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重增 :西南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15:40

毕重增,男,汉族潍坊市人,博士,西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基础心理学系主任。他同时担任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以及人格发展与社会适应实验室主持人。

教学与研究

主要从事心理学研究方法系列的教学,包括本科生必修课心理测量学(2004年起)、青少年自信的特点与教育(本科研究课程,2007年起),研究生平台课心理学研究方法I(合作开设,2015年起主持,重庆市优质课)研究生选修课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2013年起,主持,合作开设)。

主要从事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研究兴趣:

(1)人们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产生积极肯定和确认的心理机制,包括自信对认知过程的影响、认知过程对自信的塑造;身份、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流动对自信的影响及派生社的会适应问题;价值定向、时间取向、集体主义等文化维度与自信的关系;自信的培训与养成等。

(2)社会认知的基本维度,主要是社会认知与自尊自信的关系,个人、群体、组织层面自我呈现与认知判断的内容效应,社会认知内容情绪效应等。

(3)网络消费行为。

主要从事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研究主题与兴趣领域:自我、人格发展、人格与消费、心理学研究方法。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人文社科基地重点项目等科研计划共8项,主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等省部级项目十余项;主编、参编心理学专业教材6部,发表论文20余篇。

科研项目

中国人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编号:SWU1509118),2015-2017,主持,已结项。

自尊自信的文化心理与培育。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编号:14SKB007),主持,已结项。

自信的文化心理机制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西部和边疆项目(编号:14XJA190001),2014-2017,主持,结项中。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基金(TR201201-4),主持,已结项。

自信的心理结构与形成机制.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211工程项目面上项目(NSKD11029),主持,已结题。

健康自信的理论建构、测评及应用.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11SKB20),2012-2014, 主持,已结题。

免费师范生自信的特点与教育。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资助。一般项目.2009-2011,主持,已结题。

自信的心理机制:整合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西南大学0909523, 2010-2012,主持,已结题。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重点课程数字化建设,心理测量学,2009-2010,已验收结题。

灾后重复性非自主记忆闪回对自我的影响与再建构,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科研基金课题(SWXLX08009),2008-2010,主持,已结题。

青少年自信的特点与教育。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07SK171),2007-2008,主持,已结题。

青年自信的结构与功能。西南大学博士基金(SWUB2006035),2007-2008,主持,已结题。

青年人格理想与主观世界的改造。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5CZX004)2005~2010,主持,结题证书编号20100678。

健全人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基金(04022),2005~2007,主持,已结题。

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的动机与行为策略研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项目(05whsz-013),主持,已结题。

书籍著作

毕重增 主编 心理测量学.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

毕重增 主编. 消费心理学(第2版).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毕重增 著. 青年人格理想与主观世界的改造研究.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毕重增 主译 心理学质性资料的分析.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6

毕重增 主编 中年人心理健康与防治.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8

毕重增. 著 自信品格的养成. 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9.1

毕重增,黄希庭 主编. 消费心理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7

期刊论文

1. 吴小勇,毕重增.2018. 人格特征会影响中国人的生育行为吗?——基于CGSS(2013)数据的分析.人口学刊, (4):31-42.

2. 楚丙华,毕重增,刘向萌,周迎楠. 2018.青少年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亲社会倾向的影响:自信的中介作用.心理研究,11(4): 364-369.

3. 毕重增.2018.关系流动性与自信:中庸实践思维的领域和过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4(4): 120-128.

4. 楚丙华, 毕重增. 2018.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社会知觉的影响.社会科学前沿, 7(5): 635-639.

5. 代江燕, 毕重增, 高树玲. 2018. 中学生自信与未来受教育取向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心理研究,11(2): 183-189.

6. Feifei Chen,Shimin Zhu,\u0026 Chongzeng Bi. 2018. The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 and the role of agency and commun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among Chinese. ,27(3), 816-824.

7. 周迎楠,毕重增.2017.中小学生自我控制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学业可能自我和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5(6):1134-1137+1129

8. 刘亚楠,毕重增. 2017.青少年狂欢式购物的心理学分析.中国德育,(21),37-40.

9. 李莹,毕重增.2017. 域外社区心理学课程教学综述. ,185-209.

10. 丁书英,毕重增,刘凯歌.2017.公共型自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14(4):27-31.

11. 毕重增,丁书英,赵佳.2017.自信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9(8):1-8.

12. 杨 庆,毕重增,李 林,黄希庭 2017.自我不确定感:内涵、结构和理论.心理科学进展,25( 6),1012–1024.

13. 毕重增. 2017.面西向东 蔚为大观 评《人格研究》.心理学探新,37(2),191-192.

14. 刘向萌,毕重增,周迎楠,楚丙华.2017.自信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清晰度的中介作用.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9(6):148-152

15. 周迎楠,毕重增.2017.从心理机制的层面建构有效的榜样.中国德育,(5),38-42

16. 徐朝娜,赵玉芳,毕重增*.2017.镜中我们:新市民元刻板印象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2(2),91-96.

17. 罗琳,刘向萌,毕重增.2017.大学生拒绝敏感性与愤怒的关系研究:自尊的中介效应.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14(2):23-26.

18. 向敏,毕重增. 2017.大学生对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刻板印象研究.社区心理学研究,3,115-133.

19. 王明月,毕重增,狄轩康.2016. 心理时间旅行的方向与事件情绪效价对任务自信的影响.心理科学,39(2):305-311.

20. Luo,L.,\u0026 Bi, C. 2016. Self-Esteem as mediator between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ang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51,70.

21. Unger,A.,Li,S.,\u0026 Bi, C. 2016. Strength of self-control and compulsive buying: a comparative study among Chinese and German stud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51,901-902.

22. Unger,A., Bi, C.,Xiao,Y.,Ybarra,O. 2016. The Revising of the Tangney-Self-Control-Scale for Chinese Students.PsyCh Journal,5(2),101-116.

23. 毕重增.2016.有规则才有自信:松紧度感知与中庸思维的作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1): 107-113.

24. Mengfei Han, Chongzeng Bi,Oscar Ybarra. 2016. Common and Distinct Neural Mechanisms of the Fundamental Dimensions of Social Cognition.Social Neuroscience,11(4),395-408.

25. 李松桃,王明月,陈菲菲,毕重增.2016. 老年自尊的发展: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水平的差异.中国老年学杂志,36(9),2260-2262.

26. Chongzeng Bi,Daphna Oyserman. 2015. Left behind or moving 前锋? Effects of possible selves and strategies to attain them among rural Chinese children.Journal of Adolescence,44,245-258.

27. 郑鸽,毕重增,赵玉芳 2015. 群际威胁与社会认知基本维度自我肯定对自我评价的影响.心理科学,38(4): 928-932.

28. Li,S.,Unger,A.,\u0026 Bi, C. 2014. German Compulsive Buying Scale--Chinese Version [Database record]. Retrieved from PsycTESTS. doi: 10.1037/t39754-000

29. 韩梦霏,Oscar Ybarra,毕重增. 2015.社会认知基本维度中文形容词词库的建立.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7(8),144-148.

30. 蔡贞,毕重增. 2015. 农民工适应策略对其心理健康、公民性及群体认知的影响. 社区心理学研究,1,149-157.

31. 刘凯歌,许欢欢,毕重增. 2015.高自恋者对大字体的偏爱.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7(4):78-82.

32. 罗扬眉,李宝林,刘杰,毕重增,黄希庭 2015. 幸福感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科学通报,60(2): 170-178.

33. Li,S.,Unger,A.,\u0026 Bi, C. 2014. Different facets of compulsive buying among Chinese students.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3(4): 238–245.

34. 毕重增,刘凯歌,甘怡群,韩梦霏,向晋辉. 2014. 心理学本科生心理测验使用伦理的认知状况调查.心理学进展,4 (3),1-6

35. 韩梦霏,毕重增,狄轩康. 2014.自信波动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连续记录法的证据.心理研究,7 (3),81-85

36. 毕重增,肖影影,许欢欢. 2014.国内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研究结果的元分析.心理科学,37 (3),625-632

37. 李爽,毕重增,黄丽. 2014.反思自我评价与自信的关系: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心理科学,37 (2): 400-404.

38. 肖影影,毕重增,狄轩康. 201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性别与跨文化项目功能差异分析.心理研究,6(5):38-41.

39. 汪玉兰,张继元,毕重增. 2013.免费师范生可能自我的特点.心理研究,6(4): 83-88

40. Xuejiao Li, Chongzeng Bi.2013. The explanation effect of Fundamental dimension on junior school students’ self-Estee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人文科学概论,and Management (ASSHM-13),234-238

41. 毕重增,肖影影,李雪姣,狄轩康,蔡贞,\u0026 Unger,A. 2013.性别角色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8 (4),112-116

42. Bi, C.,Ybarra,O.,\u0026 Zhao,Y. 2013.Accentuating your masculine side: Agentic traits generally dominate self-evaluation,even in China.Social Psychology,44(2):103-108

43. 黄 丽,毕重增. 2012. 关系型自我构念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心理学进展,2(4): 173-178.

44. 毕重增. 2012.以人格理想切入未成年人主观世界改造.思考与运用,5,12-13.

45. 颜艳琼,郑晓宁,毕重增.2012.重庆市初中生归因方式与自信关系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33(8):1013-1014

46. 蔡贞,雷小云,毕重增. 2012. 应届大学毕业生身体自我与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6(5): 109-111.

47. 张继元,毕重增.2012.自信与人际困扰的关系研究:清晰度的中介作用.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 (8),145-148

48. 蔡贞,汪玉兰,毕重增. 2012. 农民工农民身份认同的结构与测量.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0(4):78-81

49. 毕重增,张萍,朱晓菲. 2012.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中介的调节作用. 心理科学,35(3):683-686.

50. 张萍,毕重增.2012.个人评价问卷的中文修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7(2):114-118.

51. 黄丽,毕重增.2011.自我倾注的测量与评估.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7(4):33-38.

52. 原芳如,毕重增,2011.刘占方. 地震对大学生外显和内隐自我评价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32(3):351-352.

53. 李琼,毕重增. 2011.父母教养方式对师范生心理健康的调节效应.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5):596-598.

54. 朱晓菲,毕重增. 2010.师范院校大学生自信与学习动机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8(9):1087-1089

55. 张萍,毕重增. 2010.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安全感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3,42-45.

56. 谢熹瑶,毕重增,罗跃嘉2010.积极情景线索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心理科学,33(1):44-47.

57. 毕重增,黄希庭 2010.自信心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6(1):1-5

58. 秦东波,郑晓宁,黄铎,毕重增.2009.大学生自信与归因方式关系的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12):161-164

59. 毕重增,黄希庭. 2009.青年学生自信问卷的编制.心理学报,41(5):444-453.

60. 赵玉芳,毕重增. 2008.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 心理科学,31(5):1263-1264,1271.

61. 窦刚,毕重增,汪宏,黄希庭 2008.自信社会认知的自我-同学目标比较分析. 心理科学,31(4):800-804.

62. 吴小勇,黄希庭,毕重增,苟娜. 2008.身份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4(3):8-13.

63. 毕重增,黄希庭,窦刚. 2008.青年学生自信类型划分初探.心理科学,31(2):431-433.

64. 毕重增,黄希庭. 2008.自信与健康.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5(1):4-7:34.

65. 周钦江,黄希庭,毕重增,罗. 2007.自我知识组织与心理适应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3(6):37-42.

66. 陈庆飞,毕重增,张宇迪,张鸿飞 2007.非智力因素提高的动机与行为策略研究.遵义师范学院学报,9(1):60-64.

67. 甘甜,毕重增,阮昆良. 2007.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使用回顾与展望.中国学校卫生,28(2):191-192.

68. 毕重增,黄希庭. 2007.中国文化中自信人格的内涵和功能.心理科学进展,15(2):224-229.

69. 毕重增,黄希庭 2007.成就动机对自信与A型行为关系的解释作用.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3(1):8-10.

70. 黄希庭,郑涌,毕重增,陈幼贞. 2007.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心理科学,30(1):2-5.

71. 毕重增,黄希庭. 2006.清晰度对自信预测效应的影响.心理科学,28(2):271-273.

72. 龚小玲,毕重增,张庆林 2005.法官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2):96.

73. 毕重增,黄希庭 2005.中学教师成就动机、离职意向与倦怠的关系.心理科学,28(1):28-31.

74. 张锋,毕重增,陈本友 2005.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和A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1(6):6-9.

75. 毕重增,彭香萍. 2005.拖延: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1(6): 10-13.

76. 张进辅,童琦,毕重增. 2005.生育价值观的理论构建及问卷的初步编制.心理学报,37(5): 665-673.

77. 赵玉芳,毕重增,胡佳. 2005.戒毒康复工作者职业倦怠症与工龄、职称、工作量及性别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9(20):92-93.

78. 赵玉芳,毕重增. 2004.教育价值观的心理学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0(2):45-48.

79. 黄希庭,毕重增,夏崇德. 2004.国家青年排球队员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7(6):1296-1299.

80. 赵玉芳,毕重增. 2003.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 (1):80-84.

81. 赵玉芳,毕重增. 2003.高师新生入学动机议.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1):15-16.

82. 毕重增. 2002.重庆市高中生考试焦虑的调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4):596 -599.

专业与社会服务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2017-2021)

重庆市心理学学会第五届理事、普通与实验心理学分会主任委员(2017~2020)

西南大学欧美同学会理事(2016~~)

《社区心理研究》副主编(常务,2015-2019)

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渝社联发〔2014〕49号:2014~)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人文社科方向发展协调人(2014~2015)

重庆市心理学会第三届理事(2012~2016)

重庆市心理学会普通与实验心理学分会主任(2012~2016)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基础心理学系系主任(2012~2014)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2011-2014-2018-2022)

中国心理学会高级会员(2009—2014)

重庆市心理学会第三届理事(2008~2012)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系系主任(2008~2012)

重庆市心理学会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2008~2012)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2001-2009)

获奖记录

两项合作成果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合作成果),《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30周年优秀论文奖。

《青年人格理想与主观世界的改造研究》,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心理学研究方法》(合作成果),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自信品格的养成》,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生育价值观的理论构建及问卷的初步编制》(合作成果),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现代青年心理学》(合作成果),重庆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参考资料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6-01-26

人格特征会影响中国人的生育行为吗.中国知网.2018-09-30

青少年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亲社会倾向的影响.中国知网.2018-09-30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社会知觉的影响.汉斯出版社.2018-10-01

中小学生自我控制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学业可能自我和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维普.2018-09-30

青少年狂欢式购物的心理学分析.中国知网.2018-09-30

《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30周年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心理发展与教育》编辑部.2018-09-1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