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田鼠 :啮齿目仓鼠科的动物

更新时间:2023-09-25 14:03

棕色田鼠(学名:Lasiopodomys mandarinus),别称地老鼠,属于仓鼠科田鼠属的动物。棕色田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形态特征

棕色田鼠身体短粗。两眼小,相距较近。耳壳短而圆,被毛所掩盖。尾短,长约15~30mm。前肢爪比后肢爪稍长。口两边具有皮褶,可将上门齿和口隔开,使上门齿保持在口外,在掘土和啃啮植物地下根茎的时候有阻止沙土进入口腔的作用。左右颊内各有一撮辅助阻挡非食物进入口腔的毛。乳头两对,位于鼠部。

棕色田鼠体背毛呈黄褐色至棕褐色。毛基黑色,毛尖棕褐色。体侧毛色较浅。腹面毛基灰色或暗灰色,毛尖土黄色。尾二色同背腹色接近。

棕色田鼠头骨轮廓平扁宽阔,顶部平直,仅吻部略为下弯。眶间宽较窄,老年个体眶间背面中央有纵嵴。顶间骨长方形。颧弓发达,向外扩展。颧宽约为颅长的60%左右。颧弓前后部等宽。腭骨后缘正中部向后延伸成骨桥状,连接于翼间窝的前缘,并在两侧各有一小侧窝。门齿孔后端不达第1上臼齿前缘水平的连线。

棕色田鼠的门齿甚为发达,特别是下门齿。第1上臼齿具有较大的前横叶,其后是内外交错的各两个闭合三角形叶。第2上臼齿横叶之后外侧呈两个三角形、内侧一个三角形叶。第3上臼齿横叶由较小的外侧叶和较大的内侧叶及最后的尾叶组成。下颌第1臼齿后横叶前3个内侧叶和2个外侧叶闭合三角形,前叶几呈斜四方形,第2下臼齿横叶前具2个外侧三角形叶和2个内侧三角形叶。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韩国俄罗斯联邦。

中国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等省、区,以长江为南限。

栖息环境

棕色田鼠栖息于海拔3000m以下的岩石低地、山地草原和森林草原,一般选取靠水而潮湿的地方作为栖息位点。

生活习性

棕色田鼠不冬眠,营地下群居生活,较少到地面活动。每个洞系有鼠5~7只。棕色田鼠日间活动水平较低,夜晚尤其是凌晨活动频繁。日间,大约每2~4小时有一个短时的休息。夏粮成熟至收获后,棕色田鼠大量迁出,部分残存于地埂田边。初冬果园是棕色田鼠越冬的场所。

棕色田鼠在土中挖掘洞道和觅食。洞系结构较为复杂,由支道端部露于地面的土丘、风口和地下的取食道、主干道、仓库和主巢等部分组成,洞道交错纵横,长十几米。棕色田鼠善于掘土,并将挖松的土翻堆到洞外地面。一一个完整的洞系范围内土丘数一般为25~38个,地表土丘半径为7~20厘米,且分散,不成链状,可与鼢鼠属土丘明显区分。

棕色田鼠主食植物的地下部分,如草根及其地下茎,也食植物的地上部分。贮食,食量大。

繁殖方式

棕色田鼠全年均可繁殖,一年繁殖2~4窝,胎仔数多为3~5只。每年4、8和11月出现3个怀孕高峰,以4月繁殖强度最高。幼鼠8~10个月性成熟后,从老巢中分出,另组成新巢穴繁殖后代。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目前没有该种的数量信息,种群数量趋势也未知。尽管可用的数据不多,但一些人类活动可能对其的生存构成威胁,例如,越来越多的放牧导致其栖息地的退化,以及人为可能导致的干旱气候环境等。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为害特点

棕色田鼠钻人地下或在雪下危害果树根部,咬断侧根、环剥主根或树干基部根皮,轻者削弱树势,重者导致全树枯死。

治理策略

亚种分化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