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图 :清代朱耷创作的纸本墨笔画

更新时间:2024-09-20 15:29

《梅花图》是清代朱耷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现在藏于南京市博物馆。其仅绘一枝梅,仅有四朵梅花在梅枝上很孤立地绽放。八大的画大多缘物抒情,用象征手法表达寓意,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

作品介绍

此幅自右至左画梅一枝转折直上,至枝梢才略向右倚侧,顶端仅着三个待放的花苞,仅绘一枝梅,仅有四朵梅花在梅枝上很孤立地绽放,树身全无苔点,而仅添了几笔如刺的小枝。

作品赏析

因为其简,枝端的花苞就凸现画面,让人入眼就领略到满目孤寂凄冷的茫茫大千中蕴含的生意;领略到画家心中的落寞与凄苦,以及对生命的期许;领略到画家笔端的奇致及生于心而应于手的功力。

此图用笔二三,屈指可数,笔简意,以至极意。不由令人想到郑板桥的评价:“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八大的款书,总与画笔相映衬,相生发,难于割裂、移动,极见匠心。“八”字的三角形写法,都在六十至七十岁之间,故所书“庚十一月”者,当是他六十五岁时之庚午,是为康熙帝二十九年。正是他艺事大成之时。本幅旧为王方宇先生所藏,影印于《八大山人全集》。题识:寄上博山区方丈老人。庚(午)年十一月画于在芙山房。八大山人。

作者简介

朱耷(1624—1705年),明宗室朱权朱权后裔,封藩南昌市,遂为江西南昌人,谱名统『0137』,小名耷。清顺治五年(1648年)落发为僧,法名传。一生字、号、别号甚多,有个山、驴屋驴、人屋等。康熙帝二十三年(1684年)始号八大山人。坎坷的命运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及艺术创作思想,其绘画作品中多寄托着对清朝的痛恨,对明朝的眷恋之情。山水画在宗法元黄公望平淡天真和明董其昌润泽秀逸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古拙奇特、劲拔荒率的艺术风格。花鸟画在参照明代沈周徐渭等文人画法的同时,又融入自己强烈的主观意识,注重鱼、虫、禽等物象的人格化表现,以象征手法表达隐晦的寓意。晚年署款将自己的号“八大山人”四个字以草书体连缀写,似“哭之”、“笑之”,借此暗寓他面对富于戏剧性变幻的人生,哭笑不得,百般无奈的感慨之情。他与同为明遗民画家的石涛宏仁髡残合称“清代四僧”。书法宗王献之颜真卿,淳朴圆润,自成一格。朱耷中晚年,在书画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

参考资料

朱耷.故宫博物馆.2018-06-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