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鼬 :鼬科鼬属的一种动物

更新时间:2022-07-25 14:14

白(学名:Mustela erminea),小型鼬科动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与北美洲北部,是鼬科中分布最广的物种。体型小于长尾鼬,尾巴较为短小;体长17~34厘米;体重0.06~0.37千克雄性体型通常比雌性大40~80%。夏季背部被毛为锈红色、褐色到深褐色,到冬季变为白色,尾端为黑色,但一些南方种群例外。通常昼伏夜出,捕食鼠类、幼兔及其他小型哺乳动物。

白鼬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无危物种(LC),其印度种群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被列入附录III。白鼬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

分类和演化

分类

白鼬的学名Mustela erminea是卡尔?冯?林奈于1758年命名。传统认为白鼬是单一物种,在北半球有着极广的分布范围。但在2021年的一项研究中将白鼬(Mustela erminea)拆分为3个物种:欧亚白鼬(又叫白令白鼬,学名:M. erminea,分布于欧亚大陆与北美洲西北部)、北美白鼬(学名:M. richardsonii,分布于北美洲大部分地区)、海达白鼬(学名:M. haidarum,分布于太平洋西北海岸外的几个岛屿,颅骨更加细长)。由于末次冰期冰盖的阻隔,与太平洋西北部的冰期避难所岛屿的存在,导致了这些动物的分化与杂交。相关研究已得到美国哺乳动物学会所认可。

到2021年,欧亚白鼬(M. erminea)共有21个亚种被确认:

M. e. erminea 卡尔?冯?林奈, 1758

M. e. aestiva Kerr, 1792

M. e. arctica Merriam, 1826

M. e. augustidens Brown, 1908

M. e. ferghanae Thomas, 1895

M. e. hibernica Thomas and Barrett-Hamilton, 1895

M. e. kadiacensis Merriam, 1896

M. e. kaneii Baird, 1857

M. e. karaginensis Jurgenson, 1936

M. e. lymani Hollister, 1912

M. e. martinoi Ellerman and Morrison-Scott, 1951

M. e. minima Cavazza, 1912

M. e. mongolica Ognev, 1928

M. e. nippon Cabrera, 1913

M. e. ognevi Jurgenson, 1932

M. e. polaris Barrett-Hamilton, 1904

M. e. ricinae Miller, 1907

M. e. salva Hall, 1944

M. e. stabilis Barrett-Hamilton, 1904

M. e. teberdina Korneev, 1941

M. e. tobolica Ognev, 1923

北美白鼬(M. richardsonii)有13个亚种被识别:

M. r. alascensis Merriam, 1896

M. r. anguinae Hall, 1932

M. r. bangsi Hall, 1945

M. r. cigognanii Bonaparte, 1838

M. r. fallenda Hall, 1945

M. r. gulosa Hall, 1945

M. r. initis Hall, 1945

M. r. invicta Hall, 1945

M. r. muricus Bangs, 1899

M. r. olympica Hall, 1945

M. r. richardsonii Bonaparte, 1838

M. r. semplei Sutton and Hamilton, 1932

M. r. stratori Merriam, 1896

海达白鼬(M. haidarum)有3个亚种被识别:

M. h. haidarum Preble, 1898

M. h. celenda Hall, 1944

M. h. secluse Hall, 1944

演化和系统发育

白鼬的直接祖先为古白鼬(学名:Mustela palerminea),是中更新世时期欧洲东部和中部的一种常见的食肉动物。也是在那个时期,白鼬与香鼬的演化支系分开。白鼬祖先在500~700万年前开始形成,当时北部森林被开阔的草地取代,小型、穴居的啮齿动物也随之大范围辐射演化。现代白鼬的明确标本仅可追溯到第三次大冰期,该冰期始于大约60万年前。在约50万年前,白鼬跨过白令陆桥进入北美。白鼬的祖先体型较大。当环境变化,白鼬为了适应新的猎物种类而缩小体型。

形态特征

白鼬体长17~34厘米,体重范围0.06~0.37千克雄性体型通常比雌性大40~80%。平均而言,雄性体长18.7厘米~34厘米,尾长7.5~12厘米,后足长4~4.82厘米,耳高1.8~2.32厘米,颅骨长3.93~5.22毫米,平均体重258克;雌性体长17~27厘米,尾长6.5~10.6厘米,后足长3.7~4.76厘米,耳高1.4~2.33厘米,头骨长3.57~4.58厘米,平均体重不到180克。

白鼬夏季背部被毛为锈红色、褐色到深褐色,到冬季毛发变为纯白色,但一些南方种群例外。足背灰白色,腹面由下唇、颌部、喉部至腹部及四肢内侧为白色毛发;尾下基部三分之二与腹部颜色相同,尾巴近末端三分之一段全年都为黑色,有些个体腹部带棕黄色。

白鼬与香鼬颅型极为相似,但较之短宽。吻部短小,眼眶前缘至吻端距离小于两眶前孔的宽度。鼻骨中央向上凸起,后缘骨缝略凹。眶后明显突出,其后面的眶间部很窄,眶间宽等于眶间部宽度。眶前孔较大。颧[quán]弓为侧弓形,较为细弱。人字嵴与矢状嵴不明显。腭的后部大于听泡间宽。下颚冠状突向外倾斜,角突外翘明显。

白鼬犬齿长而尖锐,向内曲;上颌门齿呈弧形,第三上门齿较粗;裂齿发达,有薄刀型齿冠,臼齿狭长而横列,内叶略呈圆形,中央生有一小尖;外叶小尖明显,后具一凹痕。前后叶中部凹陷,形如哑铃。下颌第一门齿很小,第二门齿位一、三门齿之后;第二前臼齿齿冠倾斜,前高后低。第一臼齿由三叶组成,前两叶刃部峰形,后叶底平。后臼齿很小。

白鼬冬季毛发浓密柔滑,长度较短,紧密地贴在身上。夏季毛发更加粗糙,长度比冬季更短,更稀疏。在春季,白鼬换毛速度很慢,换毛位置从额头开始,穿过背部,向腹部移动。而秋季换毛较快,换毛位置和顺序与春季相反。高纬度地区,秋季换毛开始得早,春季开始得晚。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白鼬在北美、欧洲亚洲呈现环形分布,从格陵兰岛加拿大西伯利亚地区北极岛屿的南部约北纬35度的地方。在北美洲,白鼬在整个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南部、美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到加利福尼亚州中部、亚利桑那州北部、新墨西哥州北部、爱达荷州、五大湖地区、宾夕法尼亚州弗吉尼亚北部都有分布。在欧洲,白鼬的分布最南端是葡萄牙的北纬41度,并且在除冰岛斯瓦尔巴群岛、一些北大西洋小岛和地中海岛屿外,大多数岛屿都有分布。白鼬在亚洲东部地区分布的南端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与新疆南部。白鼬在喜马拉雅山脉分布有限,仅限于西部的拉达克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在日本,白鼬仅存于中部山区到本州岛北部地区(主要位于海拔1200米以上)与北海道岛。白鼬也被人为引入新西兰

栖息环境

白鼬的栖息环境广泛且多样,经常出现在森林边缘或处于演替期的森林边缘。同时,在有丰富小型啮齿动物的灌丛、高山草甸、冻原沼泽、河岸林地、半荒漠的沙丘甚至篱墙、农业用地与村落都有分布。白鼬的首选栖息地是针叶林及混交林,但不喜好密林与沙漠。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白鼬的主要食物是鼠类,并且会经常捕食体型较大的啮齿类与兔形类。白鼬也会吃鸟卵两栖动物爬行纲、鱼类与昆虫,有时也会吃哺乳动物的残骸遗体。俄罗斯的白鼬会捕食欧洲水田鼠、普通仓鼠、鼠兔等啮齿动物;在爱尔兰,白鼬经常捕食鼩鼱[qú jīng]与大鼠;英国白鼬将欧洲野兔视为重要食物来源,通常雄性白鼬比雌性白鼬更加偏好捕食兔子,而雌性白鼬更依赖体型较小的啮齿类。英国白鼬很少捕杀、大鼠、松鼠和水田鼠,尽管大鼠可能构成其重要的食物来源。在欧洲大陆地区白鼬食谱中很大一部分为水田鼠;在新西兰,白鼬主要捕食鸟类。

白鼬主要在夜间与黄昏活动,但也会在白天活跃。白鼬动作敏捷,视觉与听觉十分敏锐,在觅食时会不断观察,试探着前进。经过开阔地时会飞速奔跑。通常情况下白鼬在行走时会采用碎步的方式,遇到猎物则会紧贴着地面匍匐前进。白鼬擅长攀爬跳跃,也会游泳。

白鼬捕猎能力极强。一旦发现猎物,就会伸长颈部,试探着匍匐前进。白鼬会首先会抓住猎物头部,用上犬齿刺穿猎物头后顶部,下犬齿从头的耳后刺入脑部,使猎物很快死亡。然后会把死去的猎物带到隐蔽的地方进食。

社会行为

白鼬独居生活,具有领域性。雄性领域大于雌性领域,并且一个雄性白鼬领域与一个或多个雌性领域相重叠。成年白鼬会驱逐进入其领地的同性别个体。雄性会在繁殖期暂时放弃领地,外出寻找雌性。雄性领域面积8~313公顷,雌性2~135公顷。种群密度每平方千米3~10只,偶尔可达每平方千米22只。

鼬鼠通常是一种安静的动物,但可以发出一系列类似于伶鼬的叫声。白鼬幼崽会发出细微的鸣叫声。成年个体在交配前会兴奋地鸣叫,并通过安静的颤音、呜咽声和尖叫声表示服从。紧张时,白鼬会发出嘶嘶声,并会做出攻击行为,同时发出尖锐的吠叫声,或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的尖叫声。

白鼬不会自己挖掘洞穴,而是占据被它们杀死的啮齿动物的巢穴,并且会利用啮齿动物的皮毛填充巢室。白鼬也会隐藏于岩石缝隙、树根、倒木下、乱石堆、草垛及树洞等地。

种间关系

白鼬主要捕食啮齿类,有时捕食比自身大的兔类与鸟类。白鼬的天敌有雕鸮[diāo xiāo]、林鸮、犬类、猫类以及其他鼬类等。

生长繁殖

繁殖与发育

雄性白鼬在约一岁时性成熟,而雌性则在3~4个月性成熟。白鼬在6~8月时配种,第二年4~5月时产仔,初期受精卵发育缓慢,有明显着床现象,要渡过冬季阶段才能正常发育(胚胎发育约1个月)。每胎通常6~8只,一般不超过13只。产仔数与猎物丰度密切相关。哺乳期30~40天。

白鼬在野外很少活过3年,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活10年。

死亡率

白鼬3~6个月的亚成体年死亡率40~54%,2.25~2.5岁的成体死亡率78~83%,主要死亡原因是由于饥饿与被捕杀。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鉴于白鼬在古北区与新北区广泛的分布范围,其成体种群总数巨大。但由于白鼬短暂的寿命与较强的繁殖能力,其种群的密度与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变化(如猎物的种群波动)而波动。在一些地区,类似这种情况的种群波动很明显。

致危因素

白鼬在大部分地区都是合法的捕猎对象,人们会因其伤害鸟类与家禽而将其视为害兽而进行捕杀,但通常无法威胁到白鼬种群。一些地区的诱捕与木材采伐造成的干扰与栖息地破坏以及猎物资源减少可能会导致当地白鼬种群减少。猎物种群密度是影响白鼬种群的主要因素,疾病、寄生昆虫等也可能会对其种群造成影响。

保护措施

白鼬种在一些的国家地区(如西班牙印度)受到法律的保护,尽管执行情况各不相同。白鼬被列入《伯尔尼公约》的附录III。印度的白鼬种群被列入CITES附录III。

保护级别

白鼬在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中被评为无危物种(LC),其印度种群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被列为附录III。在中国,白鼬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人为引入

为了控制新西兰的野兔,人们将白鼬引入新西兰。但如今新西兰的白鼬对当地鸟类种群构成极大威胁。白鼬的存在严重威胁了在地面与洞穴筑巢的鸟类。濒危的巨水鸡种群在2006年到2007年减少了三分之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