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竹安 :胡竹安

更新时间:2024-09-20 14:58

胡竹安,生于1916年,嘉兴市人。194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42年肄业于清华研究院,自1943年起从事教育工作至今。胡竹安先生致力于语言学研究,尤其对以《水浒传》为代表的近代汉语词汇及语法有较深造诣。生前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因患前列腺癌症长期治疗无效,于1990年6月7日不幸逝世。

生平简历

胡竹安浙江嘉兴市人。学名胡树藩,常用笔名如凡、树凡、胡如范等。生前为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近代汉语研究室主任。九三学社社员。

1930年入浙江省立二中,193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不久,七七事变,他辗转到长沙市昆明市读完学业。1941年北京大学毕业,同年进入清华大学研究员。1943-1945年他出任《现代周刊》主编,撰文呼吁全民抗战,欢呼抗日战争的胜利。1946年回到家乡,潜心做学问,直到1949年春,期间撰写了《闲居杂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胡竹安至华东师范大学任职,从事高等学校的汉语教学工作和汉语言学的研究。1976年秋,他恢复高校的教学工作,1983年后正式开始进行《水浒词典》的编撰。1986年到日本访学,受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之聘,任外国学者访问研究员。

学术活动

胡竹安的学术活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活动,以救国救亡为主题,写下了许多具有革命精神的文章。代表作有《争历史上一页的英雄故事》、《谈战地钟声》、《我们究竟为何而战》等。

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夕,主要精力在师资培训和语言教学,因此论文以语言应用为重心。代表作有《谈“加以”》、《语法杂谈》、《谈词序的变化》等。

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除针对古代汉语教材中一些疑难词句进行辨析外,主要成果在近代汉语方面,特别是《水浒传》的语言研究。代表作有《中古白话及其训的研究》、《〈水浒全传〉所见现代吴语词汇试析》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