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猫鲨 :栖于缝隙或洞穴中的夜行鱼类

更新时间:2024-09-21 00:58

斑猫鲨(Atelomycterus 平鲉科)是猫鲨科中的一种小型鲨鱼。

形态特征

斑猫鲨体形修长,圆柱形,最大体长可达70厘米;体坚硬,皮厚。头略纵扁,吻短而圆钝,吻长约与眼径等长。眼中大,下眼睑上部分化成瞬褶,距第一鳃孔与距吻端约等长。鼻孔小,近口部,具口鼻沟;前鼻瓣大型,呈宽三角形,向后延伸至口裂部,但无鼻须。口大,浅弧形,上下唇褶发达;齿小、三齿尖型,中齿尖最长。喷水孔小,紧贴于眼后。盾鳞具3棘突1脊突。背鳍2个,第一背鳍略大于第二背鳍,前缘圆凸,后缘凹入,上角圆钝,下角尖突,两鳍同型;第一背鳍起点位于腹鳍基底中部上方;第二背鳍起点与臀鳍基底前部相对;胸鳍略小于第一背鳍,后缘平直;臀鳍小于第二背鳍,距尾鳍比距腹鳍近;尾鳍长但窄,尾椎轴低平,上叶近尾端;尾鳍下叶前部圆形突出,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三角形突出而与上叶相连。体色变化大,一般为浅褐色系,体侧具不规则白色斑点及暗色斑点和条纹,有时暗色斑点和条纹连接成植物病原线虫纹。成年雄性斑猫鲨有明显细长的交接器。

分布范围

我国为次要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台湾澎佳屿海域和南海;国外分布在印度,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北纬25°至南纬10°间之西太平洋沿岸及北印度洋沿岸海域。

生态习性

斑猫鲨在白天很隐秘并且不活跃,黄昏和夜晚时会积极觅食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硬骨鱼纲。它的细长身体使其能够进入珊瑚礁的狭小空间。卵生繁殖方式,雌性斑猫鲨每次产下两个梭形卵囊,放在海底,4-6个月后幼鲨孵化。这种小型无害的鲨鱼适应性强,适合在水族馆中饲养,并且已经在水族馆中繁殖。

斑猫鲨的分类

斑猫鲨属于点纹斑竹鲨的一种,狗鲨中包括角鲨科(Squalidae)、猫鲨科(Scyliorhinidae)、皱唇鲨科(Triakidae)几种小型鲨鱼的统称。角鲨科在两背鳍前各有一强棘。最有名的是白斑角鲨(角鲨属 acanthias),猫鲨科中的大斑猫鲨(Scyliorhinus stellarius)长达150公分(5呎),小斑猫鲨(S. cuniculus)只有90公分(3呎)长,两种都是常捕获的食用种类。其中还可以细分为:白斑猫鲨,褐斑猫鲨,黄斑猫鲨等。

保护状况

斑猫鲨由于捕捞活动增加和栖息地退化,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其进行了近危(Lower Risk/near threatened)评估。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Atelomycterus marmoratus .COL.2024-07-30

物种详细信息- Atelomycterus marmoratus.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07-30

Atelomycterus marmoratus.Fish Base.2024-07-3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