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博 :中国革命家蔡和森之子

更新时间:2024-09-20 11:53

蔡博(1924年5月25日-1991年9月1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是中原地区革命家蔡和森与向警予之子。曾担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厂长,钢铁研究院炼铁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

1941年蔡博参加苏联民兵。1943年,蔡博考入莫斯科钢铁学校炼铁专业,同年他加入了苏联共产党为预备党员,1945年转为正式党员。1949年8月刘少奇访苏,蔡博与刘少奇一同回国。从1951年起,他担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不久,蔡博又升为厂长。他在炼铁厂实行厂长、车间主管和工段长的“三级一长”负责制,建立了生产指挥系统的单一领导关系及职能部门的专责制,同时大量提拔技术人员和培训优秀技工担任各个岗位的领导。后来因为“厂长责任制”被错误的批判并撤职,蔡博于1959年5月,被调入钢铁研究院任炼铁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在这期间,他和同事们一起,精心研究包头市攀枝花市两大复合铁矿冶炼工艺,并主持和领导了包头白云原块矿的中小高炉冶炼试验、攀枝花钒钛四氧化三铁精矿电炉冶炼试验、太和钒钛磁铁精矿氧化球团、竖炉直接还原试验。他还承担了阿尔巴尼亚红土矿电冶流程的研究试验任务,成功地完成了半工业试验,并建立了工业规模的装备。1962年他率先向冶金工业部提出了高炉喷煤试验的建议。1982年他系统地总结了我国高炉强化技术走过的历程,撰写了《钢铁研究总院炼铁科研三十年》一文,得到了聂荣臻的高度评价。1991年9月18日蔡博因突发心脏病于北京逝世,终年67岁。

蔡博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在疮满目的鞍钢炼铁厂恢复和发展生产,形成现代高炉炼铁技术,并培养出一批炼铁人才,支援全国。对国内外炼铁工业及其工艺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的炼铁事业。2015年4月15日,俄罗斯向32名为苏德战争(1941-1945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蔡博是获奖章人之一。

人物生平

出身

蔡博,1924年5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个革命家庭。父亲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母亲向警予是中国妇女运动的领导人。在他4岁时,母亲向警予被中国国民党反动派杀害。7岁时,父亲蔡和森牺牲。

蔡博后来一直由祖母抚养,在家乡就读小学,1937~1938年在湘乡县立中学初中学习。1938年11月党中央为了保护革命烈士后代,将蔡博接到重庆市,途经乌鲁木齐市到达苏联。在重庆时,受到了周恩来、邓颖超的亲切关怀并嘱咐:“送你去学习,将来要为死难的烈士报仇,为烈士留下的事业奋斗。”

1938年末,蔡博被送至西安市八路军办事处。当时,蔡博的姑父李富春同志建议蔡博搭乘苏联医药车队去苏联。于是,蔡博从西安直接到了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进了新兵营。由于一时没有机会去,邓发同志安排蔡博参州俄文班,由季合同志负责授课。后来担任新疆盛世才政府财政厅长的毛泽民同志去苏联考察农业,参观农业展览会。蔡博以毛泽民同志的子女的名义,随他一起出国。这样,蔡博满载着革命前辈的期望,迈出了国门,到了莫斯科

求学

苏联期间他先后在国际儿童院生活和中学学习。他是继毛岸英之后的中国儿童委员会主席,并加入苏联共青团。1941年他参加苏联民兵。1943年,蔡博考入莫斯科钢铁学校炼铁专业,五年大学生活,蔡博学习成绩优良,先后获得五次斯大林奖学金,同年他加入了苏联共产党为预备党员,1945年转为正式党员。

在苏联学习期间,蔡博与毛岸英等有志青年结成好朋友。第二次大战结束后,毛岸英进入莫斯科东方学院学习,为回国参加武装斗争做了全面准备。毛岸英回国前,蔡博等同学起草了一封给毛主席的信,向毛主席汇报他们在苏联的学习情况与今后的打算,托毛岸英带回陕北地区。1946年初,蔡博收到了毛泽东主席给蔡博等青年的回信:“希望你们一天一天成长进步,并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将来回国服务。”他一直珍藏着这封信。

鞍钢公司

回中国参加建设是蔡博的最终心愿,而苏联共产党组织却要求他留在苏联工作。正当他举棋不定的时候,1949年8月刘少奇访苏,请求苏联支援一批人才,于是蔡博积极要求回国参加祖国建设,与刘少奇一同回国。

鞍钢是日伪留下的老企业,日本战败,中国国民党反动派败北,残存下的鞍钢满目疮痍。日本人讥讽中国人只能在炼铁厂的度墟上种高梁的说法,深深刺痛着有骨气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冶金工作者的民族自尊心。“恢复鞍钢,发展生产”的号角吹响了。蔡博和其他的留苏学生,是抵达鞍山钢铁集团的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蔡博先后任鞍钢公司生产处副处长,技术处副处长,并且在鞍钢公司生产处、技术处任副处长时,蔡博在公司领导和在苏联专家组指导之下,创建了全公司生产调度制度和技术监督制度。从1951年起,他担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不久,蔡博又升为厂长。他在炼铁厂担任副厂长、厂长时,实行厂长、车间主管和工段长的“三级一长”负责制,建立了生产指挥系统的单一领导关系及职能部门的专责制。从而强化了企业管理,使炼铁厂成为鞍钢的先进典型单位。同时大量提拔技术人员和培训优秀技工担任各个岗位的领导。

北京钢铁研究院

1958年,当时的中国掀起了一场亿万人上山大炼钢铁的狂热运动。周恩来总理为了纠正大炼钢铁中的失误,于1959年5、6月间,组织六位副总理,深入各省调查情况。当时的蔡博因为“厂长责任制”被错误的批判并撤职,于是蔡博于1959年来到北京钢铁研究院。蔡博被指定参加聂荣臻同志带领的那个小组,到安徽省调查。蔡博根据聂荣臻的指示,具体地提出了小高炉要执行大高炉生铁规格按品种计划生产的建议,组织了省委机关钢铁厂小高炉的优质生产试验,并取得了可贵的成绩。

1959年5月,他调入钢铁研究院任炼铁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在这期间,他和同事们一起,精心研究包头市攀枝花市两大复合铁矿冶炼工艺,并主持和领导了包头白云原块矿的中小高炉冶炼试验、攀枝花钒钛磁铁精矿电炉冶炼试验、太和钒钛磁铁精矿氧化球团、竖炉直接还原试验。他还承担了阿尔巴尼亚红土矿电冶流程的研究试验任务,成功地完成了半工业试验,并建立了工业规模的装备。1962年他率先向冶金工业部提出了高炉喷煤试验的建议。1979年他领导建成了高炉喷煤冷态试验装置,并进一步研制成高炉喷煤浓相输送技术及其装置,已在工业上推广应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适应多种能源的炼铁方向和流程,如高炉煤氧炼铁技术、等离子高炉技术和本钢的半焦—竖炉方案等技术。同时他还领导有关高炉料柱流态化、液态渣还原、攀矿氧化球团的低温还原粉化等有关炼铁反应过程的理论研究。

1982年他系统地总结了我国高炉强化技术走过的历程,撰写了《钢铁研究总院炼铁科研三十年》一文,得到了聂荣臻的高度评价。

1984年他任钢铁研究总院技术顾问后,带病多次去宝钢调研并指导方案论证和试验等工作。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钢铁战略研究,提出了在沿海港口建立“港厂合一”大型钢铁基地的建议。此外,他曾担任中国金属学会第四届理事,炼铁学会副主任、副理事长,武汉科技大学顾问和兼职教授等职。

1991年9月18日蔡博因突发心脏病于北京逝世,终年67岁。

主要成果

鞍钢现代高炉炼铁技术的形成和推广

1948年鞍山解放时,鞍钢炼铁厂几乎是一片废墟。原有的9座高炉仅2号炉较完整。经过整治修建,1949年6月9日2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但其经济技术指标十分低下,装备落后,事故频繁。当时高炉工长对炉况的变化主要靠肉眼观察和靠仅有的几块仪表,因此,对高炉的判断和操作是难以准确的。蔡博和广大技术人员、工人一起,对炼铁厂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引进苏联技术,解决了一系列比较重大的技术问题。主要是:低硅制钢生铁冶炼,低锰制钢生铁冶炼,自熔性烧结矿的使用,高湿份和低湿份高风温操作,高氧化镁渣操作,全风量操作,炉顶布料,高强度低焦比操作,以及高炉设备改进、高炉炉型改进和炼铁全套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制定等。1953年鞍山钢铁集团引进了7号、8号高炉全套监测手段并很快在全国推广。高炉工长掌握了这套炼铁技术,使高炉操作从凭技艺转入半科学,前进了一大步。他曾带队去苏联马钢学习炉顶高压操作技术,并为每一位技术人员当翻译及技术讲解员,为中国自行设计和操作炉顶高压技术创造了条件。此项技术在鞍钢炼铁厂成功应用后又推广到全国。1958年鞍钢炼铁厂的生铁产量大增,高炉操作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从落后变先进,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高炉强化技术的推行者

蔡博在1955年全国钢铁生产会议上发表的“关于强化鞍钢高炉生产的问题”的报告中指出:“要在维持保证高炉顺行的中等冶炼强度下,不断降低焦比。”他提出鞍山钢铁集团降低焦比措施有:降低生铁含锰量,降低炉渣碱度,才有高风温(1000~1100℃),炉顶高压操作,降低直接还原率,正确实施炉顶布料,降低矿石粒度上限和减少粉末,改善自熔性烧结矿质量,提高铁分、降低灰分、提高碱度等。

1982年蔡博撰写了《钢铁研究总院炼铁科研三十年》一文。认为在1957年以前曾经模仿苏联的马钢技术,然而1958年以来,推行了一条以高炉容积小型化为总前提,充分利用浅小资源,采用土陋工艺,放弃焦比,以追求冶炼强度的方针,即所谓“精料、大风、高温”的方针,阻碍了全国重点企业高炉的前进。

1959年五六月间,他被指定参加了聂荣臻副总理在安徽省所主持的对大跃进的调研和在省委机关的“大炼钢铁”。他坚持一切通过试验和对小高炉生铁质量要严格要求的原则,提出了小高炉执行大高炉生铁规格和按品种计划生产的建议,并组织小高炉的优质生产试验。这和当时小高炉只计产量、不顾质量和消耗的时风针锋相对。

他在参加1961年12月中国金属学会炼铁专业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中国高炉强化特点”。当时已看到苏联炼铁界自1958年以来所发动的第二次高炉大型化运动,容积由1400立方米扩大到1719~2700立方米,以及欧美、日等国先后追逐的明朗化。在鞍钢9号高炉(944立方米)和10号高炉(1513立方米)的对比实践中,也尝到了高炉大型化的甜头。然而我国却仍然热衷于小高炉的建设和生产,并且对于一种从未出现过的具有异常强化性能的中型高炉赋予了毫无根据的奢望。

1960年苏联全国高炉会议把高炉理论焦比(500公斤/吨)定为强化生产所需达到的设计指标,并且认为采用综合鼓风下,可以争取更低的水平。苏联的2002~2700立方米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0~2.5具有稳妥可靠的现实性。然而我国冶金部门仍迷恋高冶炼强度的所谓“主观能动作用”,提出一个调和折中的提高冶炼强度与降低焦比同时并举的方针。我国主管部门本想争取一个更快更好更省的经济发展境界,然而实践结果却是投资很难回收,长期无盈利;生铁品种、质量多数低劣;原料浪费之大已经威胁着大高炉生产;环境污染造成了遍布全国的灾害。同期,日本炼铁界却吸收了苏联高炉强化的经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高炉大型化的炼铁技术路线,树立了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蔡博强调指出:世界各国炼铁生产的长期实践证明,高炉强化技术的正确方向只能是在高炉容积大型化前提下,不断提高精料水平,革新高炉工艺,以维持中等冶炼强度,持续降低生铁焦比。

蔡博撰写的《钢铁研究总院炼铁科研三十年》一文,聂荣臻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给蔡博的信中指出:“你对三十年来炼铁科研的总结很重要,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份工业部门的科研总结,希望铅印出来发给有关部门和中央领导同志参阅。”

蔡博积极主张引进日本的高炉新技术,他说我们能不能在发扬高炉确有的优点的基础上,消化和吸收宝钢特大高炉的全套新技术,特别是它的高炉大型化能否消化吸收。 根据国家关于宝钢引进日本装备和技术要为全国钢铁工业现代化服务的部署和要求,宝钢和有关部门实施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使中国高炉技术的发展走上了新的台阶。 

提出高炉喷煤的建议

高炉喷煤技术虽然早已提出,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美、英、法、苏联、波兰澳大利亚和民主德国的约16个工厂,在20多座高炉上进行了喷煤试验和生产。但由于各种原因,仅有美国阿姆科公司和苏联顿涅茨克钢铁厂坚持长期生产。

蔡博在1962年率先向冶金工业部提出高炉喷煤的建议。同年国务院制定1963——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时,把高炉喷煤粉列为重点项目。1964年首钢集团高炉喷吹无烟煤试验成功。1979年在蔡博主持下,在钢铁研究总院建立了高炉喷煤冷态试验装置,对串联罐的煤粉自动倒灌、喷煤总量和单个风口喷煤量的计量标定、煤粉的安全贮存运输、煤粉的浓相输送和煤粉分配器多支管的均匀分布等主要操作和设计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测定,为宝钢大高炉喷煤工程的建立提供了参数。并在该装置上进行了高炉喷吹流态化分配器模型研究等大量试验工作。在这基础上,研究组研制成功了大中型高炉用煤粉分配器并开发研制出高炉喷煤浓相输送技术。此技术可提高固气比,增加喷煤量,采用计算机实现喷煤的自动计量和提高计量精度。以蔡博领导的高炉喷煤研究为基础,其后又持续了研究开发,其成果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主持包头白云块矿在中小高炉冶炼试验

包头白云矿是世界上成分复杂的复合矿。它含有铁、ree稀有元素30~40种,还有、磷、钾、钠等有害元素。对其进行处理和利用是世界上未曾遇到过的难题。1952年重工业部组织关于包头白云矿利用问题的讨论。蔡博赞同包头白云矿以铁为主,综合利用的方案,包钢集团高炉应解决含氟、钾、钠矿的正常冶炼和铁、在高炉中同时回收。蔡博主持了包头白云块矿鞍钢小高炉和首钢413立方米中型高炉的冶炼试验。根据试验的结果,包钢于1959~1960年有两座1513立方米高炉先后投产。因为块矿氟、钾、钠含量高,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炉渣熔化温度低,渣液比重大,黏度低,易熔易凝,使风口、渣口及保护铁口的泥套容易损坏;这种炉渣容易粘在炉墙上,结成大瘤子,人们把白云矿冶炼的困难概括为“三口一瘤”,包钢集团炼铁工作者采取了许多措施,使问题有所缓解,但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中国国家科委领导决定对包头矿的综合利用组织包钢和全国有关单位进行科技攻关。组成采矿、选矿、烧结和高炉4个攻关小组。蔡博大力支持包钢的技术攻关,他所领导的炼铁研究室近三分之一的科技人员投入烧结和高炉的攻关,并亲赴包钢开展研究工作。经过攻关,解决了包钢长期存在的高炉“三口一瘤”问题,稳定了生产。1985年包钢生铁产量达到167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和稀土生产基地。 

中国竖炉直接还原流程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用竖炉直接还原法生产还原铁是蔡博坚持的一个观点。他指出,中国研究直接还原技术从一开始就牢固确定了综合利用的目的,这是有别于外国的独到之处和取决于我们的资源对象钒钛磁铁矿。为开展太和钒钛磁铁精矿氧化球团竖炉直接还原试验,他在钢铁研究总院组织领导建立了天然气转化试验装置和0.3立方米试验竖炉。

他带领技术人员经过试验室探索后,确定在成都钢铁厂建立竖炉直接还原新流程的半工业试验装置,包括链篦机—回转窑焙烧氧化球团—竖炉直接还原—渣电阻炉熔化分离。天然气转化采用催化的蓄热顶燃石球炉两座。先后进行了两次半工业试验。成功地使天然气催化转化的还原气温度达到1150℃,还原气中CO+H2的含量大于90%,满足了钒钛磁铁矿氧化球团还原的需要;用1.5吨电炉熔化分离进行了20炉试验,获得了半钢并炼成了40Cr、20号、45号和T12钢;熔渣中含V2O5 2.24%、TiO2 49.20%。从熔分渣中提取的红钒和钛白均符合部颁标准,同时也可以制取高纯度V2O5和涂料钛白。 

阿尔巴尼亚红土矿电冶流程的首创者

阿尔巴尼亚红土矿是含、铬、钴等元素的复合铁矿。1960年,东欧经济互助委员会中断了对阿尔巴尼亚援建钢铁厂的工作。为此,中国政府决定援助阿尔巴尼亚建设钢铁厂。1961年下半年,钢铁研究院接受了这项试验研究任务。并组成以陆达院长为组长,蔡博等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首先对阿矿的合理工艺流程进行了对比选择的研究。经过方案论证,根据阿矿的特点和该国资源等情况,决定选用电冶流程方案。

按照电冶流程,采用回转窑部分还原,使其中的氧化镍全部还原成,小部分铁的氧化物也同时还原成金属铁;把预还原矿在镍铁电炉熔化得到含镍10%~15%的镍铁,同时为半钢电炉提供具有一定温度和含镍小于0.08%的高铁含铬炉渣;半钢电炉把这种渣炼成半钢,并把铬排除于半钢渣中;最后在炼钢的电炉中将半钢炼成成品钢。最终选定吉林铁合金厂作为援阿电冶流程半工业试验的基地。

在实验室进行了一些必要的研究后,1962年底在吉林铁合金厂开始了半工业试验,从有关单位抽调技术骨干及熟练工人共200余人,组成试验队伍。到1965年6月,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内,在回转窑、镍铁电炉和半钢电炉上做了4700多炉次试验,共处理了2829吨红土矿,获得镍铁192.8吨,半钢741吨和100多吨钢材,取得了大量数据,结果良好。整个试验获得的指标,迄今仍然是国际上红土矿电冶综合利用的最高水平。

在吉林铁合金厂的试验在改进电冶还原工艺的关键设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如选定了镍铁和半钢两段工艺的电炉炉型;初步掌握了本工艺在熔渣还原过程中使用自焙电极的技术;在电炉上成功地采用水冷壁和水冷渣口,提高了炉衬寿命;开发了适用于熔渣还原的低电压、大电流炉用变压器。在实验中,蔡博撰写了《泡沫渣理论提纲》一文,指导了半钢液态还原操作。

根据半工业试验的结果,冶金工业部决定在横山钢铁厂建设1:1规模的援阿钢铁厂。于1967年进行了联合热装工业试验的结果表明工艺是可行的,设备是先进的。但由于某些原因,此流程没有得到进一步采用。

由蔡博作为技术负责人进行的阿尔巴尼亚红土矿电冶流程的半工业和工业试验是我国大规模的复合矿综合利用研究项目,为我国这一领域提供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宝贵的科研成果。 

此外,蔡博还研究了攀钢钒钛磁铁矿冶炼流程,提出了转窑直接还原,矿热电炉溶化分离,氧气转炉提钒和电弧炉炼钢的工艺,得到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虽然最终该流程方案也没有得到采用,但在技术上仍有一定的价值。

主要论文与著作

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1986年4月14日-

蔡博曾担任中国金属学会第四届理事,炼铁学会副主任、副理事长,武汉钢铁学院顾问和兼职教授等职。

人才培养

蔡博曾带队去苏联马钢学习炉顶高压操作技术,并为每一位技术人员当翻译及技术讲解员。1958年鞍山钢铁集团炼铁厂的生铁产量大增,高炉操作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从落后变先进,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蔡博对干部和技术人员严格要求和认真指导,积极组织技术培训,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现代高炉炼铁的技术人才。

1982年,蔡博写了一篇题为《练铁科研三十年》的论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中国的治铁工业的技术路线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针对风行一时的“精料、大风、高温”,重申了他在总结本钢集团经验时已经阐明的“提高治炼些度与降低患比同时并举”的方针,又提出要多建大高炉的主张。他用大贯的资料和数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篇论文受到聂荣臻同志的赞许,并被建议印发有关部门和中央领导同志参阅。

人物评价

蔡博是新中国炼铁技术的奠基人。(周传典 评)

蔡博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在疮痍满目的鞍钢炼铁厂恢复和发展生产,形成现代高炉炼铁技术,并培养出一批炼铁人才,支援全国。对国内外炼铁工业及其工艺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他积极进言,认真负责。他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研究和采用各种炼铁新工艺技术。他崇尚科学,重视科学实践,长期在第一线开展试验室研究、半工业和工业性试验,不断开拓创新,克服技术难关,直至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他淡薄名利,胸襟开阔,直率坦诚,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的炼铁事业。(中国金属学会梁文阁 评)

人物关系

祖母葛健豪

蔡博的祖母葛健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更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被毛泽东尊称为“奇异老人”,被舆论界称誉为二十世纪“惊人的妇人”,被后人尊称为“女中豪杰”、“革命的母亲”。湖南省双峰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罗平原如是说:“葛健豪作为一个乡下小脚老太太,能勇敢地走出山乡,走向长沙市上海市,甚至远渡重洋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积极支持子女从事革命活动,家中先后走出了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四位了不起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伟大母亲。”

葛健豪,1865年生于双峰县荷叶镇,她的父亲原是曾国藩湘军中一员参将,与曾国藩有姻亲关系。祖母年轻时与民族英雄秋瑾、中华民国缔造者之一唐群英是好友,被世人誉为“潇湘三女杰”。她经常带子孙到曾氏旧居看书库和匾额对联,给他们讲曾国藩的励志故事。葛健豪受女革命家秋瑾影响很大,从她那里接受了新思想,萌生了革命火种。秋瑾被害后,葛健豪忍着悲痛,悄悄带孩子去凭吊烈士英灵,鼓励蔡和森、蔡畅及蔡博长大后要像秋瑾那样做人。

父亲蔡和森

父亲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第一个明确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是系统阐述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组织原则的第一人。是中共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中央(执行)委员,五大、六大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任部长、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两广省委书记。蔡和森的一生是为革命真理、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走过了求学之路、革命之路、党史研究之路,是中共党史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率先垂范,为革命呕心沥血,英勇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年轻时与毛泽东并称“毛蔡”,共同倡议发起成立新民学会,杨昌济先生称赞他们:“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母亲向警予

母亲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共二大、三大中央委员,四大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国际女权运动领袖、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妇女问题、唤醒千万妇女解放的妇女领袖。1918年向警予参加毛泽东、蔡和森领导的“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嫁给蔡和森,史称“向蔡同盟”,意指不仅是感情和人生中的伴侣,更是理想和事业上的同盟。她和蔡和森共同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和计划。毛泽东曾称赞她为“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父母为了革命,东奔西走;蔡博与父母,聚少离多。陪伴蔡博时间最长、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祖母葛健豪。

姐姐蔡妮

蔡妮(蔡和森和向警予的长女),1922年4月1日生于上海市,1929年随蔡和森到莫斯科。1940年,转到伊万诺沃州第一国际儿童院,1941年加入共青团。德国法西斯主义进攻苏联,伊万诺沃的医院变成了救治前线伤员的战地医院,蔡妮随儿童院里高年级学生到医院去照顾伤员,为伤员组织音乐晚会,参加演出。有时还参加挖战壕、挖防空洞工作、星期六义务劳动等等。1953年11月回国,在北京儿童医院做儿科医生,1957年又调到红十字医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调到北京外语学院俄语系当教员。1986年退休。因病于2012年6月7日上午10 时5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0岁。

参考资料

冶金专家:蔡博.中国金属学会.2024-01-18

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带头人和奠基人.祖国网.2023-12-22

毛泽东女儿李敏等32中国人获俄颁发卫国战争勋章(图).红歌会网.2024-01-22

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学会首届理事会成立.中国知网.2024-01-19

他们在自由的天空飞翔——记蔡妮、李特特、蔡博、蔡转.中国知网.2024-01-19

二战反法西斯,那些与俄罗斯人民并肩作战的中国人【6】.人民网.2024-01-22

蔡和森蔡畅的儿女们.中红网.2014-07-1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