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涌 :西南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17:55

郑涌,男,1967年3月生,重庆荣昌人,汉族。1983-1987年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读本科,历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任);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兼普通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理事兼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重庆市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主要简历

1987-1990年于西南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专业读硕士,1990年留教育系任教,1994年师从黄希庭教授攻读基础心理学专业人格过程方向,1997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并在心理学系任副教授,1999年起担任基础心理学专业人格与健康方向硕士生导师,2002年任教授,2004年起担任基础心理学专业人格与健康方向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

历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兼普通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理事兼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常务理事兼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现任);重庆市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项目

2014-2016,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婚姻包容的人格与社会心理机制研究”(14SKB009)(主持)。

2012-2015,2012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课题“余生时间觉知及其心理与神经机制”(20120182110001)(主持)。

2012-2014,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团队重点课题“价值观与行为的一致性研究”(TR201206-1)(主持)。

2011-2013,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211工程重点课题“时间人格的适应功能――行为与脑机制研究”(NSKD11010)(主持)。

2008-2011,2008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民工城市认同研究”(08jwsk267)(主持)。

2007-2010,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重大课题“时间人格的健康心理学研究”(NSKD06011)(主持)。

2006-2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文化变迁中的西南民族价值传承研究”(06JJD720013)(主持)。

2005-201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31)子课题“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架构现状及对策研究(含中外比较)”(主持)。

2005-2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学生性心理发展特点与性健康教育对策研究”(05JAXLX010)(主持)。

2002-2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原地区社会价值观变迁研究”(主研)。

1994-19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间记忆机制研究”(主研)。

论文论著

学术论文

2015

Shi, Y., Chung, J. M., Cheng, J. T., Tracy, J. L., Robins, R. W., Chen, X.,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5). Cross-cultural evidence for the two-facet structure of pride.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55, 61-74.(IF=? SSCI 1 区)

Deng, Y.,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5). Mate-choice copying in single and coupled women: The influence of mate acceptance and mate rejection decisions of other women.Evolutionary Psychology,13(1), 89-105. (Published online: 26 January 2015)(IF=? SSCI?区)

Zheng, L., \u0026 Zheng, Y. (2015). Young gay men’s sexism predict their male facial masculinity preference inChina.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76, 183-186.(IF=? SSCI 2 区)

Zheng, L., \u0026 Zheng, Y. (in press). Correlated preferences for male facial masculinity and partner traits in gay and bisexual men inChina.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IF=? SSCI 1区)

Zheng, M., Zhang, Y.,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in press). The effects of attachment avoidance and the defensive regulation of emotional faces: Brain potentials examining the role of preemptive and postemptive strategies.Attachment \u0026 Human Development.(IF=? SSCI?区)

Xu, Y.,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in press).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mong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people: A 后设analysis.Journal of Child Sexual Abuse.(IF=? SSCI?区)

Xu, Y.,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in p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 ratio (2D:4D) and sexual orientation in men fromChina.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IF=? SSCI 1区)

婚恋关系中的相似性匹配及争议。通讯作者(张秋丽、孙青青、郑涌)。《心理科学》,2015,38?

2014

内隐外显不同水平攻击者的注意偏向:行为和ERP证据。通讯作者(李静华、郑涌)。《心理科学》,2014,37(1):40-47。

时间分配的执行功能:双重效价联合任务的证据。通讯作者(曹国光、陈娟、郑涌)。《心理科学》,2014,37(2):258-264。

大学生精神信仰及心理韧性现状及相互关系。通讯作者(韩黎、廖传景、郑涌)。《中国公共卫生》,2014,30(3):275-278。

日周期类型与心理健康。通讯作者(宋晶晶、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14,22(9):1446-1455。

Xu, Y.,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4). Birth order and sibling sex ratio in relation to sexual orientation inChina.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42(6), 995-1002. (IF=? SSCI 4区)

Xu, Y.,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4). The digit ratio (2D:4D) inChina: A 后设analysis.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 27, 304-309.(IF=? SSCI 1区)

2013

Zheng, L.,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3). Butch-femme identity and empathizing-systemizing cognitive traits in 汉语词类 lesbians and bisexual women.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54(8), 951-956.(IF= 1.861, SSCI 2区)

Yang, X., Li, T.,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3). Understanding cooperation in single-trial Prisoner’s Dilemma: Interactions among three contributors.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41(5), 721-730.(SSCI, IF=0.372, SSCI 4区)

Zheng, L., Hart, T. A.,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3). Attraction to male facial masculinity in gay men inChina: Relationship to intercourse preference positions and sociosexual behavior.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42(7), 1223-1232.(IF= 2.783, SSCI 1区)

Cao, G., \u0026 Zheng, Y. (2013). The Executive function of temporal distribution in time personality: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心理学 Research, 3(9), 495-503.

Wei, Z., Zhao, Z.,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3).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social conformity in an ultimatum game.Frontiers in Human 神经科学,7, 896.(IF= 2.895, SCI 3区)

代际团结潜在类别与关系质量对自陈健康及幸福感的影响(英文文章)。通讯作者(杨晶晶、Ariela LOWENSTEIN、Todd JACKSON、郑涌)。《心理学报》,2013,45(7):811-824。

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心理因素调查。通讯作者(胡楠、郑涌)。《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48-52。

成人对婴儿哭声的反应及其脑机制。第二作者(李想、郑涌、孟宪鑫、李鹏、李红)。《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0):1770-1779。

性客体化与女性自我客体化。通讯作者(孙青青、郑丽军、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0):1794-1802。

2012

Zheng, L., Hart, T. A.,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course preference position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mong gay men inChina.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41(3), 683-689. (IF= 3.280, SSCI 1区)

Gui,Y., Berry,J. W.,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2). Migrantworker 涵化 inChina.InternationalJournalofInterculturalRelations, 36(4), 598-610.(Available online 27 December 2011)(IF= 0.940, SSCI 2区)

Han, L., Zhang, Y.,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2). Responses over time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survivors to the 2008 Wenchuan,Chinaearthquake.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40(7), 1147-1152. (IF=0.410, SSCI 4区)

Zheng, L.,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2). Efficac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prevention intervention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China: A meta-analysis.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39(11), 886-893.(IF= 2.594, SCI 2区)

Yang, X., Oner-Ozkan, B.,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2).What promotes cooperation in the single-trial prisoner’s dilemm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rceived control, reciprocity, and riskiness.Congress of 心理学 (ICP2012), Cape Town,South Afr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7(S), 374-374.(IF= 0.632, SSCI 3区)

中国文化的自尊与西方文化的self-Esteem之比较。通讯作者(舒首立、卢会醒、张露、杨银芳、丁超、郑涌)。《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1):45-51。

大学生朋友间性话题沟通及其对性适应的影响。通讯作者(徐华春、李长松、郑涌)。《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8-20。

基于文化的心理复原力研究。通讯作者(韩黎、张妍、郑涌)。(2012).《心理学探新》,2012,32(3),195-198。

阈下说服的存在证据与争议。通讯作者(陈真真、蔡頠、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12,20(4):575-583。

少年犯与普通中学生攻击敌意归因偏向分析。通讯作者(李静华、申田、郑涌)。《中国学校卫生》,2012,33(5):550-552。

婚姻关系中的性别角色与家务分工。通讯作者(高丽君、郑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7):543-546。

2011

Zheng, L., Lippa, R. A.,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1). Sex and sexual orientation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inChina.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40(3), 533-541.(IF= 3.525, SSCI 1区)

Zheng, L.,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1). The relationship of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to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mong a Chinese sample.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39(4), 445-450.(IF= 0.307, SSCI 4区)

Zheng, Y. (通讯作者), \u0026 Zheng, L. (2011). Sexual self-labels and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among 汉语词类 lesbians.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39(7), 955-962.(SSCI, IF= 0.307, SSCI 4区)

Wang, J., Liu, L., \u0026 Zheng, Y. (通讯作者) (2011).Effects of implicit power motive on the processing of anger face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45(5), 441-447. (Available online: 16 June 2011)(IF= 1.996, SSCI 1区)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与评估。第二作者(黄希庭、郑涌、罗鸣春、苏丹陈本友)。《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3):1-5。

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通讯作者(陈娟、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896-904。

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与理论模型。通讯作者(程苏、刘璐、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905-915。

第九艺术的消极影响及争议。通讯作者(赵永乐、何莹、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88-1797。

阶段性团体辅导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干预效果评价。通讯作者(陈真真、汤永隆、张喜淋、徐展、郑涌)。《中国学校卫生》,2011,(6):726-728。

民族刻板印象的研究与反思。通讯作者(何莹、赵永乐、郑涌)。《贵州民族研究》,2011,32(6):21-26。

医务人员人格因素、组织因素与工作投入的关系。通讯作者(高慧、李昌俊、郑涌)。《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9):573-576。

2010

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价值观的调查研究。通讯作者(牛春娟,郑涌)。《心理科学》,2010,33(1):198-200。

攀枝花市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的调查分析。通讯作者(袁晓艳,郑涌)。《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145-149。

儿童收养研究中的心理学问题。通讯作者(马艺丹、薛威峰、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10,18(3):464-471。

移民文化适应的研究趋势。通讯作者(孙丽璐、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10,18(3):496-504。

影响躯体化症状的人格因素及其实践意义。通讯作者(李昌俊、郑涌、刘新丰、杨兵)。《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2):125-128。

大学生内隐、外显成就动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讯作者(王建峰、王凌飞、李欢、郑涌)。《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700-702。

代际关系: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角。通讯作者(杨晶晶、郑涌)。《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9):2875-2878。

中学生情绪智力在学习倦怠与应对方式中的中介作用。通讯作者(陈啸、石艳、郑涌)。《中国学校卫生》,2010,31(7):773-775。

大学生述情障碍与疏离感的相关分析。通讯作者(李欢、高丽君、吴钰、郑涌)。《中国学校卫生》,2010,31(9):1080-1081。

大学生成就动机和自我决定与抑郁的关系。通讯作者(王建峰、郑涌)。《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1):1284-1287。

价值观与行为的一致性争议。通讯作者(陈莹、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0):1612-1619。

大学生性知识获取途径及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通讯作者(张、郑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0,32(23):2482,2502。

2009

自我倾注与情绪障碍关系述评。通讯作者(程蕾、郑涌、吴小勇、赵婷婷、周钦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1):12-16。

积极情绪研究述评:健全人格的视角。通讯作者(杨集梅、郑涌、徐莹)。《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2):149-152。

当代青年人际价值观的调查分析。通讯作者(黄娟、郑涌、李欣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2):18-22。

当代青年爱情价值观的调查分析。通讯作者(廖莎莎、李欣华、郑涌、辛增友)。《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3):13-17。

高校专职心理教师职业倦怠症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通讯作者(赵崇莲,郑涌)。《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4):20-23。

创伤后成长:5·12 地震创伤的新视角。通讯作者(张倩、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09,17(3):623-630。

5·12汶川地震前后灾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比较。第三作者(张妍、向燕辉、郑涌、吕建国、尹茜、陈寒)。《心理科学进展》,2009,17(3):505-510。

心理治疗的过程研究。通讯作者(张倩、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766-773。

同性恋的角色区分及其对伴侣的角色要求。通讯作者(郑丽军、郑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3),192-195。

特质焦虑者错误反馈下的情绪-认知偏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通讯作者(刘丽、郑涌、杨集梅、余凤琼)。《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3):224-227。

中国同性恋性别角色异性化倾向调查。通讯作者(郑丽军、郑涌)。《中国公共卫生》,2009,25(4),499-450。

中学生异性同伴交往的结构与类型研究。通讯作者(卢秀琼、郑涌)。《心理科学》,2009,32(3):682-684。

残疾人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第三作者(贵永霞、陈莹、郑涌)。中原地区特殊教育,2009,(8):3-7。

心理治疗结果的临床显著性分析方法。通讯作者(周婧、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09,17(5):1002-1009。

心理治疗的消极后果。通讯作者(秦、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09,17(6):1316-1326。

论文:大学生时间洞察力、应对方式与健康的关系。第二作者(刘新丰、郑涌、李昌俊)。《中国学校卫生》,2009,30(6):533-534。

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通讯作者(赵崇莲,郑涌)。《心理科学》,2009,32(4):983-985。

躯体化症状如何产生?――躯体化的认知理论述评。通讯作者(李昌俊、郑涌、刘新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8):507-509。

吸毒劳动教养人员药物渴求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通讯作者(吴小勇、郑丽军、廖翌凯、郑涌)。《现代预防医学》,2009,36(8):1490-1493。

2008

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的培育途径探讨。第二作者(徐坤英、郑涌)。《教育探索》,2008,(1):119-120。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离散选择模型分析。第三作者(黄希庭、窦刚、郑涌)。《心理科学》,2008,31(3):675-680。

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初探。第二作者(徐华春、郑涌、黄希庭)。《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5):35-39。

中国青年职业价值观初探。通讯作者(辛增友、郑涌、徐华春、彭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5):40-44。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A型行为模式的相关研究。通讯作者(赵崇莲、郑涌)。《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6):7-10。

人格与病理性赌博研究述评。通讯作者(李欣华、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08,16(5):740-744。

Zheng, L., Goldberg, L. R., Zheng, Y. (通讯作者), Zhao, Y., Tang, Y., \u0026 Liu, L. (2008). Reliability and concurrent validation of the IPIP Big-Five factor markers inChina: Consistencies in factor structure between internet-obtained heterosexual and homosexual sample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5(7), 649-654.(IF= 1.598, SSCI 2区)

2007

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第二作者(黄希庭、郑涌、毕重增、陈幼贞)。《心理科学》,2007,30(1),2-5。

叙事语篇中时间表征的评定差异研究。第二作者(杨炳钧、郑涌)。《心理科学》,2007,30(2),369-372。

归因方式与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第二作者(侯佳捷、郑涌)。《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2),72-76/78。

嫉妒的性别差异研究及其争议。第二作者(向虹、郑涌、张海微)。《社会心理研究》,2007,(3),68-73。

自杀的神经生物因素研究进展。通讯作者(王艾娟、郑涌)。《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3),263-266。

自杀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进展。第二作者(王艾娟、郑涌)。《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4):75-80。

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通讯作者(丁薇、廖婷婷、郑涌、邓硕宁)。《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26-627。

价值观的新课题:文化变迁中的西南民族价值传承研究。独立作者。《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64-67。

“双重束缚”解析。通讯作者(张海微、郑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7):3397-3403。

中学生职业抱负特点的调查研究。通讯作者(陈幼平、郑涌)。《心理科学》,2007,30(5),1214-1217。

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通讯作者(廖全明、郑涌)。《心理科学》,2007,30(6):1351-1355。

2006

美国性格障碍共病问题研究介评。通讯作者(辛增友、郑涌、陈本友)。《心理科学进展》,2006,14(1),93-98。

国外人格障碍五因素模型研究述评。通讯作者(徐华春、郑涌)。《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249-254。

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评述。通讯作者(丁薇、郑涌)。《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145-148。

文化与心理治疗。通讯作者(许学华、郑涌、张夔、邓硕宁)。《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155-157。

惊恐障碍的综合治疗特点。通讯作者(李垚、郑涌)。《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2),147-150。

强奸者的认知特征。通讯作者(周海涛、郑涌)。《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48-152。

边缘型人格障碍障碍患者的自杀行为。通讯作者(蒙茜、郑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2):811-813。

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第二作者(黄希庭、郑涌、李宏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42(3):90-94。

拖延研究述评。第二作者(蒙茜、郑涌)。《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32(4),9-12。

文化的传说:西南民间艺术与儿童社会化的对话。第二作者(周小燕、郑涌)。《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32(4),55-58。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通讯作者(骆一、郑涌)。《心理科学》,2006,29(3),661-664。

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述评。通讯作者(王晓彦、郑涌)。《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700-702。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初步研究。通讯作者(赵崇莲、郑涌、李宏翰、张建梅)。《心理科学》,2006,29(6),1431-1433。

2005

质疑星座决定人格特征的实证研究。通讯作者(苏丹、郑涌)。《心理科学》,2005,28(1),220-221,206。

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自恋人格的心理学探析。第一作者(郑涌、黄)。《心理科学》,2005,28(5),1259-1262。

不确定人格探析。第二作者(张倩、郑涌)。《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31(5),23-26。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综合干预。通讯作者(杨容、邵智、郑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7),457-459。

行为主义在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中的应用探析。第三作者(杨容、阮昆良、郑涌)。《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05,26(11),951-952。

论文:DSM体系中性格障碍诊断发展的探讨。通讯作者(辛增友、郑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2),832-834。

200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时期强制性戒网疗效及原因探析。第三作者(杨容、邵智、郑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1期。

惧畸障碍。第二作者(赵永乐、郑涌)。《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2),140-142。

亲密关系暴力:男性与女性谁更具攻击性。第二作者(刘娇、郑涌)。《社会》,2004,(4),40-43。

媒体暴力及其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第三作者(赵永乐、何莹、郑涌)。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4),44-46。

游戏方式差异对电脑游戏者攻击性影响研究。第二作者(赵永乐、郑涌)。《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0(5),36-39。

网络成瘾(IAD)实证研究进展。第二作者(杨容、郑涌、阮昆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0(5),40-43。

心理治疗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临床研究。第四作者(邵智、杨容、罗康玲、郑涌)。《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6),548-549。

Research on self-oriented perfectionism tendenci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mental health. 独立作者.28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

2003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第二作者(张倩、郑涌)。《心理学探新》,2003,23(3):6-10。

有关情绪自我报告及其可得模型的述评。第二作者(骆一、郑涌、刘敏)。《社会心理科学》,2003,18(4):27-31。

2002

班风及其与班主任、班级学生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第一作者(郑涌、程云、黄希庭)。《心理科学》2002年3期。

中学“差生”自我价值感及其与控制源的相关研究。第一作者(郑涌、张惠蓉、黄希庭)。《心理科学》2002年4期。

2001

心理治疗效果研究的进展。第二作者(吴明霞、郑涌、汤万文)。《心理学动态》,2001,9(2):151-156。

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关系的研究。第一作者(郑涌、马建青、黄希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6期。

2000

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I.心理结构方式的投射测验。第二作者(黄希庭、郑涌)。《心理学报》,2000,32(1),30-35。

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II.心理功能机制的实验研究。第一作者(郑涌、黄希庭)。《心理学报》,2000,32(1),36-39。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第三作者(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心理科学》2000年1期。

1999

高中生学科兴趣的变化历程及原因的初步研究。第二作者(夏凌翔、郑涌)。《四川心理科学》1999年2期。

1998

自我同一性状态对时间透视体验的结构关系研究。第一作者(郑涌、黄希庭)。《心理科学》1998年3期。

自我概念的结构:II.大学生自我概念理论维度的因素探析。第一作者(郑涌、黄希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5期。

1997

自我概念的结构:大学生“我是谁”反应的内容分析。第一作者(郑涌、黄希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1期。

大学生时间体验维度的因素探析。第一作者(郑涌、黄希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1期。

大学生的个我/集体取向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第一作者(郑涌、江志宇、秦光兰)。《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3期。

1996

审美倾向初探。第一作者(郑涌、李宏翰、黄希庭)。《心理科学》1996年4期。

1995

时间记忆理论与实验范型。第二作者(黄希庭、郑涌)。《心理科学》1995年4期。

1991

关于英文词的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实验研究。独立作者。《心理科学》1991年3期。

工作经历

1990-1992,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主研。

1991-1994,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项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主研。

1994-1996,西南师范大学理科基金项目“时间记忆表征研究”,主持。

1994-19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间记忆机制研究”,主研。

1997-2000,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中小学个性品质培养的理论与实验”,主研。

1997-2002,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人格的时间维度”,主持(经费2万)。

1999-2000,西南师范大学文科基金“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学生人格塑造模式研究”,主持(经费0.3万)。

2001- ,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学生自主意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主研。

2002-2003,横向课题“教师人格魅力与学生人格养成的研究”,主持(经费10万)。

2002- ,重点学科课题“健康人格塑造的心理学研究”,主持(经费2万)。

2002-2005,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DBA010162),主研。

20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自选项目“社会变革与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纵深比较研究”,主研。

2002- ,重庆市2002年度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儿童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及教育对策研究”(2002教育-06),主持(经费0.5万)。

2004-2006,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等教育类)“学生性格障碍诊治与教育对策研究”(04-GJ-090),主持(经费0.5万+1万)。

2004-2006,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项目“学生人格障碍诊治与教育对策研究”(重庆市重点文科基地项目编号:200401002)(经费4万),主持。

2004-2007,西南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重点课题“学生人格障碍:多特质-多方法混合研究”(西国重04004)(经费15万),主持。

2004- ,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招标委托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教社政司[2004]256号)(合作,我校排名第一)(经费6.5万),主研第二,子课题“大学生性格障碍及矫正”负责人。

2005-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西部地区不同民族青少年身体自我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5JWSK192;学校项目编号:200501001)(经费4万),主研第三。

2005-2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学生性心理发展特点与性健康教育对策研究”(教社政司函[2005]217号)(经费5万+2.5万+5万),主持。

2005- ,教育部重大攻关招标课题“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5JZD00031)(经费50万),主研第四,子课题“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架构现状及对策研究(含中外比较)”负责人。

2006- ,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青少年时间洞察力研究”(批准号:06CZX024)(经费7万),主研第一。

2006-2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文化变迁中的西南民族价值传承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720013)(经费20万),主持。

2007-2010,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重大课题“时间人格的健康心理学研究”(NSKD06011)(经费30万),主持。

2008-2011,2008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农民工城市认同研究”(项目编号:08jwsk267),主持。

2008-2010,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震灾研究专项基金(项目编号:SWXLX08018)(经费1万),主持。

2011-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211工程重点课题“时间人格的适应功能――行为与脑机制研究”(项目编号:NSKD11010),主持。

荣誉称号

1. 1995.10. 获得“1993-1995西南师范大学校优秀教师”

2. 2000.01. 获得“西南师范大学科协1995-1999年先进科技工作者”

3. 2002.12. 获得“西南师范大学科协2000-2002年先进科技工作者”

4. 2004.06. 获得“西南师范大学2004届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5. 2005.09. 获得“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颁发)

6. 2006.06. 获得“西南大学2006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一等奖

7. 2007.06. 获得“重庆市首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

8. 2008.08. 获“重庆市第二届学术带头人”(重庆市人事局批准)

9. 2010.06. 获“西南大学2010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三等奖

10. 2011.06. 获“西南大学2011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一等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