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溪北路街道 :上海徐汇区下辖街道

更新时间:2024-09-21 17:00

漕溪北路街道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区境中部。东起宛平南路、天钥桥路,西至宜山路和沪杭铁路,南接中山南二路、龙华西路和零陵路,北靠肇嘉浜路、徐镇路。

历史沿革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七年(1847年),法耶稣会徐光启墓北侧兴建上海耶稣会会院,后又建造天主堂、圣母院、圣经院 等宗教机构,清同治三年(1864年),耶稣会创办的孤儿院迁来土山湾,还建有工场等,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成徐家汇天主堂,将其周围约1.5平方公里范围内称之为“徐家汇教堂区”,并在华山路以西建造大批两层楼房,租赁给教徒和贫民居住,形成天福里、王家堂、海星纲光里等教徒聚居地区。抗日战争前,土山湾以南大部分为分散的自然村落。抗日战争期间,少数富商来此购地造三德里等一批里弄石库门房屋,出租谋利。因受战火与灾荒影响的灾民大量流入,搭建棚屋,又出现泰东村、泰西村、工民村等新居民点。天主教有所发展,教徒增多,建国前夕已有天主教徒万余人。抗日战争期间至解放初期,徐家汇到土山湾一带,各类摊贩云集,民间艺人在此搭台卖艺,附近苏北籍居民较多,人们戏称此地为“江北大世界”。

经济概况

漕溪北路街道面积2.48平方公里,设25个居民委员会,有居民1.66万户,5.57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2.24万人。街道办事处设在漕溪北路501号。1960年2月,由原蒲东路和蒲西路2个办事处合并成立徐汇区人民委员会漕溪北路办事处。1980年3月,改名为徐汇区人民政府漕溪北路街道办事处。9月,划出天钥桥路以东、宛平南路以西、零陵路以南、龙华镇以北地区,新建宛平南路街道办事处。

社会事业

解放后,在街境内进行了大规模市政建设和住宅建设。1977年建成徐汇新村高层住宅群。80年代以来,新建华 亭宾馆、建国宾馆等20多幢高层建筑和上海大舞台上海游泳馆等现代化建筑。连同原有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徐家汇藏书楼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天文台等机构和新建的区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工人俱乐部、徐汇剧场、徐汇体育场等文化体育设施,构成了以漕溪北路为标志,大中型文体活动场所较为集中的地区。境内有大专院校4所,中等专业和职业学校4所,中学3所,小学5所。其中上海市徐汇中学、第四中学和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前身都是教会学校,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位于南丹路上的南丹公园以明代著名爱国科学家徐光启命名,内有其墓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区内有市(部)属工业企业67家、区属工业企业17家,街道经济有合作联社、华亭工贸公司、康达福利服务公司等,下属单位共计9家,其中街联社下属蒲东土特产食品经营部,年营业额从1985年的61万元上升到1990年的1070万元,1990年获上海市清除假冒伪劣商品、明码标价、优质服务优胜集体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