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颗粒物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5:05

细颗粒物(PM2.5)又称细粒、细颗粒,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大小不足人类头发的二十分之一。

细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化合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地壳元素、金属元素等。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尤其引起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一系列病变,对儿童和老年人的危害尤为明显。细颗粒物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能影响成云和降雨过程,间接影响着气候变化。

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在此之前召集环保、气象、医学、语言等方面的专家,专门研讨了PM2.5的中文名称规范问题,但与会专家的意见不一致。3月11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PM2.5中文名审定会议,再次进行审定。4月19日,PM2.5的中文名字终于确定为——“细颗粒物”。

历史来源

来历

在1971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建立了大气质量标准,要求对大气中的六种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其中包括悬浮在空气中,粒径为25微米至45微米的颗粒物,英文名为particulate matter,缩写为PM。后续的医学研究显示,对人体造成真正危害的是那些粒径更小、相对表面积更大、吸附污染物能力更强的粒子群。在1979年,美国环境保护署更新了原有的标准,修改了颗粒物的粒径尺寸,提出了“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即指悬浮在空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记为PM10。随后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对于可吸入颗粒物来说,粒子大小不同,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深度也不同。较大的粒子多数会被阻留在上呼吸道,而更小的粒子则能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泡。在1994年,美国环境保护署以2.5微米为界限,将可吸入颗粒物(PM10)分为两类:一是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二是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记为PM2.5。

命名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周洪波对2011年和2012年PM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就媒体而言,高达98%均直接使用细颗粒物,且多为单用,很少有括注;极少量媒体则使用“细颗粒物”“可入肺颗粒物”等来表示。2013年2月27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就PM2.5中文定名问题举行专家研讨会,来自大气、环境、物理、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专家纷纷为PM2.5的中文名称“支招”。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细颗粒物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3月11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细颗粒物中文名审定会议,再次进行审定。4月19日,细颗粒物的中文名字终于确定为——“细颗粒物”。

主要成分

细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包括:含碳颗粒(包括元素碳和有机碳,元素碳主要产生于高温燃烧过程,有机碳则主要来自相对低温过程的不完全燃烧产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重金属等。细颗粒物在空气悬浮过程中还会进一步吸附空气中存在的有机和金属等化学成分、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成分。

污染来源

主要来源

细颗粒物的组成十分复杂,是各种各样固体细颗粒和液滴的“大杂烩”,化学成分高达上百种。主要成分是有机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盐、碳以及各种金属化合物等。对空气中细颗粒物来源的认识,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和道路扬尘、区域传输等来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其“贡献”各不相同。主要的来源是从地表扬起的尘土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是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一部分颗粒物是自然过程产生的源自火山爆发、沙尘暴、森林火灾、浪花等。

自然来源

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其中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是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此外,海盐也是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此外,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也是自然源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这些自然源的排放对大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和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人为活动

细颗粒物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这些气体污染物往往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造成的。在发展中国家取暖和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式。没有先进废气处理装置的柴油汽车也是颗粒物的来源。人为活动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包括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燃煤烟尘、工业粉尘、机动车排气、建筑及道路扬尘等污染源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次颗粒物则是由大气中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氨、挥发性有机物等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的,这些化学反应会产生细颗粒物,它们是大气中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这些细颗粒物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人为源的排放是至关重要的。燃烧柴油的卡车,排放物中的杂质导致颗粒物较多。在室内,二手烟是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颗粒物的来源是不完全燃烧、因此只要是靠燃烧的烟草产品,都会产生具有严重危害的颗粒物,使用品质较佳的香烟也只是吸烟者的自我安慰,甚至可能因为臭味较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同理也适用于金纸燃烧、焚香及燃烧蚊香。但是炒菜5分钟,细颗粒物增加20倍系误读。

化学反应

除自然源和人为源之外,大气中的气态前体污染物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二次颗粒物,实现由气体到粒子的相态转换。如:其中气态硫酸来自OH自由基氧化二氧化硫SO₂的气态反应。盐的水合物:如xCl·yH₂O、xNO₃·yH₂O、xSO₄·yH₂O,随着湿度的变化,水合物对细颗粒物的影响较大,水不仅与盐化合物生成水合物,由于湿度的改变还形成了盐的微小溶液液滴。

指数标准

细颗粒物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细颗粒物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截至2010年,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细颗粒物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细颗粒物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细颗粒物检测网空气质量新准

根据细颗粒物检测网的空气质量新标准,24小时平均值标准值分布如下: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年《空气质量准则》

中国拟于2016年实施《空气质量准则》(征求意见中)

健康危害

主要危害

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细颗粒物能飘到较远的地方,因此影响范围较大。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

对全身各系统疾病的影响

细颗粒物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沉积在肺部,同时这些颗粒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多种污染物的“载体”和“催化剂”,有时能成为多种污染物的集合体。他们在肺泡上沉积下来,会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导致肺心病,加重哮喘,引起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一系列病变,对儿童和老年人的危害尤为明显。

细颗粒物和呼吸系统疾病

细颗粒物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点,这种气流受限通常为进行性的,与肺对毒性颗粒和气体的过度炎症反应有关。慢阻肺已成为近年来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更是慢阻肺预防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大约30%的AECOPD的病因可能和大气污染相关。

细颗粒物与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证、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给社会人群带来了极大的健康危害和经济负担叫。因此避免哮喘诱因和进行相关机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在校正了天气、气温、昼夜变化、季节、年龄等影响因素后,患者的长期居住地的细颗粒物浓度与哮喘急性发作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叫。在冬季,大气中烟雾病(主要为细颗粒物浓度升高,尤其是升高后的第二天,可使因哮喘发作而就诊的人数明显增多;且细颗粒物对哮喘急性发作有很好的预警作用 。细颗粒物造成哮喘急性发作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细颗粒物穿透肺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促进变态反应性炎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与氧化应激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机制相同,患者吸入的细颗粒物后,体内形成氧自由基(ROS),可使气道上皮中的NFkβ、激活蛋白4(AP-4)活化,NFkβ的活化可使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上调。这些炎症介质可以趋化并激活相关炎症细胞使哮喘的慢性炎症状态持续存在。

细颗粒物和肺癌

一系列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探讨了细颗粒物暴露和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尽管细颗粒物和肺癌风险的结果在这些文章中存在差异,但绝大多数文章均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最新的研究发现细颗粒物与肺癌风险的增加明显相关,细颗粒物的浓度每增加10μg/立方米,肺癌发生的OR值为1.29,95%,Cl为0.95-1.76 。这和最近的一项基举研究的结果类似OR=1.09(95%Cl;1.04-1.14) 。肺癌占据肿癌发生率的第一位,使社会负担和患者个人经济负担明显加重叫,因此降低细颗粒物暴露的风险或许会使一大部分人群受益。细颗粒物暴露导致肺癌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可能和其产生的ROS对肺上皮细胞长期刺激所致。

细颗粒物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现大气中细颗粒物浓度在短时间内升高可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心衰、加重缺血性心肌病脑梗死等。最近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细颗粒物暴露和心脏变异率(凯越HRV)之间存在正相关,并可提示心血管事件预后不良叫。动物研究表明小鼠暴露于环境细颗粒物后,心脏组织中,线粒体功能受损,且与心肌收缩力降低明显相关叫。载脂蛋白E基因截除小鼠模型暴露于细颗粒物后可引起血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重叫。细颗粒物还可通过激活NFkB炎症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血管钙化叫。细颗粒物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的机制较为复杂,存在以下几条致病途径:①刺激肺上皮细胞或肺内细胞释放前炎症因子及血管活性介质;②激活肺部受体,从而影响自主神经功能;③细颗粒物从肺泡上皮进肺组织间隙后可透过血管内皮细胞进入微循环,其作为外源性组织因子可激活血管内皮和凝血/纤溶系统,进而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损伤。此外,PM颗粒被认为是刺激自主神经系统(ANS)的重要因素叫,可影响植物神经平衡,这可能通过血管收缩诱导心血管风险和易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细颗粒物和消化系统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NAFLD的患病率为20%-33%,因此NAFLD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一项包括4582名成年人的营养调查显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在环境污染物暴露后明显升高,在对年龄、种族、性别·体质指数、贫困收入比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校正后,ALT仍明显升高且具有细颗粒物剂量依赖性叫。C57BL/6雄性小鼠暴露于细颗粒物6周后,枯否细胞出现明显增殖,枯否细胞的激活可使大量细胞因子释放,进而触发炎症和肝星状细胞合成胶原蛋白,最终导致肝脏纤维化叫。细颗粒物还可通过酶促反应产生大量ROS,而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可能是NAFLD发生的中心环节。

影响气候

人们一般认为,细颗粒物只是空气污染。其实,细颗粒物对整体气候的影响可能更糟糕。细颗粒物能影响成云和降雨过程,间接影响着气候变化。大气中雨水的凝结核,除了海水中的盐分,细颗粒物细颗粒物也是重要的源。有些条件下,细颗粒物太多了,可能“分食”水分,使天空中的云滴都长不大,蓝天白云就变得比以前更少;有些条件下,细颗粒物会增加凝结核的数量,使天空中的雨滴增多,极端时可能发生暴雨。

影响分布图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张全球全球空气质量地图 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细颗粒物的密度。地图由达尔豪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制作。他们根据NASA的两台卫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了一张显示出2001年至2006年细颗粒物平均值的地图。在这张图上红色(即细颗粒物密度最高),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原地区。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细颗粒物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监控现状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2年5月下发的《细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技术指标与要求(试行)》确定了三种细颗粒物的自动监测方法,分别是β射线方法仪器加装动态加热系统,β射线方法仪器加动态加热系统联用光散射法,微量振荡天平方法仪器加膜动态测量系统(FDMS)。2023年1月,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和指导卫星遥感细颗粒物监测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卫星遥感细颗粒物监测的方法、结果验证、质量控制等内容。

预防方法

过滤法

可使用口罩、空气净化器、带滤网的空调等专业设备进行空气过滤,把空气中的细颗粒物过滤掉。包括空调、加湿器、空气清新器等,优点是明显降低细颗粒物的浓度,缺点是滤膜需要清洗或更换。

水吸附法

一些细颗粒具有亲水性,在雾霾严重的天气,可选择洒水或在室内放水盆等降低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浓度。超声雾化器、室内水帘、水池、鱼缸等,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亲水性细颗粒物,缺点是增加湿度,憎水性细颗粒物不能有效去除。

植物吸收法

由于绿色植物可吸收细颗粒物,因此在室内养一些绿色植物也能起到减少细颗粒物的作用。植物叶片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细颗粒物,优点是能产生有利气体,缺点是吸收效率低,有些植物会产生有害气体。

日常应对

少开窗,少出门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月亮出来再开窗通风。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高,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升高,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食管肌肉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家中以空调取暖的居民,要注意开窗透气,确保室内氧气充足。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出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戴防尘口罩

普通口罩对于2.5微米的空气颗粒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阻挡细颗粒物需要医用N95口罩,其对0.3微米的颗粒能抵挡95%,在细颗粒物爆表的天气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要购买正规合格、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N95口罩,取下后要等到里面干燥后对折起来以防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佩戴的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昏。

多喝茶饮

多喝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清肺除尘”茶饮。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加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能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细颗粒物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补充维生素

冬季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太少,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压抑、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饮食清淡多喝蜂蜜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柑橘等食品。

深层清洁

人体表面的皮肤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很容易受到雾霾天气的伤害。尤其是在繁华喧嚣十面“霾”伏的都市中,除了随时要应对雾霾危“肌”外,由于建筑施工、汽车尾汽、工业燃料燃烧、燃放烟花爆烛等原因造成悬浮颗粒物多,难免会堵塞在毛孔中形成黑头,造成毛孔阻塞、角质堆积、肌肤起皮等肌肤问题。出门后进入室内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以防止细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沾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鼻涕,同时要避免呛咳。除了面部清理外,身体裸露的部分也要清洗。

尽量减少吸烟甚至不吸烟

少抽烟,雪茄、雪茄和烟斗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多的细颗粒物,烟草烟雾含有7000多种化合物,其中包括69种致癌物和172种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抽烟者本身和吸入“二手烟”受众的身体健康烟雾中有大量细颗粒物,会对人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如果无法阻止周边的人吸烟,那么应该尽量远离烟雾。

各国应对政策

中国

2011年1月1日开始,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细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开始实施。首次对细颗粒物的测定进行了规范,但在环保部进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中,细颗粒物并未被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2012年05月24日环保部公布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全国74个城市在10月底前完成细颗粒物“国控点”监测的试运行。2012年10月11日,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环保部明确提出了新标准实施的“三步走”目标。按照计划,2012年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要按新标准开展监测并发布数据。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95个站点完成细颗粒物仪器安装调试并试运行,有138个站点开始正式细颗粒物监测并发布数据。

德国

短期解决措施

首先,对某类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第二,就是要限制或关停大型锅炉和工业设备。此外,关闭城市内的建筑工地也有助缓解污染。在火炉中燃烧木头、焚烧垃圾等行为一定要注意避免。

长期措施

法国

向公众提供卫生建议

为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并预防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法国于2010年颁布了空气质量法令,其中规定了细颗粒物和PM10的浓度上限。此外,法国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案,如减排方案、颗粒物方案、碳排放交易体系、地方空气质量方案和大气保护方案等。在法国,空气质量监测协会负责监测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并向公众提供空气质量信息。根据空气质量监测协会提供的数据,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局每天会在网站上发布当日与次日空气质量指数图,并就如何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建议。当污染物指数超标时,地方政府会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向公众提供卫生建议。法国公共卫生高级委员会在2012年4月公布的空气颗粒物污染报告中列出了一系列新的保护公众健康的建议,尤其是针对肺病和心脏病患者、幼龄儿童与老年人等敏感人群。建议指出,当空气中PM10浓度为50至80微克每立方米时,已表现出症状的肺病和心脏病患者应考虑减少户外活动与激烈体育运动;当PM10浓度超过80微克每立方米时,敏感人群应减少甚至避免户外活动与激烈体育运动,哮喘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使用吸入类药物的次数,健康人群如果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或咽喉痛等症状,也应减少户外活动与激烈体育运动。

美国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网站的信息显示,空气污染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美国面临的空气污染主要由六大因素所致:气态定期审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污染物、温室气体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可吸入颗粒物以及气候影响。美国环保署和其他机构合作设立了“空气质量指数”,向公众提供有关地方空气质量以及空气污染水平是否达到威胁公众健康的及时、易懂信息。登录美国环保署和其他机构合办的AIRNow网站,可以看到全美各地动态空气质量指数图、臭氧指数图、细颗粒物指数图以及根据各指数列出的全美空气质量最差的5处地点。根据《洁净空气法》,环保署须定期审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2006年,美国环保署针对细颗粒物标准进行了最新一次修订,规定全美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任何地区、任何24小时周期内细颗粒物最高浓度由先前的每立方米65微克降至每立方米35微克,而年平均浓度标准则是每立方米小于或等于15微克。直径在2.5微米到10微米之间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标准为24小时周期内每立方米150微克。根据可吸入颗粒物水平,环保署将各地的空气质量分为三类:未达标、达标或虽然数据不足但可被认为达标、数据不足。如果某个区域被列为未达标,所在的州和地方政府需要在三年内制定执行计划,列出该地如何减少导致可吸入颗粒物聚集的污染物排放,以达到并保持环保署列出的空气质量标准。

英国

1952年12月5日的毒雾事件是伦敦历史上最惨痛的时刻之一,当时那场毒雾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无数伦敦市民呼吸困难,交通瘫痪多日,数百万人受影响,而在那场灾难之后,女王陛下政府做了补救工作。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一法案划定“烟尘控制区”,区内的城镇禁止直接燃烧煤炭。此外,还陆续关停了伦敦所有烧煤的火电厂,将其搬到城市以外的地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伦敦的空气质量一直在改进中。据伦敦市政府提供的数据,大约有72.2万人住在伦敦以外的地区,每天搭乘各类交通工具来伦敦工作。伦敦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规模巨大的通勤者意味着道路交通网络已经承受巨大的压力。比如在伦敦最繁忙的火车站滑铁卢车站里,每天交通高峰期的3个小时里客流量有5.1万人。道路交通同样也是如此,有超过300万辆机动车在路面上行驶。而自从2003年开始征收道路拥堵税以来,据估计每天路上的车流量减少了7万辆。在过去50年间,由于在伦敦的家庭和工业中使用煤炭已经逐渐销声匿迹,交通排放成为空气污染的最大的来源。伦敦空气中58%的氮氧化物,以及68%的PM10污染物颗粒都来自于汽车尾气排放。英国环境专家、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弗兰克·凯利教授指出,由于人口密度高,通勤者众多,从事商务和旅行的车辆川流不息,这都给空气质量带来压力。对此,凯利建议在城市地区尽量使用小排量的汽油动力汽车以及清洁的公共交通,并对使用柴油的公交车和出租车进行升级改造。

相关事件

人类的平均寿命

201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全球环境展望5》指出,每年有70万人死于因臭氧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有近200万的过早死亡病例与颗粒物污染有关。《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也发表了研究报告,报告中称,人类的平均寿命因为空气污染很可能已经缩短了5年半。

毒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的毒雾事件是伦敦历史上最惨痛的时刻之一,那场毒雾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无数伦敦市民呼吸困难,交通瘫痪多日,数百万人受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首次认定细颗粒物致癌

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然而,虽然空气污染作为一个整体致癌因素被提出,它对人体的伤害可能是由其所含的几大污染物同时作用的结果。

参考资料

科普 | PM2.5的舞台独白.今日头条.2023-11-10

2022年11月前锋区环境质量公告.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2023-11-10

PM2.5正式定名“细颗粒物” 药房为赚钱散布禽流感谣言 肠癌发病率每年升5% 含马兜铃酸中药被指伤肾.人民网.2023-11-10

卫星遥感细颗粒物(PM2.5)监测技术指南.生态环境部.2023-11-10

室内PM2.5危害更大.今日头条.2023-11-10

PM2.5小知识.今日头条.2023-11-10

燃料类PM2.5减排剂—LUBRICON有效实现绿色呼吸.新疆频道_央广网.2023-11-14

PM2.5基础知识.寿光市人民政府.2023-11-10

PM2.5该起怎样的中文名.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2023-11-10

给PM2.5起中文名果真很重要吗?.人民网.2023-11-10

“PM2.5”正式定中文名为“细颗粒物”.观察者.2023-11-10

PM2.5来自哪里?(知识窗).人民网.2023-11-10

好天气逐年在减少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是罪魁祸首.浙江环保新闻网.2023-11-1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