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发的奖项

更新时间:2024-09-21 04:39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是1998年4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文学活动。

简介

参评作品范围:1989~1994年

1994年12月7日(19日?)公布4部获奖作品,分别是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王火战争和人》(三部曲)、刘斯奋白门柳》(第一、二部)和刘玉民骚动之秋

1998年4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

评委名单

评委会主任:巴金

评委会成员(共23人):刘白羽、陈昌本丁宁、刘玉山、江晓天、朱寨、邓友梅、陈涌、李希凡、陈建功、郑伯农、袁鹰、顾骧、唐达成、郭运德、谢永旺、韩瑞亭、曾镇南、雷达、雍文华、蔡葵、魏巍

获奖作品名单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如下:

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白鹿原》(初版) 陈忠实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6月)

战争和人》(三部曲)王火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989年、1992年

白门柳》(第一、二部)刘斯奋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1991年

骚动之秋刘玉民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7月

获奖作品

白鹿原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粟。

厚重深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作家简介

陈忠实,1942年生于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及散文集《告别白鸽》等40余种作品。《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 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在日本、韩国越南翻译出版。曾十余次获得《当代》、《人民文学》、《长城》、《求是》、《长江文艺》等各大刊物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战争和人

作品简介

战争和人》三部曲,原来以《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三部单行本形式先后在一九八七年、一九八九年、一九九二年分别出版。

一是因为写成一部先由出版社审发一部,二是因为每部都能单独阅读、独立存在。但无论从写作时的整体构思或读者的阅读效果、阅读要求来说,三部曲是有连贯性的,是三本系列,一个整体。所以现在再版,就以《战争和人》为总名,三部结成一套,改用统一的封面,献给读者。

作家简介

王火,原籍如东县,本名王洪溥,1924年出生于上海市,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文学学士),留校做过助教。1949年为中华全国文协上海分会会员,上海战役在上海总工会筹委会文教部工作。1950年参与筹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任副总编辑创办《工人》半月刊。1953年调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筹办《中国工人》杂志任主编助理兼编委。1961年后在山东省做过十几年省属重点中学和出版社方面领导工作。曾任山东省作协常务理事。1983年到成都市,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参与筹建四川文艺出版社,为第一任书记兼总编。王火1987年春离休。王火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职称为编审,现为四川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四川出版社工作者协会顾问、四川省出版专业高评委委员。有传略《在编辑与创作两个领域成就显著的王火》列入中宣部编辑的《编辑家列传》(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版)。《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物》、《中华英才》、《中华儿女》、《中外交流》、《传记人物》、《文艺报》、《文学报》、《新闻出版报》、《四川画报》等数十种报刊介绍过事迹。《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传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劳模大辞典》等等辞书均有辞条。

主要作品

王火自四十年代中开始创作,在《时速新报》、《文汇报》、《大公报》、《万象》杂志等报刊发表过小说、散文、特写

1946年至于948年曾采访过南京大屠杀及审判汉奸。编写出版过上海解放后第一套式从课本,并出版了《工人广播剧选一、二集》《炼钢英雄》、《工人阶级的旗帜》、《苏联专家在新中国》、《怎样办报》《二七大罢工》《从五到大革命》《三年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等读物十多种。近600万字作品。

长篇小说十部:即《战争和人》三部曲,包括《月落乌啼霜满天》(1987年,人民出版社)、《山在虚无缥缈间》(1989年10月,人民出版社)《枫叶荻花秋瑟瑟》(1982年2月人民出版社);《血染春秋——节振国传奇》(1982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外国八路》(1981年12月百花文艺出版社);《浓雾中的火光》(1983年7月,重庆出版集团);《雪祭》(1988年11月,重庆出版社);《流萤传奇》(1992年2月,明天出版社);《王冠之迷》(1992年9月华夏出版社);《禅悟》(1993年9月,《峨眉》);《女人夜沙龙》(1996年9月,四川文艺出版社);《霹雳三年》(1999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篇小说二十一部:《赤胆忠心》(即“节振国”)(1957年7月,中国工人出版社);《白下旧梦》(1983年3期,《收获》);《隐私权》(1990 年11月花城出版社)《边陲军魂》(1985年5月,贵州人民出版社);《潜网上的漩涡》(1985年2期,《收获》);《心上的海潮》(1982年,1 期《江南》);《变形记》(1983年1期《幽燕》);《黑色的监狱,白色的梦》(1986年12月,《未来》);《夜雨闻铃肠断声》(收入《心上的海潮》集1985年3月,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夜的悲歌》(1982年,《十月》);《雨的精魂》(1985年2期,《红岩》);《啸傲冰雪》(1992年3期,《红岩》);《兔丝女人》(1991年2月,《上海小说》);《后方的战线》(1958年10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江教授、“假洋鬼子”和裘文婷》(1987年3月,《红岩》);《摩登的困惑》(1989年3期,《大众小说》);《香港猴脑宴》(1987年1期,(连载小说);《复杂的颠倒》(1981年3期,《柳泉》);《单行道上的女经理》(1992年1月,《上海小说》);《迷宫悲喜》(1995年第4期《人民文学》)《异国的秋雨黄昏》(1996年第一期《十月》)。

短篇小说:《新“三岔口”》(1981年5月,《人民文学》)、《滚烫的回忆》(1980年1期,《十月》)等八十篇,部份收入《梦中人生》(1989年6月,《四川文艺出版社)、〈“东方威尼斯”一个京剧女演员的传奇〉(1987年7月,山东人民出版社)《流星——王火中短篇精选》(2000年5月,征订出版社)等集子中。

此外,有童年回忆录《推动了的黄金时代——金陵童话》(1992年9月,少儿出版社)、四个电影剧本:《平鹰坟》(主要执笔,1977年上海电影拍摄,1979年选入《山东建国三十年电影剧本选》)、《明月天涯》(1981年1期,《花城》)、《外国八路》(1982年3期,《电影剧本园地》)、《绿云寒》(1995年4月《峨眉》)。散文四十余万字,结集出版的有《西窗烛》集(1991年1月,四川教育出版社)、《王火散文随笔》(1997年6 月,重庆出版集团)《带露摘花》(2000年6月,广州出版社)等。

白门柳

作品简介

《夕阳芳草》是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一部,集中描写了大明王朝覆灭的前夕,江南地区的文人组织“复社”和“阉党”、余孽之间的激烈斗争,以及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与秦淮名妓董小苑一波三折的爱情纠葛,竟同权臣暗中进行政治交易,为“阉党”余孽开脱,使江南的政治、社党的争斗、内讧更显波诡云谲。小说通过当时的一批知识分子,即所谓“士”这一阶层的性格状态,以及上至朝中权贵下至秦淮河汩院、江南市井,再现了我国十七世纪中叶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展示了一幅奢华腐朽走向哀败孕育新生的末世画卷。作品无论是写历史人物生活情怀,还是金粉江南民情风俗,都细腻传神、绘声绘色、新意迭出。

《秋露危城》是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二部。本书以明末动荡复杂的局势为背景,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南明弘光王朝的建立及其迅速崩溃的过程。农民军领袖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市,明崇祯的突然灭亡给江南造成了冲击和极度混乱。为江南半壁河山,拥立新君,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集团与以马士英为首的政治势力展开较量。政权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各派斗争惊心动魄,甚至爆发内战危机,直至清兵一举南下。作品通过对黄宗羲陈贞慧、史可法、钱谦益柳如是、董小苑等一系列著名人物的命运、性格变化的描写,以姿采纷呈的运笔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一幅场景辽阔、人物众多的历史长卷,其中既有政治场中严酷的正邪之战、社党内部的恩怨纷争,又有秦淮河两岸男女在乱世中的感情纠葛,交织成一曲波澜壮阔、悲风四起的末世挽歌,具有极强的历史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

《鸡鸣风雨》是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三部,情节紧接上一部,描写明朝残余势力在弘光王朝覆灭后,退守浙东地区,继续坚持抗清及其最终灭亡的过程。在本卷中,几个主要人物被命运驱上了不同的道路。黄宗羲毅然参加义军从事武装斗争;冒襄和董小宛成为颠沛离的难民;钱谦益投降北上,柳如是则独自留在南京,各自经历了种种艰难曲折,最终又集结在抗清的旗帜之下。作为全书的大结局,本卷在继续保留和发扬前两部物色的基础上,结构更加开阔色彩更加斑斓,情节更加绘纭。其中正义与邪恶、卑鄙与崇高、野心与情欲、征服与反抗、腐朽与新生,种种人性也揭示得更加充分和彻底,使人沉浸于丰厚的艺术享受的同时,还可以从“士”即知识分子阶层,作为文化守护者的职责和命运中,获得更深的感悟和思考。

作家简介

刘斯奋广东省中山市人,一九四四年生,一九六七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著有《黄节诗选》、《苏曼殊诗笺注》、《辛弃疾词选》、《周邦彦词选》、《姜张炎词选》、《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唐宋诗词彩图辞典》等,并出版《刘斯奋人物画选》。1981年起从事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创作。荣获全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这是迄今为止,广东第一位也是唯一的获得此项殊荣的作家。

骚动之秋

作品简介

骚动之秋》作者刘玉民 是一部反映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的长篇小说。描写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1998年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骚动之秋》,既是描写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从省市县委领导的关注到全国和省级报婚的社会舆论的宣传,从李龙山的古老传说到李王庙后殿的碑碣上刻下岳鹏程和大桑园的名字……但同时,也着重写了岳鹏程内心的种种骚动,他和儿子羸官在改革中不同的见解的矛盾引起的父子冲突;他和秋玲的感情导致与妻子的冲突和家庭矛盾的尖锐化;他在改革中处理问题的大胆、果断、魄力、远见等等,的确使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然而又的确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受到不正的社会风气的影响,采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进行了倒卖紧缺物资的活动……

作家简介

刘玉民

性 别:男

出生年月: 1951/02

民 族:汉族

1958—1970年在原籍山东荣成市读书。1971—198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当过战士、理论教员、文化干事等。1983年后,历任济南市文联编辑、创作员、创作室主任、副主席等职。现为山东省文联副主席、济南市作协主席。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著有长篇小说《骚动之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991年版),《羊角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过龙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修订版),《八仙东游记》(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报告文学集《东方奇人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长篇报告文学《都市之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剧作选《呼唤阳光》、《四个女人一台戏》、《黄河之水天上来》(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以及中篇小说《海猎》、《不肯流逝的岁月》,散文《星条旗为谁而降》、《穿越生死线》等。作品多次获奖,长篇小说《骚动之秋》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手迹及作品,中国现代文学馆茅盾先生故乡多有收藏。近年时有诗作和书法作品闻世,并受到好评。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