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镜蛇 :眼镜蛇科眼镜蛇属的一种

更新时间:2023-09-22 17:31

中华眼镜蛇(学名:Naja atra),又被称为舟山眼镜蛇等,属于眼镜蛇科眼镜蛇属的一种。广泛分布在中国东南部、香港特别行政区老挝北部、越南北部和台湾等地,通常出现在林地、灌木丛、草原和红树林中。

中华眼镜蛇全长约527到1020毫米,头部和背部呈灰黑色,颈部的腹面有2个黑斑和1条黑色横纹,躯干和尾部背面具有灰白色的窄横纹,身体的腹面为黄白色,逐渐向后变为灰暗色。中国眼镜蛇是食肉动物,主要捕食啮齿动物、青蛙、蟾蜍、鱼和其他蛇。像其他种类的眼镜蛇一样,它是一种卵生蛇,交配和产卵期非常长,每窝通常有7到19枚蛇卵,双亲共同抚养。

由于长期遭受大量猎杀用作食用和药材,中华眼镜蛇的野外数量已经显著减少,因此需要加强保护措施来保护它们的生存。201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易危(VU)物种。

物种来源

命名

1842年,丹麦医生、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西奥多·爱德华·康托尔 (Theodore Edward Cantor) 首次描述了中国眼镜蛇。通用名称 naja 是梵语单词 nāgá (नाग) 的罗马化,意思是“眼镜蛇”。特定的绰号 atra 来自拉丁语 ater,意思是“黑暗”、“黑色”或“阴郁”。

分类

中华眼镜蛇属于眼镜蛇科(Elapidae)眼镜蛇属(Naja)的一种。

演化

众所周知,眼镜蛇属生活在非洲和亚洲,以其独特的兜帽传播行为和致命的毒性而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中国,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将眼镜蛇用作传统食品和药物。蛇类大约存在了1.28亿年,但一些古生物学家发现的化石表明,蛇可以追溯到1.5亿年前,即侏罗纪晚期。中国眼镜蛇这种特殊的物种大约在280万年前从非洲的吐口水物种进化而来。

形态特征

形体

中华眼镜蛇的全长约为527到1,020毫米。它们的头部短且钝,没有颊鳞。

中华眼镜蛇躯干和尾部背面具有17到18条灰白色的窄横纹(有些个体可能没有横纹)。颈部的腹面有2个黑斑和1条黑色横纹,身体的腹面为黄白色,逐渐向后变为灰暗色。

头巾状颈部

中华眼镜蛇头部和背部呈灰黑色,颈部有类似眼镜的白色斑纹,尤其在颈部膨胀时更加清晰。

鳞片的分布

中华眼镜蛇眼眶前方有1到2枚鳞片,眼眶后方有2到1枚鳞片。鳞由2到1枚鳞片组成。上唇鳞左侧有6枚(按照1-2-3的顺序),右侧有7枚(按照2-2-3的顺序)。第二枚和第三枚上唇鳞进入眼眶,第一枚到第三枚与鼻鳞相连。下唇鳞有8枚(或左侧7枚、右侧8枚),第四枚和第五枚下唇鳞之间嵌有1枚小鳞,前四枚与前颏片相接。颏片有2对。

它们的背部鳞片光滑,没有明显的棱角,呈斜行排列,大约有21到25行。腹部有169到170枚鳞片,肛门鳞完整,尾部下方的鳞片呈双行排列,大约有38到45对。

它们的背部鳞片光滑,没有明显的棱角,呈斜行排列,大约有21到25行。腹部有169到170枚鳞片,肛门鳞完整,尾部下方的鳞片呈双行排列,大约有38到45对。

可注射的毒牙

中华眼镜蛇拥有一对前沟牙,每个前沟牙前后各有1-3枚小牙。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中华眼镜蛇分布在越南、泰国、缅甸、尼泊尔、孟加拉和印度等国家。

中原地区分布

中华眼镜蛇的分布范围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安徽省、湖北、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台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广东省(全省分布)。

栖息环境

它们喜欢栖息在平原、丘陵和低山地区,常见于耕作区、路边、池塘附近和住宅院内,海拔范围从70米到1630米不等。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中华眼镜蛇是一种食性广泛的蛇类,其主要以蛙和蛇为食,其次是鸟类和小型啮齿动物。此外,它们也捕食蜥蜴、泥鳅黄鳝和其他小鱼等。

攻击行为

中华眼镜蛇察觉到猎物,它会快速向其移动并抬起身体前部直立于地面,然后向下攻击。通常情况下,它在攻击后并不会立即释放猎物。然而,当它攻击较大的啮齿类动物并引起猎物强烈反咬时,它会释放猎物,然后再次使用其化学感应搜索机制定位和追踪已注毒的猎物。中华眼镜蛇的攻击后处理行为与蝰科蛇类相似,主要依靠化学感应来搜索并吞咽猎物。它通常攻击猎物的后半部分,但这样容易受到啮齿动物的反击。

防御行为

当受到惊扰时,它们会竖立身体的前部,并频繁摆动,颈部也会膨胀和扁平化,并发出“呼呼”的声音,表现出攻击的姿态。它们有主动攻击人类和家畜的倾向。

节律行为

中华眼镜蛇通常被认为是活跃型捕食者,具有良好的攀爬能力,白天和夜晚都活动,而且它们的缠绕能力很强,喜独居,通常躲在树叶、树枝和岩石下面。

中华眼镜蛇通常被认为是白天活动的蛇,在春季和秋季这种观点通常是正确的,因为夜间的环境温度较低,眼镜蛇很少在夜间活动。然而,在炎热的夏季(6月至8月),中华眼镜蛇不仅在白天活动,而且在夜间也很活跃。中华眼镜蛇在活动期间的体温具有物种特异性和有限的变化范围,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选择生境和适应周围环境中温度和辐射条件的时空变化来实现的。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每年5~6月进行交配。

营巢产卵

中华眼镜蛇是卵生的,产卵时间在6~8月,每窝通常有7到19枚蛇卵。

孵化

大约经过50天孵化,孵出的幼蛇全长约为300毫米。

幼体生长

新生幼蛇在1~3年便可以达到成熟,并开始繁育后代。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中华眼镜蛇是一种常见的物种,但在1991年到2011年期间,其数量减少了30%至50%,中国国内的数量至少减少了30%。

威胁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山地湖泊被大规模开发,同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和污染也不断增加,导致中华眼镜蛇的生存环境面积和质量不断减少。

中华眼镜蛇是一种蛇类,有滋补作用,加上过度捕猎,导致野外眼镜蛇种群迅速减少。眼镜蛇已被列为中国易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易危动物。

1978年后,随着通讯和交通的发展,非法贸易逐年增加。这种非法贸易不仅加剧了野外舟山眼镜蛇种群的减少,还导致了部分地区中华眼镜蛇的基因谱系关系混乱,因为逃逸和被查获的动物无序释放。

中华眼镜蛇也常受到一种名为蛇副粘病毒科病原体感染。这种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的一种,具有囊膜,直径约为120到150纳米。蛇副黏病毒主要在圈养的蛇类种群中传播,而在野生种群中发生较少。如果动物感染了急性感染的蛇副黏病毒,往往会发生突发死亡。一般来说,蛇副黏病毒通过空气或粪便传播,也可能是这种病毒的传播媒介。

保护级别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易危(VU)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VU)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保护现状

现有保护措施:将中华眼镜蛇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有安徽与海南省,将蛇类所有种都列为省级保护动物的有上海、湖南及贵州。

危害与防治

毒性

中华眼镜蛇属沟牙类毒蛇,分泌的是神经性和血循性混合毒,一次咬物排毒量约为79.1毫克,是人体致死量的5倍。蛇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多肽类等多种毒性组分,蛇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多器官系统的病理改变。在中国,中华眼镜蛇咬伤后并没有明显的神经毒素引起的呼吸麻痹现象。常见的症状包括疲倦、流涎、吞咽困难等,很少出现肾功能衰竭。

咬伤治疗

静脉药物

物理疗法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中华眼镜蛇具有多种功效。它可以祛除风毒,强化筋骨,通畅龙路和火路。在中药中,中华眼镜蛇被用于治疗痹病、腰痛、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和水肿等疾病。

食用价值

蛇肉的脂肪含量较低,食用者不必担心胆固醇问题,因此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血管硬化。此外,蛇肉还含有多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经济价值

现在,一些宠物爱好者喜欢养一些危险的蛇作为宠物。眼镜蛇是一种危险的大型毒蛇,正是因为它的危险性,一些喜欢蛇的人特别喜欢它。当和眼镜蛇玩耍时,可以通过吓唬它,让眼镜蛇抬起身体前部,采取一种防御姿势,这样就可以引起它摇摆的反应。这是养蛇人和蛇互动时的一种乐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