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眼马钱 :牛眼马钱

更新时间:2024-09-21 15:14

藤状灌木。除花序被毛外,余均无毛;小枝常变态成为螺旋状曲钩,钩长2-5cm。叶对生,全缘,圆形至卵状渐尖,基脉三出,老叶草质。聚伞花序小,顶生,三歧;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有香味6浆果球形,径约2—3cm,光滑,红色或橙红色。

牛眼马钱

种中文名:牛眼马钱

种拉丁名:Strychnos angustiflora 乔治·边沁

中国植物志:61:234

英文植物志:15:326

种别名:牛眼球、高眼睛、车前

形态特征

藤状灌木。除花序被毛外,余均无毛;小枝常变态成为螺旋状曲钩,钩长2-5cm。叶对生,全缘,圆形至卵状渐尖,基脉三出,老叶草质。聚伞花序小,顶生,三歧;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有香味6浆果球形,径约2—3cm,光滑,红色或橙红色。

地理分布:产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生   境:生低丘陵山地疏林、海边灌丛中。

毒   性:果实、种子及木质部最毒,树皮和幼叶次之。人中毒后主要出现颈面僵硬、全身肌肉痉挛;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牙关紧闭、散瞳,继之出现角弓反张,在1—2分钟后可以缓解,若如受到外界刺激则又反复发作,还有痉挛和震颤,终因昏迷、呼吸停止而死【A-1,9】。根和叶子可作捕兽药,还可药用治疗跌打损伤。海南岛部分地区用其去掉种子的果肉酿酒。

化学成分:种子含柯楠型(corynsnthe)结构的生物碱牛眼马钱灵(angustoline)(,51—21)、牛眼马钱亭(angustine)(51—22)、牛眼马钱(ongloddine)(51—23),它们都已人工合成【66—71】。

毒   理:种子含柯楠型(corynsnthe)结构的生物碱牛眼马钱灵(angustoline)(,51—21)、牛眼马钱亭(angustine)(51—22)、牛眼马钱啶(ongloddine)(51—23),它们都已人工合成【66—71】。

属中文名:马钱属

属拉丁名:Strychnos

科中文名:马钱科

科拉丁名:Loganiaceae

本科概述:约35属800种,分布于热带温带地区。我国产9属约50种,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和西南,有毒种分布于下列3属:醉鱼草属(BuddletaL.)、钩吻属(GelsemiumJuss.)和马钱属(StrychnosL.)。钩吻和引种栽培植物马钱子是本科中最重要的剧毒植物。马钱科中有毒植物的剧烈毒性久已为人所知。我国历代本草及医书上对钩吻和马钱的毒性都有详细记载,如《唐本草》:“野葛生桂林市以南,彼人通名钩吻,…蔓生,人或误食其叶者,皆致死,”;《本草纲目》称钩吻“辛、温、有大毒”;《梦溪笔谈》载:“此草人间至毒之物,不可药用。”清·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云:“胡蔓藤(即钩吻)合香,焚之,令人昏迷”,传说中的“梦香”既为此植物制成。钩吻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有毒植物,毒性很大,2—3片叶子就可引起人的中毒,主要出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民间草医多作外用药,也有内服祛风、除湿、消肿和止痛,常发生中毒死【1,5】。马钱种子即《本草纲目》一书中“马钱子”,称有“大毒”。《本草原始》记载:“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死,狗中其毒,刷苦痛断肠而毙,若误服之,令人四肢拘挛”。南美洲土著居民利用毒马钱(StrychnostoxiferaSchomb.ExBenth.)制做毒箭来猎兽【6】。马钱属植物在我国集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岛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可做药用,经泡制加工后内服治结核病偏瘫,外用消肿止痛,有的还是常用兽药,因毒性甚大,泡制不当易引起人和家畜中毒【7】。醉鱼草属钩吻属和马钱属的植物化学成分及毒理作用均有各自的特点和重要区别。醉鱼草属主要含鱼毒成分,已知为倍半萜和黄类化合物。胡蔓藤属和马钱属植物一般具强烈神经毒性,他们的有毒成分虽都属吲类生物碱,但化学结构类型也不完全相同。这些特点为植物化学分类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主要有毒成分有以下几类:一、氧吲哚生物碱氧吲哚生物碱(oxindolealkaloid)是一类具氧吲哚母核、有C—3螺环取代生物碱的统称,结构通式如下式。它们首先是从本科钩吻属中得到的。早在三十年代,我国赵承嘏陈克恢等人对中国钩吻和美洲钩吻(Gelsemiumsempervirens(L.)Ait.F.)进行了较多的化学和毒理研究。五十年代以后陆续确定了其中大部分的结构,有些重要有毒成分如钩吻素子、丁和己等近期才予查清。迄今为止,先后从这两种植物中分离出21种吲哚生物碱,其中有13种均属氧吲哚生物碱,如钩吻素甲(gelsemine)(51—1)、钩吻素己(ge-lsenicine)(51—2)等【8-15】。在天然界,除本科含有外,近年来在茜草科帽蕊木属(Mitragy-naKorth.)和钩藤属(OuroupariaAubl.)、夹竹桃科萝芙木属(RauwolJoriaL.)等都发现了若干新的氧吲哚生物碱【16,17】。氧吲哚生物碱和其他未知结构的钩吻属生物碱的毒理作用主要明显抑制脑和脊髓的肌萎缩侧索硬化,导致全身肌肉无力,呼吸抑制、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全身震颤,因呼吸衰竭而引起死亡。:有些生物碱还有土的宁样惊厥作用。在这一类化合物中,目前巳知活性最强的是美洲钩吻中的钩吻素乙(gelsemicine)(51—16)和新近从中国钩吻中得到的钩吻素己(51-2),后者的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0.185mg/kg【9,12】。二、士的宁类生物碱土的宁(strychnine)(51—3),又称番木鳖碱,是马钱属中代表性的有毒成分,是复杂结构的吲哚生物碱。在近200种本属植物分离得到的约230种以上的生物碱中,绝大多数具有与之相似的结构。土的宁(51—3)及其类似结构的生物碱是早巳知道的中‘枢神经惊厥剂,引起中枢和脊髓神经的强烈兴奋和惊厥,它们是脊髓中重要违质一甘氨酸拮抗剂;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药和药物【19】。它们有很强的毒性,因此,含有它们的马钱属植物均有很高毒性。化学和生源关系的研究表明,士的宁类生物碱与双季胺双吲哚类生物碱如毒马钱子碱(toxiferine)I和箭毒碱(curare-alkaloid)E(51-4)、G(51—5)等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对本科植物,尤其是对作为箭毒来源的马钱属植物研究较多,从毒马钱等植物中已分出40种以上的双季胺双吲哚生物碱,其中毒性最大、最重要的如毒马钱碱I,箭毒碱E(51—4)、G(51—5)等,它们是目前已知最强的神经拮抗剂之一。毒马钱碱I对小鼠静脉注射LD100为23/Jg/kg,箭毒碱E和G的LD100分别是8tag/kg和12μg/kg,其活性为α—简箭毒的100倍以上【20】。三、倍半类化合物它们是醉鱼草属植物中的毒鱼成分,包括醉鱼草素(buddledin)A(51—6);B(51—7)、C(51—8)。现已知它们对鱼类有较强毒性,对其他动物的毒性未见报道。醉鱼萆素A(51—6)等是首次发现的具石竹烯骨架(caryophyllenes)的有毒化合物【21】。此外,钩吻属植物中毒能产生催眠、沉睡或昏迷等现象,但用目前已知成分的毒理作用却不能完全加以解释。本科蓬莱葛属(GardneriaWail.)的某些植物亦富含吲哚生物碱,有的表现轻度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该属植物的成分和生理活性也是值得注意的【22—26】。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