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旧居 :毛主席旧居

更新时间:2024-09-20 22:25

毛主席旧居,是毛主席在革命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地点居住的房子。

背景介绍

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常住在这栋民房的中厅和右后间。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毛泽东和红军战士一样,穿单衣,睡稻草,晚上点一根灯芯的油灯,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这篇光辉著作。1929年2月,这栋房子被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烧毁,1961年由当地政府修复。在毛泽东、朱德同志的旧居里,陈列着他们当年用过的床、草席、桌凳、桐油灯、马灯、地图、砚台和毛笔、箩筐、扁担等用品。当年吃过的红米、南瓜、秋茄子也陈列在堂屋里。当年中央井冈山市前敌委员会及军械处、公卖处、红军被服厂、教导队、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和红四军军部等旧址,依然保存如故,现已按原貌修复一新,并于1983年10月在朱德同志旧居旁修复了彭德怀、陈毅同志的当年住所,两人曾经用过的物品均陈列房内。

毛泽东旧居

延安杨家岭毛泽东旧居

位于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央办公厅楼右边的山坡上。院内有三孔坐西向东的石窑,中间一孔是办公室,左边一孔是寝室,另外一孔是工作人员的住室。 1938年11月至1943年10月间,毛泽东同志在此居住和工作。在杨家岭的窑洞里,他开始思考建立中国化、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问题。他提出要“废止洋八股”,“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原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解决当时文艺界存在的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毛泽东就是从这里走向在中央办公厅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会场,并发表了他著名的《讲话》。

青杨岔毛泽东旧居

靖边县青杨岔镇,当年为区政府驻地。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于4月5~13日、8月1~3日在这里先后居住了11天,在此起草发表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四·九"通知。旧居为5孔土窑洞,左起第一孔为任弼时卧室,第二孔为毛泽东卧室,第三孔为周恩来卧室。1969年,靖边县革命委员会对旧居进行了维修和布置,成立了毛主席旧居革命纪念馆。室内现陈列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当年使用的桌、椅、凳等物品。

小河毛泽东旧居

位于靖边县小河乡小河村。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曾于6月8~9日、6月17日~8月1日在这里居住了47天,并在小河村主持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前敌委员会扩大会。旧居为3孔石窑洞,右边1孔为毛泽东的办公室和卧室,左边1孔为警卫人员住室。1969年,靖边县革命委员会对旧居进行了维修布置,成立了毛主席旧居革命纪念馆。旧居内现陈列有毛泽东当年使用过的旧木椅1把,油灯1盏和仿制的被褥、用具等。窑洞前左侧有1棵杏树,为当年毛泽东亲手栽种。

天赐湾毛泽东旧居

位于靖边县天赐湾乡天赐湾村。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于6月9~16日在这里居住7天。旧居为3孔土窑洞,中间开门,两边各有1卧室。当年毛泽东住左边,周恩来住中间。1969年,靖边县革命委员会对旧居进行了维修布置,成立了毛主席旧居革命纪念馆。旧居内现陈列有毛泽东当年使用过的1套旧木桌椅和仿制的被褥、用具等。窑洞前原盖有"厦子"。50年代被房主拆除,1976年又照原样修复。

吉安毛泽东旧居

大井毛泽东旧居:原是一栋名叫"新屋下"的民房,是一名广东省木材商人建造留下的,共有44间,5个天井,面积近千平方米。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的医务所也设在这里。1929年2月,这栋房屋被敌人烧毁,仅剩一堵残墙。1960年按原貌修复,并将残墙嵌入新墙之中。屋前有块天然大石,当年毛泽东同志常在此阅读书报,人称"读书石"。屋后有一棵海罗杉和一棵凿树,人称"常青树"。如今,屋里还陈列着毛泽东用过的皮箩(文件箱)、洗脸盆、粗布毛巾、油灯、卧具等。旧居旁约10米处一栋民房,是朱德、陈毅居住旧址,1929年1月底,房屋被敌人烧毁,1984年按原貌重新修复。除此,在大井背后的小山岗上,尚有红军烈士墓、王佐烈士墓,大井除了革命人文景观,还有秀丽的高山田园风光。这里四周群峦叠嶂,翠林环绕,梯田层层,溪流吟唱,古朴的农舍民居散布在翠林清溪之间,组成一幅清雅秀丽的图画,别具风采。

小井:位于井冈山市西北,距茨坪6公里,有公路通达,红四军医院旧址、中国工农红军伤病员殉难处就在这里。小井红军医院于1928年10月兴建,由山上军民节衣缩食,就地取材,经一个多月,建成一栋两层木质结构房,共32间,可容200名伤病员,命名"红光医院",为中国红军第一所正规医院。当时条件很差,医务人员自己采药,自制医疗器械,或用缴获敌人的药品,治疗伤病员。1929年1月,井冈山失守,敌人烧毁了这座医院,现在看到的医院,是1967年当地政府按原貌修复的。距红军医院约100米的一块稻田,是红军伤病员殉难处。1929年1月,敌人烧毁中国工农红军医院后,将来不及转移的130多名红军重伤员押至这块稻田全部杀害。几天后,群众含着热泪掩埋了烈士遗体。解放后,当地政府在这里修建起红军烈士墓和纪念碑,供人瞻仰。茅坪村.八角楼 茅坪位于宁冈县东南16公里处,距茨坪36公里,现有公路相通。井冈山市斗争时期,湘赣边界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红军一系列后勤机关都曾设在这里,为当时许多重要革命活动场所之一。现在还保存革命旧址20多处,主要有八角楼毛泽东旧居、湘赣边界党的"一大"旧址、中共井冈山前委和湘赣边界特委旧址、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旧址、红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等。八角楼是茅坪村谢氏慎公祠后面的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因装饰着八角天窗而得名。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经常在这里居住和办公,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著作。现楼内陈列着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圆形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

武汉毛泽东同志旧居

武汉市武昌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1927年上半年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居住的地方。

1926年11月下旬,毛泽东从上海市南昌市来到全国革命的中心——武汉。他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土地委员会委员等职。

在武汉,毛泽东以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他针对当时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用亲自在农村考察所得的事实,在这里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该文公开发表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他主办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急需的农运干部。他筹备成立并领导了中华全国农会,使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他参加了农民问题讨论会和土地问题讨论会,制定了关于农民革命的方针和政策。

在武汉,毛泽东参加了中国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与其它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共同努力,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革命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他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在1927年7月4日中共中央常委扩大会上,他提出保存武力,主张上山。在著名的八七会议上,他批判了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在统一战线、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上的错误,提出:“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1927年8月,毛泽东离开武汉市后到湖南省领导了湘赣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并率部队上井冈山市,开辟了中原地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当时与毛泽东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罗哲等共产党人也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

旧居当年是以农讲所名义租用的普通民房。原建筑1954年拆除,现建筑为1967年按原貌重建。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留村毛泽东旧居

1936年2月21日晨毛泽东由陕西清涧县西辛关渡河,在山西石楼东辛关登岸,当晚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50余人路居据传当年李自成曾住过的留村客栈。5月5日回师西渡之后,毛泽东还向他身边的译电员——石楼籍小战士任侠惠询问留村客栈的情况,说明这里给伟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为值得我们敬仰的是,经多方考证:毛泽东在留村客栈闪烁的油灯之下挥笔写成了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为充分开发这一人文资源,县政府以“修旧如旧”为原则,投资24万余元,对留村客栈进行了全面恢复,并对毛泽东居住过的正面中间窑洞及东西两孔窑洞进行了陈设,毛泽东居室中除太师椅、炕桌等实物之外,还有毛泽东创作巨照和聂春玉同志《红军东征孕育的千古绝唱》以及3月1日到达石楼西卫时毛泽东将“原驱蜡象”改为“原驰蜡象”的对比词句;东面窑洞为资料陈列室,分前言,伟人宏光照石楼、主席石楼路居处,石楼城下东征歌,东征参军石楼人等6个部分。说明了红军东征在石楼的基本情况;西面窑洞为影像书展室,有30余幅不同形式的《沁园春·雪》书法作品和20余分钟的“红军东征在石楼县”专题片可供观看。

上退干村毛泽东旧居

1936年红军东征时,毛泽东主席在永和上退干村小住。从此后,这个黄土高原上的普通土窑洞院落就有了不平凡的意义。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在这里接受革命教育,这里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著名景点。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