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昌纯 :中国科学院院士

更新时间:2024-09-20 15:24

葛昌纯,男,汉族,1934年3月6日出生于上海,浙江平湖市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949年,葛昌纯考入国立唐山工学院(即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学院)矿冶系,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由唐山工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组成)西南交通大学冶金系冶金物理冶金专业。1952~1984年,葛昌纯在冶金部钢铁冶金总院先后在冶金室、压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担任专题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10月~1983年4 月,作为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员在马克斯·普朗克材料科学研究所和柏林工大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获Dresden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葛昌纯在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由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5年葛昌纯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2001年,葛昌纯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被选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2016年11月,葛昌纯获得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2020年1月16日,核工业功勋榜发布,葛昌纯因成功研制出生产-235浓缩铀的分离膜而上榜。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葛昌纯原籍平湖市,于1934年出生于上海。1937年11月19日,侵华日军第二次攻入平湖市城区时,葛昌纯的家遭到焚毁,危难之际,葛昌纯的母亲赵曼影孤身一人带着葛昌纯和其哥哥葛昌权逃难到上海。由于家庭穷困、颠沛流离多次迁徙,葛昌纯从小学到高中经常变换学校。在哥哥的引导下,葛昌纯始终成绩优异,多次破格跳级,并考入了当时最好的中学。对葛昌纯影响最大的有三所学校:先是圣约翰青年中学,为他打下了较好的中、英文基础;接着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最后是上海市上海中学,葛昌纯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锤炼。

1949年,葛昌纯考入国立唐山工学院(即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学院)矿冶系,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由唐山工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组成)西南交通大学冶金系冶金物理冶金专业。大学毕业以后,葛昌纯被分配到“钢铁工业综合试验所”(即今“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室工作。自1953年初直到1954年国庆,一直在抚顺特钢(当时中国最大的特殊钢厂)进行实验研究和实习。1956年,葛昌纯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科研经历

1960年,赫鲁晓夫撕毁了中苏协议,断绝了对中国的分离膜供应,严重影响了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危急形势下,党中央于1960年6月分别向中国科学院和冶金工业部下达了研制分离膜的紧急任务:由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负责研制甲种分离膜;由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负责研制乙种复合分离膜。时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陆达亲自领导,由专题负责人葛昌纯及副负责人王恩珂、粉末冶金室(即四室)主任蒋伯范、副主任赵施格及赵维橙组成四室核心组,负责完成这项任务。经过多次的实验、推导、计算、总结,葛昌纯带领专题组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在1964年7月率先研制成功中原地区第一种分离膜—乙种分离膜。

1980年10月,葛昌纯申请到国际研究奖学金——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于1980年10月~1982年2月期间,两次去德国从事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的研究。1983年3月,获Dresden工大材料技术工学博士学位。1985年6月,葛昌纯作为引进人才被调到北京钢铁学院(后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任教。其在北京科技大学的粉末冶金教研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特种陶瓷粉末冶金实验室。先后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研究所所长,核能与新能源系统材料研究所所长。

1996年,葛昌纯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研制“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的建议书,用“功能梯度材料”的设计概念和三种工艺,制作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建议项目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批准。2001年,葛昌纯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葛昌纯在国家有关部门召开的关于ITER计划的论证会上,作了“抓住时机,参加ITER,加快中国核聚变能的研究开发”的发言,系统论述了中国参加ITER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06年5月24日,在葛昌纯等的多方推动下,中国终于草签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联合实施协定》,正式加入ITER计划。葛昌纯也由此被科技部聘为第二届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顾问,是唯一的新聘入委员会的顾问。2008年8月,葛昌纯不顾5·12汶川地震后还有余震的危险,和沈卫平刘维良教授到成都市绵阳市雅安市贵阳市等地出差调查研究,撰写了《北京科技大学核材料研究所关于大型热等静压机国产化的调研报告》并提出建议,得到了专家委员会和评审专家们的充分肯定。2020年,葛昌纯被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授予“核工业功勋榜”和“核工业功勋人物”荣誉证。

个人生活

葛昌纯的祖父葛金烺是晚清进士,同治年间在家乡创建传朴堂,后成为浙江三大藏书阁之一。父亲葛嗣浵立志教育事业,生前创办了平湖市史上第一所现代意义的中学——稚川学校,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

葛昌纯和妻子夏元洛从1958年在钢铁研究总院粉末冶金研究室相识,于1962年结婚,两人生有两个孩子。葛昌纯十分感激妻子,其表示:“她是我生活上的好伴侣,两个孩子的好母亲。同时,她更是我科研拼搏战斗中的好战友。”

人物著作

葛昌纯发表论文450余篇,专利55项。是中原地区粉末冶金材料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和先进陶瓷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资料来源:)

社会职务

人物成就

科研成就

葛昌纯自1952 年起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在浓缩U235复合分离膜、核反应堆材料、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创造性贡献,获3项全国科学大会奖、3项国家部委奖、7项省部级奖。

葛昌纯是国家一等发明奖“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发明人,是制造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的关键材料-浓缩U235用复合分离膜的主要奠基人,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葛昌纯开拓了中国制造全密度、高性能粉冶合金钢的先进技术并在钢铁研究总院建立中我国第一个粉末高速钢中试基地、在北京特钢厂和北京科技大学分别建立起中国第一台预应力钢丝缠绕热等静压机和第一台双2000(2000°C , 2000atm)热等静压机。在液相烧结机制的研究和用基法从冰铜提取镍代替电解法节电94%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88年,葛昌纯被国家人事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其“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2016年11月,葛昌纯获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2020年1月15日,葛昌纯因成功研制出生产铀-235浓缩铀的分离膜而登上“核工业功勋榜”,并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和“核工业功勋人物”荣誉证书。

人才培养

葛昌纯注重学生的爱国主义熏陶和思想素质教育,平时经常让学生们积极参加学术或合作会议,通过写材料做汇报、参加会议讨论来了解该领域国际最前沿科技动态和最新科技信息。每到毕业季,葛昌纯都会请学生一起吃顿送别晚。对于生活困难的学生,其会想尽办法帮助其解决困难。葛昌纯培育出37位博士和66位硕士。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2023年12月11日,在雪地中,葛昌纯骑着脚踏人力三轮车前往科学室。此事被发到网络上后,很多网友被葛昌纯的风范打动,还有网友提醒葛昌纯注意安全。

人物评价

葛昌纯是一位乐观进取的老科学家,永葆学术思想的青春,坚持奋战在科研一线(中国科学报评)

葛昌纯是中国浓缩 U235用复合分离膜制造技术的奠基人,为中国“两弹一星”和核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北京科技大学评)

参考资料

北科大89岁院士,雪中骑三轮车去实验室.百家号.2023-12-13

88岁的“工作狂”.澎湃新闻.2023-12-13

葛昌纯.北京科技大学.2023-12-13

Materials:对话期刊编委葛昌纯院士——亦余心之所善,材料报国而已 精选.科学网.2024-04-10

葛昌纯院士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和“核工业功勋人物”!.澎湃新闻.2023-12-13

核工业功勋榜发布:他们为中国核工业奉献青春乃至终生.观察者.2023-12-13

材子风华,闪耀冶金灯塔——记粉末冶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纯.北京科技大学校友总会.2023-12-13

院士简介.院士工作站.2023-12-13

记葛昌纯院士:材料报国 追求第一.科学网.2024-04-10

葛昌纯.北京科技大学.2023-12-13

葛昌纯.中国知网.2023-12-13

葛昌纯.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04-10

专家详情页.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04-10

科技人物|从小镇走出的青年科技人才张小锋博士:给....澎湃新闻.2023-12-13

记葛昌纯院士:材料报国 追求第一.科学网.2012-06-1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