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 :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目植物

更新时间:2023-08-15 17:18

莎草,拉丁学名Cyperus rotundus L.,是多种植物的别称,植物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多生长在潮湿处或沼泽地,分布于华南、华东、西南各省,少数种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一带亦常见到;此外,世界各国也都广泛分布。

物种简介

莎草原产于非洲,又称纸莎草,为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北部、西北和西南部;俄罗斯日本越南印度大西洋沿岸等地也有分布。莎草植株细长、直立、挺拔。叶片形似禾草,形态多变,呈长杆状的茎部横切面为三角形,线形叶片呈现放射状伸展,长在直立叶柄顶端,如同一把展开的伞骨。花朵长在叶簇的末端,花期在夏季和秋季,能结出褐色的果实。

莎草怕阳光直射,因其原为水生植物,需要种在水中,以水缸种植为例,介质至少需泡水10厘米。在水分方面,需使土壤保持高度潮湿,且要防止水分散失于排水孔,也要经常在叶面喷雾保湿。不耐寒,如果冬季气温低于10℃,则需移至温暖处越冬。

生长繁殖

莎草以分株繁殖为主,可在每年春季进行。

栽培技术

栽植:装饰生态池时常用到莎草,可与荷花、紫水芋等植物搭配,构成一个和谐共生的“微型自然”环境。莎草适合种植在水深10~20厘米浅水区中。莎草如果用于室内装饰,可在洗根后以干净土等清爽介质进行种植,裸根呈现莎草之美。

浇水:养莎草时,要经常注意根部水分是否充足,否则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株形不美观。

修剪:莎草的欣赏重点不仅是叶片,更着重于整体株形效果,适合多株群植,在必要时,可将植株修剪得错落有致,突出立体感。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高20-40cm,锐三棱形,基部呈块茎状。匍匐根状茎长,先端具肥大纺锤形的块茎,外皮紫褐色,有棕色毛或黑褐色的毛状物。叶窄线形,短于茎,宽2~5mm;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叶状苞片2~5片,长于花序或短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辐射枝3~10条;穗状花序稍疏松,为陀螺形,具小穗3-10个,小穗线形,长1~3cm,具花8-28朵,小穗轴具较宽的、白色透明的翅;鳞片覆瓦状排列,膜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3mm,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或红棕色,具脉5-7条;雄蕊3枚,花药线形,暗血红色;花柱长,柱头3枚,细长,伸出鳞片外。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地、耕地、路旁潮湿处,有栽培。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分布范围

莎草属植物:分布于华南、华东、西南各省,少数种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一带亦常见到;此外,世界各国也都广泛分布。

褐果草:产于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湖南省、湖北、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也分布于日本朝鲜越南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尼泊尔

下级分类

特征描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