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量肝素 :一种常见的抗凝血药物

更新时间:2023-09-26 16:58

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肝素,简称 LMWH),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该药是通过化学或酶法对普通肝素解聚而成,因末端糖链还原与否表现出不同的化学结构。不同的低分子量肝素临床疗效和适应证也存在差异。

该药主要作用于凝血因子X a 和抗凝血酶III等,剂型为注射液,包括依诺肝素、那曲肝素钙、肝素钠等。不良反应可能有皮肤、黏膜、牙龈出血,偶见血小板减少,注射部位疼痛,肝氨基转移酶升高及皮肤过敏等;慎用人群包括有出血倾向者,妊娠期妇女和产后妇女。

低分子量肝素制剂为注射剂,宜皮下注射,禁用于肌内注射。适应症包括:1.预防深部老年静脉血栓症形成和肺栓塞。2.治疗已形成的急性深部静脉血栓。3.在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时,防止体外循环系统中发生血栓或血液凝固。4.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属于医保乙类药品,处方药

医学用途

适应证

用法用量

达肝素钠

依诺肝素钠

那曲肝素钙

制剂规格

药理机制

药代动力学

这种药物的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非常高,接近于100%。在注射后3小时左右,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会达到峰值。该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或皮下注射进行给药,而血浆抗Xa活性的消除半衰期为2.2-3.6小时。该药物的排泄通过非渗透性肾机制完成。肾功能受损患者的血浆清除率明显降低。

当进行皮下注射后,该药物会迅速被吸收,血浆中最高活力出现在3到5小时之间,并且抗Xa活力会持续大约24小时左右。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为92% ,而其半衰期为4.4小时。肾脏是这种药物的基本排泄途径。

该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可在3分钟内产生效果,达到最大效应时间的2-4小时。其半衰期为2小时。同时,皮下注射后可在2-4小时内起效,半衰期则为3-5小时,生物利用度可高达87%。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清除,因此在患有尿毒症的患者中,该药物的半衰期可能会延长。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药物互相作用

低分子量肝素对于应用口服抗凝药、抗血小板药、非甾体抗炎药、右旋糖肝和溶栓药的患者可增加出血危险,与上述药物合用低分子量肝素时应谨慎。

特殊人群用药

禁忌

注意事项

风险提示

多个国家警示新型口服抗凝剂的出血风险:阿沙班(Eliquis)、达比加群(Pradaxa)和利伐沙班(Xarelto)是口服抗凝剂的新型药物,并已获得批准上市。在获批的适应症领域,这些药物已逐渐取代维素K拮抗剂和低分子量肝素的使用,而且与传统抗凝药物相比,使用这些新型药物时不需要进行常规的抗凝活性监测。然而,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的经验表明,大出血事件(包括导致死亡的事件)并不仅限于维生素k拮抗剂和低分子量肝素,新型口服抗凝剂也存在相应的风险。此外,有报道显示并非所有的处方医师都充分了解关于控制出血风险方面的产品。鉴于上述情况,处方医师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应充分考虑个体患者的出血风险,并遵循使用方法、剂量、禁忌症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指南。通过遵守这些建议,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出血风险,并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历史

肝素的发现

1916年,Mclean发现犬肝脏提取物对猫有明显的抗凝血药作用。1917年,Howell教授带领他的医学生将Mclean的肝磷脂提取物命名为“抗凝血酶原”,并在1918年创造了“肝素”一词,以表示该提取物起源于肝脏。

1922年,Howell教授改进了肝素提取方法,提出了水萃取方案。1926年他进一步改进了肝素提取方法,并且确定了肝素为水溶性的糖类化合物。1924年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爱德华·梅森(Edward Mason)用肝素进行试验,发现使用后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发烧、恶心等。

肝素走向临床

1933年~1936年Best组织了由多伦多当地生物化学家、生理学家和临床医师团队进行肝素研究,以使肝素最终可用于研究和临床。1937年4月16日Murray首次将肝素的生理盐水溶液注射入人肱动脉,1942年,Connaught公司首次生产制备了猪源肝素。

低分子肝素替代肝素

1983年,法国Choay laboratories的Petitou开发了低分子肝素(LMWH)。第一个开展临床试验的LMWH是用凝胶过滤手段从肝素中分离得到的小分子组分,由于天然肝素原料中小分子的片段含量较低,制备成本很高。后续上市的LMWH都是对肝素进行部分降解方式获得的,大大降低了成本。

1986年,那曲肝素钙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低分子肝素。

使用情况

1998年,通过化学手段降解制得的(碱性beta-消除),被誉为第二代LMWH的贝米肝素(Bemiparin),由西班牙Rovi公司开发上市。该品种于2014年获批进入中国市场。

2012年,法国赛诺菲-安万特集团肝素钠专利到期之后,中国南京健友公司仿制的依诺肝素钠制剂在美国上市,深圳市天道公司的生物仿制依诺肝素钠制剂在欧洲上市。

化学信息

专利

1949年Moloney和Taylor开发了更高效的肝素制备方法,革除了Connaught公司肝素生产中耗时的组织自溶过程,而采用酶解和蛋白质变性方法去除蛋白质,并申请了专利。

1978 年,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取得抗栓药物专利。

2003年,赛诺菲法国赛诺菲-安万特集团医药Inc.申请了测定构成肝素的特殊基团的方法专利,并在2007年公开,专利号为:CN100350054C。

2013年,中国常山生化药业(江苏)有限公司申请了一种低分子量肝素的制备方法专利,并在2014年公开,专利号为:CN103540630A。

2020年,山东万邦赛诺康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一种超低分子量肝素钠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并在2021年公开,专利号为:CN112175109A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