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水乡 :重庆市开州区下辖乡

更新时间:2024-09-21 08:35

紫水乡位于开州区西北部,东临和谦、敦好镇,西接高桥镇麻柳乡,北临大进镇,是开州城区饮水源——鲤鱼塘水库核心区,有“豆腐之乡”“大米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幅员面积94.56平方公里,有耕地2475.37公顷,森林面积94500亩,森林覆盖率为63%。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现有户籍人口31939人,常住人口12561人。

该辖区内有行政事业单位19余个,集贸市场1个,正常经营单位102个,个体经营户118个。2022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5.88亿元,同比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1297万元,增长6.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32元,增长7.9%;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206.35万元,支出合计2128.55万元,完成“两违”整治收入0.37万元。有卫生院1所,公办学校1所,有各类文艺队伍1支,各类图书室11个,藏书2.5万册。文物点4个。发展农家乐8家。

简介

紫水集镇是开州区西北山区的重要集镇,为古开州48个老场之一,逢三、六、九赶集,集镇发展迅速,场镇面积65.97亩,街道3条,长2.1公里,近几年已建成农贸市场和环形新街,市场功能齐全、交易繁荣,主要产品有粮食、水果、百货、农副产品、农畜幼禽等。

2007年底全乡总人口30663人,其中农业人口30015人,非农业人口648人,全乡劳动力15788个,其中第一产业占4588个,常年外出11200个。年创劳务收入3848.7万元。2018年全乡总人口33072人。

全乡现有耕地20024.8亩,其中田13580亩,占耕地面积的67.8%;地6444.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2.2%。共辖双玉、花岭、龙茶、雄鹰、天元、金龙、龙溪、紫水等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5万人。

紫水属深丘地带,山梁横亘、层峦叠嶂、丘陵起伏、溪河交错,间有台地、槽地。紫水河由北向南纵贯相

域,河谷扁窄、山势巍峨。主要由侏罗系沙溪庙组、白田坝组、自流井组和三迭系须家河组、嘉陵江组等地层组成。最高点雄鹰村三块石,海拔1595.6M,最低处双玉村三溪口,海拔350M。

全乡属暖湿亚热带季风季候,年均温11.65—17.5。无霜期238—300天,年降雨量1413mm——1497mm。

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大豆、油菜、花生、蚕桑、烟叶、黑木耳等;经济林木有苹果、雪梨等;森林有万亩速丰林和万亩竹海,另有松、柏等林木;粮食作物主产水稻、玉米、小麦、阳芋番薯等;粮食总产量12394吨,人均粮食413公斤。药材主要有黄连桔梗杜仲黄檗等;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石英岩、山大砂岩高岭土等。

紫水乡内教育事业有初中1所、中心小学2所(紫水中心小学,龙茶中心小学)、村校7所,九年义务教育已普及;卫生事业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所,发展较好,农业基础设施齐全,公路畅通,有县公路经敦好至县城,有乡公路320公里,可通各村、各社。水利有小(二)型水库3座(五一、观音岩、花元水库),蓄水量40.25万立方米,山平塘230口,蓄水量8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864公顷。电力、通讯设施齐全,文化繁荣,加密电视机安装率达20.1%

人口

2021年,重庆市开州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常住人口12561人。

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种植优质稻8900亩、优质油菜2000亩、优质大豆5000亩;出栏生猪10150头、圈存长毛兔26000只、牛1350头、羊1650只、家禽11万只,从宁波市引进良种长毛兔100只。带动起了种植大户13户,养殖大户100户,规范完善4个综合服务社和3个专业合作社。招商引资约120万元。完成了100名劳动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7900人,获得劳务收入3000万元。

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技改山平塘88口,整治水库2口,修复渠堰5.6千米。恢复改善灌面180亩。新装电话320门,并完成了幸福院和卫生院医技楼的改造,有线电视宽带网进村也正在进行,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总投资达400多万元。新增城镇建房面积15600平方米,增加城镇人口263人。社会事业。龙茶小学新建教学楼平方米,紫水初中新建学生公寓1505平方米。人口出生率为6.6‰,符合政策生育率88%,征收社会抚养费74万元。全乡创建最佳文明单位2个,文明单位6个,创建区级卫生红旗单位1个,爱国卫生先进单位6个。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大豆、黑木耳、烟叶、油菜等,经济林木有苹果、雪梨等、还有万亩速丰林、万亩竹海和千亩中药材生产基地。矿产资源有煤、铁、石英岩等。

城镇建设

开州区紫水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现有耕地22000亩,人口23609人,以粮食、蚕桑、榨菜、生猪为主要产业。2006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把水产养殖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坚持发展不放松。截止2005年底,全镇共开发养殖水面3000亩,其中水库和山平塘水面1400亩、精养鱼池1600亩;发展水产养殖大户200余户,其中20亩以上24户、50亩以上8户、100亩以上3户。2005年产商品鱼2200多吨,约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1/4;农民人均水产养殖收入635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水产养殖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大特色产业。其主要做法有三点。

精选项目

一、因势利导,精选项目。该镇淡水资源丰富,现有小(二)型水库8座、山平塘561口,养殖水面1400亩。当地农民有良好的水产养殖习惯。党委、政府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住有关部门清理整顿水库肥水养殖的契机,因势利导,教育引导养殖大户学习外地的先进养殖技术,改变传统的养殖习惯,跳出单纯依靠水库和山平塘养鱼的发展模式,鼓励养殖能人承包租用农户成片的冲冲田,围田修池,积极发展成片的精养鱼池,走出了一条科学养殖、滚动发展的新路子。

培育能人

二、培育能人,协会带动。发展水产养殖,水面是基础,技术是关键,能人是榜样。该镇党委、政府瞄准水产养殖项目后,着力宣传扶持百花村的水产养殖大户——夏光文,鼓励他投资80多万元,围田新建养鱼池,走规模发展之路。随着养鱼户的逐渐增多,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镇党政领导审时度势,引导成立了紫水乡水产养殖协会。2008年,该协会已发展会员70多人,并辐射到石龙、李渡、丛林等周边乡镇。水产养殖协会的成立,不但搭建起了养殖户信息交流的平台,减少了恶性竞争,而且还激发了业主的养殖积极性,增强了做大做强的信心,助推了水产养殖规模的大发展。百花村村委会主任王松,2003年仅有养殖水面3亩,2004年扩大到40亩,2005年已发展到100多亩,在其带动下,该村2005年新发展养鱼大户3户,新建精养鱼池250多亩。犁园村的蒋能德,在协会的带动和支持下,2004年至今,投资新建精养鱼池70多亩。协会成立以来,累计为会员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1500余人次,为会员节约成本30万元,养鱼平均单产从每亩50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最高的达1500公斤;实行统一销售,每吨售价比分散经销高200元,为会员多赚80万元。

加大扶持力度

三、锁定目标,倾力扶持。为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业,该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水产养殖531发展规划,即:力争到2010年全镇发展水产养殖5000亩(产量3000吨)、产值3000万元、农民人均水产养殖收入1000元。同时,确定重点抓好百花、犁园、云星三个水产养殖基地村建设,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坚持水产养殖无小事,实行镇领导分片包村联系养殖大户制度和派出所挂牌保护制度。对新建精养鱼池的农户,实行“四优先”,即村社干部优先协调农户的承包地,农林站优先协调养殖用水,协会优惠提供良种鱼苗和配合饲料,建环、国土所优先审批养殖临时用房、并免收相关费用。

参考资料

重庆市开州区紫水乡简介(2023年修订).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2024-03-24

重庆市开州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2021-06-1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