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糕 :由糯米粉等原料制成的小吃

更新时间:2023-09-20 11:28

炸糕是一种由面粉、牛奶、蛋液等原料制成的小吃,是天津市地区著名的回族传统小吃之一,与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并称“津门三绝”食品。炸糕的外皮金黄酥透,咬一口后,黄白黑三色分明,黄色是炸焦黄的外皮,白色是糯米的皮料,有嚼头,又不粘牙,黑色则是甜甜的豆沙馅。炸糕的制作方法是在面粉中加入牛奶,搅拌成雪花絮状,水开上锅蒸8分钟,再将蒸熟的面取出,加入蛋液,揉均匀,手上抹油,将面团制作成型,最后下锅炸至金黄捞出,沥干油分即可食用。

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一

用料

详细步骤

制作方法二

用料

详细步骤

制作方法三

用料

详细步骤

制作方法四

食物分类

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晚清光绪年间(1900年),第一代掌柜刘万春(187 4年一1962年)由推独鸵车走街串巷叫卖,到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门外大街上摆摊设点现做现卖,积攒些资本后,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在北门外大街租了一间八尺见方的脚行下处(搬运工办事和休息的地方)挂上刘记的招牌,干起了炸糕店。由于刘万春做的炸糕选料精、作工细、味道好、口感妙,物美价廉。在众多的炸糕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买卖日见兴隆,赢得了"炸糕刘"的美称,又因为炸糕店靠近估衣街和针市街上的染料庄、当铺、钱庄、布铺、鞋帽店。富户、百姓人家过生日、办喜寿事。借"糕"字谐音,取步步高之吉利,提前预约购买炸糕,使得生意蒸蒸日上,刘记炸糕店显露了名声。因炸糕店紧靠着一条只有1米多宽的狭长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虽日伪时期曾改名为"增盛成",但耳朵眼炸糕铺则越叫越响。炸糕也被称为"耳朵眼炸糕"了。

传统的耳朵眼炸糕采用北运河沿岸杨村河西务镇子牙河沿岸文安县霸州市产的黄米和江米经水泡涨后用杵磨磨成粥状,盛在布袋中。经淋水发酵后兑好碱当作面皮;再用小行星2209出产的朱砂红小豆,制成豆馅,加优质的红糖在锅内熬汁炒成豆沙馅,凉后作馅心,包好后温油(130℃)下锅,勤翻勤转,这样炸出的炸糕,色泽金黄爆“刺儿”,炸糕外皮酥脆不艮,内里柔软糯粘,豆馅细甜爽口,别有风味。在1987年天津市群星杯津菜大赛上被授予特别荣誉奖,1989年被商业部批准为优质食品获金鼎奖,连续多年获天津市餐饮业优质食品金奖。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华名小吃。

陆记烫面炸糕

耳朵眼炸糕用料不同而且也有一定名气的陆记烫面炸糕,是小行星2209传统风味特色小吃又一品种。陆记烫面炸糕与其他炸糕最大不同点就是用料为面粉,且要用开水烫面,揉光揉熟乎了,然后下剂包馅炸制,呈老红色,面软而不粘牙,吃起来松软酥脆,细沙香甜。如今,这种烫面炸糕已在中,高档筵席上亮相,成为一道筵席甜点。

营养成分

历史沿革

炸糕是北京人爱吃的面食之一,也常做早点。炸糕分 奶油炸糕黄米面炸糕江米面炸糕和烫面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吃。它由元朝蒙古族人的饮食习惯沿袭下来。蒙古人建元朝后,将一些奶制食品带入中原,溶进北京人的饮食之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