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凤海 :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更新时间:2024-09-21 15:39

温凤海,书法家,1959年出生于房山区,祖籍山西省。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艺术分会副会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北京东方白马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温凤海先生以独特的创意,书写的“龙”字被选为神舟七号飞船搭载作品。温凤海先生多次应邀为书刊、企业题字。

人物经历

温凤海自幼受家庭熏陶,喜好书法绘画,其伯父温正瑞楷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并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温凤海先生多次参加大型书画赛展并获奖。他所创作的“寿”字,“龙”字获得了知识版权专利。

经长期反复琢磨、创作构思,2004年农历正月初六,“寿”字的创作逐渐完善,字形似猴坐树枝上吃桃,立意新,形象美,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晚报等十多家媒体相继专访和报道,得到了同行的赞扬。

“寿”作为中华民族吉祥的象征,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其友好祝福的美意,温凤海先生将“寿”字赋予艺术性和形象性,得到了孟加拉国驻中国大使等国际友人和铁木尔·达瓦买提、经叔平等国家领导人的鼓励、赞扬和喜爱,2004年秋访美期间,特邀创作寿字数幅,为美国史丹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收藏。

因创意独特,2005年8月“寿”字搭载神六,2006年5月“寿”字被刻在武夷山世界双遗产保护区,2008年9月“寿”字石刻又在庐山落成。

“龙”字栩栩如生,就象腾飞的巨龙,寓意“中国的航天事业如巨龙腾飞,快速发展“。

2008年9月,温凤海先生以独特的创意,书写的“龙”字被选为神舟七号飞船搭载作品。

艺术特点

在书法艺术的学习和发展中,温凤海先生强调既要继承传统,同时更要体现出自己的风格,求新有创意。他认为学习书法必须从基础开始,即从楷书学起,最好是临摹古代或近代著名书法字帖。如唐柳公权、唐颜真卿、唐欧阳询、元赵孟頫的帖,领会其笔法,掌握字结构。有了基本功底之后再学行书,学好行书后再学草书。在学行书、草书的同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功底不足,又会重学楷书,这样的往复就是书法提高的过程。古代名家字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精华,从笔法、结构到作品的章法,都是前人经过长期书法实践总结出来的,我们应该继承研习,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书法从实用书法发展成为书法艺术。中国古代书法是作为一种实用技能非常普及,从基本的实用技能,升华到书法艺术,有着通俗化的一面,人人都可以学,又有着深奥的高难度的技法。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往艺术上升华一步,需要时间和功夫,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要有创新有发展。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可能千篇一律。从春秋战国到魏晋时期就形成了篆、隶、真(楷书)、行、草五种字体,就唐朝最有代表的就有柳体、颜体、欧体。不同风格字体的出现,就是书法艺术的发展创新。现代书法也应提倡创新,而这个创新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