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屠场 :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所著长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4-09-20 18:02

《五号屠场》是由美国20世纪黑色幽默文学代表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于1969年发表的长篇反战小说。1969年,《五号屠场》一出版便引起极大轰动,一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从此在美国经典虚构作品中赢得了一席之地。该小说在1999年《纽约时报》公布的20世纪最佳的100部英语小说中名列第18位。小说自发表以来,便受到国内外文学批评家的青睐,冯内古特也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该书以一个精神分裂症病人毕利在不同时空之间穿梭的旅行经历,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累斯顿大轰炸“事件和战后美国的社会现实。

《五号屠场》以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元小说、拼贴、黑色幽默等元素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写作风格,因此也被文学批评家评为美国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

创作背景

1943年,冯内古特奔赴欧洲作为美国第106步兵师的一名普通士兵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于1944年12月在著名的保吉战役(波尔其战役)中被德军俘虏,关押在德国城市德累斯顿服劳役。

1945年2月13至14日,盟军 ( 英美空军 ) 对不设防的德国历史文化名城德累斯顿实施了地毯式轰炸,整个城市顿时成为一片废墟,13.5万人葬身火海。年仅23岁的库尔特·冯内古特因为被关押在一家屠宰场的地窖中侥幸逃过这场劫难。成为逃过德累斯顿大轰炸浩劫的幸存的7名美军战俘之一。

直到1969年,在历经了25年的思考和酝酿之后,冯内古特以这场空袭为基本素材,同时结合自己对战争与死亡以及人类生存困境的独特诠释,完成了他最杰出, 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五号屠场》。

作者曾坦言,《五号屠场》的创作受到了约瑟夫·海勒(Joseph·Heller)的《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的影响。

内容梗概

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Billy Pilgrim)1922年生于纽约的伊利昂,是城里理发师的独子。他从伊利昂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后因父亲去世回到家中。再一次入伍时,他前往报到的步兵团被德军一举歼灭 。后来,自称为“三个火枪手 ”的三个士兵中的两个年轻侦察兵因看不下去毕利对待困苦和生命的态度而抛弃韦锐和毕利而去,然而不幸的是在他俩离开后不久就惨死在德军的子弹之下。后来毕利和韦锐加入了战俘的行列。运送战俘的火车上人满为患,正常休息都得不到保障。到达战俘营后,战俘营分配给战俘们的大衣却都 带着冰碴,此时毕利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战争将结束的时候,生存条件每况愈下,因为德国大大小小的 监狱都人满为患,战俘们不再有任何食物可吃,不再有任何燃料可以用来取暖。

最后战俘被运送到德累斯顿安置,德累斯顿大轰炸时,毕利躲在用于劳作的屠宰场逃过一劫。战争结束后, 毕利带着内心无法抚平的战争创伤回到美国, 结婚、生儿育女。60年代中期儿子被征入伍赴越南打仗,1968年毕利乘坐飞机失事,脑部受伤但幸免于难,妻子死于一氧化碳中毒。

伤愈后他开始谈论UFO和时间旅行,难以抹除的创伤记忆穿插在主人公战后生活的零碎片段中,包括由于精神受刺激和脑部受伤之后出现的幻觉:遭飞碟绑架,被送到一个叫做特拉法玛多的星球的动物园中进行展出,回来后传播福音。那段生活历险让毕利失去了正常的时间概念, 时不时游离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毕利在断断续续的“时间旅行“中,声称他在特拉法玛多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如果某个人死了,他只不过看上去似乎死了。最后因幻想和宣扬自己到特拉法马多尔星球的旅行而被当成精神病患者,在演讲中被暗杀。

小说没有完整的结构,也没有什么顺序,以”时间旅行“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运用意识流手法和蒙太奇手法,在回忆和幻想中编织情节,现实与梦境相结合,时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不断闪回,空间在历史、现实和幻想中不断跳跃,场景与情节不断重复,意象与片断组合,真实和虚构隔行扫描,情节如碎片般光怪陆离。

作品赏析

主题研究

反战主题

反战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主题。

开始章节写出作者耗费二十多年时间才完成这本书,是因为对于这种战争大灾难,对于亲眼目睹过的可怕场面,作者患了“失语症”。在小说的主体部分,作者通过毕利这一虚构人物远距离地回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痛苦经历,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说明了战争对人们身心的摧残和对人类文明的肆意破坏。战争给毕利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使他始终无法摆脱战争带给他的痛苦。拒绝战争, 呼唤和平,这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呐喊。

死亡主题

小说标题“五号屠场”本身就是一个死亡的隐喻,战争即是杀人的屠场。

死亡的阴影笼罩全书,死亡无时无处不在,从无生命的物体,到有生命的动物,到人。据统计, 全书中提及死亡次数多达上百次, 而每次后面都跟着“就这么回事”这样一句典型的库尔特·冯内古特词句。死亡的方式和原因多种多样,死亡显得如此难以预料,不可抗拒。

时空主题

《五号屠场》是一部打破时空限制的典范小说。

冯内古特用后现代手法把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打乱,虚构了特拉法玛多星球,使主人公毕利的思绪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层面以及地球和特拉法玛多星球之间的空间层面中间来回跳跃,给读者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精神分裂症使毕利混淆了回忆、幻觉和现实,使他不得不挣扎在时间和空间形成的巨大“迷宫”里。毕利身不由己的时空转换暗示了主人公生存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冯古内特的时空观体现了后现代社会的种种不确定性。

艺术手法

创作手法

大量历史和文学典故的运用

小说的一个副标题”儿童十字军”暗示了小说的内涵和用意 ——用13世纪儿童十字军来暗示德累斯顿大轰炸的本质。儿童十字军是1212年掀起的一次十字军运动。成千上万的儿童被僧侣们招去,从日尔曼和意大利出发开始了一场“神圣”的东征,目的是要前往巴勒斯坦地区,从土耳其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王国。这是因为在当时流行一种荒谬的说法,认为成年人有罪,只有纯洁的儿童才能夺回圣地。结果大部分儿童在行军途中死亡,另一部分被运往北非卖做奴隶。

小说还引用了《圣经》的故事和传说。全书开篇,赫然在目的是圣诞颂歌里的四句诗:”牲口哞哞叫,圣婴惊醒了。但小主基督,不哭也不闹“。这个题辞描述了基督降生在马槽的情景,置于开篇意在暗示小说伊始即先知,救世主的诞生,而他就是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

小说中另一处重要的典故出自埃利卡·奥斯特夫斯基的《塞林纳和他的幻想》。塞林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位法国战士,由于头部受伤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与毕利的情形相同,他也想象时空发生改变,他想让街上的拥挤和吵闹停下来,反映出人类对时间和环境进行控制的愿望。塞林纳认为,艺术只有在与死亡共舞时才能产生。这也是库尔特·冯内古特在文学创作中所持的态度,所以,小说有一个标题和两个副标题:五号屠场,十字军运动,与死亡共舞。

象征及象征性的人名、事件用于戏仿

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对其他一些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人名、地名和事件进行戏仿,以制造强烈的对比效果。小说主人公毕利·皮尔格利姆(Pilgrim,中文意为“朝圣者”)的名字戏仿了约瀚·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中的”朝圣者”。小说中的另一人物罗兰·威尔利戏仿了早期文学著作《罗兰之歌》的主人公罗兰。

以意识流为主的叙事手法

读者通过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能够窥视到人物的内心和大脑深处的心理活动以及对外部事件的反应。

库尔特·冯内古特通过意识流的手法,使毕利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跳跃。除了个别部分采用传统的以时间为线索的小说叙事手法之外,大部分缺乏故事的主要线索, 整本书是由一个个断断续续的简短画面构成。

后现代主义

元小说

元小说是 《五号屠场 》后现代主义特征最明显的地方。小说第一章都在谈论作品的创作过程,即小说话语指向本身,体现了明显的元小说特性。一部小说的后现代性可以通过元小说性得到明显表现与折射,因为 “可以说凡是元小说都是后现代主义小说 ”。

拼贴

所谓拼贴,就是将一些毫不相关的事物粘在一起,以此表现出一个支离破碎、混乱不堪的世界。后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客观世界一片混乱,不可捉摸,在它身上找不到任何规律,无法描写。与此种观点相对应创作上采取碎片式拼贴手法正好可以表现客观世界的无规律性、荒诞性。但在 《五号屠场 》中,拼贴并未造成混乱。

漫画式人物

在《五号屠场》里,库尔特·冯内古特假借漫画式人物表达自己对世界、社会、人类和命运的认识。《五号屠场 》中漫画式人物的刻画明确指涉战争的残酷与荒谬,揭示了反战主题,深化了小说意义,贯通了情节发展。

作者

作为后现代派大师,冯内古特不仅深谙后现代主义精髓,而且也深知传统小说本质。由此,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采取了先锋性与传统性并举的创作方式:既采用后现代实验性手法———元小说、拼贴等表现其先锋性的创作手法;又不放弃传统小说可行的叙述方式,注重讲故事,突出主题。将不符合后现代典型特征的非后现代性因素融入后现代手法,赋予后现代手法新的内涵。

作品影响

《五号屠场》成稿于全美抗议越南战争的浪潮中,库尔特·冯内古特德累斯顿大轰炸与越战放在一个平台上,用以颠覆媒体向美国民众灌输的意在战胜“邪恶势力”的“好战争”的宣传。冯内古特对美国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中将战争屠刀挥向平民的行为提出了强烈的道德谴责,将战争谋划者们推上道德审判台,他后现代小说的政治性, 正如琳达·哈钦所认为的,表现在作家故意模糊历史叙事与小说叙事之间的边界,以突显官方历史中缺失的那些部分,而这种合了历史与虚构的艺术,具有历史和社会批判的力量。

作品评价

“ 像这样一个毫不拘束 、 想象力无比奇特开阔的作家, 一个对人类现状和未来都充满了黑色幽默般的忧患意识的作家,我们中国读者真的应该好好地读一读他 。”——作家邱华栋

库尔特·冯内古特并非单纯写一部小说来使我们牢记 ’战争究竟是什么滋味‘ , 他没有把战争回忆录奉献给读者, 却以自我反映的方式把他对自己曾参与的事件的看法和反思呈现在读者面前, 甚至引起读者参与对这些事件的思考, 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谴责这些事件的荒谬以及记叙这些事件的手段的荒谬。”——评论家雷蒙德· 费德曼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