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履冰 :唐朝时期宰相

更新时间:2023-11-10 10:10

范履冰(?—689年)是唐朝大臣,邠州(今陕西彬县)人。他于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进士,开始担任周王府户曹参军。在武则天讽召诸文士论撰禁中的时候,范履冰也参与了选举,被称为“北门学士”,历时二十余年。在垂拱中(685—688)期间,他历任鸾台、天官二侍郎。后来,他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尚书(礼部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范履冰是一位忠谏敢言的良相,不畏权势。他在永昌元年(689年)10月被酷吏来俊臣逮捕下狱,天授元年(690年)5月被武则天下令杀害,享年54岁。李显李显复位后,追赠他为左仆射。20余年后,在宰相姚崇等人努力下于太极元年(712年),李旦李旦下诏给予范履冰平反昭雪,撤消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对其后代给予抚恤(经济赔偿),并封范履冰的后代为世袭上柱国公(一品官的荣誉职务)。范履冰是北宋时期名臣范仲淹范纯仁的先祖。

范氏寻根

唐朝宰相范履冰(汝南范滂后裔)为唐代范姓的最高官,其六世孙范隋李漼时调任浙江丽水县丞,后因战乱不得北归,遂定居苏州吴县。

晋朝永嘉之乱”后,南阳顺阳左将军范晷的少子范坚和裔孙范汪避乱渡江南下,其后代落籍于丹阳(今安徽当涂);后,又有一部分范氏后裔移居甘肃敦煌,派生出怀州范姓。唐“安史之乱”后,河内范氏、唐宰相范履冰一族也纷纷渡江南下。范履冰有3子:长子范冬芬、次子范冬倩、第三子范冬昌,俱进士第。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范冬芬一支迁居徽州,成为徽州范氏始祖。元和年间(806-820年),范冬昌之孙范平先迁苏州吴县,后又迁居豫章(今南昌市)丰城大顺山前及槎村等地,为江西省范氏始祖。

范履冰者,怀州河内人。自周王府户曹召入禁中,凡二十余年。垂拱中,历鸾台、天官二侍郎。寻迁春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兼修国史。载初元年,坐尝举犯逆者被杀。见\u003c\u003c旧唐书\u003e\u003e列传第一百四十。

范履冰字始凝陕西州人。(今陕西彬县)李治显庆元年(即永徽七年,公元六五六年)登第。历任知县,知州。唐武则天垂拱中(公元六八六年--六八八年)任鸾台凤阁平章(宰相),始由陕西省长安

履冰相唐,忠谏敢言,不畏权势。武后欲篡李唐之天下,心忧胜急。与魏元同相,政见相亲,胜厚。履冰私谓魏元曰:「唐室将哀,武后之党日盛,将行篡逆之也,天下危也」。魏元曰;「此待时而观之。且今李旦,看似聪俊,其作为如何,当难知晓。俟其时而谏之。」履冰曰:「上昏臣乱。恐时不待。」魏元曰:「武后之事篡逆未明,如武后逆天行事、李姓将不容也。吾等当善处之。」履冰曰:「仅如命。」

垂拱四年(公元六八八年)履冰上书言:「亲朋党,远小人,此国之福也。」并倡导任用贤能,罢黜贪官,为富强兵之策。睿宗不纳。继之,武则天任用私党日盛。逐改永昌元年为载初元年(公元六八九年)一年三改元,履冰再上书谏之。武后则以坐举逆人故,於十月丁卯日,逮履冰下狱。武后逐徙李氏诸王,诛皇室宗戚。任用武后宗党。为篡夺李氏王朝作权宜之备武后欲行篡逆,先诛忠於李氏之臣,排除异己。於载初二年(公元六九0年)五月戊子日,处履冰以死难。九月,改国号曰周。逐改天授元年,履冰之忠谏可知矣。

哀哉,一代栋梁之臣,无罪而蒙难,则武后为剪除不顺己者耳。正所谓天下之忠谏直士献身以全名节者也。范履冰,生三子,长曰冬芬、字天香,号邦瑞,登进士,授宣州区刺史。次曰冬倩,移居徒州。三曰冬昌,景云二年(公元七一一年)登弟。官授朝奉大夫,经略安抚史。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