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集镇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0 19:19

白集镇,隶属于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县,地处沈丘县城北部,西与淮阳鲁台镇接壤,北与郸城县钱店镇为邻,距沈丘县城9千米,区域总面积61.11平方千米。 

白集镇境域原属淮阳区管辖;1951年5月,划归沈丘县;1988年7月,由白集乡改为白集镇。截至2019年末,白集镇户籍人口为78379人。截至2020年6月,白集镇下辖3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白集村。 

截至2019年末,白集镇有工业企业325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6个。

历史沿革

原属淮阳区管辖。

1951年5月,划归沈丘县

1956年1月,设刘楼中心乡;同年8月,撤销中心乡,设白集、小辛营、王浩庄3个中型乡。

1958年5月,撤销中型乡,设白集、王浩庄乡。

1958年9月,成立白集公社;同年10月,白集改为“沈丘县公社白集管理区”。

1959年,县公社撤销,白集管理区改为白集公社。

1961年8月,改称白集区。

1965年4月,复称白集公社。

1975年12月,下路口公社成立。

1981年8月,更名为白集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4月,改为白集乡。

1988年7月,由白集乡改为白集镇。

地理环境

白集镇位于沈丘县西北部,距县城9千米。

位置境域

白集镇地处沈丘县城北部,西与淮阳鲁台镇接壤,北与郸城县钱店镇为邻,距沈丘县城9千米,区域总面积61.1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白集镇地势平坦,南部、东部相对稍低,西北较高,最高点在王岗,海拔45米;最低处在张小庙,海拔为38米。 

气候

白集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秋气候温和,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多偏北风;多年平均气温14.5℃;1月平均气温0℃,极端最低气温-19.1℃;7月平均气温27.6℃,极端最高气温41.9℃;生长期年平均263天,无霜期年平均218天,年平均降水量729.1毫米。 

水文

白集镇境内主要河道蔡河等4条,河沟全长32.3千米;有支流37条,长68千米;水域总面积5600亩。 

土壤

白集镇探明两合土占总面积的73%,淤土、黑底潮土、灰质老土三合土占总面积的27%;土壤多为黄河泛滥漫流冲积而成,沙土占总面积50%,红淤土占40%,碱土占10%。

自然灾害

白集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连阴雨、冰雹、大风、虫害等;历史上,白集非涝即旱,有“淹三年,旱三年,淹淹旱旱又三年”的说法。 

自然资源

2011年,白集镇有耕地5.8万亩,人均0.9亩。

镇域地下水源丰富,自集以东、南、西为富水域,以北相对贫乏。沟渠纵横,排灌自如,在全县农副业生产中处于较高的水平,为白集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庭湖884.8亩;西蔡河、老蔡河、老母猪沟、红旗干渠,全长32.3公里。支流37条,全长68公里,水域总面积为5600亩,建有桥、闸、涵577座。土壤多为黄河泛滥漫流冲积而成,50年代土壤普查,分为沙土、红淤土、碱土种类,其中沙土占总面积50%,红淤土占40%,碱土10%。经土壤改良,1985年土壤普查探明两合土占总面积的73%,淤土、黑底潮土、灰质老土,三合土占总面积的27%。总人口60945人,总户数13381户,其中非农业人口1105人,回族21人。白集镇域地势基本平坦,南部、东部相对稍低,西北较高,最高点在王岗,平均海拔45米,最低处在张小庙,海拔高度为38米。

行政区划

辖36个行政村。商(丘)临(泉)公路穿境。

[代码]411624108:

1997年,白集镇下辖新村、程营、大王楼、李宋楼、王岗、韦庄、张美庄、常楼、查大庄、田营、王营子、老官林、启营、张单庄、高庄、杨楼镇、梁庙、李竹园、鹿楼、耿庄、苗营、鲁寨、李楼、大许庄、中心湖、张小庙、大滩李、尹庄、白集、刘楼、后白庄、白庄、胡桥、河滩34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下辖白集、高庄、李竹元、杨楼、田营、梁庙、查大庄、常楼、张美庄、韦庄、王岗、李宋楼、大王楼、新村、李楼、程营、张单庄、王营子、老官林、兖营、河滩、胡小楼、刘院、胡院、白庄、后三庄、刘楼、尹庄、大滩李、张小庙、中庭湖、大许庄、鲁寨、顾营、苗营、耿庄38个行政村,下设234个村民小组、97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白集镇下辖38个行政村:白集村、高庄村、李竹元村、杨楼村、田营村、鹿楼村、梁庙村、查大庄村、常楼村、张美庄村、韦庄村、王岗村、李宋楼村、大王楼村、新村、张乃庙村、李楼村、程营村、张单庄村、王营子村、老官林村、兖营村、河滩村、胡小楼村、刘院村、胡院村、白庄村、后三庄村、刘楼村、尹庄村、大滩李村、张小庙村、中庭湖村、大许庄村、鲁寨村、顾营村、苗营村、耿庄村,镇人民政府驻白集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总人口有654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600人,城镇化率25.4%;另有流动人口7464人。总人口中,男性39200人,占59.9%;女性26200人,占41%;14岁以下7194人,占11%;15—64岁50652人,占77%;65岁以上7554人,占11.6%。2011年,白集镇人口出生率12.5‰,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6.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90人。 

截至2017年末,白集镇常住人口为46236人。 

截至2018年末,白集镇户籍人口为78208人。 

截至2019年末,白集镇户籍人口为78379人。

经济

综述

白集镇民营工业发展迅速。早在七、八十年代,白集镇的劳保手套、皮革制品、筛网罗底就享誉全国,企业久旺不衰。目前,全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有工业项目600多家。其中,劳保手套生产有3个专业尸,1200个加工户;皮革制品有135个加工户;筛网罗底加工辐射4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共有织布机1300多台,从原料到成品全部流水作业,一条龙生产;高档产品聚网现已发展3家。翻沙铸造、木材加工、脱水蔬菜、纸业印刷、建筑建材等企业项目发展红火。其中,周口新大纸业有限公司是干法成型热合无尘纸生产企业,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固定资产380万元,流资180万元,引进丹麦瑞典设备主机和生产技术,年产热合无尘纸1500吨,创产值2000万元,实现税利590万元,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2001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利税1700多万元,居全县前列。

2011年,白集镇财政总收入53698万元,比2010年增长13%。2011年,白集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070元。 

截至2018年末,白集镇有工业企业325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6个。 

截至2019年末,白集镇有工业企业325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6个。

农业发展

白集镇农业向产业化快速推进。200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5元。2002年,全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投入为动力,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种植优质小麦2万亩,优质杂粮3.5万亩,各类蔬菜6000亩,黄花菜、无铃山药4000亩,西瓜、香瓜2000亩,精品杂1500亩,已基本形成以优质小麦生产为主导,以优质小杂粮为重点,以优质瓜果菜为主攻方向的三大特色产业。镇党委政府引导农产消化秸秆资源,兴建规模养牛场3个,年出栏肉牛1500头以上,建设槐山羊养殖场2个,生猪养殖场7个。畜牧业规模养成为集镇镇农业产业化新的亮点。

2011年,白集镇农业总产值29812万元;种植优质小麦2万亩,优质杂粮3.5万亩,各类蔬菜种植面积6000亩,黄花菜、无铃山药4000亩,西瓜、香瓜2000亩;人均粮食产量737.8千克。2011年,白集镇规模养牛场4个,年出栏肉牛2500头以上,槐山羊养殖场2个,年存栏6013只;有生猪养殖场4个,年存栏20654头。

工业

2001年,白集镇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06亿元,利税1700多万元。

2011年,白集镇工业总产值为90123万元;有工业企业600多家;有翻沙铸造、木材加工、脱水蔬菜、纸业印刷、建筑建材等企业项目。 

商贸

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有商业网点322个,职工768人。2011年,白集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亿元,比2010年增长1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7亿元,比2010年增长12.8%。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2家银行开设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4.8亿元,人均储蓄8089元,各项贷余额为额1.6亿元。

文化

地名由来

白集镇因镇人民政府驻白集村而得名。

交通

白集镇有210省道南北过境,境内长9.35千米;商(丘)临(泉)公路穿境;二线路淮阳区鲁台至白集、白集至刘湾,与商临路构成大“十”字交通骨干框架。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拥有主干道78条。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有幼儿园2(所)个,在园幼儿150人,专任教师10人;小学36所,在校生6028人,专任教师50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级中学3所,在校生6500人,专任教师36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白集镇教育经费达501万元。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有各类科技人才244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6人,经营管理人才21人,技能人才491人,农村实用人才1904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38个,文化大院3个,藏书3.6万册。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有体育场地2处,6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有广播站1个,广播普及率100%;电视普及率95%,90%以上的行政村安装了有线电视。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有人民医院1所;设病床62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95张;有专业医生6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94人。2011年,白集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258人次。白集镇重点医院有白集镇人民医院。2011年,白集镇农村安全用饮水普及率6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1227人,参合率98%,孕产妇死亡率13/10万。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577户,人数5672人,支出203万元,比2010年增长15%,月人均72元,比2010年增长10%;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4043人,参保率9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6.67万元;有敬老院1所,床位100张,入住五保老人98人,分散供养老人325人,年支出五保生活费64万元。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28个,乡村通邮率100%,有固定电话用户2860户,移动电话用户27360户。

供电

截至2011年末,白集镇拥有变电站1座,变压器96台,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率99%。

城镇建设

该镇是县委、县政府规划内4个重点建设的乡镇之一。白集镇自古以来就是当地商贸集散地,辐射周边五乡百村近30华里。2002年,镇党委、政府决定抓住沈丘县被定为国家重点扶贫县的政策机遇,兴建大型专业市场,把白集镇真正建成区域性中心集镇,改写白集镇多年来没有固定市场,没有专业市场,只有“马路市场”的历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作的思路,全面启动“一街一市场”工程。一是修复900米政府大街,抬高路基、铺油硬化、修砌边沟,边缘绿化;二是改造商临路两侧旧建筑,共拆除1日房84户263间,改造平房13户54间,装修楼房65户213间,新建楼房要求两层次以上;三是在商临路西侧建南、北、中3个专业场所,总占地5万平方米,安排摊位600个,门店240家。“一街一路三市场”主体工程2002年底竣工,配套工程2003年完成。城镇化建设将带动其他各业的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将汇聚汇聚于白集实现当地农民增收、农村富裕。

白河镇河南省科技乡镇,工业、农业等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普遍推广。教育教学条件不断完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通过省政府验收,现有高中1处,初中5处,小学36处,在校学生6300保健保健保健体系健全,镇卫生院1994年被国家卫生部定为“一级甲等医院”,“四苗接种”防疫率达97.6%,儿童保偿率98%以上。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境内有省级干线1条,10.公里;二线路3条,15公里;围镇环城路5公里;镇至村主要干道硬化22公里。广播电视电话发展迅猛。村级广播普及率100%;电视普及率95%,90%以上行政村安装了有线电视;村村通程控电话,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发展规划

第一、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白集工业发展要实现三马领跑、四龙腾飞”。“三马”即重点发展三业:无尘纸业,聚酯网业,劳保产业。“四龙”即新大纸业有限公司的干法成型热合无尘纸及深加工项目高档卫生巾产品,永丰实业有限公司大型宽幅系列聚酯网产品,顾营网业龙头公司的310个加工户、近千台织布机生产的各类丝网系列产品,皮件厂及3个专业村168个加工产生产的新型出口劳保手套系列产品。

第二、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运用经营城镇理念,完成组装城镇规划项目,打造白集经济事业发展的“芯片”。下步城镇建设重点项目是实施“二三一工程”。二是修建两条路,一条白集一徐集的辐射路,长8000米;另一条是白集一中庭湖的环线路,长2000米。三是组装3个小区,即镇政府门前东环路两侧的行政区,省道。商临路两侧的商贸区,南环路一中庭湖的民营经济开发区。

第三、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白集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要立足结构优化,突出小步快跑,建好四个基地:一是横跨两场五村千户的肉牛扩繁养殖基地,实现年存栏肉牛30000万头目标。二是2000亩新型优质高蛋白牧草伦比仑比亚”2号基地。三是以夏烟为主体的5000亩“三熟制”耕作基地。四是建设30000亩“订单优质小麦”基地。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6-13

白集镇 – 中国行政区划网.中国行政区划网.2021-06-15

白集镇卫星地图 - 河南省安阳市周口市沈丘县白集镇、村地图浏览.相约久久.2021-06-15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白集镇地名介绍.博雅地名网.2021-06-1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