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骊 :盗骊

更新时间:2024-09-20 16:51

盗骊古代名驹,乃关外名马,体格健壮,千里绝群,脾气暴烈,极难驯服。后泛指良马。《山海经‧北次三经》︰“马成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词语解释

1.古代传说 周穆王 八骏之一。颈细,色浅黑。《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郭璞 注:“为马细颈;骊,黑色也。”《史记·赵世家》:“造父 取骥之乘匹,与 桃林 盗骊、驊、绿耳,献之 缪王。”元 姚燧《邓州长官赵公神道碑》:“至 周 造父 为 穆王 御,服盗骊、驊骝、绿耳之骥西巡,乐而忘归。”按,《通雅·衣服》:“窃蓝,浅蓝也。八骏有盗骊,盗亦窃意,谓浅骊也。”

2.泛指良马。唐 柳宗元《吊弘文》:“盗骊折足兮,罢驽抗臆。”宋 苏辙《湖阴曲》:“驊骝服箱盗骊,巡城三匝漫不知。”

历史记载

郭璞注《穆天子传》“盗骊”云:“为马细颈。骊,黑色也。”在此,“骊”字似乎有其汉文含义,但是这种马还有许多异名。《广雅疏证》释“?”条云:“《史记·秦本纪》‘造父得骥温骊’,徐广云:‘温,一作盗。’《史记索隐》云:‘邹诞生本作駣,音陶。’则盗骊即此駣?。……《玉篇》作桃?;《御览》引《广雅》,亦作‘桃’;《集韵》云:‘駣?,兽名,似马。’”由此可见,“盗骊”又能作“駣?”、“桃?”、“駣?”等;而“?”、“?”诸字却无“黑色”之义,仅音与“骊”同而已。亦即是说,“盗骊”一名最初全然出于音译,是十分明显的。故而,“盗骊”之原义未必是“细颈的黑马”。

《阙特勤碑》东面第 33 行记道:“(阙特勤)第三次骑 yägin silik 官的带有马衣的粟色马进击,该马在那里死了。”在此,“栗色马”的古突厥语原文的拉丁转写为 toruğ,此词至今存在于突厥语的所有语言群中;它在东北语言群的图凡语中,可以写作 doruğ,在西北语言群的奥斯曼语中,则可写 doru,如此等等。特金释其义为“bay,reddish-褐色”,克劳森释为“(of a horse)bay”,显然进一步明确指出,此词通常只是用来修饰马。也就是常指栗色、赤褐色的马。

“盗骊”两字的上古音当分别为 *d’ʊg 和 *lieg ,则就语音而言,完全可以成为 toruğ或 doruğ的汉译名。

就毛色而言,“盗骊”与“toruğ”并非毫不相干。通常说来,“骊”字固然用为“黑”义,或者直指黑色之马,但是它也可能指称近似于黑的颜色。以“”为例:此字通常也为“黑”义,但它又有“黄黑”之义。《广韵》释“黧”字云:“黑而黄也。”《一切经音义》释“黧”字,引《通俗文》谓“斑黑”;引《考声》谓“黑也而黄色也”。又,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姚)襄所乘骏马曰黧眉”一语时释云:“黑而黄色曰黧……黄马黑喙曰騧。”鉴 于“黧”与“黎”通,而“骊”也通“黎”,因此骊、黧两字在音、义两方面都应当有相通之处。那么,“骊”字也有“黑而黄”义,并非纯属臆测。而“黑而黄”色则与栗色或赤褐色相当接近了。

事实上,古人在解释“盗骊”的色泽时,从一开始就不是认定它为纯黑色的。《史记·秦本纪》“史记索隐”引《刘氏音义》云:“盗,窃也。窃,浅青色。”尽管这一释义未免牵强,但是不以“盗骊”为黑色的用意,则是一目了然的。

既然 toruğ自古至今都是操突厥语各族用以称呼马的名号,并且其语音与“盗骊”颇为吻合,而它所指的毛色也近似于“骊”,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盗骊”的语原确是突厥语toruğ。

参考资料

盗骊.汉典.2014-03-0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