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燕 :王少燕

更新时间:2023-11-10 15:49

王少燕(1916-1995)又名王肇烟,现代著名讽刺喜剧作家。原籍四川永川县。建国前主要从事民主革命活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四川旅外抗敌演剧队队长。建围后从事戏剧创作,代表作《主住外传》包括:“葡萄烂了”“公费病人”“儿女情长”等独幕讽刺喜剧,公演后有一定影响。1957年被划为被划为右派分子,下放怀来县沙城劳动十年后任张家口市晋剧团编剧。1979年右派改正后返回北京市

作品评论

1950年代在独幕讽刺喜剧创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另一位剧作家是王少燕,其主要剧作有《葡萄烂了》、《公费病人》、《儿女情长》、《春光明媚》和《墙》,前四个剧本曾合为一集以《主任外传》为名于1957年出版。王少燕的独幕喜剧多为刺“官”之作,对行政机关里中下层干部中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等工作作风以及自私自利、脱离群众、贪图安逸等思想意识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

《葡萄烂了》中的某市供销总社陈主任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想当然地“按照全市人口平均以每人一斤计算”而收购了大批葡萄,结果几十万斤葡萄从外地源源不断地运来,又一批一批地烂掉。他一会儿自作聪明地指示把葡萄卖给酒厂酿酒,一会儿突发奇想通知全社职工拿着秤杆上街当“无证小贩”。作品通过陈主任面对“葡萄烂了”的事实所作的可笑表演,对主观武断、作风漂浮的官僚主义者给予了无情的抨击。

《公费病人》中的陈主任则钻公费医疗的空子,为贪图安逸,没病装病,赖在医院不肯离去。剧作既讽刺了革命干部中某些自私自利、只图安乐和享受的腐化堕落之徒,又客观上暴露了公费医疗制度的弊端。

《儿女情长》里的陈主任听说母亲从乡下进城来了,先是为了能使母亲留在家里做保姆而与妹妹陈股长发生争执,及至母亲到来,看到她已是满头白发、老态龙钟,又极力想将母亲推出门去,于是转而与妹妹互相推诿、讨价还价,最后得知母亲手上有一张千元钱的汇票,因对汇票垂涎三尺立刻对母亲又换了一付面孔。避役似的陈主任兄妹自私自利、见钱眼开、寡情薄义、丧失天良,是革命队伍里道德沦丧、灵魂堕落之徒。

《春光明媚》里的陈主任则是一个典型的教条主义者。他“一天到晚谈思想教育,从不关心大家的生活”。单位职工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来到郊外公园春游,陈主任却把这当作做社会主义工作的好时机,一会儿找这个谈郊游的目的、生活的意义,一会而找那个谈正确的恋爱观和在公园跳集体舞的不良影响,最后要求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就地集合听他作思想教育报告,甚至捏造局长指示,停止郊游,回去整顿思想。陈主任的一套形式主义的政治思想工作方法,徒有其表,毫无实效,自然遭到了人们的抵制和唾弃。

《墙》里的局长则基于安静、保密和安全这三条理由,竟要求在自己办公室的过道上筑起两堵“砖和水泥”的“墙”。最后“墙”筑成了,群众进不来了,他也出不去了。王少燕的讽刺喜剧善于制造喜剧情境、大量运用夸张、象征甚至荒诞的手法,对各种官僚主义作风和形形色色的落后腐朽思想意识给予无情的嘲讽和抨击,风格明快、泼辣,显示了独特的个性。

(论1950年代独幕话剧创作潮 (节选) 作者:胡德才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人物履历

王少燕(原名王肇烟)生于1916年,四川省永川县人,地主家庭出身,本人成份自由职业者

1924年-l927年 四川省铜梁区正谊小学读书。

l928年-l930年 四川成都成城中学读书。

l931-1934年 北平台湾辅仁大学高中读书。

1935年2月-l935年7月 上海中文速记打字学校学习。

1935年8月-l935年11月上海俞氏中文打字机工厂管理员。

1936年2月-1936年4月 四川省县政人员训练班速记员。

1936年5月-1936年7月 四川陆军教导队速记员(按上尉工资额支薪,无军衔)。

1936年8月-1937年10月 四川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三等科员。

兼任成都华西日报记者及该报附设中文速记学校教员

抗战爆发时任华西日报战地特派记者(37年8月-10月)

(社会活动:参加成都市当时的救亡运动。从事新演剧运动,任 成都剧人协社理事)。

1937年11月-1939年11月 任四川旅外抗敌演剧队队长。

1939年12月-1940年7月 任成都演剧服务社负责人。

1940年8月-1942年2月 任成都华西日报记者?

(社会活动;任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成都分会理事,负责主办“记者之家”)。

1942年3月-1943年4月 任成都华西日报董事、主笔。(主持募基金话剧演出)。

为邓锡侯收�日本华语广播稿(约四�月,按绥署少校报务员工资额付酬,无军衔)。

(社会活动:挂川康通讯社记者名义继续主持成都市青年记者学会工作,并参加创办成都“经济快报”)。

1943年5月-1944年7月 任成都华西日报采访主任

(社会活动:继续主持成都青年记者学会工作)。

1944年8月-1945年8月 因成都华西日报被中国国民党接办,退出报社,无工作,筹办读 书会,在赴渝邀请邓初民教授时被国民党特务跟踪,为此逃往老家乡下躲避约三个月,再返�成都,读书会未办成,赋闲在家约半年时间

1945年9月-1946年7月 任重庆民主星期刊付主编

(社会活动:参加当时重庆市的民主革命运动)。

1946年8月-1947年2月 筹划民主星期刊迁往上海市出版,未成留在上海做生意约半年时间。

(社会活动;负责联系重庆民主青年社留沪社员,组织学习。参加上海当时一些民主革命活动)。

l947年3月-1949年3月 由上海回重庆出席民主青年社首次代表大会,留往重庆经商度日。

(社会活动:同中共地下党员朱拖清同志取得联系,从事秘密投寄“挺进报”等活动。参加当时重庆的一些民主革命运动)。

1949年4月 离开国统区经香港特别行政区转道进入解放区

建国后从事戏剧创作

(王少燕自书《�人简历》)

王少燕投奔解放区和建国后的主要工作经历

1949年4月王少燕离开重庆市转道香港乘英国轮船冒险过台湾海峡,历时9天9夜到达天津市。次日在北京饭店见到邓初民先生,邓立即写信给当时的团中央付书记兼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廖承志,信中写道:“王同志过去从事民主革命十余年,他和你院吴雪同志在抗战初期组织旅外演剧队……”因当时吴雪出国未回,为及早参加革命工作又通过在成都共同搞过救亡运动的冯诗云介绍,到中华全国总工会文教部工作了短时期,后调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

1950年冬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朝鲜,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政治部文工团编导研究室主任。(当时将三�年幼的孩子放在北京,两�大的寄宿在香山慈幼院小学,另一�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寄托在青年艺术剧院的儿童剧团,因他们的母亲当时还在重庆工人日报工作未调北京)

1952年冬 从志愿军归国后仍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先后任院工会主席、创作组组员、艺委会秘书等职。

1954年至1957年 调全国文联任学习处秘书、后任文艺俱乐部办公室付主�(当时主�是郭沫若)

其间: 1955年 发表剧本《葡萄烂了》。

1956年 发表剧本《公费病人》。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为会员。

1957年 发表剧本《儿女情长》、《春光明媚》、《墙》。出版�人独幕剧集《主任外传》。反右中被划为右派分子。行政处分降约5级(由文艺7级降为行政19级)

1958年 随同全国文联干部下放劳动锻炼小组到了张家口市怀来县农村劳动锻炼改造。

1959年 在怀来县沙城人民公社劳动

1960年2月 首批摘掉右派分子帽子,调怀来县委会编写《怀来县志》,后调县文教局 工作。

1961年11月至1979年右派改正后调张家口专区青年晋剧团�编导。

其间:1962年9月至1963年9月 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以民主党派中的无党派人士身份入学)。学习结束后调张家口专区戏研室工作。

1964年派赴怀来县土木公社�四清工作队员。

1965年调回青年晋剧团。

1966年随剧团参加赤城农村四请,8月底回张家口市参加文化大革命,1968年隔离审查

1979年 右派问题改正后,返回全国文联工作,恢复级别待遇直至离休。1995年12月去世。

(根据王少燕自述材料整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