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造纸厂 :1929年成立于福建福州的纸厂

更新时间:2024-09-21 16:07

福州造纸厂位于福州闽江南岸。民国18年(1929年),创建人陈希庆留美返国后,与其父陈天恩发起集资办纸厂。同年,得到菲律宾侨商李清泉等的投资,集资百万元,成立福建省造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建造纸厂),在港头美墩购地百余亩兴建福建首家机制纸厂。购置国外成套设备,于民国21年3月3日试产出纸浆,3月25日,纸机试车出纸,原设计日产汽车公司5吨,投产初期只达3吨左右。

发展历程

首批试生产原料为芒秆,纸机采用竹帘,产品为特种加重贡川镇。5月,首批产品8件运往厦门市招售。12月,呈请国民政府财政、实业两部给予老竹制浆《专制权》并免征各项捐税3年。民国22年1月,纸机改用铜网;当时省主席蒋光、前省长萨镇冰十九路军军长蔡廷曾到厂参观,蔡廷锴题字“战胜舶来”留念。

初期,生产采用竹丝与半料浆板为原料,经化学处理生产机制海月、连史、贡川、毛边等纸。还采用破布、废钞、芒秆等原料制浆,抄制道林纸、打字纸、加白报纸、包装纸等。产品以天鹅牌为商标,行销天津市上海市杭州市广州市潮州市等地,还出口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亚等国。

抗日战争开始后,产品销路与原材料供应受阻,民国26年(1937年)9月停产。民国28年春夏间,厂房遭日机轰炸,将设备运往南平西芹镇寄存。民国37年4月恢复生产,但生产经营艰难。民国38年5月,因动力设备损坏而停产。

1949年8月,福州解放,该厂职工冒着酷暑加紧修复设备,于9月恢复生产。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优惠贷款,土产公司、百货公司等组织供应原材物料,产品给以订货包销,使该厂逐步扭亏为盈,生产逐年发展。

1954年3月,省工业厅在该厂增建磨木试验车间,安装日产汽车公司7~9吨单链式磨木机成套设备,于6月试产马尾松磨木浆。同年8月,该厂与省工业厅造纸实验厂合并成立公私合营福州造纸厂;10~11月,试产马尾松硫酸盐法本色木浆,先后抄制出新闻纸、纸袋纸、牛皮纸及其他纸种。

1956年,接受华侨投资公司投资扩建,并改名为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福州造纸厂。随后经过3期扩建改造,至1979年,形成日产50吨化学木浆及碱回收配套工程,全厂机制纸年产能力达到2.38万吨。70年代后期,获大庆式企业称号。平板新闻纸被评为轻工部优质产品。

第二纸厂

1975年8月,由原造纸实验厂合并成立的第三车间从本厂分出去,成立福州第二纸厂。

技术改造

80年代后期,先后开工实施3项较大的技术改造工程,新建热电站、漂白车间和白纸板车间;调整产品结构与厂区布置,实现浆、纸、碱的平衡。

荣誉

1989年,省政府授予该厂省先进企业称号。

企业数据

1990年,有职工2075人,固定资产净值3679万元,产量1.98万吨,工业总产值7073万元,税利614万元。

产品

产品有纸袋纸、牛皮纸、凸版纸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