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胡 :壮族、布依族弓拉弦鸣乐器

更新时间:2024-09-21 13:09

呀呀葫芦胡,是壮族布依族的一种弓拉弦鸣乐器,壮语称为“冉卜”,意为用葫芦制成的胡琴。这种乐器外形独特,声音浑厚,通常用于器乐合奏或为壮剧、布依戏伴奏。葫芦胡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百色地区的各县以及贵州省云南省的部分地区。

形态特征

葫芦胡的琴杆可以是木制或竹制,琴筒则是由天然的大小两节葫芦壳构成。粗大的一节葫芦被横向切割,然后在其底部覆盖桐木板。葫芦的小节末端则雕刻有梅花瓣形的音孔。琴筒长约15厘米,面径约13厘米,呀呀葫芦末端还刻有民族图案或梅花状的出音孔。琴杆通常由红椿木或硬杂木制成,全长约为70至80厘米,顶部呈圆柱形并向后弯曲,下方设置有两个弦轴。弦轴由小叶黄杨或硬杂木制成,轴长约为13厘米,轴柄呈圆锥形或纺锤形,外部刻有条纹。琴杆为圆柱体,上粗下细,中间设有丝弦千斤,下端插入琴筒并露出。面板中央放置竹或木制的琴马,张有两条丝弦或尼龙缠钢丝弦,细竹制成的马尾作为琴弓,弓长约60厘米。亳州板面直径约为10.5厘米。定弦为a、e1,音域为a-a2。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多支呀呀葫芦胡,其中包括一支琴筒由整块葫芦壳制成的葫芦胡,琴筒长19.5厘米,最大直径17厘米,面径14厘米,葫芦尾部镂刻有环形图案作为音孔。琴杆全长78厘米,琴头平顶、稍向后弯,下置二轴。弦轴黄杨木制,圆锥形,轴长12厘米,轴柄刻有直条瓣纹。琴杆圆柱形,中部设丝弦千斤。面板中央置松节木制空心琴马,张两条丝弦,分别使用中弦和老弦,细竹马尾弓,弓长70厘米。此琴通体髹以透明清漆,外表光泽,木纹清晰,为1984年制品,系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学家调查采风时由广西壮族民间带回。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发展历史

葫芦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胡琴,最初用于壮族民间器乐合奏“八音”的早期形式“游院”和壮剧伴奏中。其发展历史与马骨胡相似,大约始于清乾隆(1736-1795),至今已有超过两百年的时间。

演奏技巧

葫芦胡的演奏姿势通常是坐着,将琴杆竖立,琴筒放在左腿上,左手扶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弦,右手拿着马尾弓沾脂松香夹在两根弦之间拉奏。通常按照五度关系定弦为a、e1或d1、a1,合奏音域可达两个八度,戏剧伴奏时常用一个把位。葫芦胡的声音结实有力,音色浑厚,类似于中音板胡,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除了用于器乐合奏和戏剧伴奏,葫芦胡也适用于独奏娱乐。在民族节日或其他庆祝活动中,葫芦胡常常会被使用。由于葫芦胡没有专门的曲牌,其所演奏的乐曲多为壮剧曲牌,曲目与马骨胡相同。葫芦胡特别适合演奏委婉抒情、流畅如歌的曲调。

乐器保养

葫芦胡作为一种弓弦乐器,其琴皮是由红木等硬质木材制成,这类乐器与湿度有关联。硬质木材的材质具有一定的刚性和密度,同时也比较细腻。在潮湿干燥的环境下,可能会造成木材内部应力不平衡,从而导致表面烧伤,当湿度稳定后,这种情况就会消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可以用502胶水和砂纸擦拭琴身,或者涂上蜡来保护。硬质木材具有可塑性,而白木材料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它本身的木质较为松弛,能够轻松地达到内外应力的平衡。建议在使用完葫芦胡之后,最好用软布清除琴身上残留的松香粉,以免长时间粘附在木料和琴皮上。高档的葫芦胡在木质表面采用了天然虫胶打磨和清抛光的传统工艺,这种工艺历史悠久,对技术工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旨在保护木料,提升木料的光滑程度,增强手感的舒适感。只需用软布擦拭即可使琴身保持清洁。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在琴身木质表面上涂抹汽车蜡或家具蜡,但一定要擦拭干净,以防粘手。葫芦胡的琴皮保养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如果保养得当,葫芦胡的琴皮使用寿命较长,前提是经常使用。经常使用可以使琴皮保持弹性,这是它的生命活力,如同人体一样,经常锻炼才能保持健康。乐器的音色是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如果不使用,就不会产生良好的音色。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本身就是对乐器的一种维护和保养。正确使用也是一种正确的保养。有许多理论书籍或网络资料提供了琴皮的保养和处理方法,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有时会很大。从葫芦胡的制作角度来看,琴皮的第一道工序是铲皮,目的是去除皮上的肉屑和其他杂质,铲皮要均匀,恰到好处,是一道非常关键也非常费力的工序。第二道工序是套皮,目的是拉伸蟒皮,去除油脂,使其成型稳定,此时有一个关键步骤是烫皮,烫皮的目的是稳定琴皮,不让已经成型的琴皮再次收缩,同时增加美观度,使琴皮具有光泽,还能保护琴皮不受湿度的影响。完成套皮后,就能确定琴皮的使用情况。第三道工序是鞔皮,前两道工序做好后,就为鞔皮铺平了道路,要做到六个角均匀,松紧适当,难点在于琴皮与琴筒的搭配,根据琴皮的情况处理琴筒,根据木料选择琴皮。从这些工序可以看出,主要有两点:一是去除油脂,有油脂的琴皮会严重影响发音,对着光线看就像是滴了一滴油在纸上;二是琴皮表面已经经过处理。周荣庭开创了套皮定型、蟒皮二次成型的工序。这些工序的处理会对葫芦胡的音色和使用起到关键作用。在日常使用中,无需在琴皮上涂抹油、凡士林等物质,也不要在琴皮背面封蜡,即使有鳞片翘起也是很正常的,卷起的鳞片会随着琴皮一起振动。并且不要用胶水粘贴,琴皮要保持透气性和自然性,这样才能自然适应使用环境,因此葫芦胡确实有一种灵性。如果在琴皮内外都被封闭起来,就会阻碍琴皮的振动。琴皮鞔好后,不要再对其背面进行处理,因为在琴筒后面刮或打磨琴皮背面,会导致琴皮厚度不均匀,严重时甚至会让琴皮破裂,因此我不建议大家尝试。对于音色的改变,可以从弦、琴码、千斤和音垫入手(详见葫芦胡使用和调试),了解它们的作用和原理,就可以反复调试,调出自己满意的理想音色。葫芦胡在不使用时,应放入防蛀片,湿度高的地区还要放入干燥剂,以便随时拿出来通风。

与二胡的区别

二胡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等组成的。二胡各部构造的功能:

二胡构件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功能如下:

琴筒A琴筒

是二胡的重要部分,这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檀香紫檀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面镶嵌着一个音窗(一般为雕木花窗),不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而且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

琴皮B琴皮

有蟒皮和蛇蜕两种,蟒皮为佳。它是二胡重要的发音体,也是振源的关键,对音质和音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莽皮的鳞片越大,音色越好。

琴杆C琴杆

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躯干。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用,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有些檀木乌木或红木。一般用红木较多。红木价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

琴轴D琴轴

有上下两个(又名琴),起调整音高的作用,上轴缚胶内弦,下轴缚绞外弦。琴轴有木质轴和机械轴两种,两者各有利弊。木质轴调音后稳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时紧时松,给调弦带来困难。机械轴调弦快而自如,音准也好,但目前制作质量没有完全过关,时而会出现松动、滑动等现象,容易导致跑弦走音。琴轴的类型:铜轸和木轸

弓子E弓子

二胡发音的重要工具,由弓杆和弓毛两部分组成。弓杆是用细实的紫竹制成,粗细要适中。弓杆的软硬和弹性会直接影响到演奏效果。弓毛以前有用尼龙丝和马毛的,多用马尾,且白马尾为最佳,黑马尾次之。一般用细实紫竹缚上马尾,一端装有活螺丝(弓鱼)用来调整弓毛的松紧度。F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也是二胡的声源体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发音效果。目前琴弦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弦,具有拉力好,音质好,音准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又分铝质弦和银质弦两种,银质弦最佳;另一种是丝弦,它发出的音比金属弦柔和细腻,但位力差,音准差而且容易断弦,且易变音。现在大多采用金属弦。

千斤线G千斤

又称千金,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对音准也有一定的影响。它是用棉线、丝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等材料制成。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固定千斤、线绕千斤、金属千斤等。较常用的是线绕千斤。

琴码H琴码

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它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属和纸等,常用的有木松节马、枫木马。木松节马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木马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

J琴托

是琴身的底托,起着装饰、稳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还装有可调底托,用尼龙扣调节,演奏时更为方便。

参考资料

葫芦胡.中国知网.2024-08-08

分享 葫芦胡.知网阅读.2024-08-08

中国二胡艺术网 二胡.www.erhuart.cn.2010-02-1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