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弹道导弹 :射程5500千米以上的超远程弹道导弹

更新时间:2023-03-28 18:14

洲际弹道导弹(英文名: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是一种无人操纵的跨洲际战略进攻武器系统,能对发射国所在洲以外的地面目标迅速实施打击。国际普遍以射程来区分洲际弹道导弹与其他弹道导弹,中美对于该武器的划分标准略有不同。按照美国划分标准来看,射程大于5500千米的即为洲际弹道导弹,而中国则将射程大于8000千米的弹道导弹定义为洲际弹道导弹。

二战结束后,苏联成功试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Р-7”(北约代号SS-6“警棍”),其飞行了5600公里。

洲际弹道导弹的典型构成为:液体或固体推进装置,二级或多级助推火箭,惯性制导系统(并可加装星座导航、卫星导航或末端制导系统),一个或多个载入飞行器,每个载入飞行器各含有一枚弹头。

洲际弹道导弹的主要拥有国为中、美、英、法、俄5个国家,作为核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比其他中、短程弹道导弹更远,速度也更加快,这意味着目标方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应对和防御。在进行过多次更新换代后,洲际弹道导弹开始逐步从多弹头、大当量、大规模部署向提高机动能力、精确打击能力方面转变,在军事战略和国家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德国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向纳粹政府提议进行A-9/A-10计划,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洲际弹道导弹这个想法。

冯·布劳恩作为纳粹德国著名火箭专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持研制了轰炸伦敦的V-2导弹,其最大射程达到320千米,可从移动发射车上发射,在有了中近程导弹设计经验后,他提前出要设计洲际弹道导弹。

针对A-9/A-10洲际弹道导弹,冯.布劳恩计划采用两级火箭发动机串联计划。第一级是在已有的V-2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基础上放大改进而来,将6台V-2导弹的火箭发动机连在一起。第二级则是一枚改进后的V-2火箭,外形类似箭头。整个A-9/A-10导弹重85吨,弹头装1吨高爆炸药。当第二级火箭工作完毕时,A-9/A-10的速度达到时速3300米/秒。最大射程可达5000公里,可以覆盖整个美国东海岸地区。A-9/A-10设定弹道最大射高338公里。

1945年初,整个计划已经完成全部设计任务并进入试验阶段。但最终由于德国战败,所以这些构想未能得到实现。

洲际弹道导弹代际发展

第一代

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均使用低温不可贮液体推进剂,发射前要加注,发射准备时间长,地面固定发射,生存能力低,弹头重,命中精度低(圆概率偏差4 - 8千米),必须作出较大改进才能满足“确保相互摧毁”的战略要求,目前已全部退役。对导弹性能改进的重点是提高制导系统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改进发动机的性能和安全性,减少导弹外形尺寸,提高各分系统的可靠性和零部件加工质量,延长导弹使用寿命和有效期,降低制造成本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50年代间,美国和苏联在核弹头、大推力液态火箭发动机和制导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研制出了第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代表型号包括美国的“大力神1”“宇宙神”和苏联的“SS-6”“SS-8”等。

潜射洲际弹道导弹也于这一阶段开始发展,美国海军开启“北极星”计划,研制出了北极星(A1、A2、A3),苏联研制出了包括 P-11ΦM、SS-N4 和SS-N-5三种型号的潜射导弹。但美苏在这一阶段研制的潜射弹道导弹均未达到洲际水平。

第二代

第二代液体洲际导弹在性能上有显著提高,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反弹道导弹技术的进步,要求提高洲际导弹的突防能力、命中精度和作战反应时间。导弹普遍采用了可贮存推进剂,以缩短发射准备时间;采用地下井贮存和地下发射方式,以提高生存能力;轻型核弹头的研制成功,可减小导弹体积;制导系统的改进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

突防技术上,美苏在弹头上借鉴、改进了飞机使用的电子干扰技术。如有源干扰技术,即通过释放杂波干扰、压制反导系统雷达,但因消耗功率过大、设备笨重而使用受限; 无源干扰技术,利用推进剂储箱碎片、金属箔条、气球,这些轻诱饵由于简单可靠、成本低而被广泛使用,但存在再入大气层后由于质量轻、受大气阻力而减速,以及弹体碎片与空气摩擦被烧蚀而暴露弹头等缺点。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的“大力神-Ⅱ”、“民兵-Ⅰ”洲际弹道导弹,苏联的SS-9、SS-11洲际弹道导弹等开始面世,这个时期的导弹生存力、命中率、打击力度和可靠性都有很大提升。在1969年以前,苏联装备有陆基洲际导弹1029枚,美国装备有1054枚。

苏联第二代潜射导弹射程明显提高,达到2500km以上,包括 SS-N-6、SS-N-8、SS-N-17等导弹。SS-N-8 导弹于1974 年装备667B( D-I 级) 核潜艇并开始服役。最大射程为7800km。SS-N-8也是苏联第一枚达到洲际攻击水平的潜射弹道导弹。

美国在这一阶段研制出海神C3潜射弹道导弹,射程为4000km,分导距离大于单一反导系统作用范围,可增加突破反导系统的概率,C3的总体方案具备了现代弹道导弹的模式。

第三代

第三代液体洲际导弹能够携带集束式或分导式弹头,在突防能力上有了空前的提升,同时其打击精度和范围广度也有了提升。当导弹搭载集束式弹头飞至预定地点时,可在打开弹头母舱的同时释放出多个子弹头,共同攻击目标。与单弹头相比,这种集束式多弹头可有效提高洲际导弹的突防能力,增强对地面目标的毁伤效果。分导式多弹头的弹头母舱则可以按预定程序逐个释放子弹头,并使其分别导向目标,从而可精确攻击相隔一定距离的数个目标或集中攻击同一目标。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第三代洲际弹道导弹迅速发展。苏联在该时期研制出了SS-17、SS-18、SS-19和ss20等多种型号的第三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美国则研制出了LGM-30G(民兵-Ⅲ)第三代洲际弹道导弹,1970年开始装备美国空军,是目前美国陆基核力量的主力,共生产了 550枚。2020年,根据《原子科学家公报》消息称,美国空军目前拥有400枚LGM-30G(民兵-Ⅲ)洲际导弹,其中 200枚导弹采用分导式多弹头载具,200枚采用单弹头,陆基核力量总共部署了800枚核弹头,其射程约12500千米。

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方面,苏联研制出P-29(SS-N-8)、P-29P(SS-N-18)、P-39(SS-N-20)等多个型号的洲际弹道导弹,除P-29(SS-N-8)外,其余型号可携带分导弹头,使得导弹制导精度、突防能力进一步提升。

1971年11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始着手C4潜射导弹 的研究,首次采用了三级发动机推进,射程达7400 km,1979年10月,C4洲际弹道导弹开始装备海军。

第四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到第四代。这一阶段的洲际弹道导弹生存能力更强,采用了复合材料壳体、高能固体推进剂、挠性密封全向摆动单喷管可延伸喷管出口锥、先进的惯性制导和复合制导技术。打击精度已经提升到了百米级,大幅度提升了摧毁硬目标的能力。

突防技术上,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掌握红外、雷达、外形隐身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导弹弹头上。中段出现了材料涂层、球形隐身罩等雷达隐身技术,以及灰体涂层、冷屏技术、太空伞等红外隐身技术,降低了弹头信号特征。助推段出现了改变尾焰特征信号技术。末段出现了诱饵尾迹增强技术等。这一时期,得益于大功率固态器件和功率合成技术的发展,电子干扰技术迅速发展。

90年代,俄罗斯率先应用速燃助推发动机技术、柔性摆动喷管技术等增强助推段突防能力; 中段采用了预编程弹道机动技术;末段出现再入机动技术,如高级机动弹道再入飞行器。

这一时期,美、苏都发展了陆基公路机动小型单弹头洲际弹道导弹铁路机动大型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典型型号有美国的“侏儒”、MX“和平保卫者”,苏联的SS-24、SS-25等。

1983年,美国开始研制UGM-133A洲际弹道导弹,也就是“三叉戟-Ⅱ”D5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它是美国军队“三位一体核打击”最重要的一环,也是美国目前唯一一款海基洲际弹道导弹,该型导弹射程最远可达11000公里,可以携带3到12个分导式核弹头打击多个目标,精度可达的80米以内。美军目前有14艘“俄亥俄”级核潜艇,每艘核潜艇可以携带24枚“三叉戟”导弹,1996年,英国配备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潜艇进入服役,现役导弹型号亦为美国的“三叉戟-Ⅱ D5”型。

苏联在这一时期开始重新研制液体潜射导弹,P-29M(SS-N-23)和P-39M(SS-N-28)相继面世。SS-N-23是三级液体推进剂导弹,专门为配备667BDRM( D-IV 级) 核潜艇而研制。1979年1月开始研制,1986年2月装备海军。1986 年,苏联在SS-N-20型的基础上开始研制SS-N-28导弹,用于装备第4代 955 型( 北风级) 弹道导弹核潜艇。

1995年,法国装备了M45潜射型洲际弹道导弹,射程4500km~6000km,采用了TN-75核弹头和先进突防装置。法国目前主要装备48枚M4A/B和16 枚M45潜射导弹

第五代

第五代洲际弹道导弹更注重生存力和突防力。各国洲际导弹竞相朝着小型化、可车载机动发射以及水下潜射等方向发展。导弹制导系统也开始有了新的改进,如采用星光制导、雷达制导技术,其命中率大为提升。同时,部分导弹还能采用速燃发动机,可以在80千米的高度下自动关机飞行,表层涂抹有激光材料,以提升自身防护能力。

21世纪以来,洲际弹道导弹突防技术进入体系化突防阶段,包括4个方向,一、反卫星。采用激光武器动能武器或释放金属碎片、颗粒和气溶胶等,干扰、破坏预警探测卫星正常工作;采用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或反卫星卫星将预警卫星摧毁;二、反雷达。采用反辐射导弹微波武器等方法摧毁或破坏跟踪、探测和目标识别的雷达;三、反通信系统。2004 年美国宣布部署第一个可临时中断敌方卫星通信的反通信系统( CCS) ,以及计划开发第二代反卫星通信系统;四、反指控系统。如采用计算机病毒技术,通过渗透病毒可迅速摧毁指挥网络,已成为新的导弹突防电子对抗技术

目前,俄罗斯重点部署的陆基核力量形态为井基和公路机动两种,主要是SS-27( 白杨-M) 的公路机动型 RS-12M1和井基型RS-12M2以及公路机动的RS-24( 亚尔斯)。美国于1991年终止“侏儒”小型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计划,但继续使“民兵3”导弹现代化。

2007年,俄罗斯研制并为潜艇换装了R-29RMU,2014年又研制出R-29RMU2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每枚可以携带多达4个分弹头。

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方面,法国在1993年开始正式研制M51洲际弹道导弹。2015年,法国新型M51潜射战略导弹成功试射。新型导弹采用TNO核弹头,弹头隐身性能和突防能力均得到提升。

技术特点

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远、 速度快、难以拦截、毁伤力大,从发展来看,其主要构成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件。

弹体结构

弹道导弹的横截面基本都为圆形,对外其需要良好的气动外形,减少阻力,对内则需要安装导弹的战斗部制导系统、动力装置等,所以也需要承受一定结构力,这种外形设计能够使导弹在运动时受到均匀的空气动力,方便转换姿态、调整方向,同时,有助于留出内部空间,装载更多燃料和仪器,在保证导弹质量分布均匀的前提下,圆形截面的弹体结构的机动性最佳。

推进系统

只有多级推进装置才能使有效载荷达到洲际射程,因此洲际弹道导弹一般采用多级推进装置,推进器有液体燃料推进器和固体燃料推进器。

在整个弹体的尾部,就是整个弹道弹道的推进舱,里面装有导弹发动机系统和燃料等,发动机能为弹道导弹提供动力,是导弹进行洲际飞行的保障。早期的导弹发动机一般为液体发动机,推力大、易操控、运载力强,但是同时其发射时间较长,生存能力也相对较差。固体发动机是现在洲际弹道导弹主要动力系统,其结构尺寸较小、启动速度更快,在运输和贮存上也有一定优势。目前,很多射程较远的弹道导弹,弹头部分可以与发动机分离,扔掉导弹多余部分后,重新增速变轨,保证生存率,同时让战斗部最终到达目标,提升突防能力。

再入飞行器

携载弹头飞向预定目标的容器就是再入飞行器。目前洲际弹道导弹可以携载10个或者更多的再入飞行器,打击分布广泛的目标。因此,再入飞行器的数量越多,每枚导弹所能打击的目标也就越多。

后助推飞行器

后助推飞行器是洲际弹道导弹上分导式再入飞行器的运载器,又称分导式再入飞行器母舱。它也能用于运载诱饵、干扰物和其他突防装置。后助推飞行器可以在再入飞行器释放出来沿无动力的弹道飞向预定目标前为其增加一定的射程。

制导控制系统

导弹头部一般配备有整流罩,整流罩内部安装有导弹制导系统,制导控制系统是导弹的“大脑”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导弹最终的命中精度。制导系统从功能来看,包括了引导、控制两方面,其中引导系统位于导弹头部,能够探测导弹和目标点、发射点的相对位置,通过算法将数据转化为指令信息,传递给弹头后端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所给信息,操控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调整方向和角度,以便于准确打击目标。

现役洲际弹道导弹一般采用高精度惯性系统,以传统机电型陀螺及平台式系统为主,同时辅以星光、地形匹配、GPS、寻的制导等技术,形成复合制导体制。惯性制导系统通常由惯性测量装置(陀螺平台)、计算机、控制或显示器等组成,惯性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角运动参数的陀螺仪和测量平移运动加速度的加速度计。计算机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运算,获得运动物体的速度和位置。导弹的计算机所发出的控制指令,直接送到执行机构控制其姿态,或者控制发动机推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时间,将导弹引导到目标区内。惯性制导负责早期和中段指挥导弹飞向目标大致方向,而其他的制导方式(主动雷达制导、卫星制导、星光制导,以及S300等远程导弹的半主动雷达制导)作为末段攻击过程中的精确制导方式。

战斗部

战斗部也就是俗称的“弹头”,是弹道导弹直接产生效果的部分,主要是用来完成打击或摧毁目标,一般弹头配置于制导系统后端,主要由壳体、装填物、引爆装置和保险装置组成。其中战斗部有多个分类,包括杀伤爆破战斗部、破片战斗部、子母战斗部、穿甲战斗部、半穿甲战斗部、温压战斗部等许多种类,对于洲际巡航导弹而言,其大多用于装载核弹头,有单弹头和多弹头之分,多弹头还有集束式、分导式、机动式三种类型。

指挥控制系统

在现有的战略进攻武器系统中,洲际弹道导弹占有一项优势,即最高指挥当局能对洲际弹道导弹的授权发射加以控制,确保防止未经批准就擅自发射导弹。美国苏联法国英国和中国都为各自的弹道导弹部队建立了严格的指挥控制与通信(C4I)系统。

主要国家

美国

宇宙神(Atlas)是美国第一种服役的洲际弹道导弹,美国军队编号SM-65/CGM-16,于1957首次发射,1959年开始部署,1965年退役。宇宙神A、B和C型号专门用于飞行试验。后来的宇宙神D(PGM-16D/CGM-16D)、宇宙神E(CGM-16E)和宇宙神F(HGM-16F)型号都在战场上服役。

HGM-25A(大力神1)洲际弹道导弹于1956年开始研制,1959年首飞,1962年装备美国部队。1963年,该导弹被LGM-25C(大力神2)弹道导弹取代而退役。

MGM-134A(侏儒)是美国开发的一款陆基移动洲际弹道导弹,其射程可达11000公里。该导弹为三级固体燃料导弹,采用“冷发射”方式发射,弹头由一个单独的Mk.21再入飞行器和一个475 kT的W-87-1热核弹头组成,导弹惯性制导系统提供了90米的命中精度。

LGM-30(民兵)是波音公司为美空军研制的洲际弹道导弹,其包含4个型号,包括LGM-30A(民兵-1A)、LGM-30B(民兵-1B)、LGM-30F(民兵-2)及LGM-30G(民兵-3)。从1958年研制到1977年停产,共生产了共2423枚“民兵”系列洲际弹道导弹。其中,“民兵-3”型是美国军队第一款带分导式弹头的固体洲际弹道导弹。“民兵-3”洲际导弹集成了先进的制导、指控和瞄准等技术,其服役期可至2030年。

为了替代正在老化的“民兵-Ⅲ”导弹,美国也正研制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2020年,美国防务新闻网报道称,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宣布,他们获得美国空军133亿美元的合同,将为美国空军研发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陆基战略威慑”(GBSD)。该公司声明的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就是LGM-35A(哨兵)。作为一项将耗资近千亿美元,关系未来几十年美国国防安全的战略投资,“哨兵”导弹工程可以说是举“全美之力”。

可以确认的是,“哨兵”将搭载MK-21A再入载具和W87-1核弹头,该型弹头与MX“和平卫士”导弹使用的W87弹头具有相似的设计,爆炸当量在50万吨三硝基甲苯左右。根据规划,GBSD将于2029年服役,并在2030年代期间替换掉所有的民兵-Ⅲ。

LGM-118(和平卫士)是美国空军的大型多弹头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原名先进洲际弹道导弹,即MX导弹。1986年开始装备部队,现共装备50枚,“和平卫士”由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和采用可贮液体推进剂的第四级以及再入系统等组成。弹径2.4米,全长21.4米,总重量约 87吨,投掷重量3.6吨,射程11000 公里,带有 10个分导式弹头,每个弹头威力为 30~50万吨三硝基甲苯,命中精度(CEP)约为120 米。

“三叉戟”是美国研制的一款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目前生产有2款型号,包括UGM-96(三叉戟1 C-4)和UGM-133(三叉戟2 D5),该导弹为三级固体导弹,由弹体、推进、制导与飞行控制、末助推控制、再入等分系统组成。三叉戟2 D-5的再入载具在GPS提供精度修正时,圆概率误差可到90米,具备进行第一波攻击和打击硬目标的能力,可以对敌方加固的洲际导弹发射井和加固的地下战略指挥部进行打击。

俄罗斯

1953年,苏联决定研制发展射程超过8000千米的远程导弹,这也就是后来的洲际弹道导弹,苏联提出了2个课题代号,T-1为7000~8000千米的两级弹道导弹,T-2为洲际巡航导弹

1954年,苏联将研制中的洲际导弹型号定为P-7,西方代号为SS-6,1957年8月21日,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P-7洲际弹道导弹成功,其飞行了5600千米,抵达了勘察加靶场,这是苏联的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

该时期,杨格利设计局正式设计出第一种批生产的洲际弹道导弹SS-7,并于1961年进行了首次试射,最后部署了约200枚。

P-9A(SS-8)是两级洲际弹道导弹,采用可贮存液体推进剂和惯性制导系统,在性能上与SS-7导弹接近。P-9A导弹于50年代后期初始设计,1963年开始服役,配置在地下井中,1978年最后一批P-9A退役,发射装置销毁。

SS-9于1965年装备部队。该弹重 200吨,导弹长35 米,直径 3.0米。其Ⅰ型和D型可携带威力为250 万吨的单弹头,亚型可携带3个500万吨当量的弹头。这种多弹头不是分导式的,而是3个弹头飞向同一个目标。SS-9导弹的高光时期是1975~1976 年,在地下井中共部署了303 枚。现已被 SS-18导弹取代。

SS-10和SS-9同是大型洲际弹道导弹,SS-10导弹的装备使用早于SS-9 导弹。该导弹长约38米,直径为 2.75 米左右,采用三级液态火箭发动机,各级之间使用析架式结构连接。SS-10因与SS-9竞争失败,最后没有部署。

SS-11是苏联洲际弹道导弹的主力,最多时曾装备 1000 枚。SS-11 导弹全长 20米,直径 2.5 米,重 50 吨,采用二级液体火箭。其Ⅰ型和Ⅱ型是单弹头,威力 100 万吨,Ⅲ型是 3个50万吨威力的多弹头。截止到1972年5月,通过卫星已侦察到 970个SS-11导弹的地下井,并有66个正在修建中。贮存 SS-11 导弹的地下井已进行过多次改建,这些地下井可部署第四代的SS-17 和SS-19 导弹。

SS-13导弹装备于 1968~1969 年。导弹长20 米,直径 1.7米,采用三级火箭,各级之间由架结构连接。弹头为 100 万吨威力的单弹头。第一次美苏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允许 SS-13 导弹的装备限额为 172 枚,但后来因某些技术问题只装备了360枚,便由下一代SS-16 导弹取代了。

SS-14的弹头威力是100万吨,发射时,将导弹发射箱竖起,从运输车移到发射平台上发射。SS-14 导弹机动性强,是易于展开的中程弹道导弹,装备最多的年份是1972 年,共装备500枚。

1974年,P-29(SS-N-8)型洲际弹道导弹开始装备DⅠ型核潜艇并开始服役,其最大射程为9080千米。1977年,能携带分导弹头或大威力单弹头的P-29P(SS-N-18)开始装备DⅢ型核潜艇,其最大射程8340千米,命中精度为900米。

SS-16 导弹该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弹长 20米,直径 1.7米,重39 吨。从发射井发射时,先由压缩空气将导弹从井内弹射出来,导弹离开发射井后开始点火,相对于在井下点火的热发射方式而言,这种发射方法称作冷发射。SS-16 原来装有一个150~200万吨威力的单弹头,1978 年改进后安装了3 个分导式弹头这样SS-16 就可与美国的民兵M导弹相匹敌。

SS-17导弹该导弹采用二级液体火箭,使用可贮推进剂,可以冷发射,射程 10000 公里,导弹长 24米,直径 2.5米。SS-17导弹从1972 年开始试验,1973~1974 年初进行了大量试验。1975 年开始取代SS-11导弹。SS-17 导弹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形式。Ⅰ型装有4个200 万吨威力的多弹头;Ⅱ型是一个大当量的单弹头,命中精度都有显著提高,圆概率误差为 200 米左右。

SS-18是苏联大型洲际弹道导弹。导弹全长 37 米,直径3 米多,重量 220 吨。采用二级液态火箭发动机。SS-18 分为单弹头和多弹头两种形式:单弹头威力为 5 万吨级,相当于当年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威力的 2500倍;多头分导的 SS-18,可携带 8个2000 吨威力的弹头。其射程均在 10000 公里以上,也就是说,它们能飞越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一以上的距离。

SS-19 导弹其长度为 25 米直径 2.75 米,射程可达 10000公里,采用二级液体火箭。特点是装有制导用的弹上计算机。SS-19 导弹除了采用一般导弹的惯性制导方法外,还可从地面接收指令。弹上计算机可作出决定按预定的惯性制导弹道或按指令弹道飞行。SS-19 导弹于 1973 年开始试验,1975 年装备使用。它与SS-17 一起取代了 SS13 导弹,大量部署在第一线,到1978 年就已部署了320 枚。

SS-20导弹可携带3个50 万吨威力的分导式弹头,射程 5000 公里。SS-20导弹已部置了 400 枚左右。根据中导条约,这种导弹已被列入销毁之列。

1983年,苏联P-39(SS-N-20)型潜射导弹开始装备于941型(“台风”级)核潜艇,最大射程8340千米,采用3级液体燃料火箭推进和天文惯性制导,可携带10个分导弹头。

1986年,P-29M(SS-N-23)型潜射弹道导弹开始装备于D Ⅳ型核潜艇上开始服役,其可以携带4个分导弹头,最大射程8300千米,命中精度500米,制导采用了天文惯性制导和卫星无线电修正。

1986年,苏联成功研制出SS-24(手术刀)洲际弹道导弹,SS-24是多级固体洲际弹道导弹,配备了当时较为先进的INS+星光制导技术,并可携带多达 10 枚的分导核弹头。其导弹列车系统为 15P961( 莫洛杰茨) ,由于其列车车厢较为宽阔,单套列车可携带多枚导弹,攻击火力略次于核潜艇,因此也被称作“陆基核潜艇”和“轨道上的核武器库房”。

苏联的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也在这一时期完成部署。在20世纪末时,苏联已经研制出了较为先进的SS-25(白杨)公路机动型号和RS-24(亚尔斯)。现在这些导弹已经列装了俄罗斯的近卫导弹师和导弹师。

白杨-M导弹系统是俄罗斯导弹制造业历史上第一种自己研制和生产的导弹系统。白杨-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它是“白杨”(SS-25)导弹的改进型,西方国家将其编号为SS-27。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是21世纪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支柱装备,将替换俄罗斯陆基战略核力量现有的6种导弹。白杨-M导弹分固定式和机动式两种,由三级固体燃料火箭推动,白杨-M导弹是目前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装备的主要远程导弹

1998年,俄罗斯开始研制P-39M(SS-N-28)潜射洲际弹道导弹,以装备俄罗斯第四代“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不过最终因多次发射失败而停止。

2015年,出于其安全形势需要,俄罗斯官方宣布重启导弹列车计划,开始研制RS-27(巴尔古津)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同时其新一代战略核导弹公路机动型RS-26( 边界) 和井基RS-28( RS-28弹道导弹) 也开始研制,为满足俄罗斯的未来安全形态,其正在寻求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三元形态。即井基发射形态、公路机动形态、铁路机动形态。

2007年,俄罗斯海军服役了新的R-29RMU(代号“蓝天”,SS-N-23A,使用液体燃料发动机)导弹和R-29RMU2(渡轮)洲际弹道导弹。

2020年12月,采用固体燃料推进的R-30“布拉瓦”(代号为“圆锤”)洲际弹道导弹完成了4枚齐射测试。“布拉瓦”弹道导弹由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研制,是俄最新海基三级固体燃料潜射导弹,平均射程超过8000公里。有专家表示,“布拉瓦”属于高精度武器,它的误差仅在几米之内,其可用于攻击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军事基地指挥部和航空母舰等目标,且很难被反导系统阻拦。

备注:以上表格内容除特殊标注外,均来自于参考资料

英国

1996年,英国皇家海军第一艘装备“UGM-96A弹道导弹”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前卫”级导弹核潜艇开始执行威慑巡逻任务。英国的战略核威慑力量由 4 艘“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构成。每艘“前卫”级导弹核潜艇装备最多 16 枚“三叉戟-Ⅱ D5”型洲际弹道导弹,每枚带有最多8个核弹头。

法国

1995年,法国装备M45潜射型洲际弹道导弹,射程4500km~6000km,于1996年同法国新一代核潜艇“凯旋号”一起服役。M45是法国M4(海基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改进型,采用了TN-75核弹头和先进突防装置。

法国在1993年开始正式研制M51洲际弹道导弹。1998年M51导弹进入了正式的研制阶段,并与法国“阿里亚娜-5型运载火箭项目同时进行。2010年,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4号艇“可畏”号正式服役,并搭载了新型的M51.1潜射导弹。M51作为3级固体潜地型洲际弹道导弹,采用了惯性制导加星光定位的复合制导方式、垂直冷发射及技术,以及分导式多弹头技术,所有的分导式多弹头全部采用隐形技术。导弹搭载的TN-75 弹头经过小型化处理,其再入速度快,雷达反射截面积小,具备较强的突防能力。在2015年M51.2型采用了爆炸威力为10万吨三硝基甲苯当量的TNO新型核弹头。

中国

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弹道导弹发射成功,导弹以超过音速20倍的速度,穿越6个市区,抵达南太平洋海域,精准到达目标位置,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

201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东风-5乙改进型首次亮相。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阅兵式上,东风-31弹道导弹亮相,它是中国首型固体燃料远程导弹,也是中国第二代战略导弹。东风-31采用储存、起竖、发射三用一体的车载方式部署,其生存力大大增强。

“东风-31”是“东风-5弹道导弹”的接替者。它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和小型化的弹头技术,采用了快速机动发射技术,以及新一代的试验遥测技术,突防能力更强,打击精度更高。

200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东风-31甲弹道导弹首次亮相。

东风-41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战略核导弹,采用了信息化发射平台,具有单车集成化程度高、发射系统功能全等优势,特别是在突防能力、打击能力等方面有很大提升。

201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国庆阅兵,东风-5弹道导弹乙核导弹、巨浪二号导弹、东风-31甲改核导弹、东风-41核导弹纷纷接受检阅。

海基洲际弹道导弹方面,中国经过了3次迭代发展。包括巨浪-1、巨浪-2以及巨浪-3。巨浪-1的射程仅有1800公里,升级版巨浪-1A将射程延伸到了2300公里,依旧无法满足应对外部威胁的需要。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在战略打击模块中首次亮相了巨浪-2潜射导弹。西方智库普遍认为最大射程或仍在8000公里以下,若搭载多枚分导核弹头,射程将进一步缩短,仅有5000公里,其战略威慑力依旧不足。

2022年11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上将山姆·帕帕洛表示,中国已正式列装射程更远的新式巨浪-3型潜射导弹,从之前巨浪-3试射时各地拍摄的飞行图像来看,飞行轨迹具备高超音速特性,具备非常强大的突防能力。

印度

上世纪80年代末,印度进行了“烈火-技术演示”(Agni-TD)项目,加快推进弹道导弹计划,实用的“烈火”-2固体中程弹道导弹到1999年才进行首次试射。

进入21世纪,印度自研和技术引进双管齐下,固体弹道导弹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烈火”-5导弹出现,“烈火”-5导弹是“烈火”-3导弹的衍生型号,它增加了一个第三级发动机,从而把导弹射程提高到5500千米。

印度上一次试射“烈火-5”是在2021年10月,是“烈火-5”服役以来印度战略部队司令部首次试射该导弹。

2011年,印度国内就传出研制“烈火”-6洲际导弹的风声,有资料称是一种2米直径的3级固体洲际导弹,可能类似于“烈火”-2到“烈火”-4的技术演进路线,是一种更先进性能更强的大型固体弹道导弹。据印度媒体报道,“烈火”-6导弹发射质量超过55吨,射程8000千米起步,最大可能超过12000千米,能携带最重3吨的大型弹头或是多个分导弹头,是一种综合性能指标接近世界主流水平的核洲际导弹。

朝鲜

2017年7月4日,在美国美国独立日当天,朝鲜实现了“火星”14洲际弹道导弹的成功发射,朝鲜导弹技术实现了突破,具备了洲际打击能力。“火星”14使用了2个源于4D10发动机上的小型游动发动机作为第二级发动机,这使其在有限弹头载荷情况下射程可以达到6000~8000千米,勉强可以威胁到夏威夷和美国太平洋沿岸城市。

2017年11月29日凌晨2点17分,朝鲜在其西部城市平城一带的1个卡车车辆厂附近试射了 “火星”15,朝鲜将改进的RD250发动机并联,使“火星”15的发动机推力达到80吨,有能力覆盖美国大部分领土。

2020年10月10日凌晨,朝鲜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了阅兵式。阅兵中展示了一款公路机动的超大型洲际弹道导弹,外界预测其为“火星”16。新导弹比“火星”15要大很多,通过画面推测,长度约为28米,直径为3米左右,远大于“火星”15的23米长和2.4米直径。导弹类型应为大型两级液体燃料弹道导弹,弹头头锥采用锥-卵形外形,导弹的一级和二级部分直径相同。其中,导弹一级部分长约17.5米,二级部分长约5.5米,弹头部分长约4米,尾部有约1米多的部分为锥形红色环带。发射车尾部为发射台

2023年的朝鲜阅兵仪式上,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7正式曝光,“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射程超过1.5万公里,是全球目前块头最大的ICBM。3月16日,朝鲜于16日试射了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7”。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指导试射。当地时间7月12日上午,朝鲜成功试射了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8”。

分类

洲际弹道导弹可以通过加固发射井进行发射,同时还能通过导弹发射车,拥有陆上机动力,能有效进行防护、干扰和突防作业。在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导弹和洲际轰炸机这三支战略核力量中,洲际弹道导弹所占的比例,美国为51%,苏联为56%,潜射弹道导弹所占的比例,美国为32%,苏联为38%,这一事实表明,洲际弹道导弹仍然是战略核力量的中坚。

就部署方式而论,核战略力量包括陆基、海基、空基以及天基(以太空为基地)四种类型。但当前阶段,空基和天基的部署方式还不够成熟。

陆基

定义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指的是以陆基发射方式,通过地面发射深井式与轨道移动式或专用发射汽车发射,能够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飞行,至关机后,再按照自由抛物线轨迹飞行的洲际导弹。

特点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现有4种方式,包括井基发射形态、公路机动形态、铁路机动形态、集装箱发射形态。陆基型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方式革新都遵循了如下脉络:先发展固定形态,解决有无问题,其次发展机动形态,解决多元存在的问题,最后再谋求各形态协调发展,实现拥有整体威慑和二次反击能力。

代表型号

RS-28(RS-28弹道导弹)、R-36M(撒旦)、LGM-30G(民兵-3)、东风-5弹道导弹等。

发展现状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无论是地下井部署,还是车载机动发射,均趋向于采用“冷发射”方式,有利于简化阵地设施,实现快速展开与再装弹发射。同时也利于导弹的保温与防护。

未来的陆基弹道导弹将主要朝以下 3 个方向发展:(1)显著提升突防能力。当前的突防手段主要包括弹道机动变轨、分导式多弹头、弹头诱饵、弹头设计隐身等,特别是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堪称突防的最有效手段。从目前服役不久或者即将服役的先进陆基弹道导弹武器中可以看出,都采用了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存放弹头的母舱内也混杂着弹头诱饵,以达到突防目的。(2)提高精确打击能力。洲际弹道导弹主要针对高价值目标,因此对陆基弹道导弹精确打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大力提升通用性能且易维修保障。相比于过去的那种笨重的、不易拆卸、一型一弹的陆基弹道导弹,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陆基弹道导弹也将朝着通用化、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一型多弹将变得愈加普遍。

海基

定义

潜射导弹通常是指由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具有发射平台机动灵活、生存突防能力强等优点。当其射程够远、所带弹头当量够大、打击精度够高、能用于打击战略目标时,就成为潜射战略弹道导弹。潜射战略弹道导弹通常配备核弹头,其巨大毁伤力加上发射的隐蔽性,共同构成了各国二次核打击能力。

特点

海基洲际弹道导弹发射采用水下发射形态,包括海底发射井和潜艇发射2种形态。海基洲际导弹部署有4个要求,其一,己方的战略核潜艇基地必须远离敌方海空兵力打击范围,其二,己方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阵地需尽可能靠近敌方国土,从而缩短发射距离,提升突防能效,其三,弹道导弹核潜艇部署海域须尽可能广袤和水深较大以利于自身隐藏,其四,己方弹道导弹最好能在海空力量掩护之下,以免敌方反潜力量渗透造成渗透。

代表型号

UGM-133(三叉戟2 D5)、巨浪-2、RSM-54(轻舟)、RSM-50等。

发展现状

潜射导弹的研发难度较大。从当今世界各国的研发情况来看,潜射导弹不少是从陆基导弹发展而来。看似只是将地面发射改为水中发射,但技术人员要解决的问题较多。

(1)导弹要小型化。潜艇的内部空间有限,尤其是当今大部分潜射弹道导弹采用垂直发射方式,受限于艇体直径,导弹的个头不能太大。(2)水下发射情况复杂。无论是湿发射、干发射,还是热发射冷发射,都必须处理好发射筒与导弹的关系、点火时机与成功率等问题。导弹先后要经过水与空气两种介质,如何尽可能地减小阻力、规划水中弹道、应对海面的浅水流或浪涌,都给设计带来了难度。(3)对导弹弹体进行强化与加固。冷发射是当前潜射导弹的主要发射方式。导弹出筒速度高,承受的过载与冲击力大,尤其在水中运行时,承受的冲击力更大,只有对弹体进行强化与加固,才能避免弹体变形、破裂、泄漏等。尤其是面对在冰下发射的特殊情况时,对弹体的加固要求会更高。(4)制导方面的要求高。为确保远程打击效果,各国潜射弹道导弹多采用复合制导模式。(5)复合材料运用多。对战略导弹来说,减轻结构质量、增大导弹射程与威力是一贯要求。复合材料的运用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一要求。

随着世界各国反弹道导弹系统防御能力的提高,海战环境更加复杂,搭载潜射导弹的潜艇不得不更多地选择在堡垒海域发射,这对导弹的射程与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另一方面看,潜射弹道导弹作为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地位决定了其相关技术不会轻易转让和泄漏,这进一步增加了潜射弹道导弹研发的难度。

空基

空基洲际弹道导弹曾经真实在历史上出现过,1974年,美国利用C-5(银河)运输机发射了不带弹头的“民兵-Ⅰ”洲际弹道导弹,但因为洲际弹道导弹重量过大,所以该运输机采用了抛投的方式进行发射。20世纪80年代,美苏都曾设想研制空基洲际弹道导弹,最终均因为技术难度过大而最终放弃。

发展趋势

随着未来无人智能、联合多域、高强度对抗等作战样式发展,以及战术需求和趋势,地面发射平台作为重要的作战节点,以及导弹等武器运输、装载和发射载体,无人化、智能化是其必然的发展方向。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的军事强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无人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正全面推动无人发射平台快速发展和列装。

2018年,美国Oshkosh公司被授权一项4900万美元的合同,用以研制和生产M1074 A1无人驾驶超重型底盘车。美国 Oshkosh 公司以 M1074 A1 重型托盘化运输系统(PLS)为硬件基础,对PLS托盘车进行了无人化的改造,例如增加了无人驾驶所需的摄像头、雷达、天线等,并进行无人车队编组地面物资运输保障任务的试验。

防御方式

核弹防御

20世纪50年代,美苏均选择了“用核弹反核弹”的方法来拦截洲际弹道导弹,即利用核弹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电磁脉冲来摧毁敌方洲际导弹,但这种反弹道导弹方式对己方也有影响力,是当时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无奈之举。

战略防御

1983年,美国时任总统里根计划用当时最先进技术建立一套坚不可摧的导弹防御系统,并将其命名为“战略防御倡议”(SDI)计划。该计划分为4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天基侦察卫星、天基反导弹卫星及其携带的航空武器系统组成,用定向武器攻击上升期的洲际弹道导弹;第二道防线由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组成,摧毁穿出大气层的分离弹头;第三道防线由天基定向武器、电磁动能武器、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组成,攻击再入大气层前阶段的核弹头;第四道防线由反导导弹、动能武器、粒子束等武器组成,摧毁重返大气层后的“漏网之鱼”。但最终因为耗资过高而放弃。

全球防御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又提出了“全球防御有限打击”(GPALS)计划。全球防御有限打击计划主要由两层拦截系统构成。第一层将部署1000枚天基“智能钻石”拦截弹,设想其在弹道导弹上升飞行阶段、在弹头从假目标上分离出来之前就将弹道导弹击中;第二层就是部署一到两个地基导弹防御系统, 包括750枚地基拦截弹(GBI)。这种用于战略防御的地基系统后来就逐渐演化成了“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该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免受弹道导弹攻击,其拦截速度一般在4千米/秒以上。

弹道防御

2000年,美国总统威廉·克林顿卸任,小布什上台,“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开始提上日程,其总体架构分为预警探测系统、拦截武器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其拦截方式分为4个步骤,早期预警、探测跟踪、识别分类、杀伤评估。反导系统首先通过地基拦截弹(GBI)对目标进行拦截,第二阶段利用“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拦截,最后再用“爱国者”导弹系统拦截。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