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王蛇 :眼镜蛇科眼镜王蛇属毒蛇

更新时间:2023-05-28 23:08

眼镜王蛇(学名:Ophiophagus hannah),别名为山万蛇、过山峰等,是眼镜蛇科眼镜王蛇属毒蛇,无亚种分化。眼镜王蛇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前沟牙类毒蛇之一,成体平均全长3~4米,成体体重4.3千克左右。眼镜王蛇体型粗大,头呈椭圆形,头颈区分不明显,顶鳞正后有1对较大的枕鳞,这是其区别于其他蛇类的最大特征;颈部能膨扁,颈背有“人”字形黄白色斑纹。成体背面呈灰褐、荼褐至黑褐色,背有50条淡白色横纹;腹面呈灰褐色,有黑色线状斑纹。平均寿命为17.1岁。

眼镜王蛇分布于东南亚及南亚,主要栖息于海拔0~2300米的沿海红树林、草原、山区森林、农业庄园甚至寒冷多雪的山麓地带。

2000年,眼镜王蛇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09年,眼镜王蛇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级别为濒危(EN);2011年,眼镜王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易危(VU);自2014年,截止2023年统计时,眼镜王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2021年,眼镜王蛇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眼镜王蛇因广泛分布,故可成为一种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爬行动物模型;其蛇毒还可制成毒制剂进行研究;除此之外,眼镜王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能为动物园等机构带来经济收入。

眼镜王蛇含剧毒,若不慎被咬伤应尽早接受救治并注射抗蛇毒血清。

分类历史

眼镜王蛇有以其他蛇为食的倾向,故得名“Ophiophagus”,意为”吃蛇”。由于眼镜王蛇在南亚和东南亚的16个国家广泛分布,并且不同种群之间存在多种颜色、图案和大小差异,故2014~2021年的多项研究表明,截至2023年仍为单种的眼镜王蛇属(Ophiophagus)很可能由多个种组成。

形态特征

眼镜王蛇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前沟牙类毒蛇之一,成体平均全长3~4米,记录的个体最长达5.85米,成体体重4.3千克左右。其体型粗大,成体比眼镜蛇(Naja)粗长,头呈椭圆形,头颈区分不明显,有上唇鳞7片,偶有8片;无颊鳞;第4、5片下唇鳞之间没有小鳞片嵌入;眼前鳞1片,眼后鳞2~3片;顶鳞正后有1对较大的枕鳞,这是其区别于其他蛇类的最大特征。颈部能膨扁,背鳞平滑且有金属光泽,19-15-15行;腹鳞235~265片;肛鳞完整;尾下鳞前段单行,后段双行,77~95对。

眼镜王蛇成体背面呈灰褐、荼褐至黑褐色,背有50条淡白色横纹;腹面呈灰褐色,有黑色线状斑纹。

头部鳞片镶以黑边,喉部呈土黄色,颈背有“人”字形黄白色斑纹,躯干前段及中段色较浅,并长有波浪状黑色横纹。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眼镜王蛇分布于东南亚及南亚,北至中国南部;南至泰国越南尼泊尔等;西至印度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东至印度尼西亚西部和菲律宾等。

中国分布

眼镜王蛇在中国分布于东南部的多个省份,如浙江省庆元县泰顺县)、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省等。

栖息环境

眼镜王蛇主要栖息于海拔0~2300米的沿海红树林、草原、山区森林、农业庄园甚至寒冷多雪的山麓地带,因此,除了内陆的干热沙漠和灌木丛林外,眼镜王蛇存在于大多数植被类型和生态气候体系中,但其对栖息地植被类型存在偏好性,优势植物类型为柿属植物(Diospyros candolleana)、豆科蚁树(Humboldtia brunonis)以及人工种植的相思树属(Vachellia farnesiana)、槟榔(Areca catechu)、香蕉(Musa nana)等。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眼镜王蛇通常只吃变温动物,尤其是其他蛇类,如蝮蛇(Agkistrodon halys)、亚洲鼠蛇(rat snake)、安达曼眼镜蛇属(Naja sagittifera)和长约3米的蟒蛇(Python bivittatus)等,偶尔也吃蜥蜴、鸟类、鸟蛋和鼠类。

眼镜王蛇通常在树木和灌木丛追捕猎物,它们具有优秀的攀爬能力。捕食其他蛇类时,眼镜王蛇通常会咬住猎物的头部一侧或身体中部注入毒素后迅速放开,紧接着爬到一旁待猎物毒发死亡,最后通过大力摆动舌头确定猎物位置,吞下猎物。眼镜王蛇平均每5.38天吃掉一条蛇,平均每条觅食时间为2.88小时。

节律行为

眼镜王蛇是昼行性动物,通常在白天活动,其他眼镜蛇则通常在晚上活动。其白天常在水旁出现,有时会爬上树,将后半身缠绕在树枝上,前半身悬空下垂或昂起;晚上则隐匿在岩石和树洞内。

攻击行为

眼镜王蛇是单次排毒量最大的蛇种之一,其性凶猛,是一种具有高度攻击性、危险性和致死性的高度智慧的蛇种。受惊时,处于筑巢状态的雌性眼镜王蛇可能会在没有挑衅的情况下颈部膨扁,发出“呼呼”声,竖起前半身,并且在相当长的距离内以这种姿势跟随敌人,发起攻击;但雄性眼镜王蛇和不处于筑巢状态的雌性眼镜王蛇则更喜欢逃跑,除非被逼到绝境或被激怒。除此之外,眼镜王蛇只是对周围事物感到好奇时也会竖起上半身。

生长繁殖

繁殖

眼镜王蛇是卵生动物,在产卵前,雌性眼镜王蛇会用身体围成圈以堆积落叶、枯枝筑巢穴,筑成的巢形状为碗状圆形凹陷的隔间结构,下层隔间存放卵,上层隔间由雌蛇盘踞护卵。在印度南部,眼镜王蛇筑巢期为4~5月;在印度东北部,其筑巢期为5~8月;在西喜马拉雅山脉,其筑巢期为5~7月。

眼镜王蛇筑巢后,雌蛇在其中产卵,雄蛇也会在附近看守。其平均产卵数量为23~25枚(在野外,卵的数量为7~50枚,但在圈养环境中记录到多达56个卵),平均孵化温度为23摄氏度;卵径37.5~58.5毫米,质量为12.2~24克。孵化时间持续70~100天,具体取决于孵化温度,温度决定了许多卵生爬行纲(如绿海龟、鳄鱼、蜥蜴等)的后代性别,但蛇类的性别则是由基因决定的,孵化温度只会影响其生长速度。

生长

眼镜王蛇平均寿命为17.1岁。刚孵出时的幼蛇体长460~640毫米,体重19~26克,体色鲜亮,对比度高,背面为黑色,“人”形色斑和横纹为鲜黄色,头背亦有2~3条鲜黄色横纹。

眼镜王蛇有明显的亲代抚育行为,雌雄亲蛇会共同抚育幼蛇,把身体的热量传递给幼蛇,直到幼蛇能独立调节体温为止。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虽然眼镜王蛇在全球分布范围很广,但是除在泰国以外,其在任何地区是一种不太常见的蛇类。截至2007年,其种群数量在越南10年内减少了80%,在尼泊尔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眼镜王蛇几乎未被观测到;截至2008年,其种群数量在印度75年内减少了30%;2009年调查显示,中国十年来眼镜王蛇的数量减少了 50% 以上,变得极为罕见;到2011年,眼镜王蛇在泰国没有减少的迹象,但在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的种群数量有所减少,另外其在马来西亚的种群资源也相对匮乏。

威胁因素

造成眼镜王蛇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遭到破坏、非法狩猎以及人类的迫害威胁。

随着伐木和农业扩张,眼镜王蛇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因为森林是其最主要的栖息地。眼镜王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之一,因它的高攻击性和恐怖的外表,在活动范围内总是遭受着人类的迫害,用于制作皮制品、用药、食用或作为宠物。

保护级别

2000年,眼镜王蛇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07年,眼镜王蛇在越南国家红皮书中被列为极危(CR)。

2009年,眼镜王蛇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级别为濒危(EN)。

2011年,眼镜王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易危(VU)。

自2014年,截止2023年统计时,眼镜王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2021年,眼镜王蛇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眼镜王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23年版)附录Ⅱ。

保护措施

尼泊尔皇家奇特旺国家公园将眼镜王蛇纳入了一个新项目,该项目的重点是对大型爬行纲进行生态监测并向群众提供有关大型爬行动物教育;除此之外,在眼镜王蛇的活动范围内有一些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可以提供小规模的保护措施,杜绝非法猎杀。

主要价值

眼镜王蛇的广泛分布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爬行动物模型,可用于进行生理学和动物行为适应性方面的研究;其蛇毒还可制成毒制剂进行研究,采毒加工方法为捉住蛇尾及头部,将拇指与食指从蛇头部二口角毒囊外稍挤压,使其张口咬住小血器,毒液则从毒牙沟中流出,收集一定数量后,将盛毒液的器皿放置真空干燥器中进行真空干燥后,得结晶干燥眼镜王蛇毒粗毒,经特殊加工精制成眼镜王蛇毒制剂,动物实验证明眼镜王蛇毒的镇痛作用强度高于眼镜蛇毒、金环蛇毒及Morphine;除此之外,眼镜王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能为动物园等机构带来经济收入。

物种对比

眼镜王蛇与滑鼠蛇(Ptyasmucosus)栖息地基本相同,在形态学上两者体型大小及花纹也极为相似,因此容易混淆,错把剧毒凶猛的眼镜王蛇当成无毒的滑鼠蛇捕捕捉而被误伤。眼镜王蛇与滑鼠蛇在形态特征上最大的差别是眼镜王蛇顶鳞正后有1对较大的枕鳞,且颈背有“人”字形黄白色斑纹。

物种危害

眼镜王蛇属前沟牙类毒蛇,其蛇毒为金黄色蛋清样黏稠液,由于其体型庞大,故排毒量巨大,咬物一次平均排出的毒液量为382.4毫克。眼镜王蛇蛇毒含有多种毒性组分的毒性蛋白,是以神经毒素为主,兼具血循毒和神经毒的混合毒。

若不慎被眼镜王蛇咬伤,其蛇毒会引起咬伤局部疼痛、红肿、水泡形成甚至组织坏死,紧接着心、肝、肾等多器官系统将发生病理学改变并很快发生呼吸衰竭,因此应尽早接受救治,给予呼吸监控或呼吸支持,及时有效地进行人工呼吸,以保证各器官的氧供应,保证抢救措施得以进行。截至2023年,抗蛇毒血清仍然是控制蛇毒最值得信赖和最常用的方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