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母 :蓼科蓼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1:51

火炭母(黑枕黄鹂普通亚种:Persicaria chinensis (L.) H. Gross),为蓼科蓼科萹蓄属(Persicaria)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火炭母分布在中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不丹尼泊尔锡金王国、缅甸、泰国等国家,而在中国全国均有分布,主要的产地为广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等。常见于潮湿之地,生于溪边、沟边、山谷、山坡、路边灌丛、家庭花园、河岸边等。

火炭母植株高达1米。茎直立或蜿蜒,无毛,多分枝。叶卵形或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平截或宽心形,下面有褐色小点;下部叶基部常具叶耳,上部叶近无柄或抱茎。头状花序常数个组成圆锥状,花序梗被腺毛;苞片宽卵形,膜质;花白色或淡红色;花被5深裂,白或淡红色,花被片卵形,果时增大。瘦果宽卵形,具3棱,黑色,光亮,包于肉质蓝黑色宿存花被内。

火炭母地上部分及根部均可入药。如地上部分味辛、苦、性凉、有毒,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的功效;主治痢疾腹泻,咽喉肿痛,白喉肺热咳嗽百日咳肝炎带下病,跌打损伤等。其株形漂亮,叶色、花果独特,适宜作小灌丛植、绿篱、地被绿化观赏等。火炭母还可作品质较高的有机肥,能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与产量;也能作为土壤修复植物种植。

历史考证

名称考证

在中国,火炭母异名众多。其始载于宋代《本草图经》,列于外草类卷第十九,书中记载:“火炭母草,生南恩州原野中。” 后《证类本草》《食物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婴儿论》《生草药性备要》均仿《本草图经》,以火炭母草名之。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浚曰:“火炭母草,宋《图经本草》始录,形状与图极符,俗呼乌炭子”,故发现火炭母的异名乌炭子。在清代以前,以火炭母草、火炭母、乌炭子称呼为主。整理中国现代的本草著作,发现各地叫法不一,如赤地利、黄鳝藤、火炭毛等;同时也发现有少数民族名称的记载,如火炭母壮药名为“勾莓”,瑶药名为“独探咪”。

分布考证

中国古籍《本草图经》记载:“火炭母草,生南恩州(今广东恩平、阳山一带)原野中。”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火炭母草,宋《图经本草》始录,今南安平野有之。”可见古代中国广东省福建省已有使用火炭母的记载。

主要变种

主要变种有宽叶火炭母(Persicaria chinensis var. ovalifolia)、窄叶火炭母(Persicaria chinensis var. paradoxa)、(Persicaria chinensis var. hispida)。宽叶火炭母与原变种主要区别是叶宽卵形或椭圆形,叶形长而宽。窄叶火炭母与原变种主要区别是叶宽披针形,叶略长而较窄;硬毛火炭母与原变种的区别是叶两面被糙硬毛,茎、枝具倒生糙硬毛。

分类

命名

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Linnaeus)根据采自中国和印度的标本发表了火炭母一种。

分类变动

火炭母曾作为海葡萄属(Coccoloba)的成员;1838年,英国植物学家约翰·林德利(John Lindley)以相似的果实和花部特征,将火炭母作为模式种建立了一个新属,即Ampelygonum,但并未被广泛接受;1841年,法国植物学家(Édouard Spach)将蓼科头状蓼组(Persicaria sect. Cephalophilon)提升为属(Cephalophilon),其中包括火炭母;1913年,研究者又将火炭母转移到春蓼属(Persicaria)。现今,传统上火炭母归属于广义蓼属头状蓼组,但从目前的证据来看,火炭母应置于春蓼属下的头状蓼组。

亲缘关系

在春蓼属头状蓼组内,火炭母的近缘种是头花蓼(Persicaria capitata),叶表皮微形态研究表明,此2种与平卧蓼(Persicaria strindbergii)的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多边形,垂周壁为弓形。虽然火炭母与头花蓼非常相似,但前者可以通过花被在果时增大为肉质,托叶鞘顶端偏斜,而容易与后者相区别。

形态特征

火炭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达1米。

茎、叶

茎直立或蜿蜒,无毛,多分枝。叶卵形或长卵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平截或宽心形,下面有褐色小点,无毛,下面有时沿叶脉疏被柔毛;下部叶叶柄长1~2厘米,基部常具叶耳,上部叶近无柄或抱茎,托叶鞘质,无毛,长1.5~2.5厘米,偏斜,无缘毛。

头状花序常数个组成圆锥状,花序梗被腺毛;苞片宽卵形,膜质;花白色或淡红色;花被5深裂,白或淡红色,花被片卵形,果时增大;雄蕊8枚;花柱3枚,中下部连合。

瘦果宽卵形,具3棱,黑色,光亮,长3-4毫米,包于肉质蓝黑色宿存花被内。

分布

分布范围

火炭母分布在中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不丹尼泊尔锡金王国、缅甸、泰国等国家,而在中国全国均有分布,主要的产地为广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等。

栖息环境

火炭母常见于潮湿之地,生于溪边、沟边、山谷、山坡等。在原生分布范围之外,它还可以生长在其他受人类干扰的区域,如路边灌丛、家庭花园、河岸边等,它还作为禾本科杂草在农田和茶园中生长。

习性

习性

火炭母花期 7~9 月,果期 8~10月。喜阳光湿润的环境,耐寒、耐热、耐旱、耐半阴,忌暴晒,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高盐度,喜肥沃的土壤。

适应性

火炭母的茎会随所处的环境而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例如在开阔而周围没有什么矮小植物的环境中,火炭母通常会匍匐生长,这样既能满足阳光的需求又能通过节上生不定根补充更多的水分;而在周围有较多矮小植物共同相处时,火炭母通常会上升或直立生长,甚至呈攀援状,这也许是争夺阳光而发生适应性进化的结果。

繁殖

火炭母通过虫媒传粉,其传粉者包括半翅目鞘翅目、缨翅目、膜翅目的多种昆虫。东方蜜蜂(Apis cerana)是火炭母的最常见、最重要的访花昆虫,花粉附着在其身体上的数量最多;蓟马科动物(Thripidae)也是常见的访花昆虫,大部分情况下,只在一朵花内移动,偶尔移动到同花序相邻的花中,但在起到传粉作用的同时,也会造成花朵的损害。火炭母有两种传播方式,种子传播和营养传播;营养传播通过破碎的植株重新发芽进行。

栽培

人工繁殖

包括种子繁殖、插繁殖、组织培养等人工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营养土由腐殖土、珍珠岩、自然土壤由一定比例组成,使用前混合均匀,用药剂熏蒸,或喷洒杀虫剂消毒。将营养土装入育苗盘中,边装边压实,用前浇足水。在露天条件下搭小拱棚,将装好营养土的育苗盘两两短头相对而放,苗床上方用竹子搭拱棚,最后在拱棚上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

扦插繁殖

火炭母扦插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扦插枝条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发育良好的枝条;采前喷洒多菌灵防病,采后置于阴凉处进行制穗,下剪口剪成平口。插好后补水及喷施多菌灵溶液,然后搭架、 盖膜、遮阳。

组织培养

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的幼树当年生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乙醇浸泡、消毒清洗后,切成茎段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先全暗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置于光照的环境下培养,直至诱导形成从生芽。转入增殖培养基,接种后先全暗培养直至萌生侧芽,然后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获得从生芽,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上培养至生根,生根33天后,置于自然光照下炼苗并移栽。

采种播种

在10~11 月火炭母种子变紫黑色时进行采集, 采后不去皮, 直接放在通风处晾干,常温放至第2年春天3~4月再进行播种。播种后覆土、浇水盖膜。

苗期管理

阴天时去除遮阳网,阳光充足时遮上遮阳网。当小苗出土后或大部分扦插苗生根时,慢慢调整遮阳网,逐渐增加透光量,并把薄膜渐次拉起,4~5天后即可全光照下让其自然生长,此时需注意及时补水。 在4月中旬禾本科杂草开始生长时, 及时进行除草, 以免影响生长。

生态

火炭母对重金属镉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可清除重金属污染。另外,当暴露在HF环境中时,火炭母较为敏感,可作为一种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植物。

危害

火炭母是一种快速生长的草本植物,它抗性较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都能快速生长。快速生长和传播的能力会影响其所在植物群落的结构及群落中其他植物的生长,甚至引起其他植物的窒息和死亡。在茶园中较为常见,会作为一种杂草覆盖茶树并阻塞排水系统。新西兰生物安全局在风险评估中将该物种描述为“一种高度侵入的植物,会覆盖其他植物和树木的表面并使其窒息。”2014年,大西洋濒危生态系统(PIER)将其列为夏威夷等地区的入侵物种。

控制火炭母的蔓延具有化学和生物两种防治方式。可使用草甘膦溶液连续喷施进行化学防治,或是利用鞘翅目某种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用途

医学药用

火炭母含有黄酮酚酸类、甾体类以及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黄类是主要的化学成分。其地上部分及根部均可入药。地上部分味辛、苦,性凉,有毒。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的功效。主治痢疾腹泻,咽喉肿痛,白喉肺热咳嗽百日咳肝炎带下病,肿,中耳炎湿疹,眩晕耳鸣,角膜云,跌打损伤。根部味辛、甘,性平,具有补益脾肾,平降肝阳,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能。主治体虚乏力,耳鸣耳聋,头目眩晕,白带,乳房炎肺痈,跌打损伤。

园艺观赏

火炭母株形漂亮,叶色、花果独特,适宜作小灌丛植、绿篱、地被绿化观赏等, 其耐修剪,适应性极强,宜成片种植,群体观赏效果好,是优良的彩叶地被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其他用途

火炭母含有较高的氮、磷、钾元素,是品质较高的有机肥,能够解决土壤养分不平衡、土壤酸化等问题,并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与产量。还可利用其对重金属镉的富集特性,将其种植于矿山土壤、污泥或水体中,可吸收积累重金属镉,并将其大部分转运到地上部分,以达到修复的目的。

相关研究

宋姗姗等分别用牛津杯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火炭母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并测定不同浓度火炭母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线虫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火炭母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抑菌活性。沈幸玲等通过对照试验的方法探究火炭母口服液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火炭母能缓解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导致的小鼠肝损伤,以8g/kg给药剂量效果较好。

参考资料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4-28

火炭母Persicariachinensis.植物智.2023-04-28

CABI.Persicaria chinensis.2023-05-0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