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蛇级潜艇 :海蛇级潜艇

更新时间:2024-09-21 21:18

海蛇级潜艇(英文:Sjöormen class submarine,又称:Sjoormen II,译文:所罗门级,代号:Type A-11B/A-11B型),是瑞典海军研制的一型常规潜艇

海蛇级潜艇以反潜为主要任务,是瑞典二战后第一代采用单轴、单螺旋桨推进的现代化潜艇,指挥台围壳尺寸相对较大,也是瑞典第一代采用围壳舵的潜艇。

海蛇级潜艇由瑞典考库姆舰船公司于二战后研制,首艇于1967年下水,1968年服役,共建造了5艘,其中1艘已退役,另外4艘全部出售给新加坡,被重新命名为“挑战者”级服役。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瑞典设计和建造潜艇已经有70余年历史,常规潜艇的发展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1904年建成了“鲨鱼”级潜艇,之后瑞典陆续建造了5级24艘吨位不同、结构各异的潜艇。瑞典海军常规潜艇近似于偏爱,而对核动力潜艇从未染指,非常注重柴电潜艇技术发展的连续性,采用短周期,小跨度、高水平的方针,循序渐进地推动潜艇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每级新潜艇的设计总是以水动力学研究新成果为基础,每型潜艇尽量采用1至2项新技术和新设备,以致一级潜艇建造完工后,下一级潜艇设计通常已取得进展,每型潜艇都有所突破。

20世纪50年代以来,瑞典设计和建造的潜艇,其主要使命是反舰。20世纪60年代之后,反潜开始成为瑞典潜艇更加主要的任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20世纪60年代初期,瑞典首先研制了A12型/德雷肯级潜艇和A13型/天龙级潜艇,为瑞典后来潜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建造沿革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瑞典考库姆造船公司开始开始设计具有本国特色的潜艇,第一批就是Sjoormen II(Sjöormen / Type A-11),被称为“斯鸠曼/海蛇/所罗门”级。

1967年1月25日,海蛇级首艇“海蛇”号下水,1968年7月31日服役。

服役历程

1967-1968年期间,海蛇级建成5艘并在瑞典海军服役。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瑞典海军开始对海蛇级进行现代化改装及大修,计划增设拖曳声呐阵,改进火控系统,以使其服役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或延续到21世纪初。与此同时,新加坡为了保护其至关重要的海上交通线,计划从瑞典购买4艘海蛇级潜艇,同时要求瑞典帮助训练40名潜艇艇员,由于新加坡地域很小,气候潮湿炎热,这4艘潜艇首先停留在瑞典用于训练,它们必须经过改装以适应新加坡炎热的气候。

1995年9月,新加坡结束了与考库姆公司的谈判,先订购1艘,到1997年时,又增加了3艘,剩余一艘作为备份零件艇同时出售。1997年4月,新加坡受训人员离开新加坡赴瑞典受训。

1997年9月26日,第一艘改装的潜艇重新下水,接着在1999年5月28日,第二艘和第三艘潜艇重新下水,第四艘潜艇经过大修之后于1999年底重新下水。海蛇级出售给新加坡后,又按新加坡要求再一次进行改进,以适应热带海洋环境,解决海水腐蚀问题和提高居住舒适性。

2000年5月2日,第一艘“海熊/斯尤布尤宁”号运抵新加坡,更名为“挑战者”号,并于2000年7月24日服役,因此这四艘潜艇被新加坡共和国海军部队命名为挑战者级潜艇。   2000年3月,“苏雷加纳特”号加入新加坡海军第171中队服役,被更名为“征服者”号。

2001年5月22日,“海狗/苏胡登”号在瑞典考库姆公司的卡尔斯克鲁纳造船厂下水,并被重新命名为“酋长”号。

2004年6月末,最后一艘“海蛇”号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入役,被更名为“百人队长”号。

技术特点

艇型结构

艇型

海蛇级潜艇属于沿海使用的小型潜艇,它一改瑞典以前所采用的瘦长艇体的传统做法,变成了短粗艇形,长宽比仅为8:1,有极好的流体动力特性,但仅适于潜艇在水下低速航行。

海蛇级潜艇低矮钝形艇首,平顶式艇体;艇体轮廓低矮圆滑,两端有斜度;指挥台围壳笨重,前缘线条独特,后缘垂直,底部略呈喇叭口状;水平舵位于指挥台围壳中间偏下位置。

海蛇亚科级艉舵采用了X形布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近海浅水中机动时提高尾部的安全性,因为X型尾操纵面在满足不超宽、不超出基线的前提下,相对于十字型尾舵可具有更大的展弦比,提高操纵面的操纵能力和效率。X形艉舵的4个舵面都有其独立的转动轴和液压控制回路,使用实践表明,它可减小回转时的横倾角,大大减少尾舵卡住时造成的严重后果,提高潜艇的安全性和水下动力抗沉能力。当一个舵面(或一对舵面)卡住时,可通过反向操纵同对舵面中的另一舵面产生与舵卡舵面相反的力和力矩,来实现潜艇的直线定深航行。从而使潜艇的水下机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还大大减少了因出现卡舵现象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尤其适用于在沿海多岛屿的浅水中活动的中小型常规潜艇

结构

海蛇亚科级采用单壳体,艇内有两个耐压舱以确保安全性;分双层甲板,上层甲板上布置有作战信息中心、居住室和机械操纵室,下层甲板上布置有管路区、电池舱和柴油发动机舱。艇上仅有一个供艇员逃生用的舱口,布置在艇。根据波罗的海深度较浅等水文环境条件,海蛇级最大下潜深度仅为150米,因此无须在艇内采用球形耐压隔壁。

艇载武器

海蛇级潜艇艇艏有6具鱼雷发射管,包括4具533毫米和2具400毫米,由于受到排水量和主尺度的限制,它装载鱼雷最大数量为14枚,其中10枚为533毫米的FFV613型,4枚为400毫米的FFV431型。

FFV613型鱼雷为线导反舰鱼雷,被动寻的,重1.765吨,航速25节时射程30千米,战斗部重250千克。FFV431型鱼雷是一种专用反潜线导鱼雷,重350千克,战斗部重45千克,被动寻的,航速分为3挡,为15节、25节和35节;鱼雷以25节速度航行时,射程为20千米。此外,海蛇级还具有布雷能力。

艇电系统

海蛇级潜艇上的作战系统包括一个科尔摩根公司的潜望镜、一部I波段的导航雷达、一个电子支援设施以及一套综合声呐。该套综合声呐由艇艏柱状基阵、侦察声呐以及舷侧基阵声呐组成。艇上还安装了爱立信的A1火控系统

改进升级

海蛇级潜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现代化改装中,主要是装备了新一代“水怪级/纳肯级”级潜艇上使用的NEDPS作战指挥系统,该系统可同时对50个目标进行跟踪,对10个目标的信息诸元进行数据处理。在对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定位和攻击时,其综合处理的自动化能力很高,与此同时还可利用人工操作方式对该系统的处理过程进行补偿与修正。

海蛇亚科级尽管在瑞典海军已经服役很长时间,但总体状况还不错,并且经过了现代化改进。出售给新加坡后的改进中,主要项目是加装了空调系统和电池组冷却系统,使用铜合金制作接触海水的管路和阀门,防止热带海水极强的盐分腐蚀潜艇的各种管路和阀门。由于热带水域更适合生物生长,所以它安装了一套抑制潜艇表面海洋生物藤壶生长速度的系统。海蛇级原用的爱立信A1火控系统也更换为IPS-12数据自动控制系统。

性能数据

该级各艇

总体评价

海蛇级潜艇是瑞典二战后第一型具有本国特色的潜艇,它逐渐摆脱了世界各国潜艇尤其是德国潜艇的影子,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将X形尾舵应用于战斗潜艇的国家,从海蛇级开始,瑞典的所有潜艇均采用X形尾舵设计。在海蛇级潜艇之前,美国海军就进行过相关研究,大青花鱼号潜艇进行了X形尾舵的实艇改装试验并且获得了成功,但是并未在之后的潜艇上应用该技术。海蛇级的建成服役不仅使瑞典潜艇研制摆脱了国外风格的束缚,使自身研制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后来的“水怪”级、西约特兰级潜艇乃至哥特兰级潜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蛇级潜艇在波罗的海从事作战巡逻不需要很长的航渡时间,但对于新加坡所处的地理环境而言,其海军潜艇需要在马六甲海峡海域一带从事作战巡逻活动,活动范围远超过波罗的海。海蛇级潜艇下潜深度小、续航力小、探测能力有限,能否在新加坡周围海域内完成使命仍是未知数。海蛇亚科级尽管为适应热带海洋环境进行了一系列改装,但最后能否适应热带高温高湿环境,也是问题之一。而长久保持海蛇级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新加坡的工业生产能力、造船能力和修船技术,这些也将对新加坡提出考验和挑战。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