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田 :早期京剧琴师“四大名家”之一

更新时间:2023-11-01 05:08

梅雨田(1865年-1912年),幼名大锁,原名明祥,又名启勋,字雨田。出生于北京李铁拐斜街梅宅,清 “同光十三绝”中名旦梅巧玲之长子,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之伯,中国著名的皮黄音乐演奏家,是早期京剧琴师“四大名家”之一,也是清光绪年间京剧琴师两大流派之一“梅派”的创始人。

梅雨田3岁时对乐器产生兴趣,随后便跟着父亲梅巧玲学“场面”。8岁时,拜师贾祥瑞。清光绪八、九年间(1882年-1883年),跟随贾祥瑞在四吉班献艺。光绪十四年(1888年),拜李春泉为师学习大胡。青年时代,梅雨田已成为“六场通透”的能手。光绪十八年(1892年),梅雨田隶三庆班谭鑫培聘梅雨田为琴师。人们把梅雨田与鼓师李奎林誉为 “双绝”,再加上谭鑫培的唱腔,又称为 “三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梅雨田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庚子年间(184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戏班停演,为维持生计梅雨田学习修钟表技术,以贴补家用。清宣统三年(1911年) ,帮助梅兰芳创演京剧新腔。民国元年(1912年)8月28日,梅雨田病故于鞭子巷头条寓所,终年47岁。

梅雨田的胡琴手音绝佳,运弓有力、指法熟练、音色纯净、节奏鲜明、板眼严正、随腔垫字、刚不粗豪、弱不纤巧,将胡琴清脆、嘹亮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他门徒甚多,所收弟子有张富贵、陈桐仙、陈寿昌、茹莱卿、董凤年等人。梅雨田为人率直,因而颇为时人所尊重,除其弟子外,许多京剧大家也都登门求教,如著名京剧研究家爱新觉罗·溥侗陈彦衡等,就常受其教益。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梅雨田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出生于1865年,三岁时就能坐在一个木桶里,抱着一把破弦子,叮叮咚咚地弹着玩。八岁时父亲问他想学什么,他说:“我爱学场面。”此后,梅巧玲便把京城里的吹拉敲弹各路好手都请来教儿子梅雨田。四喜班的琴师贾祥瑞成为梅雨田的开蒙老师,教授其吹笛子。光绪十四年(1888年)四月,贾祥瑞去世,梅雨田又拜李春泉为师,专门学习大胡。京城其他名手如樊景泰、韩明儿、钱春望都教过梅雨田。梅雨田天资聪慧,在音乐方面也有天分,吹拉弹样样拿手,无论什么一学就会,终于没有辜负梅巧玲的一片苦心和厚望。无论武场还是文场,无论胡琴还是月琴,梅雨田样样精通,青年时代就有了“六场通透”的称号。

演艺经历

光绪十八年 (1892年),梅雨田隶三庆班谭鑫培原以孙佐臣为琴师,后改聘梅雨田。此后,梅雨田长期为谭鑫培操琴,当时与鼓师李奎林被誉为谭鑫培的左辅右弼,人称 “双绝”,再加上谭鑫培的唱腔,又称为 “三绝”。据传谭鑫培 《骂曹》之以曲牌 〔夜深沉〕伴击鼓,即始自梅雨田。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十月,梅雨田为替补著名琴师柏如意去世之缺,与沈福顺等人一起,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次年,弟弟梅竹芬去世,对侄儿梅兰芳照顾的责任,落在了梅雨田身上。梅雨田凭其 “六场通透”本领,支撑梅氏一大家生活。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戏班停演,梅雨田便用上了以前凭兴趣跟人学过的修钟表技术,以贴补家用。梅雨田不仅与谭鑫培是绝配,为青年梅兰芳演唱伴奏,也同样取得了烘云托月的效果。清宣统三年 (1911年),梅雨田帮助梅兰芳创演京剧新腔,后梅兰芳在北京文明茶园第一次演出 《玉堂春》时,梅雨田以他高超的琴技,辅助梅兰芳表演。民国元年(1912年)八月二十八日,梅雨田病故于鞭子巷头条寓所,终年47岁。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梅雨田娶京剧名旦胡喜禄之女胡姓为妻,生有两个女儿;梅雨田之弟梅竹芬,娶著名武生杨隆寿的女儿杨长玉为妻,生独子梅兰芳。梅兰芳 “兼祧两房”,传承了梅氏京剧事业。

亲友关系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梅雨田所写的竹枝词,与历代文人一样,对这一古老的民歌形式,进行了改造、加工和提升,并冠名为《黄梅竹枝词》。梅雨田的《黄梅竹枝词》,用通俗易懂的诗词语言,倾注了对家乡的情,故乡的爱,乡土气息浓郁,文学修养深厚,记录内容广泛,史料价值极高。而谭鑫培在百代公司录制的 《卖马》《洪羊洞》唱片,均系梅雨田操琴。此外,梅雨田还著有《清芬堂丛书49种 186卷》。

艺术特色

梅雨田能吹奏昆曲300余套。亦工唢呐,对各种曲牌,无不娴熟。他曾长期为谭鑫培操琴,他的胡琴手音绝佳,沉着圆浑,好用长弓,指法、弓法、腕力均矫健灵活,伴奏疏密相间,应用得体。音之紧密处,手指上下,疾如飞轮,准确流利。尺寸快慢,轻重疾徐,与 “谭腔”配合,丝丝入扣,对谭派艺术起 “烘云托月”的作用,被谭鑫培倚为右臂,有 “胡琴圣手”之称。

人物影响

主要成就

梅雨田与孙佐臣为胡琴演奏上的两大流派,影响深远。后世胡琴,更多承袭梅雨田派。梅派伴奏风格,平正大方,规矩严谨,格局高而韵味醇,不滥用 “花点”以炫耀技巧,贵在处处与剧情吻合,于平淡中将谭腔烘托得入微入妙,神趣盎然。

社会影响

梅雨田门徒甚多,所收弟子有张富贵、陈桐仙、陈寿昌、茹莱卿、董凤年等人,且以后都曾享名一世。梅雨田为人率直,因而颇为时人所尊重。除其弟子外,许多京剧大家也都登门求教,如著名京剧研究家爱新觉罗·溥侗陈彦衡等,就常受其教益。

人物评价

梅雨田,名大锁,精于乐。初以笛名,能吹昆曲三百余套。以昆曲不盛于世,乃改习胡琴。胡琴以手能发音者为佳 (俗谓之手音。人之指肉有厚薄,故音有高下。琴瑟贵甲肉之音,胡琴则纯贵肉音),梅体肥而肤润,故发音为天下第一。(徐珂 《清稗类钞·音乐类》评) 

雨田胡琴,刚健而未尝失之粗豪,绵密而不流于纤巧,音节谐适,格局谨严,有时偶用花点,不必矜奇立异,自然大雅不群。其随腔垫字,与唱者嗓音气口,针芥相投,妙在游行自如,浑含一气,如天孙云锦,无迹可寻,洵可称胡琴圣手。(陈彦衡 《旧剧丛谈》评) 

竹芬名二锁,又号肖芬,乃梅兰芳之父。初演旦脚,一切都是家传,且有些新戏,如 《琵琶行》《盘丝洞》《富贵全》等等,皆其拿手,尤其 《富贵全》一戏,竹芬去燕儿姑,极能叫座。后改小生亦极受欢迎,可惜二十三岁便去世,现在知道的人很少了。(齐如山 《清代皮簧名脚简述》评)

人物轶事

进宫承差

梅雨田在升平署当差,以场面而言,如果会得不多是应付不了的,除了外边戏码,里面的大本戏,还有承应戏,往少里说也得会几百出。当时场面上姓沈、姓方的最多,他们老家都是南方,在京里居住已好几代了。他们之中打鼓的、吹笛子的,个个是横竖乐器、吹的弹的拉的,谁肚子里都有几百出戏。我给谭鑫培 (即谭鑫培)拉一出西皮二簧的戏,那是我的歇工活儿。累活儿还是吹笛,尤其上那些节令承应大戏,灯彩砌末摆吉祥字,各式各样的排场,除了群曲,常常一整出戏里吹打牌子一直不停,这种活儿没功夫真顶不住。

用技艺维持生计

八国联军入侵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街市一片萧条,多家戏园茶园被烧了,剩下的几家也关门歇业,戏班不得不停演而断了戏份,演员们只得外出自谋出路。无奈之下,梅雨田也只有外出谋生了。梅雨田万般苦恼之余突然想起他认识的一家修表店的赵师傅。赵师傅虽然从事修表业,但平时爱听戏,尤偏爱胡琴,他和梅雨田是旧好,两人曾经互传技艺,他向梅雨田学拉胡琴而梅雨田则向他学习修表。不久,赵师傅琴艺大长,而梅雨田也学会修表这一技能。平时家里大小钟表都由他来修,甚至邻里亲朋家的钟表坏了也上门请他修,他也乐意帮忙却分文不取。此时,他不得不利用这偶然学成的技艺维持生计了。

变卖老宅

1900年,迫于生计的梅家不得不变卖了老宅,举家迁至离其不远的百顺胡同东段路北租房栖身居住。百顺胡同在明代被称为柏树胡同,因种有柏树而得名。清代取“百事顺遂”的谐音,更名为百顺胡同。百顺胡同是梅兰芳在北京曾住地中唯一没有改名的地方,位于大栅栏地区的西南部,全长245米,宽5.7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