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长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3-05-12 09:07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忠义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长篇小说,中国“四大名著:盒装全四册”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成熟的白话长篇小说,标志着中原地区白话长篇章回小说进入成熟的大发展时期。

《水浒传》的故事取材于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洪太尉硬闯“伏魔之殿”,放走一百零八位魔君为引,为后面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出现埋下种子,并以第七十回为节点,在七十回之前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主要人物,分别讲述了鲁智深林冲、宋江、武松等人被逼上梁山之前的事迹和上梁山的缘由,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林冲草料场杀陆谦等人,宋江题反诗,武松“斗杀西门庆”,这些罪行都使得他们不得不上梁山县。后又以梁山聚义为线索将各位英雄串联起来,以时间为顺序讲了梁山好汉受朝廷招安后征辽、平方腊以及最后各自落得悲剧下场的故事。《水浒传》艺术成就突出,它以细腻的细节描写、单线纵向的结构方式、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神态各异和栩栩如生的英雄群像。关于《水浒传》的主题,历来说法众多,以明清时代的“诲盗说”“忠义说”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民起义说”“为市民写心说”“忠奸斗争说”“伦理反省说”“复仇说”“游民说”等为代表。《水浒传》不仅衍生作品众多,还在主题、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和情节模式上影响了后世侠义小说的创作,如《施公案》《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绿牡丹》等作品都在上述某些方面受《水浒传》影响。在海外,《水浒传》也颇有影响,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拉丁等十多种语言,《不列颠百科全书》如此评价《水浒传》:“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因以通俗的口语形式出现于历史杰作的行列而获得普遍的喝彩,它被认为是最有意义的一部文学作品。”

《水浒传》版本众多,共有七种不同回数的版本,根据内容详略可以分为繁本(文繁事简)和简本(文简事繁),其中繁本有71回本、100回本和120回本三种,简本有102回本、110回本、115回本和124回本等,最完整的简本是《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传评林》。

创作背景

作者与年代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根据文献记载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施耐庵著,罗贯中编,明代高儒在《百川书志》中说:“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是关于《水浒传》作者的最早记载(1540年),同时期的郎瑛在《七修类稿》也有此记载。二是罗贯中作,明代田汝成王圻在著述中就记载说《水浒传》是罗贯中所著。三是施耐庵作,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记》中有记载。四是施耐庵作,罗贯中续,清代金圣叹就持此观点,目前学者大都认同第一种说法。

记载施耐庵生平的资料大都湮没,大致可知施耐庵,名耳,字耐庵,祖籍苏州市,生活于元末明初,在1296年到1370年之间。所以学界一般认为,《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后《水浒传》又经李贽、金圣叹等人评点。

取材来源

《水浒传》的故事取材于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历史上宋江等人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河北省时期(太行山时期),宋江等人的反抗活动是从河北地区开始的,早期的杨志卖刀杀人、宋江杀阎婆惜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等事件都是发生在这里,不过《水浒传》中将智取生辰纲的地点由河北省南乐县转移到山东省郓城县。第二个时期是京东时期(梁山泊时期),宋江等人在河北地区活动不久后东渡黄河,进入山东的梁山泊。由于梁山泊地势险要,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也很严重,所以在宋江之前,就有人占据梁山泊和官府对抗。宋江把梁山泊作为休整和屯聚的地方,在这一带同样以流动作战为主,且活动时间最长。第三个时期是淮南市时期,大约在宣和二年年底或次年初,宋江等人就从梁山泊入南清河,经淮阳军顺流而下进入两淮地区。后在海州受到海州知州张叔夜的埋伏,战败投降。招降之后,从征过方腊,后宋江不知所终。

在《水浒传》问世前,宋江起义的故事就已经进入文学作品之中,其中元代无名氏编撰的《大宋宣和遗事》基本奠定了《水浒传》的情节结构,元代杂剧中还有一些水浒戏,逐渐扩大了水浒故事的描写对象。这些作品都对《水浒传》的创作起了推动作用。

书名

《水浒传》又名为《忠义水浒传》《忠义传》。明代袁无涯解释“水浒”二字,认为《水浒传》的书名不提“梁山县”也不提“宋江”是因为宋江不敢占据梁山,只是效法姜太公避居东海之滨以伺机辅佐圣主。当代学者罗尔纲则认为,“水浒”二字取自《诗·大雅·棉》:“周太王,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浒”即“水”(水边)之义。他认为《水浒传》以“水浒”为书名是借诗经中周代岐山县开基建国的典故来表明梁山泊与宋王朝对立,建立新的政权。也有学者认为“水浒”不过是对“梁山水泊”的雅称,并无深刻的意义。虽然关于“水浒”的意义说法众多,但一般学界都认同“水浒”取自《诗经》,为“水厓”之义的说法。《忠义水浒传》《忠义传》是《水浒传》的最初名称,“忠义”二字的含义存在各种说法,有的认为“忠义”是对“水浒”的注解和主题的概括或代表梁山好汉为忠义之人,而另有人认为“忠义”和“水浒”含义相反,二者是对立而存在的,其中大多学者认可第一种说法。

版本

《水浒传》共有七种不同回数的版本,根据内容详略可以分为繁本(文繁事简)和简本(文简事繁),其中繁本有71回本、100回本和120回本三种,简本有102回本、110会本、115回本和124回本等。

关于繁本和简本的先后关系研究,学界有简本是从繁本删节而来的,繁本是由简本扩展而来的和两个版本同时出现等说法,虽然没有确切证明上述各观点的证据出现,但大部分学者都主张简本是繁本的节本,即先有繁本再有简本。繁本和简本的差别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对故事情节的描述上,繁本文字较繁复,简本文字则较简略;一方面在内容上,简本比繁本多出了梁山大聚义后征讨田虎王庆的故事,例外的是繁本百二十回中也包含了田虎和王庆的故事,但这两人的故事与简本中两人的故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不仅在文字数量上多于简本,在故事情节上也有差别,如王庆出身就与简本不同。

学者一般认为,繁本出现的顺序为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加上楔子为七十一回)。明末批评家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的同时,将百二十回中梁山大聚义后的内容全部删减,改为七十回。《水浒传》简本共十六种,其中最完整的简本是《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传评林》。现在学界和普通阅读界都以繁本百回本的容与堂本为定本来加以研究和阅读。

参考资料:

内容情节

容与堂本《水浒传》全书一百回,可分为六个部分。

序曲

第一部分为第一回,是全书的序曲。赵祯嘉祐三年,京师瘟疫盛行,仁宗降释天下罪囚,赦免民间赋税,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于是仁宗派太尉洪信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来祈瘟疫。洪信等人来到龙虎山三清殿,住持真人告知张道陵在山顶,需洪信一人独自步行上山,方才能得见天师。洪太尉在上山路上,先遇吊睛白额锦毛大虫,又遇大蛇,后又遇见一个道童,告诉洪信张天师已前往东京禳疫,洪信听言便原路返回,后得知那位道童就是张天师本人。次日,住持真人请洪信游山,不料洪信硬闯“伏魔之殿”,掘开殿内青石板,放走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一百零八位魔君,这就是后来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

开端

第二部分为第二回至二十二回,是整个故事的开端,主要由鲁智深(第二回至第七回)、林冲(第七回至第十二回)和智取生辰纲(第十三回至第二十二回)三段故事组成。

鲁达在陇西郡结识前往延安市寻找师父王进史进,约史进喝酒,在路上又遇打虎将李忠,三人一起前往酒楼喝酒,在酒楼上,三人听见金翠莲的哭声,从她口中得知他们父女遭到郑屠郑屠的刁难,三人慷慨解囊给金氏父女十五银两做盘缠。次日,鲁达气愤地来到郑屠的门面,不断刁难他,最后几拳打死了郑屠,被官府通缉。在金翠莲丈夫赵员外的帮助下,鲁智深到五台山文殊院做了和尚,法号智深。鲁智深不遵守戒规,喝醉时大闹五台山,智真让他去东京大相国寺做职事僧,路上鲁智深帮刘太公小女解除婚事,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到相国寺,被安排看管菜园,后倒拔垂杨柳,使原本闹事的众泼皮叹服,他们还请鲁智深吃酒食,鲁智深应他们之请使出浑铁禅杖,林冲看见后在墙外喝采,两人结为兄弟,相约饮酒。

林冲与鲁智深刚喝没多少杯,女使便带来消息说林娘子遭到高衙内调戏,但碍于高衙内的身份,林冲只能忍让。高衙内等人却变本加厉,先是陆谦出卖好友,使得高衙内再次调戏林冲娘子,后又用奸计将林冲骗到白虎节堂,污蔑他要刺杀太尉。林冲被押到开封府定罪,发配沧州市牢房。陆谦买通董超薛霸两个放送公人,要他们在半道上杀了林冲,在野猪林两人将林冲绑在树上,正当两人要用棍打林冲时,鲁智深及时出现救下林冲。鲁智深原本想杀了这两人,被林冲劝下,按林冲要求护送到沧州地界。后林冲遇柴进,颇受厚待。陆谦等人没有放过林冲,他们让管营派林冲管草料场,想在那里烧死林冲。林冲得知他们的奸计后,杀了陆谦等人,雪夜上梁山。

杨志梁中书差遣,护送生辰纲刘唐得知消息后,前往郓城县邀请晁盖一起劫取生辰纲。刘唐在破庙睡觉时被县里的都头雷横抓住,被晁盖救下后又与雷横大战一场,被吴用劝下。吴用得知劫生辰纲一事,选择加入,并邀请阮氏三兄弟一起,后来公孙胜、白胜又加入。一干人等在黄泥岗成功智取生辰纲。杨志眼见生辰纲被夺,想要就地寻死,最后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在曹正的指点下,杨志前往二龙山,半路遇上鲁智深,两人一同在二龙山落草。

发展

第三部分为第二十三回至四十二回,这是全书的发展阶段,主要讲的是武松(第二十三回至第三十二回)和宋江(第三十三回至第四十二回)两人的故事。

阎婆惜发现宋江和晁盖的书信后,想要敲诈宋江一笔,后被宋江杀死。杀惜后的宋江,逃到柴进的庄子上避难,并遇见了武松,两人结拜为兄弟。与宋江分别后,武松前往清河县探望哥哥,在景阳岗徒手杀了一只老虎。武松打虎的事迹惊动了阳谷县知县,让武松做了阳谷县的步兵都头,并在县里遇见哥哥武大郎,原来是武大郎娶了潘金莲后在清河县一直遭欺负,便搬来了阳谷县,在兄嫂二人邀请下,武松搬到紫石街与他们同住。武松出门办事,回来时却只见哥哥的牌位,一番调查才知道是嫂子潘金莲勾搭上西门庆,联合邻居王婆,毒死了他的哥哥。武松带着证据前去报官,知县收取西门庆的贿赂,不肯受理此案,于是武松只能自己动手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并自首,后被发配孟州牢城。武松在路上遇见张青,他劝武松去二龙山落草,武松却不肯答应,坚持前往孟州市。武松在孟州帮管营施恩赶走蒋忠,抢回生意,后遭蒋门神和张蒙方设计陷害,被打入死牢,在施恩的帮助下,武松被发配恩州牢城。蒋门神买通放送公人,要杀掉武松,武松先发制人,杀死了两位放送公人和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并血溅鸳鸯楼,杀死了蒋门神、张都监等人。

在孙二娘的建议下,武松前往二龙山,中途在孔家庄遇见宋江。两人在瑞龙镇分手,宋江前往清风寨投奔花荣,半路上被清风山的小喽啰抓住,要剖他的心肝做醒酒汤,锦毛虎燕顺得知他是宋江后,立马放了他,好酒好食地款待,宋江就此结识燕顺、王英郑天寿三人,并在王英手下救下清风寨文知寨刘高的妻子。在清风寨又待了几日,宋江就到清风寨见武知寨花荣,元宵节那天随花荣外出看灯,不料被刘高妻子发现,她恩将仇报,说宋江是清风山上的贼头,并将他抓走。花荣带人救下宋江,宋江准备先上清风山躲避,半路上却遭刘高埋伏再次被抓。黄信被青州县知府派来押送宋江,并设计捉了花荣。半路上,燕顺、王英和郑天寿劫囚车,救下宋江和花荣,杀了刘高。青州县知府派秦明攻打清风山,花荣和宋江设计将他活捉,并秦明的名义杀了许多百姓,官府以为秦明倒戈,杀了他一家老小,秦明只得和宋江等人一同落草,作为补偿,宋江还将花荣妹妹许配给秦明,后秦明说服黄信加入清风山。打听到朝廷即将围剿清风山,在宋江的建议下,花荣等人前往梁山泊,途中宋江还劝吕方郭盛两人一起投奔梁山泊。但在路上,石勇带来宋江弟弟宋清的家书,告知宋江父亲病故,宋江赶忙回家奔丧,花荣、秦明等人则带着宋江的书信上梁山入伙。回家后,宋江才知父亲去世是个骗局,只因朝廷大赦,宋江罪不至死,于是父亲便将他骗了回来。没曾想当日都头赵能赵得就围攻宋家,最后宋江自首,被发配江州。路经梁山泊,刘唐将宋江请上梁山,晁盖等人纷纷劝宋江在梁山落草,宋江却坚决不肯。在揭阳岭,宋江差点被剥皮,幸而被李俊救下,在李俊的介绍下,宋江结识了张横穆弘穆春兄弟。抵达江州,宋江贿赂管营和差拨,获得抄事房的工作,并见到吴用的好友戴宗,结识李逵,后宋江在浔阳楼上喝得大醉写下反诗,被江州通判黄文炳告发,打入死牢,江州知府蔡九修书将此事上告东京太师蔡京,派戴宗前去送信。晁盖和吴用假冒蔡京字体,让戴宗传假的回信,骗江州知府将宋江押到京城,而非立即处死,却被黄文炳识破,将戴宗一起打入死牢。晁盖等梁山好汉来江州劫法场,李逵见人就杀,救下宋江和戴宗,在白龙庙聚会。众位好汉后又杀黄文炳,宋江自此落草梁山

高潮

第四部分为第四十三回至第六十回,是全书的高潮部分,讲了杨雄一伙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朱仝雷横柴进入伙梁山县;三山聚义打青州;闹华山和曾头市的故事。

李逵上梁山后回家接母亲,路上遇假冒自己的李鬼,李鬼骗李逵家中还有老母亲要照顾,李逵便放走了他,还给了他银两。李逵回家发现母亲双目失明,骗她自己当了官要带她去享福,哥哥李达却拆穿他,喊人来抓李逵,李逵只能背着母亲逃离,在沂岭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一怒之下,杀了四头小老虎。众猎户见李逵杀了四只老虎,十分欣喜,并邀李逵到曹太公庄,曹太公听闻李逵杀老虎的事迹,对他加以款待,村里的人也都来看老虎,其中李鬼的老婆认出了李逵,暗中告诉曹太公,曹太公灌醉李逵,喊人通知县里,后朱贵朱富兄弟在李云手下救出李逵,李逵杀掉曹太公和李鬼的老婆,李云则随他们上梁山。

公孙胜回家探母迟迟不归,宋江等人便派戴宗前去蓟州打探消息。戴宗路上遇杨林杨林,两人同寻公孙胜,路上见石秀帮州两院押狱杨雄赶走抢劫的军汉。杨雄和石秀结拜为兄弟,带石秀回家,并让石秀和自己的老丈人一起开肉铺。石秀发现杨雄的妻子潘巧云和报恩寺和尚裴如海偷情,便告知杨雄,潘巧云倒打一耙,说石秀非礼她,杨雄信以为真,收了石秀的铺面。石秀后杀了裴如海,杨雄得知后明白自己误会了石秀便杀了妻子和丫鬟,石秀和杨雄两人商量一同上梁山,还带上了曾被杨雄所救的时迁。三人在祝家庄一家酒店时,由于无肉下酒,时迁杀了店里报晓的鸡,被店小二等人围住,后三人火烧酒店,连夜离开,时迁被抓住,其余二人到一家酒店遇见了曾被杨雄救过的杜兴。杜兴带石秀和杨雄两人见自家大官人李应,李应还应两人之请,派杜兴去祝家庄救时迁。祝龙祝虎祝彪三兄弟却不领李应的情,还扬言要把李应当梁山泊强寇捉了去。李应带人前去讨说法,被祝彪打败逃回李家庄。杨雄和石秀前往梁山搬救兵,宋江等梁山好汉倾巢出动,三打祝家庄,李应也落草梁山。宋江还将扈三娘嫁给王英,正当两人婚宴,有人报郓城县都头雷横路经梁山县,宋江等人下山迎接,希望雷横入伙,雷横以老母为由拒绝了。雷横到郓城县后去勾栏听白秀英白玉乔父女唱歌,因没钱打赏,被白氏父女辱骂,雷横一怒之下打伤白玉乔。白秀英向自己的相好,也就是郓城县知县哭诉,将雷横被枷在勾栏门首示众,雷横母亲来给儿子送饭却被白秀英打骂,雷横用枷锁打死了白秀英,朱仝负责将他押送济州,路上朱仝放了雷横,被发配沧州,雷横则连夜上梁山。沧州知府欣赏朱仝的义气,留他在知府衙门当差,中元节朱仝带知府的儿子看河灯,雷横吴用来劝他加入梁山县,朱仝不愿意,吴用让李逵杀了知府的儿子,朱仝追赶李逵到柴进庄子,吴用等人出来赔罪,朱仝无奈只能上梁山,但条件是杀了李逵,于是李逵暂时留在柴进的庄子上。

柴进收到信件,得知叔叔柴皇城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锡打成重伤,柴进和李逵一起赶往高唐州,到达的第二天叔叔就死了,殷天锡还上门逼柴家搬走,并让人殴打柴进,李逵暴怒之下打死了殷天锡,回梁山报信,柴进则被打入死牢。宋江等人来到高唐州,却不敌高廉的妖法,宋江便派戴宗和李逵去找懂得法术的公孙胜,回去的路上李逵还结识了汤隆并带他入伙,公孙胜加入战斗后成功破解高廉的妖术,最后高廉被杀,柴进被救出并上梁山。得知堂弟高廉被杀,高太尉保举呼延灼带兵剿灭梁山,梁山好汉破了呼延灼的战术,呼延灼战败逃往青州市,后梁山好汉聚集三山人马打青州,活捉和劝降了呼延灼。

武松鲁智深一同前往少华山探望史进,在得知史进被关入大牢,鲁智深便独自前往营救,不料中计被抓。宋江等人来到少华山,用计救了史进和鲁智深,少华山朱武等人也加入梁山。后因曾头市抢走梁山的马匹,还教人唱要剿灭各梁山好汉的歌谣,晁盖盛怒下,亲自带兵讨伐,结果身中毒箭身死。晁盖死后,宋江被推举为梁山泊主,并改聚义厅为忠义堂

结局

第五部分为第六十一回至第九十九回,是这场起义从高潮走向失败的部分,讲了卢俊义;受招安;招安、反招安苦斗;征辽;平方腊的故事。

从给晁盖做法事的和尚那得知玉麒麟卢俊义一身本领后,宋江吴用便成功哄骗了卢俊义上山。后宋江决定攻打曾头市,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在忠义堂上将他剖腹挖心以祭奠晁盖,宋江先按晁盖遗言,将主位让给卢俊义,遭到众人反对,于是宋江提出山寨目前钱粮不足,梁山泊东处两个州府——东平府东昌府区却有钱粮,宋江和卢俊义各打一处,谁先破城,就谁为梁山泊主,后宋江先破东平府,卢俊义打东昌府则连输两阵,宋江前往助阵,成功破城,收服皇甫端等人,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齐。

朝廷派太尉陈宗善等人到梁山招安,但其诏书内容并无诚意,惹怒梁山好汉,李逵更是想撕了圣旨。后朝廷派童贯前往剿捕梁山泊贼寇,宋江等人打败童贯,高俅率十节度从水陆两路进攻梁山,梁山好汉火攻朝廷水军,并烧了高的营寨,战斗过程中,宋江将活捉的军将都释放回去,表明招安的态度。高俅在招安诏书上用诈,表示不放过宋江,花荣一箭射死开诏使臣,朝廷再次增加兵马攻打梁山。

李师师把燕青引荐给宋徽宗,燕青向皇帝解释之前招安失败的原因,后皇帝派宿元景到梁山招安,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入东京,并派梁山好汉出征抗击辽朝,先后攻占檀州蓟州霸州市幽州,辽国丞相褚坚成功贿赂蔡京高俅等人,将梁山县好汉夺取的领地全部归还辽国,后宋江被封保义郎,卢俊义被封宣武郎,官职不高。听闻江南方腊反了,宋江自请前去剿灭,最后幸存的梁山好汉都被授予官职。

尾声

第六部分为第一百回,交代最后的结局。高俅、杨戬两个奸臣见宋江等人封了官职,十分不满,于是接连害死卢俊义和宋江。宋江担心李逵在自己死后造反,坏了梁山“忠义”之名,也让李逵喝了毒酒。花荣吴用自缢在宋江坟前,关胜戴宗柴进呼延灼等人也先后死去。

主要角色

鲁智深

鲁智深,原名鲁达,法名智深,绰号花和尚,于第三回出场,是《水浒传》中的主要英雄。鲁智深虽然性格鲁莽,但他疾恶如仇、锄强扶弱,一出场就打死郑屠救了素不相识的金氏父女,因杀人被通缉到走投无路时也没有后悔的念头,他还暗中保护被发配沧州的林冲,并大闹野猪林救下林冲性命。他胸怀坦荡,刚直率真,在到五台山做和尚后,他除“五戒”中的邪淫外,其他都违反了,他“大闹五台山”看似滑稽可笑,实则是对自己被迫当和尚的无奈和郁闷的宣泄,这是他真实自我的表现,他吃酒打人,无所不为,却具有完全的佛性。他最终看清朝廷、官府的黑暗,修成正果。

林冲

林冲,绰号豹子头,于第七回以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身份出场。林冲原本与妻子过着安逸的生活,但高衙内的出现打破了林冲平静的生活。林冲刚开始是一个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辱退让的人,面对高衙内对妻子的调戏,他碍于高衙内是本管高俅高俅的义子身份,只能隐忍。对于高俅和高衙内的一系列迫害,和差点在发配沧州路上被杀的情况,林冲也只想息事宁人、忍辱负重,但高俅却不打算放过他,仍想置他于死地,林冲方才爆发,不再隐忍,而是手刃仇人,上梁山,后火并王伦,展现其坚决果断的一面。最后,林冲在六和寺默默死去。

吴用

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绰号智多星,是《水浒传》中名、字、号最全的人,于第十四回以乡村塾师的身份出场,后又成为晁盖、宋江的军师以及武胜军承宣使,是贯穿《水浒传》全书的重要人物。吴用才智过人、巧于谋划,自比诸葛亮,在得知晁盖要劫取生辰纲时,就表示支持,并安排了“力则力取,智则智取”两套策略,成功智取生辰纲。吴用不但料事如神、处事纵横自如,还无限忠于梁山领袖——晁盖和宋江,但他一味顺从宋江,促成招安,加速了梁山事业的毁灭。最后,自缢于宋江坟前。

宋江

宋江,字公明,绰号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于第十八回出场。宋江是一个非常复杂、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出身于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是官衙的吏员,追求功名,服从于封建君权、父权、法权,具有浓厚的忠孝观念,但他又好结交江湖豪杰,富有正义感,仗义疏财、济困扶危,在江湖享有较高的声誉,被称为能救万物的及时雨,并在一出场就放走劫取“生辰纲”的晁盖,与梁山结下不解之缘。在杀惜后,宋江也没有上梁山、造反的打算,直到他被发配江州,在浔阳楼上写下反诗,而后在法场上被李逵等梁山好汉救下,才决心上梁山。但宋江始终没有忘记“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人生梦想,在成为梁山县泊领袖后,他就宣布“望天王降诏早招安”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的忠君观念。最后,宋江被奸臣毒死,葬于蓼儿洼。

武松

武松,绰号行者,于第二十三回出场。武松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一出场就做出打虎的壮举,表现出他的神勇。武松私人恩仇观念重,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敢做敢当并且富有封建道德心,当他的哥哥被西门庆和潘金莲谋害后,他便取得人证和物证到衙门告状,希望通过合法的手段来为兄长报仇,但官府被西门庆收买,武松才自己动手,最后又投案自首,对官府仍抱有幻想。直到被张蒙方用奸计所骗,武松才觉悟过来,“大闹飞云浦”和“血溅鸳鸯楼”,不再计较自己的行为是否与封建社会的道德和法律相符合,并上梁山,走与封建社会制度斗争的道路。后来,武松在征方腊的战斗中失去左臂,留在六和寺过完余生。

李逵

李逵,祖籍沂州沂水,绰号黑旋风,于第三十八回出场。李逵是梁山县义军头领中最出色的英雄之一,他耿直、真实,官府、法律、制度,甚至是大宋天子他都不放在眼里,他从不虚假做作,也不隐藏自己的性格,即使是对自己的头领宋江也不刻意逢迎。李逵重孝、重义,归顺梁山县后,他亲自回家接母亲,想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得知母亲被老虎吃了后,又愤怒地杀了四虎;宋江因题反诗被打入死牢,他悉心照顾宋江,后为救宋江劫法场。他忠实,不单单忠实于宋江,更是忠实于农民解放事业,他出身农民阶级,无数代农民的悲惨命运使他感到只能反抗,所以他从不相信任何招安,也不相信统治阶级,他是梁山好汉中反抗得最彻底的人。但李逵身上也存在不少缺点,如好乱杀人、莽撞、不讲策略、酗酒误事等。死后,与宋江共葬东平湖

一百零八将(按座次排序)

天罡星三十六员

参考资料:

地煞星七十二员

参考资料:

主题思想

关于《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学界说法颇多,以明清时代的“诲盗说”“忠义说”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民起义说”“为市民写心说”“忠奸斗争说”“伦理反省说”“复仇说”“游民说”等为代表。

诲盗说

明代中叶《水浒传》开始流行,这样一部宣扬“官逼民反”“造反有理”的小说,在统治者看来是倡乱诲盗,在推崇正统思想的人看来是异端邪说,明清两代都有人主张禁毁此书。明代袁中道认为《水浒传》宣传的是“诲盗”“强盗”的观念,而清代俞万春更是大力主张此观点,指出梁山等人杀人放火、打家劫舍,根本算不上是忠义,只是强盗行径,还创作《荡寇志》,写梁山好汉被歼灭,以此来对抗《水浒传》的影响。

忠义说

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忠义说”,他在《忠义水浒传序》中认为《水浒传》所主张的是忠义思想,其中的英雄们也都是有忠有义之人,因为宋王朝奸臣横行,有才能的人无法为朝廷所用,导致天下贤士尽归梁山县,他们被招安前锄强扶弱、劫富济贫,被招安后征讨辽朝、平方腊,为国效力,这等忠义非奸臣所比。李贽还指出一国之君和为官者都必须读水浒,方才懂得举贤任仁、心系民生。他将《水浒传》的思想性质提高到儒家伦理价值即“忠义”的高度。

农民起义说

1950年,杨绍萱发表《论水浒传与水浒戏》,首次将《水浒传》的主题思想解读为“农民起义”,认为《水浒传》写的不仅仅是“官逼民反”,更是对农民与公子王孙两个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的揭露。在此之后,陆续有学者提出“农民起义说”,特别是学者冯雪峰发表《回答关于\u003c水浒\u003e的几个问题》,认为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战争的史诗,还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典型性”的理论来具体论证此观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起义说”成为主流观点。

为市民写心说

1920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三侠五义》为市井细民写心,乃似较有《水浒》余韵”,也就是说在鲁迅看来,《水浒传》是“为市井细民写心”的,即反映了市民阶级的思想感情。到1983年,欧阳健和萧相恺在《水浒新议》中对于这个观点进行深入的阐释,认为《水浒传》写出了各具个性的市民阶级人物形象,表现了这个阶级的生活、命运和思想情感。

忠奸斗争说

1983年,有学者提出“忠奸斗争说”,认为《水浒传》的主题并不是“农民起义”和农民翻身解放,《水浒传》也不是对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矛盾的集中刻画。《水浒传》所重点描绘的是忠与奸的矛盾,如林冲宋江等人与高俅为主的奸臣的矛盾,林冲原本生活美好,是在高俅的破坏下才走上梁山,而宋江在招安后为国效力,却遭高俅、蔡京等奸臣迫害,最后还惨死在他们手下。

伦理反省说

1986年,李庆西在《\u003c水浒传\u003e主题思维方法辨略》中提出“农民起义说”和“为市民写心说”的不合理性,认为《水浒传》的主题探讨不能于断代的生活内容,并从儒家伦理的角度来解释《水浒传》的主题,指出《水浒传》是以儒家伦理为其主题思维的逻辑起点,最终又归于对儒家伦理自身的批判。也就是说,《水浒传》揭露了“个人抱负”与儒家伦理核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间的矛盾,如宋江形象,一方面他不安于现状,一方面又害怕被认为是犯上作乱、违背朝廷,上梁山县后也无法真正与这种君臣、父子的伦理决裂,《水浒传》在揭露此矛盾的同时,又令人反省这种根深蒂固的君臣父子伦理存在的不合理性。

复仇说

1987年,学者汪远平将“复仇”主题引入《水浒传》的思想研究中。后来,张皓又在《略论\u003c水浒传\u003e的复仇主题》中再次主张“复仇说”,指出“复仇”才是《水浒传》的主旋律,林冲武松等人都是复仇的英雄,《水浒传》讲的是复仇的故事,具体又可以分替亲人复仇、为结义兄弟复仇和为自己复仇三类。

游民说

2004年,学者王学泰重新讨论《水浒传》的主题,提出“游民说”,游民是古代宗法社会中脱离宗法网络、没有稳定收入和固定居所的人。在他看来,《水浒传》中大多数人的身份都是游民,说到底《水浒传》是游民说给游民听的故事,梁山好汉的经济诉求带有游民的性质即首要追求生存和温饱,《水浒传》的内容和思想也都是与游民相关的,描写的是游民的成功与失败。

艺术特色

人物塑造

《水浒传》成功塑造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英雄群像,在人物上开始从《三国演义》的类型化写法走向初步个性化写法。明代批评家金圣叹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特别是那些主要人物都个性鲜明,各人有各人的特点。即使是性格较为相似的同类型人物,作者也写出了他们的“同而不同”之处,同一性格特征在不同人物身上也有不同的表现,如鲁智深粗鲁是因为他性急,而史进粗鲁则是因为他少年意气。不仅如此,《水浒传》在写出人物个性化特征的同时,还注重人物性格的动态发展,当人物自身经历、社会具体条件发生改变时,人物的性格也随之变化,如对林冲性格从软弱到刚烈的描绘。

细节描写

《水浒传》在细节描写方面相当细腻和精致,形成其独特的艺术成就。《水浒传》常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和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细节来描写,如武松等处的细节描写,在武松打虎这一情节中,作者一开始用“阿邪!”的叫声,写出武松见到老虎的惊吓,用“从青石上翻将下来……闪在青石边”,表现武松在躲闪的同时是机灵的,又用“出冷汗”的描写,表明此时的武松酒意全消,更加清醒地来对付老虎,最后以武松提不动死老虎来道出武松在打虎的过程中用尽全力。不仅如此,作者在写出武松机敏的同时,还描写了老虎的扑、掀、剪等动作,将老虎写得活灵活现。

结构形态

《水浒传》的结构同样颇有特色,它采取单线纵向的方式来发展情节。以第七十回为节点,《水浒传》在七十回之前往往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主要人物,将其上梁山前的事迹基本写完之后,将这组人物退居次要位置再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主要人物,如此反复,以梁山聚义为线索将各位英雄串联起来。而在七十回之后,《水浒传》就以时间为顺序来将故事发展下去。

语言艺术

《水浒传》是一部典型的白话长篇小说,它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说话”的语言艺术,以北方口语为基础,形成了明快简练的语言风格,如杨志、索超比武,用“看得呆了”“喝彩不迭”“递相厮觑说:‘何曾见过这等厮杀”“好斗”等简短语句写出不同身份人物的不同反应。

《水浒传》在描写人物言语方面也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度。《水浒传》中人物的语言都紧扣身份,如高僧长老开口便是玄妙的偈语,小偷开口强词夺理。同样性格的人,《水浒传》也能通过语言描写显示出他们各自的个性,鲁迅就曾说过:“《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够让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

作品影响

中国影响

社会影响

《水浒传》问世后,由于其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反映,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一些进步的文人纷纷借它来抨击违反人性的“假道学”和批判社会存在的黑暗与不公。更重要的是《水浒传》对于农民起义的促进作用和对江湖帮会思想上的影响。

在明清两代,一批批义军将《水浒传》当作造反起义的教科书,打起“替天行道”的大旗。特别是在明末的农民大起义中,《水浒传》英雄的口号被书写在农民军的义旗上,有的义军首领还借用水浒英雄的人名或者绰号,以梁山好汉自居。而后的太平天国、天地会、小刀会和义和团起义无不受到《水浒传》的影响。

《水浒传》中体现的侠义精神还影响了一些江湖帮会,他们不仅将《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作为思想信仰,还效仿《水浒传》中兄弟结拜、设忠义堂等组织形式。

文化影响

《水浒传》在明代时被列入“四大奇书”,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成熟的白话长篇小说,标志着中国白话长篇章回小说进入成熟的大发展时期,并与《三国演义》等小说一起,奠定了中国长篇小说特有的民族风格,如传奇性、单线结构等等。作为一部白话小说,《水浒传》基本上真实地反映了南宋至明初这一时期的汉语词汇面貌,为近代词汇史研究提供了语言资料,如刑永革的《明代前期白话语料词汇研究》等书就以《水浒传》为语料进行研究。

《水浒传》还影响了后世侠义小说在主题、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和情节模式上的创作,如《施公案》《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绿牡丹》等作品都在上述某些方面受《水浒传》影响。

从1919年开始,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参与者致力于确立《水浒传》在主流文化中的经典地位,如陈独秀作《\u003c水浒\u003e新叙》、胡适作《水浒传考证》《水浒传后考》《百二十回忠义水浒传序》、鲁迅则对《水浒传》进行阐释。20世纪50年代,在整理出版传统文化经典的过程中,《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一起获得了“四大名著”的称号。不仅如此,《水浒传》逐渐在中国教育中充当重要角色,1999年新课程改革启动,在其后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建议性课外读物书目”,《水浒传》是英雄传奇的代表作。

海外传播

《水浒传》在16世纪就传入朝鲜和日本,在朝鲜除中国初刻本以外,还出现了坊刻本、抄本和翻译本,由于《水浒传》是用白话写成,当时不太精通白话的朝鲜学者还为读《水浒传》出版了《水浒传语录》。而在日本江户时期,《水浒传》的传播可分为原本、和刻本、翻译本和翻案本四个阶段。截止2018年,《水浒传》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拉丁等十多种语言。在众多外译本中,英译本出现得较晚,但较为全面和系统,影响最大。《水浒传》最早的英语全译本是由美国学者赛珍珠于1933年翻译出版的,又于1937年、1948年、1952年和1957年分别再版,在欧美十分畅销,具有较大的社会效应,有人认为赛珍珠的《水浒传》译本是最认真和最完整的译本。

《水浒传》在传入日本以后,有许多日本作家模仿《水浒传》的形式进行写作,如建部绫足的《本朝水浒传》、仇鼎山人的《日本水浒传》和伊丹椿园的《女水浒传》等作品就是模仿《水浒传》来编日本故事,也有不以“水浒传”为名,却吸收了《水浒传》技法的作品,如曲亭马琴的《南总见八犬传》等。在朝鲜也有受《水浒传》影响而产生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许筠的《洪吉童传》,该书开创了朝鲜小说从汉文转向朝鲜文的阶段。

1973年,日本电视台(NTV)就制作了一部同名电视连续剧,由舛田利雄执导,中村敦夫等主演。

2024年9月12日,据媒体报道,日本计划拍摄一部大型真人连续剧《水浒传》,由知名演员织田裕二担纲饰演梁山好汉宋江。

作品评价

中国评价

明代戏曲家李开先在《词谑》中评《水浒传》道:“委曲详尽,血脉贯通,《史记》而下,便是此书,且古来更无有一事而二十册者”,将《水浒传》与《史记》并论。

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水浒传》是“宇宙内五大部文章”之一,是“天下之至文”。

明代批评家金圣叹高度评价《水浒传》:“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之右者。”

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在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如此评价《水浒传:“小说作者站在造反英雄的立场上,沿着‘乱自上作’、‘造反有理’的思路,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并从中总结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在整部中国文学史上是十分罕见、难能可贵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水浒传》是一部悲壮的农民起义的史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义认为:“水浒传》既汇聚了数代说话人极尽腾挪变化的叙事辩才,又融合了数代文人刻意谋篇行文的审美智慧,二者交互渗透,雅俗互补,最终已经成了一个浑然难辨你我的艺术结晶体。”

当代学者马积高和黄均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认为:“《水浒传》不仅在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而且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有重要的突破。”

当代学者刘勇强评价说:“《水浒传》虽然用近乎夸张的笔触展现了英雄人物的传奇人生,但对人物的环境、性格的复杂性等方面有更多的关注,因此,英雄人物的塑造既令人崇敬,又更加可信。”

海外评价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如此评价《水浒传》:“这部13世纪的‘流浪汉体小说’并不比17世纪西班牙同类的小说逊色,甚至在有些方面还超过了它们。比如它完全没有说教,有时候,情节的展开像史诗一般广阔,以及对超自然的和魔幻方面的描写令人信服。”

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认为:“《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无前例的杰作,……对赤手空拳、孤立无援的老百姓,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大英百科全书》对《水浒传》作了如下的评价:“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因以通俗的口语形式出现 于历史杰作的行列而获得普遍的喝彩,它被认为是最有意义的一部文学作品。”

美国作家赛珍珠在《水浒传》译序中指出,《水浒传》是“中国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还在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发表的专题演讲中,将《水浒传》称为“中国社会伟大的生活贡献”。

衍生作品

续书

《水浒传》的续书众多,截止20世纪80年代,其各类续书已有30多种,大致举要如下:

参考资料:

其中最有特色与价值的三部是《水浒后传》《后水浒传》和《荡寇志》(《荡寇志》)。

水浒戏

“水浒戏”是指以水浒题材、人物为中心的戏曲创作,既包括小说《水浒传》产生之前的杂剧,也包括小说产生后的其他剧种,主要有杂剧、传奇、昆曲折子戏、花部戏和子弟书等。

举要如下:

参考资料:

绘画

木刻版画

《水浒传》的木刻版画可分为上图下文的“全像”、整版全幅的“出像”和将人物图像置于卷首的“绣像”三种。“全像”刊本众多,存世的有近十种,以明代万历二十二年(1594)建阳双峰堂余象斗刊刻的《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简称“评林本”)为代表。“出像”代表作有万历三十八年(1610)武林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插图两百幅和明末袁无涯刊《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全传》插图一百二十幅。“绣像”则以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创作的《水浒叶子》为代表。

连环画

以《水浒传》为题材创作的连环画数量众多,其中人民美术出版社历时八年(1955-1962)完成出版的26册《水浒》、1981到1983年重新编绘30册《水浒》和中国连环画出版社于1997年12月出版的60册《水浒》这三套连环画价值较高。

影视

电影

参考资料:

电视剧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大陆拍摄了多部水浒电视剧,其中以1982年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拍摄的《水浒》和199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水浒传》较为突出。

山东电视台用五年时间,以“人物志”的方式拍摄四十集的电视剧《水浒》,共分为《鲁智深》《林冲》《晁盖》《宋江》《武松(山东版)》《李逵》《顾大嫂》七部,其中《武松》作为电视连续剧获1982年第三届全国优秀电视剧“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1998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四十三集的《水浒传》,又名“央视版水浒传”。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