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960年在河北创立的公立学校

更新时间:2024-09-20 22:12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燕山大学自动控制系,始建于1960年。

长期以来,学院注意与田纳西大学伯明翰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以及德国日本法国等国的多所大学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长期保持着频繁的技术及人才交流。全院师生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力争将信息学院建设成为专业特色鲜明,学科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在国内信息学科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强院。

学院简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燕山大学自动控制系,始建于1960年。1983年,无线电技术(1994年更名为电子工程,1999年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及应用两专业脱离自动控制系,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组建计算机工程系。1996年1月,计算机工程系更名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1998年7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5年,学院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成为学校受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四大强势特色学科之一。2016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代表中国接受了《华盛顿协议》国际专家的评估考察,为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正式成员做出重要贡献。

目前,学院下辖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光电子工程系、软件工程系、教育技术学系和一个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学院拥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本科专业,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院现有教职工197人,教师140人,教授48人(含博士生导师23人),副教授6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3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59人,硕士研究生745人,博士研究生102人。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科技奖励

2017年9月,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孔令富教授、李英伟教授科研团队荣获2017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共获批20项、二等奖49项、三等奖78项,其中一等奖具有申报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资格。近年来,我校广大教师在科研工作中注重将科研选题和国家重要行业领域的重大需求相结合,发挥学科的科研优势,积极开拓,解决生产和技术领域的科研难题,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次获奖是我校近几年在石油和化工行业所取得的最高奖项。

省部级科研奖励

科研项目

信息学院承担着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以省部委各种基金与攻关项目,近几年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曾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2006年~2008年在Applied Physics : Lasers and Optics 、Chinese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Technology、IEEE Trans. Geosci. Remote Sensing、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46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42篇,其中SCI收录28篇、EI收录205篇。

燕山大学上榜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年10月,由燕山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毕卫红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海水总有机碳光学原位传感器及在线监测仪研发”项目启动会在燕山大学召开。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史庆周、余梅生侯蓝田、杜文升、于荣金孔令富

教学成果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提名论文(3篇)

教学交流

2015年4月,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成立“全国光电专业秦皇岛市教师培训基地”,基地挂靠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由毕卫红教授任基地主任,齐跃峰教授任基地副主任。秦皇岛光电基地按照光电教指分委教师培训计划,每年7月下旬都会在燕山大学举办“全国高校光电信息类课程教师研修班”

2017年全国高校光电信息类专业教学主管院长(系主任)会议在燕山大学举办。据悉,这是首次针对新工科建设召开的全国高校光电信息类专业教学主管院长(系主任)会议,会议加强了燕山大学光电相关专业与全国各兄弟院校之间的联系,扩大了在国内高校中的影响力,有助于促进燕山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学科建设

信息学院拥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授予学科。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是燕山大学受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四大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之一,2005年被批准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本学科群注重开拓研究方向和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紧跟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主要研究方向有:光电传感网络、特种光纤与光电器件、非线性系统与故障诊断、智能信号处理与识别、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控制、数据库理论与数据挖掘、软件柔性与协同技术、实时虚拟场景绘制与仿真等。学科优势为:具备承担大型科研项目的能力;拥有完善的科研平台;具有培养优秀人才的师资队伍和环境。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2003年1月,下设的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为国防重点学科、河北省重点学科。站内有河北省特种光纤与光纤传感重点实验室,并拥有河北省光电子与通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实验设备先进,科研任务饱满,经费充足;研究水平处于学科前沿,特色鲜明,部分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研究方向有:特种光纤与红外技术;新型传感器理论与应用;电磁测井技术与应用;智能信息处理;非线性光学与光信息处理;新型电子材料与薄膜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2012年。本学科拥有完备的学科体系和支撑环境,下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河北省计算机虚拟技术与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软件中心,是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理事单位。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电子交易安全与网络性能优化;数据库理论与数据挖掘;软件柔性与协同;实时虚拟场景绘制与仿真。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专业学位授权学科

重点学科

电路与系统

燕山大学电路与系统学科   于1978年开始招硕士研究生,1996年被机械工业部评为部级重点学科,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转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03年批准设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获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隶属于河北省“信息科学与技术”强势特色学科群。

本学科拥有完善的科研平台,依托河北省“信息科学与技术”强势特色学科群,在多个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与研究特色。结合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建设主战场面临的关键技术和重大社会需求,瞄准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的重大需求,本学科形成了五个主要学科方向:(1)光电检测及传感网络:海洋环境生态监测与通信网络技术、大型机械装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数据处理等方面研究;(2)电磁场理论及应用:电磁场理论与技术,微波与毫米波理论与技术,激光理论与技术,电子系统应用等方面研究;(3)图像处理与信号感知:信号稀疏表示、压缩感知、压缩成像、超分辨率、模糊图像复原及神经信息处理等;(4)多源信息智能感知: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和多源信息检测及融合技术;(5)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的监控测量与故障诊断、机械人自主学习与行为规划等方面研究。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于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评为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2000年转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同时,也是河北省重点资助建设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科所对应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科现有河北省计算机虚拟技术与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学科现有教师90名,其中教授23名(含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25名,讲师及工程师23名,研究生指导教师6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83%。重点学科拥有建筑面积2150平方米,仪器设备1320台套,设备总值2500万元,固定资产总值3700万元。经过多年的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学科已成为河北省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对提升河北省的信息技术创新能力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学科设有光学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目前已经形成特种光纤制备与特性表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与光纤器件、光纤传感与传感网和光电监测与成像技术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本学科具备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并拥有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产业创新团队、省教学团队以及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学科拥有实验室2150平方米、万元以上高精密仪器设备181台套、设备总值1778多万元,固定资产总值2643万元。

本学科现有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31人,具有国外博士学位2人,留学归国人员8人,45岁以下人员27人,是一支朝气蓬勃、极富创新能力的队伍。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三三三人才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1人。

近年来,本学科在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物理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共计6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8项,出版国家科学技术著作基金支持的专著2部。主持国家重大课题6项、各类省部级与企业项目100余项。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