本种

在日本国形成的地理品种,化性有一化性和二化性,极少有一年孵化 3—4 次的多化性,均为四眠蚕。一蛾产卵数少,卵色暗紫,卵壳白色,粘着性强,产卵排列整齐,卵期耐冷藏力较弱。蚁蚕和各龄起蚕活泼有逸散性,发育不很整齐,体质尚强键,对微粒子病抵抗力介于中国种和欧洲种之间。

西亚、欧洲种

在西亚和欧洲地区形成的地理品种的总称。化性均为一化,蚕四眠。一蛾产卵达 40000 粒,卵的胶着性差或无胶着性,卵形大,卵色灰褐带绿,卵壳色白,卵期耐冷藏力差,蚁蚕孵化不齐。美国白灯蛾行动不活泼,蚕体大,全龄经过时间较长,对不良环境的感受性较灵敏,易感微粒子病和昆虫真茵病

热带种

在中国两广南部以及东南亚地区形成的地理品种,化性为无滞育期的多化性,蚕四眠,一蛾产卵数少,卵形小,卵色杂,卵壳白色或浅黄色,带有光泽,卵期不耐冷藏。幼虫有的食桑快而行动活泼,但亦有食桑时停时吃,行动迟缓的,背光性强。但趋密性不显著,体色青白带油性,全龄经过时间较短,体质强键,抗高温多湿能力强,

蚕业发展

中国古代蚕业的发展史

周代出现大量蚕丝业记录,《诗经》《蚕赋》《周礼》《礼记》中记载了采桑用具、养小蚕的选桑树要求、温湿度对蚕的发育影响以及避免二化性蚕等养蚕技术。

秦汉时期“还庐树桑”“女修奉织”的蚕业政策,推动了蚕丝业发展。《四民月令》《氾胜之书》《论衡》《尔雅》《吕言》《易林》《淮南了》中记载了大庄园式蚕丝业生产和管理的要求、第二年采叶养蚕的方法、桑树虫害方面的防治等蚕业的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专辟《种桑柘、养蚕附》篇,描述了人工低温催青制种技术。晋朝博物学家张华(232~300)《博物志》记录了蚕二化问题。南梁乐府《华山》中记录了微粒子病和软化病的治理。隋唐时期,蚕业产区逐渐遍布全国。

农村蚕业生产和城市丝织手工业生产的分工在宋代萌芽。两宋时期《蚕书》《农书》《耕织图诗》《蚕织图》,明代《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著名古代农书都有论述当时蚕业生产技术。清代蚕丝业在浙、苏、粤、川等地更趋集干,在全球丝业经济影响下其规模产量得以速增。养蚕方面在继承前朝经验基础上,不断丰富技术,并出现分工,由以种茧育为目的的蚕农进行专业的产种、生产和销售,也有以丝茧育为目的的蚕农,在饲养量增加后,在大蚕期用到地老虎饲育法。

清末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引入西方先进蚕业科学技术,各地兴办蚕学教育机构、科研实验机构,生产出改良蚕种,培养起人才队伍,推广了改良蚕种和先进蚕业技术,其中,中原地区最早的蚕丝教育机构是1897年创办的“浙江蚕学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家蚕品种志》《中国桑树栽培品种》的编撰推动新老桑园的建设改造,培育、鉴定、推厂桑树优良品种,建立桑树病虫测报体系,进而建设现代蚕桑园区。

中国桑蚕产业现状

在中国,桑蚕生产主要分布在26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总体生产面积达80.00多万公顷,年产蚕茧1240多万担,将近2000万户农户养殖桑蚕,蚕农收入达120多亿元。

中原地区现代的桑蚕产业主要呈现桑园面积持续减少、蚕茧产量高以及“东桑西移”三个特点。据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统计,2016—2017年全国桑园面积分别为79.3万hm2和78.87万hm2,分别同比减少2.83万hm2和0.43万hm2,降幅分别为3.4%和0.6%。而蚕茧产量保持年产60万t以上,2016—2017年全国蚕茧产量达到62.04万t和64.3万t。江苏省浙江省、中部地区的山西省和安徽等东部地区的省份桑园面积快速下降,西部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等桑园面积有所增加。2016年,中原地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桑园面积分别为17.97万hm2、6.56万hm2,分别占全国桑园面积的22.67%和8.27%,分别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桑园面积为54.77万hm2,占全国桑园面积的69.1%,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茧丝绸产品出口量、额分别为13211t和5.29亿美元,其中,丝类产品、绸类产品、丝绸制成品出口额分别占茧丝绸产品出口总额的18.1%、22.2%、59.7%,生丝、绸缎和丝绸服饰出口量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90%、70%、55%左右。

人工养殖

饲养方法

1.引进优质有较强的抗病性、能结出优质蚕茧的蚕种,春季选用茧丝质优的蚕种兼顾抗病性,夏秋季选用抗性强的蚕品种兼顾茧丝质。

2.引进标准蚕棚、电动轨道、移动式蚕台和自动上簇升降机等自动化养蚕生产线设备。

3.严格控制催情与收蚁这两个环节,在催情环节控制好温湿度,清晨收蚁,无菌蚕匾中将蚕种摊开,开灯感光4小时便可收蚁。1~2龄使用防干育,3龄使用半防干育,控制温湿度(1~2龄26.5~28℃,干湿差2~3℃;3龄25.5~26.5℃,干湿差3℃),四五龄蚕用桑量占全龄期95%左右,除沙、给桑、捉熟蚕等大量用工都集中在四五龄期,大蚕使用一日两回育,采用大蚕固定蚕台育与自动上蔟,不除沙、不捉熟蚕,熟蚕达5%时早上或晚上使用蜕皮激素可使老熟齐一,加强蚕体蚕座消毒、做好眠起处理、调节好温湿度(一般4龄蚕为24~25℃,5龄蚕为23~24℃,干湿差2.5~3.5℃)、加强通风换气(气流0.5m/s)。

养殖环境

桑蚕缺乏调节体温的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高低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一般情况,桑蚕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小蚕期饲育适温为26~28℃,大蚕期为24℃左右。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蚕的发育及蚕茧的产质量。蚕正常适湿是1龄95%,以后逐龄降低5%,5龄大致为70%~75%。蚕对光线一般都表现趋光性,蚁蚕期和熟蚕尤为明显。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缫丝后的干蚕蛹中水分占总质量的11.28%,粗脂肪、粗蛋白各占其干重的20.77%和70.69%,14种氨基酸总含量为59.68mg/100g,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9.65%,并含有丰富的牛磺酸(2.14mg/100g)。AAS(氨基酸评分)和CS(化学评分)均显示蚕蛹第一、二,且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东北地区等地区有食用烤蚕蛹的习惯,韩国也有煮蚕蛹等有关蚕的美食。

药用价值

在《名医别录》中记载,原蚕蛾的干燥粪便名为蚕沙,是祛风寒湿的中医药。

经济价值

蚕桑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古代政权也往往将布匹绢帛作为征收对象,养蚕种桑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创造利润和提供就业机会,以其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染色,织布等诸多产业也能创造大量的经济价值。

生态价值

将传统蚕业的资源优势与文化流行优势相结合,多元化发展蚕业生态旅游,可以刺激带动蚕业生产和发展。同时蚕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它的缺失会造成以蚕为食的其他捕食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科研价值

桑蚕饲养容易,不怕逃逸,大小适度,卵、美国白灯蛾、蛹、茧都有明显的性状变异,便于遗传分析,可以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应用于生理学、病理学毒理学乃至生物技术研究等方面。

相关文化

丝路文化

中原地区古代蚕丝的发展,促进了对外通商和文化交流。公元前11世纪,养蚕技术传入朝鲜半岛,公元前2世纪传入日本张骞从公元前138年到公元前126年,多次率领外交使团抵达西域国家。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播中华文明,途经草原、沙漠、绿洲和山川,沿途兴起一批著名的市镇,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敦煌市龟兹疏勒国等。历史上,中国多以额尔德特·文绣锦帛作为国礼,缔造“化干戈为玉帛”、和谐友邻的国际关系。在古代,首都长安被尊为丝城,中国为“丝国”。除了从甘肃省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还有经成都市保山市的“西南丝路”;经沿海徐闻县合浦县蓬莱宁波市等港口通往世界各国的“海上丝路”。

影视作品

1.1993年的《春蚕》是一部剧情,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浙江省农村里,村民老通宝一家辛苦养蚕、蚕花丰收却负债愈重的故事。它是中原地区历史上第一部将新文学作品搬上荧幕的影片,第一部运用了散文化纪实风格的影片。

2.1963年的《蚕花姑娘》是一部剧情片,讲述了1960年代,一个养蚕女子在向着演员梦前进的故事。

传说故事

1.蚕神嫘祖的传说:传说中蚕丝的开山鼻祖是嫘祖,为西陵氏之女,黄帝元妃,中国远古时期人物。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

2.马头娘娘的传说:《山海经》记载的据树吐丝之女子中,可以看到最早的传说雏形,最早见于三国时孙吴张俨的《太古蚕马记》,但此书已经失传,而被干宝的《搜神记》所录。

3.青衣神的传说:《仙传拾遗》:蚕丛自立为杜宇,教人蚕桑。作金蚕数千头,每岁之首,出金头蚕以给民,民所养之蚕必案琴,罢即归蚕于王。我珂先生认为蚕丛之丛,义当为丛社之丛,蚕丛即蚕神,以蚕色青,故称青衣神。

祭拜活动

1.杭嘉湖平原地区从商朝时期到近现代一直持续举办蚕神祭拜活动。一类是家庭为单位进行了祭拜,有与桑蚕养殖的不同环节或是蚕神生日相关联的祭奉蚕神马头娘娘、接蚕花、请蚕花、谢蚕花等不同仪式。另一类是以庙会方式在蚕神庙祭拜蚕神,并戴蚕花。另有自每年清明节第一天开始,连续进行三天的扎蚕花庙会活动,并有许多祭拜蚕神有关的活动项目。如祭拜蚕神、买卖蚕花、戴蚕花、摸蚕花奶奶、拜香童子唱蚕花忏以及水上竞技活动等。

2.四川地区的祭拜活动,既有在蚕丝庙等公共场所进行的祭祀活动,也有以家庭为单位的祭拜蚕神仪式。根据养蚕户各家养蚕数量与承受能力决定祭品,近代民间简化的仪礼为设一先蚕木主牌位 ,摆上各色水果供品 ,在蚕事开始之时,进行焚香跪拜。

3.每年3月28日,位于日本山口县下关市长府宫内町的忌宫神社内,举办一场“蚕种祭”活动。

其他

1.“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这个项目入选2009年9月公布的第四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2.相关谚语:养得一年蚕抵得一年粮(柳城县);种得一亩桑,免得一家荒(柳城县、博白县);一年栽桑,多年养蚕(陆川县);今年收桑,来年有缎(柳城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