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春 :葛文春

更新时间:2024-09-20 22:44

葛文春博士是一位专注于火成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的学者,他的教学领域包括岩石学、岩石物理化学和地球化学。

人物经历

受教育经历

1981.09-1985.06吉林大学地质系,本科生

1985.09-1988.07 长春地质学院 岩石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4.09-1998.06 长春科技大学 岩石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88.07-1990.10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教研室助教

1990-11-1996.12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教研室 讲师

1997.01-1998.02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副教授

1998.03-2000.1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

2000.11-2001.09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副教授

2001.10- 现在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教授

主要成就

2004-2006大兴安岭中生代花岗石的成因与玄武岩浆活动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40372038)

2004-2006 东北地区西部中生代火山岩的形成时代、构造背景与盆地演化 国家发改委项目专题

主要作品

Ge Wenchun, Zhao Guochun, Sun Deyou, et al. 2003. Metamorphic P-T path of the Southern Jilin complex: implications for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block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45, 1029~1043.

Ge Wenchun, WuFuyuan, Zhou Changyong, Abdel Rahman A. A. 2005,emplacementage of the Tahe granite and its constraints on the tectonic nature of the Ergun block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Da Hinggan Range . Chinese Sci. Bull., 50(18): 2097-2105.

葛文春,吴福元,周长勇,Abdel Rahman A. A. 2005. 大兴安岭北部塔河县花岗石体的时代及对额尔古纳市地块构造归属的制约. 科学通报,50(12):1239-1247.

葛文春,吴福元,周长勇,张吉衡. 2005. 大兴安岭中部乌兰浩特市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岩石学报, 21(3):749-762.

周长勇,吴福元,葛文春,孙德有,Abdel Rahman A. A.2005. 大兴安岭北部塔河堆晶辉长岩体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岩石学报, 21(3):763-775.

周长勇,葛文春,吴福元,Abdel Rahman A. A. 2005. 大兴安岭北段塔河辉长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35(2): 143-149.

林强,葛文春,吴福元,孙德有,曹林,2004。大兴安岭中生代花岗石类的地球化学. 岩石学报,20:403-412.

林 强,葛文春,曹林,等. 2003. 大兴安岭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 32(3):208~222.

吴福元,葛文春,孙德有,郭春丽,2003。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地学前缘,10 (3):51-60.

[10]吴福元,葛文春,孙德有,2002.埃达克岩的概念、识别标志及其地质意义. 见:花岗岩研究思维与方法,肖庆辉邓晋福、马大主编,地质出版社,172-191.

Li Xianhua, Li Zhengxiang, Ge Wenchun, et al. Neoproterozoic granitoids in South China: crustal melting above a mantle plume at ca. 825 Ma? Precambrian Research, 2003, 122, 45~83.

葛文春,李献华,李正祥,周汉文. 2001. 桂北新元古代两类过铝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地球化学, 30(1): 24~34.

葛文春,李献华,李正祥,周汉文. 2001. 桂北宝坛-元宝山区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的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30(2): 123 ~ 130.

葛文春, 李献华,林强,孙德有吴福元, 尹成孝. 2001. 呼伦湖早白垩世碱性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地质科学, 36(2):176~183.

葛文春,李献华,李正祥,周汉文. 2001. 龙胜各族自治县地区辉长岩侵入体—年龄及意义. 地质科学, 36(1):112~118.

葛文春,李献华,李正祥,周汉文. 2001. 桂北龙胜地区丹洲群火山岩的地幔源区和构造背景. 吉林大学学报, 31(1): 20~24.

[17]李献华,李正祥,葛文春,等. 华南新元古代花岗石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20(4):271-273.

葛文春, 李献华, 李正祥,王剑,周汉文,李寄. 2000. 宝坛地区镁铁质岩石成因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地球化学,29(3): 253~258.

葛文春, 李献华, 李正祥, 王剑,周汉文,李寄嵎. 2000. 桂北“龙胜蛇绿岩”质疑. 岩石学报, 16(1): 111~118.

葛文春,林 强,孙德有吴福元, 李献华. 2000. 大兴安岭中生代两类流纹岩成因的地球化学研究. 地球科学, 36(2): 172~178.

葛文春,林 强,李献华,孙德有,吴福元. 2000. 大兴安岭伊列克得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 矿物岩石, (3): 14~18.

葛文春, 林 强, 孙德有, 吴福元. 1999. 壳幔相互作用:大兴安岭中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岩石学报, 15 (3): 396~407.

林强,葛文春,孙德有吴福元 东北亚中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地球物理学报,1999, 42 (增刊): 75~84.

林强, 葛文春, 孙德有, 元钟宽,李文远, 尹成孝, 陈明植, 闵庚德, 权致纯. 大兴安岭中生代两类流纹岩玄武岩的成因联系. 吉林大学学报,2000, 30(4): 322-328.

林 强,葛文春,孙德有等.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大地构造意义. 地质科学, 1998, 33 (2): 129-139

林 强,葛文春,马瑞,孙德有,吴福元,尹成孝,1999。地壳岩石的失水熔融实验。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9: 209-214.

林强,葛文春,马瑞, 孙德有,吴福元,尹成孝. 地壳岩石的失水熔融实验.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 29 (3): 209~214.

吴福元,孙德有,葛文春,林强. 从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看东北地区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 见:李思田王华,路凤香主编,盆地动力学—基本思路与若干研究方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64~71.

[29]吴福元, 林 强,葛文春, 孙德有. 张广才岭新华屯岩体的形成时代与成因研究.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8, 17(3): 226-234.

[30]吴福元,葛文春,孙德有,林强. 吉林省南部太古宙花岗石的Sm-Nd同位素研究. 岩石学报, 1997, 13(4): 499-506.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