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蛋龙属 :一种长期被冤枉的恐龙

更新时间:2024-09-20 18:40

窃蛋龙属(偷蛋龙属)生存距今约7500万年的亚洲蒙古地区,体长约1.8-2.5米,是一种双足行走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属于手盗龙类的一支,这类恐龙的体表都存在羽毛。窃蛋龙属下曾被认为有两种恐龙,一种是嗜角窃蛋龙(Oviraptor philoceratops),另一种叫做蒙古窃蛋龙(Oviraptor mongoliensis),但是后续的研究发现蒙古窃蛋龙实际上是另一属恐龙,即瑞钦龙(Rinchenia),所以改名为蒙古瑞钦龙(R. mongoliensis)。

发现与命名

窃蛋龙属只有一件可以确定的标本,于1923年蒙古国的德加多克塔组(Djadochta Formation)被古生物学者罗伊·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发现,包括有一窝恐龙蛋和一件破损的上半身化石。次年,研究者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对这件标本研究后,认为这只恐龙是在偷窃其他恐龙蛋时被杀死的,之后才成为了化石。于是奥斯本就把它便命名为“偷蛋龙属”,“Ovi”在拉丁语中代表“蛋”,“raptor”在拉丁语中代表“盗贼”,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偷蛋贼,所以中文翻译为“窃蛋龙”。种名“philoceratops”则是“喜欢角龙下目”的意思,因为奥斯本认为窃蛋龙是在偷原角龙(Protoceratops)的蛋。所以中文翻译为“嗜角”。合在一起就是“喜欢角龙类(蛋)的偷蛋贼”。这还影响了偷蛋龙科其他恐龙的命名,比如窃蛋龙的近亲螺龙(Conchoraptor),意思是“海螺的偷窃者”。直到70年后,人们发现实际上这些蛋是窃蛋龙自己的,窃蛋龙是在保护自己的蛋,但是根据命名法,“窃蛋龙”这个学名是无法再被更改了。

分类

窃蛋龙属是手盗龙类中的窃蛋龙下目(Oviraptorosauria)的窃蛋龙科(Oviraptoridae)中的一员,也是窃蛋龙下目的代表成员。窃蛋龙下目是一个多样性较高的类群,繁盛在白垩纪北半球。最早的窃蛋龙下目是白垩纪早期的北美洲小猎龙(Microvenator),在中国最早的窃蛋龙下目则是辽西地区的宁远龙(Ningyuansaurus)、原始祖鸟(Protarchaeopteryx)和尾羽龙属类。这些早期的窃蛋龙下目成员和后期进进步的窃蛋龙下目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口部还存在牙齿。后期的窃蛋龙下目成员牙齿均已退化,可以分为两大支系,一类是前面提到的偷蛋龙科,另一类则是近颌龙科(Caenagnathidae),其中近颌龙科较为原始,体型更为粗壮;窃蛋龙科成员更为进步,体型更为纤细。到了白垩纪晚期,亚洲绝大多数窃蛋龙类都是窃蛋龙所处的窃蛋龙科成员。

形态特征

体型

窃蛋龙是一类小型的兽脚类恐龙,即使是在的窃蛋龙下目中,它的体型也是偏小的。其身长约1.8-2.5米,体重30-50千克。但是窃蛋龙要比其他类群的小型兽脚亚目要有更大的体腔,尾部和腿部也分布大量的肌肉,显示出窃蛋龙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鉴定特征

窃蛋龙仅有一具化石被发现,保存了部分骨骼,主要是上半身部位,以及一个具有蛋化石的巢穴。因此,关于窃蛋龙的外形需要和其他的亲缘物种对比才能得知。通过与葬火龙(Citipati)、瑞钦龙相对比,窃蛋龙的外形类似一只大鸟。头部具有喙,前颌骨和上颌骨都不存在牙齿,颅骨短而高。下颌则较为粗壮,存在发达的齿骨和隅骨,齿骨俯视呈U型。虽然很多窃蛋龙下目的头骨都具有复杂的头冠,可以作为区分的标志,但是由于窃蛋龙本身头骨顶端破碎,所以窃蛋龙是否具有头冠以及头冠的大小还是未知的。鉴于与窃蛋龙关系最近的两种恐龙(葬火龙和瑞钦龙)都具有头冠,所以复原形象中窃蛋龙在头部也往往拥有头冠。

虽然在窃蛋龙的化石上并没有发现有羽毛的痕迹,但可能是没有保存好的缘故,因为窃蛋龙类中有不少成员被发现体表存在与现今鸟类结构一样的羽毛,但是这些羽毛是不对称的,表明这些窃蛋龙类并不能飞行。此外,根据一些窃蛋龙类(如葬火龙)的孵蛋化石推测,窃蛋龙的前肢上也存在有大量的羽毛来遮盖蛋巢,以便于维持蛋巢的温度,这点上和非洲鸵鸟相似。

窃蛋龙的肋骨之间存在小的突起,叫做肋间钩,肋见钩上存在软组织用于下一根肋骨相连,这有助于加固身体。窃蛋龙前肢的关节显示其肩臼位于身体两侧而不是身体下方,表明窃蛋龙可以像鸟类一样做出类似扑打的动作,可能有助于种群内的展示和交流。

由于窃蛋龙的下半身化石并没有保存,所以窃蛋龙的下半身也都是参考近亲物种推测的。其中,窃蛋龙在复原图中经常被加上扇形的尾羽,这也是有一些佐证的:除了窃蛋龙下目中的尾羽龙科中几乎都有尾羽的化石记录,另一点则是在偷蛋龙科中存在尾椎融合的现象。根据窃蛋龙的近亲天青石龙(Nomingia)化石显示,它的尾椎已经变的类似鸟类的尾综骨,最远端的几节尾椎之间骨缝开始消失使其几乎成为了一整块骨头,这在非鸟兽脚类中是十分罕见的现象,也说明可能后期的窃蛋龙科成员的尾巴末端可以附着一块较大的软组织,用于支撑和控制特化的羽毛。

古生物学

食性

由于窃蛋龙的名字来源于过去的一个错误观点:窃蛋龙以其他恐龙的蛋为生,所以长期以来窃蛋龙都被塑造成了一种盗窃其他恐龙的蛋为食的恐龙。甚至在窃蛋龙最开始被发现时,其化石旁边存在一个恐龙的蛋巢化石,所以命名者奥斯本认为窃蛋龙是在偷窃时被原角龙踩碎了脑袋。奥斯本还支持:虽然窃蛋龙没有牙齿,难以判断食性,但是窃蛋龙可以利用它的喙啄破蛋壳来进食。不过这一观点随后也引来了一些反对意见,如1977年,古生物学家瑞钦·巴思钵(Rinchen Barsbold)认为窃蛋龙不止可以进食蛋,也可以吃其他一些带有硬壳的食物,像是贝类。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对于葬火龙的研究发现葬火龙是一种会孵蛋的恐龙,由于最初窃蛋龙化石里那些“原角龙蛋”在外形上和已知的原角龙蛋在外形上差异过大,反而和同为窃蛋龙科的葬火龙外形接近,因此,这些蛋被认为是属于窃蛋龙的。因而,偷蛋龙属是在偷蛋时死亡的假说也被推翻。窃蛋龙从“偷蛋贼”变成了会保护自己蛋的“好父母”。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窃蛋龙并不会吃蛋,现生一些会保护自己蛋的动物也会吃其他动物的蛋,窃蛋龙的食性依然存在争议。

后来,窃蛋龙更多的被描述成一种杂食性的动物,由于难以确定其吃什么,所以有观点指出窃蛋龙可能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对食物来者不拒,比如窃蛋龙有疑似捕食的证据:在窃蛋龙化石发现的地方人们也发现了一只蜥蜴的化石,但是很难说明是窃蛋龙吃了这只蜥蜴。

2010年,来自中国的古生物学家董枝明重新描述了一种新的偷蛋龙科成员——曲剑龙属(Machairasaurus)。在这篇论文中,董枝明团队对当时人类已经发现的窃蛋龙下目成员进行了一次重新整理,提出窃蛋龙科成员大多应该是一类素食性或者以素食为主的杂食性恐龙。比如窃蛋龙类成员的骨盆比一般的小型兽脚类恐龙较大,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容纳肠道,这点在素食性的恐龙中是比较普遍的。窃蛋龙和其他窃蛋龙科成员的口部较小,很难含住大型的恐龙蛋,而且吻部较宽,与现今的一些素食性鸟类或者陆龟科相似。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窃蛋龙下目成员都是素食者,如近颌龙科的安祖龙属(Anzu)就拥有大而细长的喙部,显示其可能有更高的肉食性倾向,可以直接吞食小动物。

生殖特点

窃蛋龙以及它的近亲们为人类研究恐龙的生殖提供了相当多的材料。除去尚不明确的尾羽龙科,其他窃蛋龙下目的蛋外形上都是呈长椭圆形,所以也叫长形蛋,也是最容易被区分出的恐龙蛋。得益于大量的蛋化石的发现,人类对窃蛋龙类的巢穴和蛋化石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表明窃蛋龙类的生殖系统同时拥有鸟类和爬行纲的特点。比如目前发现的大量窃蛋龙类的蛋化石往往是成对排列,在葬火龙化石中还有腹腔内存在两枚即将排出的恐龙蛋的例子,表明窃蛋龙与现今的爬行动物相似,都存在双输卵管结构,而鸟类则是单输卵管;窃蛋龙类的蛋化石往往在外表泛绿,经过检测人们发现偷蛋龙科蛋壳中含有胆绿素的成分,胆绿素会让蛋壳变成深蓝色或者绿色,这一现象在现今一些鸟类上也有发现,在爬行动物中没有此现象。

此外,窃蛋龙下目的巢穴在形态上呈现出多样性结构。不同地区的窃蛋龙类巢穴呈现出不同的搭建方法,在北方地区的巢穴较为平整,只有一两层;而南方地区的巢穴则会分出较多层。窃蛋龙科成员会在蛋之间铺上红土,使得蛋一层一层排布,这可以使窃蛋龙类成员可以在同样大小的空间内孵化更多的蛋,但是为什么在不同地区会有这种差异,其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古生态学

窃蛋龙下目广泛的分布在当时的北半球,适应各种环境,而且多样性极高,比如华南地区偷蛋龙科成员就是当地最普遍的小型兽脚亚目。窃蛋龙属生活在现在的亚洲蒙古地区,当时蒙古的环境主要以荒漠为主,在干旱季节,大片荒漠之间存在有绿洲分布,动物们则需要在绿洲之间不断迁徙,获取足够的食物和水源。其中著名的恐龙包括特暴龙伶盗龙镰刀龙类巴思钵氏龙属等,而窃蛋龙属和其近亲们在当地生物群中扮演着小型植食性恐龙的角色,数量众多,分布极广。也因为它们的化石众多,所以人们认为窃蛋龙下目成员会组成小家庭乃至大的群体来一起生活,也有助于抚养后代。

文化形象

由于学名“偷蛋贼”的长期的误导,窃蛋龙在影视作品中长期被塑造成一种偷窃其他恐龙蛋的小偷。比较著名的是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恐龙》(Dinosaur)以及动画电影《历险小恐龙》(The Land Before Time)。但是里面的窃蛋龙形象实际上和现实差距很大,即使抛开习性,从体型和外观上这些窃蛋龙实际上更贴近葬火龙,比如葬火龙标志性的头冠,而且这些窃蛋龙的体表还缺失了羽毛。

在2021年放出的《侏罗纪世界3》先导预告片中,窃蛋龙也有登场。虽然有了羽毛,但是外形上这只窃蛋龙更多的混合了近颌龙科成员的特征,而且窃蛋龙也不生存于北美洲。在探索频道的电视节目《恐龙星球》(Dinosaur Planet)中的窃蛋龙形象是较为科学的,而且还原了窃蛋龙群居的特点。片中窃蛋龙与迅猛龙也有互动,并成功击退了迅猛龙。

参考资料

Planet Dinosaur.Bilibili.2022-12-11

Jurassic World 3 Release Date Announced by Universal.scified.2022-12-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