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鳍鱼 :鲂鮄科绿鳍鱼属的一种鱼类

更新时间:2024-09-20 11:59

绿鳍鱼(学名:Chelidonichthys kumu),俗称绿翅鱼、莺莺鱼、吉氏豹鲂鮄贡氏角鱼等,是鲂鮄科绿鳍鱼属的一种鱼类。绿鳍鱼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西部,以及大洋洲、非洲南部近海区域,其是暖水性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水湾30到40m的泥沙底质海区。

绿鳍鱼身体稍细长侧扁,中型,体长150-250毫米,重可达1千克左右。头背面与侧面被骨板近四棱形,体被小圆鳞,胸鳍宽大圆形,下方具3根指状游离鳍条。体背侧面红色,腹面白色,头部及背侧面具蓝褐色网状斑纹,胸鳍前腹面灰蓝色,背面青黑无色,具粉绿色斑点。绿鳍鱼的鳔能发出声音,特别是在移出水面时较为明显。不同海域的绿鳍鱼随季节或产卵习性迁徙游动。食物以虾类、软体动物门和小鱼为主。

绿鳍鱼肉味鲜美可食用,并具有药用价值。是许多国家常见的经济鱼类,是近海拖网渔业的主要副渔获物,全年均可捕获,但产量不高。拖网作业对当年生幼鱼的损害严重,对绿鳍鱼的繁殖和保护造成了不利的后果。2010年,绿鳍鱼被录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状态为无危(LC)。

分类与命名

1829年,法国动物学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首次正式描述了绿鳍鱼, 归入绿鳍鱼属(Chelidonichthys);居维叶发现的物种产地在新西兰,“kumu”这个名称是当地鱼名“koumou”的罗马化。在国际上,日本学者云川(Yunokawa,1961)等认为绿鳍鱼应当有绿鳍鱼(学名:Chelidonichthys kumu)和小眼绿鳍鱼(又有称棘绿鳍鱼,学名:Chelidonichthys spinosus)的区别,但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动物界系斯泰普尔斯教授(D.J.Staples)2010年通过对样本进行比较后,认为二者并没有明显不同,只是同一物种观察样本的季节性差异。

中国2001年出版的《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 上 中国海洋物种多样性 下》也是把绿鳍鱼和棘绿鳍鱼分列。2010年,中国学者黄宗国将棘绿鳍鱼(C.spinosus)和绿鳍鱼(C.kumu)分为两个不同物种。但中国学者陈大刚,张美昭编著《中国海洋鱼类》中,认为棘绿鳍鱼和绿鳍鱼学者们的研究文献记述相同,只是前后使用的名称不同,应是同种异名。绿鳍鱼与小眼𫚉绿鳍鱼是同种异名也被其他学者认同。

特征

身体结构

绿鳍鱼身体稍细长,侧扁,中型,体长150-250毫米,重可达1千克左右。体长为体高5-5.5倍,为头长3.4-3.7倍。头长为吻长2.1-2.3倍,为眼径4.4-4.8倍。头中大,近长方形,背面较窄;背面与侧面被骨板。吻长,背面圆凸,前端中央微凹;吻突广圆形,具几个小棘。眼中大,上侧位,前上角有2短棘;眼间隔宽而稍凹。鼻孔2个,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裂缝状,约等于眼径。口大,端位,上颌较长,上颌骨后端未伸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及犁骨具绒毛状牙群,腭骨无牙;上颌中央具一凹缺,无牙。舌宽大,圆形,不游离。前鳃盖骨下角具2棘,鳃盖骨具2小棘;颈棘平扁三角形,未伸达第一背鳍起点垂直线;肩棘大而钝尖。鳃孔大。鳃盖膜相连,跨越峡部,前延达前鼻孔下方。鳃盖条7条。鳃耙短小,8-9枚。具假鳃。体腔较大,腹膜无色。胃囊状,壁厚,盘曲2次,肠长于体长。幽门盲囊9个,指状。鳔发达。

鳞与鳍

体被中小圆鳞,侧线鳞127—132枚,侧线上鳞14一15枚,侧线下鳞53—57枚,头部及胸部和腹部前方无鳞。背鳍2个,第一背鳍前方最高,向后渐细小,第一背鳍起点位于鲤盖骨上方,基底具有棘盾板9对;第二背鳍基底具有棘盾板15对。第一背鳍始于胸鳍基底上方,具9根鳍棘,第一、第三鳍棘最长;第二背鳍长,具16根鳍条。胸鳍宽大,圆形,胸鳍上部呈翼状,可展开在水中翔游;胸鳍后端伸达臀鳍第八鳍条上方,下方具3根指状游离鳍条。腹鳍胸位,具1根鳍棘,5根鳍条,伸达肛门。尾鳍截形或浅凹。臀鳍长,无鳍棘,与第二背鳍相对,具15—16根鳍条。

体色

背侧面红色,腹面白色,头部及背侧面具蓝褐色网状斑纹。第一背鳍后部近基底处具一暗色斑块;第二背鳍具暗斑点2纵行。胸鳍前腹面灰蓝色,背面青黑无色,具粉绿色斑点。臀鳍、腹鳍和尾鳍无斑点,灰红色。在冰冻状态下,会发生褪色现象。

分布

分布范围

绿鳍鱼分布在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西部,以及大洋洲、非洲南部近海区域。

中原地区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等地沿海。澳大利亚主要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维多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绿鳍鱼是新西兰专属经济区内常见底层鱼类。绿鳍鱼在朝鲜、莫桑比克、南非越南等国也是常见鱼类。

栖息环境

绿鳍鱼是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水湾30-40m泥沙底质海区,活动最深可达400m以上。

习性

节律行为

中国野生绿鳍鱼每年5月出现在渤海西部海域。12月离开近海,游向黄海中部海域越冬。1-3月份在济州岛西部越冬。4月北上,5月分别到海洲湾及渤海后产卵,后分散索饵。9-10月原路返回越冬场。春夏之交游进沿岸产卵,卵浮性。秋未冬初游向外海越冬。秋末冬初游向外海越冬。黄海和东海鱼群在济州岛以西海域越冬,春季向北游向近岸产卵,秋后开始返回。在杭州湾外海越冬的鱼群,随季节南北移动。渔期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为10月至翌年3月;舟山群岛外海为2-5月,石岛东南海域为4-11月。

新西兰渔业管理局划分的QMA2管理区,性成熟雌性鱼类会季节性迁徙,9月至10月间游到更深的水域产卵,而6月至8月间,会在产卵地与近海之间迁徙,但迁徙的具体时间会因产卵高峰期的变化而变化。

觅食行为

绿鳍鱼下部指状鳍条用以在海底匍匐和掘土觅食,捕食虾类、软体动物门和小鱼。捕食来源为毛虾、脊尾褐虾鹰爪虾、细虾、矛尾鰕虎科、六丝柔尾虾虎鱼、小蟹等。它们可以将自己埋在基质中,只露出头顶,鼻孔和眼睛暴露在外,以突袭猎物。

社会行为

红色扇形的胸鳍使绿鳍鱼看起来像海中的凤蝶总科,它们可以用来吸引配偶或吓跑捕食者,但它们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绿鳍鱼的鳔能发声,昼夜不停地发出声音,在黎明和黄昏时分增加,晚上发出咆哮声。没有发现这些声音与进食活动有关,但这些发声在繁殖季节发出的噪音最大,因为被认为可能与生殖状态有关。绿鳍鱼通常在从水中移出后发声。

生长繁殖

成熟期

中国海域黄渤海绿鳍鱼雄鱼2龄性成熟,雌鱼3龄性成熟;新西兰绿鳍鱼性成熟一般也是在2龄或3龄,体长在23cm左右。

产卵

中国海域的绿鳍鱼在春夏之交产卵。各地略有不同,一般产卵期会在4-7月之间。浮性卵,油球一个,卵黄无龟裂。平均怀卵量在250万粒左右。

新西兰绿鳍鱼的卵和美国白灯蛾浮游。在新西兰渔业管理局划分的QMA2管理区内,绿鳍鱼的产卵区在豪拉基湾(Hauraki Bay)水深51-79米底部为硬泥的海域,性成熟期雄性会全年出现在产卵地附近,至少有部分栖息在附近,而性成熟雌性鱼类大致会在春末至夏初产卵高峰期大量出现在该海域。产卵高峰期在春末夏初,但从调查的样本年来看,会有一至两个月的变动。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绿鳍鱼产卵期很长(有11个月),并且是在冬季才达到高峰,这与新西兰不同。

幼体成长

小行星3789黄渤海绿鳍鱼的幼鱼生长近似,1-3龄生长较快。渤海绿鳍鱼1龄鱼体长约88毫米,2龄鱼约132毫米,3龄鱼约190.6毫米,4龄鱼约227.3毫米。

新西兰的绿鳍鱼幼鱼会栖息在浅海水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迁移到更深的水域。新西兰、澳大利亚的绿鳍鱼雌性生长明显会比雄性更快,体型也更大。澳大利亚绿鳍鱼在前五年内增长迅速,此后增长放缓。

保护

种群现状

中原地区绿鳍鱼主要分布在北戴河区山海关区近海。数量不多,为较常见种。绿鳍鱼的资源大多分布在长江口渔场东南部,舟山渔场东北地区和东南部,推断此海域环境适宜绿鳍鱼的生长繁殖,在东海北部资源量较多。

绿鳍鱼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各地也很常见。但绿鳍鱼的典型栖息地、食物丰度等方面,新西兰澳大利亚更为优越,因此,新西兰绿鳍鱼种群会比澳大利亚多,甚至会大一个量级。

致危因素

绿鳍鱼主要是底拖网兼捕对象,而拖网作业对当年生幼鱼的损害非常严重,对绿鳍鱼的繁殖和保护造成了不利的后果。在澳大利亚,绿鳍鱼通常被视为针对其他物种的副渔获物,绿鳍鱼也是休闲渔业受欢迎的副渔获物。

保护举措

中国严格执行拖网作业休渔管理制定,同时控制网目尺寸,禁止捕捞幼体。自1995年以来,中国东海实施了拖网伏休制度,这对绿鳍鱼的保护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保护级别

绿鳍鱼于2010年被录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状态为无危(LC)。绿鳍鱼目前尚未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

主要价值

漁业商品

绿鳍鱼为常见经济鱼类,为底拖网和钓具兼捕对象,全年均可捕获,但产量不高。2022年,根据澳大利亚渔业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在2012-2022年期间,澳大利亚绿鳍鱼商业渔获上岸量约为每年100至150吨,其中约10%来自新南威尔士州。2007年,新西兰绿鳍鱼商业捕获量所占比重约在6%左右,近年有所增长,但2022-2023年的捕获量还是低于10%。

食用价值

绿鳍鱼可食用,肉味鲜美。富含水、蛋白质、脂肪、磷、铁、维生素B2烟酸以及微量的硫胺素等。

药用价值

绿鳍鱼捕后剖腹除去内脏和鳞片,取肉入药,晒干。干品贮藏于干燥、防潮处。味甘、性平;归肝、脾、肾经;有祛风除湿,镇惊安神的功效;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失眠健忘病症。

参考资料

Chelidonichthys kumu (Cuvier, 1829).WoRMS.2023-12-09

Bluefin Gurnard.IUCN.2023-12-12

Chelidonichthys kumu (Cuvier, 1829).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12-09

Review of Sustainability Measures for Red Gurnard (GUR 3) for 2022/23.MPI.2023-12-11

Vocalisation Repertoire of Female Bluefin Gurnard (Chelidonichthys kumu) in Captivity: Sound Structure, Context and Vocal Activity.ResearchGate.2023-12-09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GUR 2 red gurnard (Chelidonichthys kumu) and associated inshore trawl fisheries, 1989-90 to 2000-01 .新西兰国家环境科学与研究机构(NIWA).2023-12-27

..2023-12-09

Order PERCIFORMES (part 12): Suborder TRIGLOIDEI: Families TRIGLIDAE and PERISTEDIIDAE.ETYFISH.2023-12-10

Growth of red gurnard (Teleostei: Triglidae) from Pegasus bay, Canterbury, New Zealand .tandfonline.2023-12-10

Australian Faunal Directory.澳大利亚鱼类.2023-12-12

New Zealand Demersal Fish Assemblages.tandfonline.2023-12-27

The Red Gurnard, Chelidonichthys kumu.mlssa.2023-12-10

Fish, Red Gurnard.marinelife.2023-12-11

Vocalisation Repertoire of Female Bluefin Gurnard .Journals.2023-12-09

Life-history traits and commercial catch composition of Chelidonichthys kumu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sciencedirect.2023-12-27

Life-history traits and commercial catch composition of Chelidonichthys kumu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ResearchGate.2023-12-27

Chelidonichthys kumu, Bluefin Gurnard.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ResearchGate.2023-12-12

Lyon & Horn 2011 Length and age of red gurnard (Chelidonichthys kumu) from NZ trawl survey WCSI 2003 2005 2007.ResearchGate.2023-12-1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