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尾绿鹛 :雀形目莺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31

火尾绿(学名:Myzornis pyrrhoura)是莺鹛科、绿鹛属小型鸟类,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见成3-5只的小群,秋冬季节有时甚至见到多达20余只的大群,但一般不喜集群。由于该鸟喜吃花蜜,常和花蜜鸟科混群觅食,频繁地在花丛间穿梭或在灌丛树枝间飞来飞去,偶尔也飞捕昆虫,很少下到地面活动和觅食。分布于中国、尼泊尔印度锡金王国)、不丹等东喜马拉雅山地区和缅甸东北部。

形态特征

雄鸟眼先和眼后一斑黑色,形成宽阔的黑色贯眼纹,额、头顶至枕翠绿色,各羽中央具卵圆形黑色斑,在头部形成明显的鳞状斑,前额微沾黄色,眉纹黄绿色,颊、脸、耳羽等头侧亦为翠绿色。上体亮绿或翠绿色,两翅覆羽和尾上覆羽与背同色、呈亮绿色。中央一对尾羽内翻绿色或灰绿色,外赤红色,其余尾羽内翻褐色或暗灰色,外翈亦为赤红色,所有尾羽均具黑褐色端斑。初级覆羽黑色,外翈边缘缀有绿色或橙黄色,端部橙黄色,其余翅上覆羽与背同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外翈绒黑色、多具橙黄色狭缘,往内侧飞羽逐渐转为红色,所有的初级飞羽均具白色端斑。外侧次级飞羽褐色,外翈朱红色,形成朱红色翼镜,端部转为橙黄色,尖端粉红色或红白色。内侧次级飞羽外翈黑色,内翈绿色或亦为黑色而缀有一些绿色,有的还具白色狭缘。颏、颊、喉侧亮绿色,喉和上胸棕红色,下胸、腹和尾下覆羽棕黄色或淡橙棕色。

雌鸟与雄鸟大致相似,但初级覆羽绿色,端部微白色,次级飞羽端部亦为白色。其余上体羽色亦较暗,头顶和背多呈橄榄绿色,翼镜不为朱红色而为褐黄色且面积亦较小。喉、胸茶黄色或暗绿色沾黄,尾下覆羽淡黄或淡褐色。

虹膜红色或红褐色,嘴黑色或黑褐色,脚肉色或肉黄色。

分布范围

火尾绿鹛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王国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岛。在中国分布于四川省西部康定市云南省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泸水市澜沧江和怒江间山脉以及西藏自治区南部。

栖息环境

火尾绿鹛主要栖息于海拔1600-4000米的山地森林、竹林、杜鹃灌丛、矮树丛和高原草甸与灌丛中。在印度次大陆和中国西藏,火尾绿鹛在夏季生活在海拔2000-3950米之间。在不丹尼泊尔,可以观察到它们在海拔2800米以上,在冬季下降到1600米。在缅甸,夏季生活在2440-3660米之间,冬季迁徙至1600米。在中国,很少到达海拔4265米的高度。

生活习性

行为: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见成3-5只的小群,秋冬季节有时甚至见到多达20余只的大群,但一般不喜集群。由于该鸟喜吃花蜜,常和花蜜鸟科混群觅食,频繁地在花丛间穿梭或在灌丛树枝问飞来飞去,偶尔也飞捕昆虫,很少下到地面活动和觅食。

食性:嗜吃花蜜。也吃昆虫、蜘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树木汁液及浆果等。

主要价值

火尾绿鹛羽色艳丽,又嗜吃花蜜,在传递花粉中具有一定作用。

繁殖方式

尼泊尔印度繁殖季节为4-6月。9月中旬可以看到伴侣们带着早成雏,这说明筑巢周期相对较长。巢是由父母双方共同建造的,它是球形的结构,主要由泡沫制成,装饰着杜鹃花属树皮。它放置在堤岸上或地面上长满青苔的地面上1-6米之间。它也可以放置在衬有地衣杜松树干上。卵是白色的。卵的大小和孵化时间未知。雏鸟由父母双方喂养。

保护级别

火尾绿鹛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种群现状:火尾绿鹛在中国主要见于云南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南部等少数地区,不仅分布区域狭窄,而且种群数量稀少,特别是在西藏地区更属罕见。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The IUCN Red List.2024-02-07

(2023年)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 - 规范性文件 - 宁乡市政府门户网站.宁乡市人民政府.2024-02-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